2011年10月1日

如果海水有3000公尺高,會是怎麼樣?

會寫這篇是因為昨天去師大聽了一場演講-無葉綠素植物,講師提到某種植物的採集紀錄是在竹東地區,海拔1400的地方,可是目前不確定是哪個地方。

回來之後,梅子就問怎麼用Google Earth找等高線還是相關的地形圖,我跟她說可以用Google Maps的地形圖模式去看等高線圖(Maps右上角有選項可以選擇)。不過後來想到,也許Google Earth也可以做到,而且有更棒的顯示模式。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一定要說一件昨天聽演講發現的無聊事件,講師鐘詩文博士秀出下面這張美美圖的時候,我眼睛不知道亂飄到哪裡,居然看見某植物的花裡有個臉。




這真是太靈異啦!




好!離題結束,進入正題。

如果想用Google Earth看海拔1400公尺以上的地區有哪些,怎麼做呢?先用它的工具-新增多邊形,把想看的區域先圈好,然後設定該多邊形的內容,把海拔高度設定成1400 公尺,右邊的部份要選擇"絕對"。

再把那個多邊形的透明度設成有點透明,這樣就可以很明顯地知道到底哪些區域是1400公尺以上。



發現可以這樣玩之後,我就想到了那個島嶼生態系的議題。
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很多啊,每個山區因為地理阻隔,其實就像一個個島嶼一樣。住在高山的生物,就好像住在島嶼上。那麼如何去視覺化呈現這些似島嶼的高山呢?
也就是如果把3000公尺以下都當作是海,那麼會是什麼樣子呢?


大家只要仿照上例,把絕對高度改成3000就好了。下圖就是在玉山附近,3000公尺以下都變成海之後的樣子,就是一個個島嶼啊。



不過Google Earth的數字好像有點問題,本來我設定3000公尺的高度,可是發現好像只覆蓋了2000公尺以下的地方。所以上圖其實是將設定值改成4000公尺的樣子。

另外,發現一點小bug,好像覆蓋的區域如果包含了海洋,就無法顯示出我們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