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閱讀《翻轉教學:10個老師的跨學科翻轉手記,讓學習深化、學生更好奇》

我對這本書《翻轉教學:10個老師的跨學科翻轉手記,讓學習深化、學生更好奇》,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啊,英文版剛出版的時候,一直想要看,但是苦於無處下手,amazon那時候還買不到kindle電子書,所以就擱著了。一年之後,天下雜誌就出版了中文版,趕緊來看當初錯過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Bergmann和Sams在2012年時有出另一本《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中文書名是翻轉教室:每一天每堂課接觸每個學生,不過目前沒有中文版),我在2014年七月,前一個學年剛結束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課程做了一番省思,想做一些更多以學生中心的課程。幾個網路上的朋友剛好都在讀跟翻轉教室有關的原文書籍,後來我也跟著讀了幾本,像是 Jason Bretzmann 的《Flipping 2.0: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Flipping Your Class》,還有前面提到的《翻轉教室...》

原文書當然讀得比較慢,可是越讀越津津有味,一個聲音從心裡冒出來告訴我:「這東西就是我要的,是我教學拼圖裡一直想找的那塊」。十數年的教學歷程中,「改變」是一直都在做的,只是對於要改變成什麼樣子,其實是沒個概念的,而《Flip Your Classroom...》《Flipping 2.0》,提供了我策略和前期規劃,而《翻轉教學》這本書則是恰好讓我印證自己的課堂和它人的異同。

然而,雖然有策略,但是能不能應用在自己的場域呢?坦白說,我一開始就卡關了,「讓學生回家看影片」這件事,我課程裡多數的學生在要求之下都可以作到,可是每個班都有好多位同學家中沒電腦、每天晚上要補習...,諸多的問題讓我不得不將課程轉型成影片在課堂上看。

這一改不得了,因為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結果學生之間開始產生不同的進度,這時我才領悟教育現場要求學生用一致的速度學習,其實是件奇怪的事情。當大家呈現差異化的學習進度,代表的其實就是每個人需要不同的課程以及學習速度。後來我更進一步轉化這樣的課程變成每位學生透過行動載具和課程平台moodle,依照自己進度觀賞影片、寫筆記、測驗或進行實驗。

本來我還得意自己居然可以作出這樣的課程,但是有次我翻找教育文獻時,突然看到人家早就做過了,而且是在40幾年前就做到了,那時候還沒有個人電腦可以用哩。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勒(F.S.Keller)在1968年提出了一個「個別化教學」的教學法,這個教學法包括了七項要素:熟練標準、學生自我控速、單元考試與成績評量、立即回饋、助理制度、學習材料、講述和展示等。當時因為沒有電腦可以輔助教學,所以只能靠許多課程助理來協助這樣的課程進行。而現在既然我的學生能夠人手一台行動載具,當然能做的就比以前更多了。

於是我開始從凱勒的「個別化教學」教學法汲取我所需要的養分,比方說我就可以利用moodle發揮單元考試和複習考試以及立即回饋的優點。讓我的課程轉向「個別化學習」,因為每個學生依照程度不同,開始會進行不同的學習活動。有些人進度較快,可以往前學習新進度,有些人則是透過教室的實驗工作站進行進階實驗,或者有些時候則是會進行小型專題,像是製作校園植物的wiki,或是自己拍攝課程的學習影片。

當初我想要作「翻轉教室」,結果卡關了,所以後來我就不覺得自己還在做翻轉的課程,然而當我閱讀《翻轉教學...》這本書的時候,看到Bergmann和Sams呈現的整體課程路線,我覺得非常驚訝,因為我自己居然也走在這樣的路線上。

這路線有三步驟,從「翻轉教室101」到「翻轉精熟模式」,然後再進入「翻轉學習」。「翻轉教室101」是透過教學影片,讓面對面的教學時間能有更高層次的學習;「翻轉精熟模式」是讓學生依個人步調學習,非同步地達成精熟課程內容的目標或能力;「翻轉學習」則是以個人化學習為基礎,讓學生在個人的學習空間進行單向教學,而在團體空間裡則是利用各種教學策略(專體導向、探究...),使其成為師vs生,生vs生的互動學習情境。

其實當初根本也沒想要這樣走,只是隨著學生的學習脈絡和自己的反思,自然而然課程就變這樣,但是我想以這種學生中心為出發點所進行的課程,也許都會有相似的課程脈絡。

我的課程進行模式是這樣的,只有在單元開始的前五分鐘和最後十分鐘,以團體授課的方式進行單元的引導以及總結。而中間的時間,則是讓學生透過我的教學影片,在個人空間裡(戴上耳機就變個人空間囉)以不同的進度進行個別學習,並利用moodle進行適性測驗,而課程的實驗活動或討論,也是在團體的空間以小組模式進行。

