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4日

想做個魚的歲時曆

我知道每年大約4月份的時候,屏東就會開始有黑鮪魚被捕捉入港,我曾經有個想法,打算到新聞資料庫裡去抓黑鮪魚的資料,我想知道每年第一尾黑鮪魚是何時被捕捉的,而且有多重,不過這件事始終沒做。

我看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的「第一鮪」,還有特別定義呢。得起鉤時為活體、重量須達180公斤以上等規定。若真的去做資料搜尋,這點還得特別注意呢。


這兩天看了水試所電子報《 黑鮪漁獲分布與海面水溫之相關性》,雖講的不是時間,但卻有重量的資料。看到那下滑的線段,還是令人痛心的,這讓我想到體驗釣鮪魚 那個遊戲玩出的現象。

每年的4~6月期間,延繩釣漁船在可在東部海域捕獲高經濟價值的太平洋黑鮪,為漁民帶來豐厚的收益。台灣捕獲的黑鮪主要在南方澳及東港進行卸魚,在1980年初期,其年產量不到200公噸;但自1991年起,在利之所趨下,吸引許多業者投入該漁業,且因逐漸掌握漁撈季節與方法,使得年漁獲量遽增,成為全球第二大黑鮪漁獲國家。但近10年來,因為過度捕撈的結果,導致黑鮪產量逐年下滑,由2001年的1,563公噸一路減少,2010年漁獲量僅約330公噸。



除了黑鮪魚的時間外,我也想知道捕烏魚的時間,我知道過去是冬至前後十天可以捕捉到,但我記得前幾年的新聞,時間晚了,量也少了。若是把烏魚和黑鮪魚的時間兜在一起看,不知道可以看出什麼端倪?也許這樣也是個歲時曆吧。

烏魚也遇到一些問題,中國沿海漁民會用流刺網撈捕烏魚,把魚都抓了,等到冬至那時候游來台灣,也沒剩多少了,這跟我之前看到阿根廷和英國的魷魚戰爭還蠻像的,只是我們應該不會有戰爭吧。

最近看魚的新聞,還看到這則《一年小一寸… 鯖魚捕過頭 來不及長大

長年研究鯖魚的李國添,每星期都派海大學生到南方澳漁港記錄捕獲的鯖魚體長。他指出,東北部的花腹鯖二○○三年前的最大體長,有四十四公分,現在只有卅七公分,小了七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