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看成語學生物-魚目混珠,有眼無珠

魚目混珠
傳說,很久以前,在楚國有一個人名叫陳紹,有一天,他從市集買了一顆珍珠。這顆珍珠又圓又大, 光彩奪目,著實是人見人愛。
陳紹有一個鄰居,名叫林茂。某一日,林茂在市場撿到一顆魚眼珠,自以為是一顆珍珠,於是便鄭而重之地收藏起來。一年後,村裡有一個富翁生了重病,郎中開了藥方,需要用珍珠做藥引子,於是富翁家便出高價到處蒐 購珍珠,而且是愈大的,價錢愈是高得令人咋舌。
陳紹知道後,就把自己收藏的珍珠拿了出來,又聽說林茂家也有一顆,便約了他一起拿到富翁家去賣。 到了富翁家,兩顆珍珠一拿出來,陳紹的珍珠柔柔亮亮,閃閃動人,而林茂的魚眼珠,雖也是又大又圓, 卻黯淡無光。
最後,當然是陳紹的珍珠賣了個好價錢,歡天喜地的回家,而林茂則因意圖魚目混珠,被富翁的管家扭送衙門吃官司去了。
此故事引用自故事網

前兩天看新聞看到了"魚目混珠"這則成語,突然想到了幾個問題:為什麼魚目可以混珠?為什麼是魚,不是雞目和鴨目呢?我又聯想到"有眼無珠"這則成語,想著想著突然就通了!喔,應該是這樣的!

之前解剖生物的時候,總是沒忘記留下牠們的水晶體倩影

鯊魚眼睛



丁香魚


雞的眼睛


看出端倪了嗎?

先從有眼無珠這個成語來吧,眼和珠要分開來一起說,眼就是眼球,而珠指的是水晶體,從這個成語看來,古人應該有解剖過眼睛。其實也不用特別解剖,反正就吃眼睛的時候,就順便觀察到了啊。

魚目混珠的目指的就是水晶體,並不是整顆眼球,因為根本就不會把眼球和珍珠混淆,所以這成語應該要叫作魚珠混珠吧。

再者,怎樣的水晶體才能混珠呢,生的一定不行啦,有哪種珍珠看起來是透明的?一定要熟的水晶體才行啊。為什麼水晶體生的時候是透明的,熟了就變白呢?因為水晶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熟了就變性了。科學人2004年11月的這篇"透視水晶體的生與死",講水晶體講得非常精彩,原來構成水晶體的細胞裡沒有任何胞器,沒細胞核、沒粒線體,只有細胞膜包著濃厚蛋白質液和蛋白質骨架。

為什麼是魚目混珠不是雞目混珠呢?因為只有魚的水晶體是圓球形,可是雞或是人的都是扁球型,要圓的才能混珠啊。附帶一提的是,因為魚眼的水晶體是圓的,所以視覺呈現球體,看的範圍比人多很多,也就是魚眼鏡頭拍的那個樣子啦。

再回到故事本身,楚國的林茂在市場撿到一顆魚眼珠,既然要大到可以跟別人的大珍珠比,可見也是個了不起的大水晶體。我想起以前收集過的黑鮪魚水晶體(忘記放在哪了,找不到,歡迎網友送我水晶體),直徑大約是1.5公分。從黑鮪魚和上面圖片裡的鯊魚來想,楚國的市場裡應該已經有大型魚類的攤販,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楚國裡不只有長江,還靠海,市場裡能擺出大型魚類,也是蠻有可能的。我想這種故事要發生在秦國,也許機率就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