整個課程的大單元教學進度由我控制,比方說我會告訴學生我們需要用4節課的進度完成細胞的單元,但細胞這大單元裡頭的每個小單元,則是由學生自控進度完成。有些學生也許需要花20分鐘了解細胞的結構,但有些學生則只要10分鐘就可以,進度快的學生便可以進行加深、加廣和加速的課程。所以課程的主題就不是放在老師的「教學進度」,而是學生的「學習進度」。而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時,老師也沒閒著,是巡迴各組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適時提供協助。

過去當我站在講台上講課時,常常覺得學生就算有問題也不願意發問,但是當我們帶學生去實驗室做實驗時,學生就好像換了一個腦袋似的,總是此起彼落的舉手發問,希望你到旁邊來解決他的問題(雖然很多問題都是老師剛才才站在講台上講過的)。怎麼會這樣了?我認為差別來自幾點:
  1. 老師在講台上講的東西講得太快,來不及弄懂,又或是學生當時正在分心,沒專心聽。
  2. 學生害怕當時提問的笨問題會被其他同學笑。因為那問題可能是老師才剛講過的。
  3. 沒開始動手作時,學生不會知道會產生什麼問題

然而當課程變得不一樣時,學生可以用自己的速度掌握學習的進程,而且當需要協助時,老師就像個人家教一樣,可以客製化的解決自己的學習困難。當老師走下講台,站在學生身邊,老師才能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綜覽這本《翻轉教學》之後,我想已經開始進行翻轉教室/教學/的,應該能找到未來還可以怎麼做。不過還沒有開始進行翻轉教室的讀者可能會有很大疑惑,教室真的能走向那方向嗎?,可以當然是可以,只不過剛開始你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重新安排你的課程(例如錄製影片),同時,我也要提醒,不管教學怎麼改變,有三大基礎一定要顧好,分別是學生、家長和行政。

首先是和學生必須達成共同默契,我會和學生說「我們之間有個契約,我信任你們能夠在自由使用電腦的情況下進行個別化學習,而你們也信任我,我能夠給你們很完整的適性課程。所以你不應該破壞這個契約」

同時,我也會告知家長,我們和學生會用什麼樣的模式進行學習,畢竟這是一個和其他課程不同的學習模式。當家長也信任老師,自然而然行政人員也會放心與支持這樣的課程。


平台
再來是資訊科技的引入,無論是翻轉教室、翻轉精熟模式或是翻轉學習,都非常仰賴資訊科技。不是說一定要,只是說有了這些科技的協助,你會更方便。從最基礎的影片匯集的平台,到線上測驗或是學生學習成果彙整等,都需要軟硬體來協助。怎麼樣應用這些資訊科技呢,我整合前面閱讀的書裡提到的幾種做法(當然還有我的),區分成這些類型
  1. 可能你想先嘗試一點點改變,或是校內沒有套裝的學習系統可以支應,我剛開始進行這類型課程時,就都是使用Google的各項服務來達成我大部分的需求,這包括表單、文件、試算表、繪圖、網路硬碟而且現在還有Google Classroom可以整合應用來繳交作業。

    使用表單可以進行意見調查、資料彙整(收集學生繳交的作業,例如學生上傳影片或圖片後的網址)、線上測驗,或是和教學影片一起放在Google site作影片的互動。甚至可作家長回條,收集緊急聯絡電話、相關病症...

    比方說影片放在youtube,影片連結就放到協作平台,課程進度控管則是讓學生自己到Google試算表填寫進度,作業繳交則是學生上傳到共用的雲端硬碟。課程的文件則是利用Google文件共享給學生,他們只要登入自己載具的雲端硬碟就可以看到。

  1. 除了Google原生的服務外,其他人有針對這些服務開發出許多可用於教學的外掛。Autocrat 可以執行合併列印的功能,把試算表的資料送到Google文件的欄位。
    Doctopus可以把讓學生各組或個人收到不同客製化的文件。
    線上分發學生作業或專題報告,打成績及評語,和寄送學生成績和評語的方法
    Goobric 結合Google文件和試算表的評分準則(rubric)。
    formmule可以從試算表整合寄email出去。
    Flubaroo整合試算表裡評量結果,進行自動評分。
    gClassFolders 預先為學生繳交的Google作業,批次建立可識別的資料夾 。pageMeister 教師製作文件範本檔,轉發學生,學生可以各自編輯出各自的文件。
    Google 文件有註解功能可以用來評分、互動,可以用VoiceComments的外掛製作聲音註解。

