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101年細胞的課程
有了去年改變顯微鏡課程的一些經驗之後,這學年的第一次段考範圍中,我在進度安排上做了很大的變革。開學第二堂課,我就帶學生進入實驗室看顯微鏡了。一方面是避免和其他老師搶時間,另外方面是我覺得這樣上才是我喜歡的科學課程。
這我以前從來沒有這麼做過耶,以前都會怕學生還不熟,不懂規矩,所以就會打算晚點再帶進去。雖然課本的進度規劃,是把顯微鏡的課程放在第二章,但是不代表先上顯微鏡,課程就會無法銜接。實際上的狀況是,先上顯微鏡,反而更好銜接其他單元,因為也看過細胞、更看過水中生物等。
我認識的一些老師,會選擇在教室裡先帶學生看顯微鏡圖片或是用影片教怎麼用顯微鏡,不過直接拉到實驗室慢慢摸顯微鏡,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我今年是這樣排課程的,直接拉到實驗室,先給學生看虎克的顯微鏡是什麼東西,然後用迷你顯微鏡看軟木、看木材,,接著再講了細胞學說是什麼。不過後來學生都忘記細胞學說是在幹嘛,我檢討了這點,覺得是因為現在講,學生還「無感」,我應該在看完那些細胞之後,再來講細胞學說。
接著是用一節課學複式顯微鏡,看些字母,學簡單的水包埋玻片、再用一節教解剖顯微鏡,再花了兩節課看動植物的細胞。今年的N版課本只有看口腔皮膜和葉下表皮,不過這點我有很大的自由度,我不會因為讓課本決定我的教學,我自己安排了我要讓學生看的東西。除了口腔皮膜細胞外,還看葉上表皮、葉下表皮、洋蔥表皮、水蘊草葉片,此外還有做染色前後的比較、加鹽水前後的比較,最後再用一節課看水中小生物。
細胞內的那些結構,像是葉綠體、細胞核那些東西,都是在實驗課中一邊觀察一邊教學的,所以最後我只需要再補充顯微鏡觀察沒看到的那些構造。
這樣的安排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前我會在課堂上先教葉綠體,然後再到實驗室看葉綠體。現在直接就在實驗室看葉綠體並認識它,我不需要用到兩倍的時間講同樣的東西,因此課程進度還蠻寬鬆的。本來以為這次的進度會很趕,結果一點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