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

用滴管演示心搏與脈搏

學生對心搏與脈搏的迷思概念,是我ㄧ直覺得很有趣的。

如果上課趕一點,我們大概就直接講兩個是同樣數字,然後就開始用聽診器做驗證了。不過如果有點時間,倒是可以慢下腳步,先問問學生覺得兩個哪個大?當然先前得先讓他們自己個別先摸過脈搏和聽心音。最近我問了他們,答案很有趣。選到正確答案的是少數,選心搏多和脈搏多的不分軒輊。

選心搏多的說,因為心臟把血打到血管之後,血管的跳動次數就變少了。選脈搏多的說,因為心臟比較大顆,打到血管之後,因為血管比較細,所以就會跳比較多下。

說真的,我覺得如果要完全破除這個概念,如果可以直接觀察心臟跳動和脈搏跳動,那就是最好的了,可是,有可能嗎?所以我隨手拿了一個滴管來作演示,效果似乎還不錯。

我先將塑膠滴管的開口端用手指封住,然後放在桌上避免過度移動,請一名學生閉眼用手摸滴管的細管(靠近擠壓部),感覺振動的次數,而我則是擠壓滴管上端。我會事先告訴其他同學我要擠幾下,演示完後再讓該名學生回答他感覺了幾下。大家有經驗的,看了也知道我做的就是模擬心搏產生脈搏的過程。

但重點則是去問為什麼上面擠一下,底下就振動一下,不過這也很難回答就是了,就只能說「啊,就是這樣啊」

不過這也還是沒能解決前面學生的迷思概念,要解決可能就要改裝一下,讓滴管可以分岔出好幾個細管。想到這個,那我乾脆拿個吹球,前面加個「三通」藉以銜接兩個塑膠管吧,這樣也許還可以延伸出血壓降低的概念,甚至我還可以加上壓電片來當感應器,偵測振動幅度,只是這樣就越來越複雜了

其實我本來想要作的是找個塑膠管套在水龍頭上,請學生閉眼用手感覺水管的跳動,而我則是開開關關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