  1. 套裝學習平台:EdmodoEDUonGO這幾個都是書裡提到的學習平台,國內你可以使用的則有均一平台、1know、educoco。像1know有筆記、影片、觀賞紀錄、測驗等功能,均一也有現成影片與測驗的功能。

  1. 前面有提到,我剛開始時是大量使用Google服務,但是後來我覺得各種服務太過分散,每一樣都要教學生怎麼適應,挺麻煩的,因此我希望能整合在一起。後來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使用moodle。坦白說,moodle對老師的學習門檻真的有點高,但是只要學會了,無論是繳交作業、進度控制、線上測驗等,甚至可以做到即時反饋系統(IRS),幾乎滿足我所有需求。


影片可以幹嘛?
前面那幾本翻轉教室的書籍裡都有講到利用錄製影片來教學,然而我覺得應該還是會有人不以為然吧。(好吧,至少我就曾經這麼想過)不過在開始數年逐步嘗試之後,才發現影片真的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

以前帶領學生做科展時,每次跟學生討論報告和海報的時候,學生常常聽了記不得,下次交過來又沒改到東西。於是我採用事前先把要指引學生的內容錄製起來,讓學生看了之後,再跟我討論,這樣雖然多花我一些時間,但是討論的氣氛和內容是比以前要好很多的。

後來我在講解試題的時候,也開始採用錄製影片,一部影片一個試題,逐題講解。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像看MOD一樣,Movie On Demand,需要看什麼就看什麼。我那時候知道一個以前沒注意到的事情,以前我只講解大多數人錯的題目,而那些錯得少的題目,或是相對簡單的題目,我幾乎沒時間去講,然而那些卻往往都是學習弱勢學生需要的題目,因為他們連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了,更何況難題。

而教學影片的應用,2011年的時候我曾經這樣做過,買了十幾個隨身碟,裏頭放了跟消化、循環系統有關係的影片(不是自己錄的),那些都是我在本來的講述教學時會播放給學生看的影片,把它們都放在隨身碟後,找一間有幾部筆記型電腦的分組教室,讓學生數人一組,自己看延伸影片學習,分組討論。在學生看完影片之後,我會再請學生點某幾個影片,在某些片段暫停(例如絨毛),以此方便我進行細部解說。在那時候我發現讓學生可以依自己的步調看影片,想要看慢一點,或是暫停看仔細,都可以自己操作,是能夠方便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

因為有很多成功嘗試的經驗,所以我很願意去錄製影片幫助學生學習,過去一年我就把大部分實驗操作過程(比方說顯微鏡操作、標本製作),用第一人稱的視角錄成影片,讓學生在實驗前或實驗中去觀看學習,因為技能性質的課程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很不容易統一授課。透過影片的協助,就像是學生有個人家教一樣,就能夠增加學生在課堂上操作的時間比例。

不用我多說,影片可以倒轉重播與調整速度是它的強項,不過怎麼樣才能做出適合個別化學習的影片,其實裡頭學問很大,可以去搜尋「多媒體學習理論」的文章看看。我碩士論文就是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做的教學研究,當時可沒想到錄製影片,但沒想到後來卻常常和這理論相遇。

其實,影片也未必只有用於教學,即使是教師給學生的作業說明,可以使用錄影方式來做,包括規定和評分規定,學生可以事後隨時隨地再重新看。傳統課堂上的說明,僅有一次,學生錯過就沒了。錄影下來,即使學生請假也能夠獲得相同的資訊,而非透過同學轉告。甚至給家長的課程說明,也可以錄影,讓家長知道課程進行為何。

錄製影片的人也可以是學生,比方說讓學生自己錄專題報告的影片,課程前或課程中透過同學個別觀賞互評,可減少傳統課堂實施報告時花費的時間,最後再由最受好評的幾組再進行課堂發表。或是學生也可以自己拍攝實驗操作影片作為多元評量的作業。

影片應該有多長?有人提出最長不能超過學生年齡,比方說七年級學生就是不要超過13分鐘,不過我的經驗反而是盡量不要超過「年級」。影片短一點,產生分段的效果,可以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而有心力的學生也可以自己連續觀看;再者,當影片有誤需要修改時,教師也可以不必重新錄製一大段。而影片的品質則可以透過學生回饋得知,例如設計一個Google表單,學生可以回報影片講解速度是否太快、內容是否不懂。

