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之前對樹木的身體語言花了不少功夫,我就開始走查校園樹木,看看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後來我帶了一些同學看這些校園樹木發生的事情,他們都覺得非常有意思。甚至在兩週後,還詢問我何時可以再帶他們看樹!

樹幹上萌發出不定芽,抬頭一看,果然有斷頭,難怪。

枝條修剪留下太長殘枝,傷口難以癒合,會造成真菌入侵,其實上部已經腐朽了。

V字型夾皮,內部可能會有腐朽問題出現

斷枝之後,傷口處萌發許多不定芽,因此形成許多非結構枝。

拉拔材的榕樹傾斜生長,在樹木的左側地面,會看到許多樹根往左方伸長。

樹幹上的橫紋,是接觸生長的痕跡

數年前被尼龍繩纏繞,但沒有取下,後來樹皮就把尼龍繩包起來了


主幹彎曲,然後被修剪掉,由側枝取代主幹

大葉桉。樹皮出現螺旋狀痕跡,原因不明。

台灣欒樹,疑似夾皮,原先應該為兩枝條,但靠得太近,因此癒合

側枝與主幹相交的部份,出現樹皮突起,這稱為枝皮脊樑(Branch Bark Ridge)。

欖仁樹的兩樹幹上端癒合


癒合不完整的傷口,內部出現腐朽

不同樹的樹根互相纏繞

修枝錯誤,導致側枝腐朽,中間出現樹洞。樹木會在周圍增生,形成膨大的組織。

斷頭修剪,導致多主幹現象,主幹之間發生夾皮現象。

雀榕。中段因為遮住光線,側枝被修剪掉,頂端被斷頭,長出許多非結構枝。今年颱風,可能這些枝條都會被吹斷。

為了平衡,這個雀榕將根部儘可能向右方延長

辦公室外的樟樹,數年後可能死亡,目前部份樹皮已經和木材分離,甚至剝落。

內部有白蟻築巢

樹冠的葉子非常少,恐怕無法供應足夠養分。

部份枝條已經有多孔菌寄生了。

信義樓後方的數棵小葉欖仁,都有可憐遭遇。移植後,為了避免樹倒,用繩子和木棍固定,這反而產生接觸生長,這會影響其力學結構。


這棵樹的繩子已經被樹皮包進去了,注意上端較粗,下端較細,這樣的樹結構會不穩。

另一棵樹,被繩子纏繞之處,樹皮被磨損受傷

操場旁邊的楓香,樹幹亦被纏繞繩子,目前已經包覆了,內部可能會產生腐朽。

楓香

樹皮剝落之後,由旁邊的形成層細胞分裂長出新的樹皮。

台灣欒樹。從基部長出不定芽,不定芽長成的新側枝,變成了主幹。看起來就像兩棵樹,其實應該只有一顆樹。左側的樹皮較新,右側的樹皮較老。

樹幹肥大生長,樹皮剝落

V字型雙主幹,內側將夾皮。

黃色為新長出的樹皮,外側則有剝落的樹皮

被告示牌纏繞的馬拉巴栗,鐵絲已經快被包覆消失


被斷枝之後長出不定芽的雀榕,注意新的枝條都只有和樹幹最外層相連,遇強風暴雨,可能會被打斷,反而造成樹皮損傷。

殘酷的例子。這羊蹄甲的側枝曾經要斷不斷,而使樹皮被扯下。

形成層開始形成新的樹皮包覆

另一側也可見到樹皮上的傷痕

交界處出現樹洞,形成層會形成隔離壁,阻隔真菌侵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