不過切分成小概念的影片之後,就很容易產生「知識零碎化」的問題,老師則必須善用教學策略把「小概念」再拼回大概念。比方說課程開始時先有整體概念的鳥瞰圖,小概念連接時,利用測驗、活動、文字說明等串接。

在影片中呈現課程概念時,可以在需要「筆記」的頁面加上一支筆的圖案,或是口語再度提醒學生,讓學生知道看到時,就要作筆記。

影片是知識的輸入,而筆記則是知識的輸出,當學生有了自己調配學習時間的權力後,我們不會期待學生只是把影片內容原版抄錄在筆記本,我們更希望學生能將知識整理後再輸出。

怎麼做呢?在讓學生製作筆記前,可以先由教師設計好架構(類似學習單),讓學生透過看影片或閱讀課本,將課程內容整理出來。另外有一種作法是學期初就提供學生各種前導組織因子的圖,讓學生在後續課程裏頭練習自己挑圖來製作筆記與寫摘要,而在筆記的最後寫下對這單元產生的相關問題(或透過線上表單提交),在課堂時就可以討論這些問題,或者以HOT的問題為主( High Order Thinking,高階層的思考問題)


以學生中心的課程設計架構是簡單的,不過內容執行卻有很多眉眉角角,這篇以讀書心得為主的文,就先暫時打住,以後再來談其他關於評量和線上平台的問題吧。

2015年7月30日

用電鍋做低溫真空料理(sous vide)

多年前看一些科學與廚藝的書時,知道了一種特別的烹調方式,叫做真空低溫料理,法文是sous vide。我們可以請google姊姊唸一次,這聽起來像是「舒~Vi~~~」,有些人就叫這「舒肥」(真是看不懂這中文意義啊)

講真空低溫料理之前,先問問自己,知不知道食物煮熟的溫度是多少?小時候學了理化課之後,經常提到100℃ 是水沸騰的溫度(先不管什麼壓力條件啦),然後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要把食物煮熟的溫度就是100℃,甚至超過100℃。

後來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這樣,像牛排,把整塊肉都加熱到100℃就「太老」了,就是嚼口香糖的那種感覺!所以牛排才會有那種三分熟(Medium-Rare)、五分熟(Medium)的說法。可別看了中文,以為這是煎個三分鐘、五分鐘的意思。Google一下就可以知道「三分熟 五分熟」,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圖片比較不同熟度牛排的切面。

肉塊內部的溫度得靠傳導熱的方式才能提高,所以內外的熟度常常不均,不是裡面太生,就是外面太老。於是乎,有人就發明了真空低溫料理,把肉類放在真空塑膠袋裡,再放進恆溫水浴槽裡低溫加熱一兩個小時後,再經過一些簡單料理,就可以讓食物表現出它最佳的風味。

低溫?是要多低溫啊,搜尋「sous vide」可以看到這個表,左邊的圖是David Arnold做的,右邊的就還不知道。

所謂低溫,差不多都是六七十度,夠低吧,手去碰這種溫度的水,都還可以停ㄧ秒鐘。市面上有賣專門提供這種恆溫加熱方式的水浴槽或是加熱裝置,可是那個價格都是數千、數萬的,是有沒有便宜一點的工具啊?

在家裡跟梅子兩人進行了一番科學對話之後(對,我們老是會聊這種科學的有的沒的),電鍋不就行了,把內鍋拿掉,放大量的水在外鍋,加熱的過程只要溫度不要到120、130度,開關就不會跳開。而要恆溫,就只要拿個溫度計去量,溫度夠高就斷電,溫度過低就通電,就這麼簡單啊。啊是要真的派一個人站在電鍋旁邊嗎?

不用啦,我去淘寶找到一個可以電子控溫的裝置,輸入電壓是國際通用的100v到240v,台灣可以用(其他產品常常都只有中國可以用的240v),然後插頭我也跟賣家討論一番,就幫忙改成台灣可以用的A型插頭。(然後產品規格就因此多了一個台灣專用)


然後哩,當然就開始我的sous vide之旅啦。不過呢,電鍋當然沒辦法很穩定的控制溫度,你想想嘛,像上圖是控制電鍋水溫要至少都要63度,超過64度就會斷電,可是電鍋斷電後還是有餘熱,所以水溫還是會高於64度一些再降回。要避免這樣,就把水溫加多一點,讓水溫比較難升溫,但是這樣子,水溫反而會容易降到低於64度,因為電鍋還來不及加熱大量的水。

總而言之,它可以在穩定的溫度範圍裡變化,不過範圍會超過1度。除非用PID、變頻控制,才有辦法做成比較精確溫度的控制。(溫度快到高點,逐漸減少加熱,溫度快到低點,逐漸增加加熱)

怎麼煮?就包一包丟進水裡隔水加熱啊。

蛋就不用包了,雞胸肉是用ziplock的袋子,努力吸掉空氣。



後來就用了食物真空保存機,包了一塊牛小排


結果是什麼呢?先講結論,我是一個不喜歡等待食物的人,吃外食如果要排隊等,我通常會轉頭就走。而煮這些食物要等超~~久,都要一個小時左右,但是這些美味,讓我願意等啊!

來來來,62度的蛋,蛋白滑嫩,蛋黃略略濃稠,看起來很生,不過口感非常棒!





65度左右,這種溫度的蛋白質真香啊!(這是什麼科學語言?)



再來是貴森森牛小排,哇賽,切面來是非常美麗的粉紅色耶。本來應該再拿去煎表面一下,不過我什麼都沒加,這樣吃就好美味了,再撒上一些海鹽,真是哎啊,我的媽。




延伸閱讀
高溫熟肉的潛在危機–異環胺(科技大觀園)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1/1/10/1/1196.htm

2015年7月28日

moodle的遊戲化學習

我覺得我跟moodle越來越熟了,所以要開始壓榨出它的能力,這篇要壓的是moodle裡的遊戲化學習的元素。

欸,等等,遊戲化學習是什麼?喔,就是把學習弄得像是遊戲一樣啊,這方面的軟體很多,像是以教師端操作為主的classcraft,這是個網站,把每個學生賦予一個角色,完成一些任務就可以加點升級 ,而classdojo是App,也是類似概念,作為教學管理的工具,可以抽籤、加分...。而pagamo 則是遊戲佔地的網站,我在康軒和pagamo合作的雜誌上,寫過這一篇《從擔心至放心,PaGamO讓我大心》(在p.15~p.16),有興趣可以看看。

從我過去一年多,將近400位學生的操作經驗來看,多數學生願意在上課鐘響聲之前就開始投入課程,而下課鐘聲響之後,還黏著平台,直到完成課程才放手。而在兩節連堂的課程中,許多學生也願意不下課,依舊黏在那邊,其實這些都有些特別的遊戲化因素促成的,有些是我故意做的,有些則是無心插柳柳橙汁(XD)造成的。

在《加入遊戲因子 解決各種問題》這本書裡提到了遊戲是怎麼讓人願意持續投入。米哈里 奇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心流的概念,來說明人類天生就喜歡遊戲以及遊戲帶來的愉悅感。他認為,當能力與挑戰達成平衡時,就形成了理想的經驗狀態。也就是說在任何活動過程中,我們應該要接受比自己能力高出一些的挑戰。如此一來,我們就會跟著逐步成長,獲得成功,每一次的成長,都讓我們得以往上提昇一個層級。心流活動引發的心理狀態是愉悅的,會讓人忘卻時間和自我。

我課程裡當然不是只有單純的看影片、做測驗而已,還包括其他的任務。可是我們還是要問,光只有看影片、做測驗,很容易無聊吧?那要怎麼用moodle來產出遊戲化因素呢?


嘗試錯誤
多數測驗卷我會安排能作三次,給予再次挑戰的機會,而單題測驗也能多次作答,只是第一次答錯扣1/3,第二次答錯再扣1/3,如果是選擇題,答到第四個選項才答對,那就沒辦法拿分了。你看很多冒險型遊戲的角色都是三條命,死了之後,還可以從原進度開始,不用從頭打起,不就是因為提供了「嘗試錯誤」的機會嗎


即時回饋
想像一下某個電動遊戲要打怪,結果打完以後,玩家等了一小時甚至一天,才知道有沒有把怪打死,那這遊戲一定很難玩啊。我們傳統的紙筆測驗其實就是這樣,學生沒辦法立刻知道自己的表現,而線上測驗的長處就在於給予即時回饋,讓使用者立刻知道表現,再結合可嘗試錯誤,然後就有機會增進自己的表現


幽默化評量
moodle的選擇題測驗可以有多個選項,所以可以出一些很莫名其妙的題目。學生看了這題之後,都哇哇叫,說故意要選其他選項。


即時回饋

Moodle的外掛有繪圖的功能,還有即時回饋的功能,把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讓學生在團體問答課程中,大家一起在平板畫圖做測驗。而最有趣的是,還可以限時,比方說限時60秒,時間一到,系統自動交卷,然後學生就會哇哇叫。





工作坊互評
Moodle裡的「工作坊」可以作到學生互評。繳交作業到工作坊之後,老師可以設定每位學生要改班上哪個同學的作業,可以隨機,也可以指定。學生互評的時候,可以寫評語。評完之後,被評者可以看到大家給他的分數和匿名評語。



學習任務
你按過泡泡紙嗎?會忍不住一直按下去,課程的設計就是以學習任務為主,而且後面有個框框,只要通過標準就會打綠勾,沒過就會打紅叉。學生發現自己獲得紅叉,很多都會來要求可不可以多作幾次。想想看喔,如果是紙筆測驗,你會遇到學生要求多考幾次嗎?而這個勾勾,也提供學生即時的被認可感。



社群壓力

我可以透過後台看到各個學生在每個單元的進度概況,而我為了方便隨時觀看,就會把這個畫面放在投影幕和教室的電視螢幕上,本來是要給自己看,可是很多學生都會很喜歡去比較自己的進度是不是和其他人一樣,有沒有超前,這對某些學生就會產生正面的競爭效果。



進度比例
除了個別的任務進度外,可以從課程裡看到自己的大單元進度比例怎麼樣了,是不是達成夠高的比例。


榮譽徽章
很多年以前,天下雜誌推出了319鄉鎮護照的活動,有印製精美的小本護照,可以到各地的便利商店,或是鄉鎮公所去蓋章。當時我也超瘋這個的,騎著機車跑了北台灣,到處找點蓋章。啊蓋章有什麼用?當時的活動是可以抽獎,不過對於大多人來說,蓋章的目的就只是為了蒐集章而已。

Moodle也有這樣的功能,我可以設計一些莫名其妙的徽章,只要學生完成某些任務,就會自動頒發徽章。然後再設計讓這些徽章在學生的個人首頁裡就可以看到,左右同學互相瞄一下,有時會就會出現這樣的對話「你怎麼有那個徽章?我也要」



經驗值升級
首頁會出現的還有「等級」,完成任務就會獲得經驗值,當然也會升級。而升級的時候會跳出視窗,恭喜升級。學生之間也會比較,然後也有一些學生會去刷經驗值,也就是重複進行某些測驗這樣。





集點數
就跟各種集點活動一樣,Moodle也有集點設計,還有點數排行榜。



任務解鎖
Moodle有個設定叫做「限制存取」,我可以設定學生必須完成任務ABC,才能夠進行任務D。而這個D任務在平常時是顯示還是隱藏,也可以設定。

如果是平常隱藏,完成任務才顯示,就可以產生驚喜感。這個D任務可以放一個有趣影片,或是什麼好玩的東西。

而若是一開始就先顯示出來,只是處於不能點選狀態,則是產生「有目標可以前進」的效果-「我好想看那個任務D,所以我要小心完成任務ABC」

九年級暑輔的個別化學習課程

我的iPad+moodle的個別化學習課程,經過一年的實驗之後,我認為已經蠻成熟的,所以在今年七月開始的九年級輔導課中,我也運用了這樣的元素,不過課程略作轉型。

九年級學生的差異性比七年級更大,因此更適合使用個別化學習的課程,我改變的方向有以下幾點:

把章節切分成更小的學習區塊,比方說光是動物的循環一節,就切成「心臟的構造」「血管的比較」「血液的組成」「血液循環的途徑」「充氧血和減氧血」...好幾個區塊。每個區塊先實施診斷性測驗,再加上選讀的教學影片。

每個測驗題以MECE為方向(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獨立,完全窮盡),讓每個測驗題只考一個概念,而不用那種「下列何者為非」,然後四個選項考得都是不同的概念。把測驗題組成卷的時候,也是讓整個測驗卷只針對小區塊的一個概念,而不會參雜其他內容。

這就好像是如果某種試紙有呈色反應時,可以代表了酸性,也可以代表有醣類,那你要怎麼知道溶液裡到底是有醣還是有酸,才會讓試紙變色。我認為形成性評量和診斷性評量的編制也是這個方向,評量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分數而已,而是要幫助老師和學生知道哪邊有問題。

生活一點的例子來說,診斷疾病時發現沒問題,當然就不需要醫療介入;但如果發現異常,那就要對症下藥了。

在這課程裡,學生先作每個小單元學習區塊的診斷性評量,遇到卡關,要察覺自己哪邊概念不懂,然後尋求協助,來源可以是課本、講義、同學、老師或是影片。課程的順序和進度、學習的速度都是由學生自己掌握,而我做的是規劃整體教學進度,隨時解決個別學習需求。

課程順序的決定有以下這些時機:

  1. 有學生的第一單元結束的比較慢,後來開始有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的課程要作,經過我們兩討論之後,建議他在教室裡先從進入難度比較高的第三單元,而第二單元回家完成。
  2. 生物的循環和運輸包含植物的運輸和動物的循環,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先進入哪個學習區塊。
  3. 細胞單元裡,同時有細胞構造的學習區塊和顯微鏡的學習區塊,每組桌面我會提供一台顯微鏡,學生可以根據個別需求和顯微鏡可用性,先學習顯微鏡或是先學習細胞構造。


上課兩週後,我同事阿芬把他們班聯絡簿寫來的文章給我看,文章標題是「這一週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課」,然後讓學生自由思考發揮。(文章圖檔放在最後)

我很高興也很意外學生都能看出這堂課程的重點(紅字)

「用3C上課,就夠吸引我們了,再加上課程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而且老師講解得很細。每個禮拜都想要趕快上生物,但不能玩遊戲,只做自己的事,但我還喜歡!」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小孩都愛使用3C產品,老師就利用平版讓我們線上測驗,令我們發現不會的地方,使我們能夠更快的複習以前自然課不會的東西,真讚!」

「因為他第一次上課,就採用網路測驗的教學方式來上課,覺得還不錯,而且自己通過了一個單元時,正方形框框內打了一個綠色的小勾勾,就感覺滿好玩又滿有成就感的,讓我們不會覺得無聊,反而還會很開心的,一直往下去測驗,重點是「老師還會在每一個章節錄成一個影片來向我們說明,令人淺顯易懂,當然啦,如果還是不懂,舉起手,老師也會過來替你解題,真的是很不錯啊!這就是我這一週印象最深的一堂課了押~」

「因為上課方式很不同,使用平板來進行複習與測驗,而且是一人一台,速度不會被別人影響,大不了為同學解答一兩題而已,時間都由個人進行調配,很自由,然後一下課就回班上考大卷,馬上進行整單元驗收,還不錯!」

「因為每天上的課都很無聊,到了禮拜三的生物課,可以很輕鬆又能學到該學的東西,也不會課上太快,都聽不懂,只要不要吵到別人就好了,這樣學習不但輕鬆,方便又不無聊,這是我第一次看過的學習方式。」

「因為是用平板來上課,不會有壓力,依自己的速度自己讀,不會像其他課一樣無聊,跟老師乾瞪眼,因為要自己動手答題,所以也不會想睡覺,總而言之就是比其他課還好。」

「因為老師用ipad上課,這樣可以每一題都自己會做,如果不會做的題目,一直做錯的題目,這樣就會去翻課本和講義,也會讓印象深刻,然後達到複習的效果。」

「生物老師運用了我們喜歡碰3C產品以及喜歡玩遊戲闖關的心,用平板中的軟體設計題目,然後讓我們去挑戰,每次看到自己挑戰一次就過關,或是自己完成的關卡比別人還多時,就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而且在闖關的過程中,也會不知不覺就把它背起來了,對生物也不會那麼排斥了。」

「生物老師和其他老師上課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們是用平板來學,生物老師有錄很多教學影片,然後每個章節都有題目要作,測試自己有沒有真的學會,而且每個章節的題目只能做3次,所以真正了解後才能去寫

「第一點,是因為以前生物舊部錯,所以現在複習時比較得心應手;第二點,是因為生物課的上課方式,上課時是使用ipad連上網,然後每個同學依自己的速度去作問題,做完了就可以休息了,如果不會,除了看課本,還有老師的教學影片可以看,非常與眾不同。」

「因為用了不同的方式在教學,而且我也比較喜歡這種教法,他是用電子教學,可以把不同程度的人,有不同的課程可以上,比較會的可以不用看教學影片,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分數比較低的,就知道哪個單元比較弱,我也希望其他科的也可以這樣做」


「本週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是生物,這四次都是以IPAD操作,每單元...都好多題目,啊...我幾乎都忘光了嘿~,還要100分ㄟ...做題目...卡好久,雖然可以看課本找答案,但我還是一直卡ㄌㄩㄝ~完全是進度最慢的,嘖嘖,慢慢努力吧!」

https://goo.gl/photos/WoNfwziLfueUabZw8















2015年7月9日

東京科學博物館與科學技術館的DNA與演化影片

這次去東京,很可惜沒有事先看到他們的科學博物館有展「生命大躍進」,開展的時間剛好在回國之後,會場裡我最想看的就是那個2.5m的奇蝦化石啊。我想這是個超級大展,因為配合這個展覽,他們還出了遊戲的app,NHK還製播了三集「生命大躍進」的節目。


雖然時間配合不了,沒看到實體展覽,不過後來從youtube上也看到了展場的影片,搜尋這兩個關鍵字就看得到「生命大躍進 internetMuseum」。

而那三集NHK的影片,事後我在youtube也看到官方有放出第一集和第二集,不過不知道怎麼了,隔天第一集就被砍了。第二集的三個片段在底下連結,如果要看第一集和第三集,用「生命大躍進 第1集」、「生命大躍進 第3集」去其他影片網站也是找得到的。第一集講的是眼睛的演化、第二集講的是胎盤、第三集講的則是腦。
另外,我在地球館一樓的「地球の多様な生き物たち」展場看到的「生命とは何か」的展示影片相當棒,博館的展示頁也有說明每個擬人化角色代表的意義。

https://youtu.be/ocBHyjLLDmo
https://youtu.be/QRLTcvXApWE
https://youtu.be/JK9hhHL8ark
https://youtu.be/yXiTdi3HM5k
https://youtu.be/DadIMksaWjw


有別於這種擬人化的說明影片,後來我們去了「科學技術館」,剛好看到他們的球形螢幕劇場有播這個「セントラルドグマ」(central dogma,中心法則),是理化學研究所的作品。是把轉錄、轉譯等過程用機械、太空船、宇宙等意象來表達。

後來我也在youtube上看到他們有放英文版的影片,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要練日文的話,可以看這個

2015年7月8日

科科宅的東京採購地點推薦

七月初去了東京五日遊,沒辜負科學愛好者的身份,這幾天跑了很多地方,買了一堆有關科學的玩具、模型、書籍等等。


模型系列指的是生物相關的模型,例如:


科學玩具則是這些公司出的一盒盒裝的科學玩具



海洋堂 ホビーロビー東京店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1-15-16 ラジオ会館5F
這是海洋堂的展示店,這裡擺了幾十台扭蛋機,新發表的作品這裡也可以買得到,有些可以直接買到盒裝的。


イエローサブマリン G-SHOP秋葉原店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1-15-16 ラジオ会館6F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1-11-5 秋葉原スーパービル8F

這店叫做Yellow Submarine,在秋葉原有兩家店,逛完海洋堂後,往上一層樓就可以到其中一家分店,有些海洋堂以扭蛋形式販賣的模型,在這裡是直接用吊卡方式賣的,也便宜一些,也不用費心跟扭蛋機賭博。


秋葉原ガチャポン会館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 外神田3-15-5

這裡的扭蛋機大概有一百多台,當然就有很高的比例可以看到各種生物模型或是人體解剖的模型喔,前面提到的幾家模型製作公司的模型在這裡都可以看到部份。


東急ハンズ新宿店7F
地址:東京都渋谷区千駄ヶ谷5-24-2
東急Hands百貨的7樓,有一區是科學玩具區,也有一些科學模型。


Vstone RobotCenter(ヴイストン ロボットセンター 東京秋葉原店)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1-9-9 内田ビル4F
展示很多ELEKIT的電子玩具,當然也有其他家的,也販賣一些科學盒裝小玩具


科学技術館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北の丸公園2番1号
販賣部不用說,當然有不少扭蛋,也有很多科學玩具,還有一些是數學方面的玩具


国立科学博物館
地址:東京都台東区上野公園 7-20
這個地方的販賣部很恐怖,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真的不要來。大量的科學玩具、布偶、扭蛋、書籍,我帶過去的現金在這裡消失很多。


目黒寄生虫館
地址:東京都目黒区下目黒4‐1‐1
我在這裡買了兩個特別的吊飾,是水晶膠包埋的尼柏絛蟲標本(Nybelinia)和海獸胃線蟲(Anisakis)的標本。


紀伊國書店新宿本店
地址:東京都新宿区新宿3-17-7
書店裡的理科(科學)相關的書籍超多的,就講生物圖鑑吧,就有好幾櫃。科學實驗書籍或雜誌也是非常多的,消磨半天應該是夠的。這裡一樓的賣場也有賣一些化石、還有一些科學玩具


以上提到的地點,我就放在這Google地圖 https://www.google.com/maps/d/edit?mid=znG2DEEjkiIY.kJTekwmBEF50&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