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總是給人意外的驚喜,最近的大消息是他們和許多博物館合作了一個Art Project,把街景服務拉進了博物館,,讓我們即使遠在天邊也可以在電腦前面逛。
再更早一點的驚喜是,他們把類似Google 地球的服務拉進了人體。
一兩年前,網路上出現這段影片-Google Earth for the Human Body,大家以為Google已經進軍人體了。不過這段影片其實來自於Visible Body。
--
--
據說之前是free的,不過現在已經是要收費的服務了,目前的價格是這樣的:
Individual Use: $14.95/month OR $119.95/year (auto-renewing)
Business Use: $29.95/month OR $239.95/year (auto-renewing)
Student/Teacher Use: $17.95 (1 term/5 months) OR $35.95 (2 terms/1 year)
雖然那不是Google出的,不過不要氣餒。Google Labs 在去年真的開始推出了Google Body Browser這個服務了。
實際操作的操作的影片就是像下面這個樣子,雖然沒有Visible Body那麼美,不過至少是免費的,而且也很讚啊!
--
--
但是,這並不是每台電腦的瀏覽器都可以用的,它的技術需要WebGL的支援。你不用知道那是什麼,你只要知道,目前以下這幾種瀏覽器才有辦法看。
Google Chrome
Mozilla Firefox 4 Beta
WebKit nightly
簡單教學
觀看方向
如果你有幸進去了,應該會發現操作非常容易,反正就是滑鼠拉一拉就可以了。比較要注意的是,目前能觀看的方向只能繞著身體轉,或是鑽進身體,可是沒辦法在任一個地方從Z軸的方向看,唯一能看的方向是頭頂和腳底。你可以到頭頂的位置,用滑鼠往下拉就知道了。
觀看圖層
第二個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圖層這個概念,剛開始進去的時候,你用的都是「剝皮模式」,你可以用左方的操作介面去一層層地看透人體,但是有些時候你只想看肌肉怎麼辦?你可以點操作盤右下方的按鍵,然後就可以去改變上方圖層的顯示模式。

像下面這張圖,就是只開啟某一個圖層所見到的(請不要問我,我怎麼弄出六個人的,這當然是拼起來的)

進階應用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如果想要看A器官在另外一個器官圖層的分佈情形,你該怎麼做。舉例來說,你想看「胸大肌」在肋骨上的分佈情形,那麼你可以先找到胸大肌。找的方式,可以直接點,也可以在右上角的搜尋框鍵入「pectoralis major」,它就自己幫你找到了。然後就是把肌肉圖層關閉,再去把骨骼圖層打開,你就可以看到這塊肌肉在骨骼系統的分佈樣子。

有這樣的進階應用之後,你就可以看很多東西啦,例如子宮在骨盆腔裡的位置啊,心臟在胸腔中的位置等。
我之前寫blog的時候,常常會講到玩身體,可是一直沒有辦法把那個器官的相對位置表達得很清楚,現在有了Google Body,一切就方便多了。
肱動脈(brachial artery)
去郵局或是醫院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一台血壓機擺在那邊,當你伸手進去的時候,總是要知道一下,那個機器是在測你哪裡的血壓,其實就是量肱動脈的血壓啦
Google Body的連結

鼻竇
我以前曾經無聊到用手電筒看鼻竇

現在就可以用Google Body看一下鼻竇(sinus)們立體的架構。
Google Body的連結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
很多上班族都會有腕隧道症候群,這個症狀和正中神經有關係,不過我們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正中神經啊,沒關係Google Body幫你。
Google Body的連結

橈動脈(radial artery)
我們都有教國中生怎麼把脈,呃..不是啦,量脈搏,可是到底是量到什麼動脈呢?就是橈動脈啦。你也可以順便找找在皮膚表層想摸到動脈,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得到呢?
Google Body 的連結

尺神經(ulnar nerve)
以前我有教大家玩過尺神經,這個就可以看看尺神經到底是延伸到你的哪些手指頭啦!各位可以順便找找,到底這條尺神經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
Google Body的連結

伸指肌(extensor digitorum)
無名指遊戲,好像很多人都玩過,不過要了解我們手指的肌肉,光是看圖譜實在有點難,透過Google Body就可以看仔細啦
Google Body連結

到此先告一段落,晚些時候,我再把一些國中生或是高中生學生物的時候,會用到的生理名詞貼上來,以後學生就可以自己用Google Body深入了解人體啦,畢竟課本都是2D的,要了解立體結構實在是有點困難呢。

再更早一點的驚喜是,他們把類似Google 地球的服務拉進了人體。
一兩年前,網路上出現這段影片-Google Earth for the Human Body,大家以為Google已經進軍人體了。不過這段影片其實來自於Visible Body。
--
--
據說之前是free的,不過現在已經是要收費的服務了,目前的價格是這樣的:
Individual Use: $14.95/month OR $119.95/year (auto-renewing)
Business Use: $29.95/month OR $239.95/year (auto-renewing)
Student/Teacher Use: $17.95 (1 term/5 months) OR $35.95 (2 terms/1 year)
雖然那不是Google出的,不過不要氣餒。Google Labs 在去年真的開始推出了Google Body Browser這個服務了。
實際操作的操作的影片就是像下面這個樣子,雖然沒有Visible Body那麼美,不過至少是免費的,而且也很讚啊!
--
--
但是,這並不是每台電腦的瀏覽器都可以用的,它的技術需要WebGL的支援。你不用知道那是什麼,你只要知道,目前以下這幾種瀏覽器才有辦法看。
Google Chrome
Mozilla Firefox 4 Beta
WebKit nightly
簡單教學
觀看方向
如果你有幸進去了,應該會發現操作非常容易,反正就是滑鼠拉一拉就可以了。比較要注意的是,目前能觀看的方向只能繞著身體轉,或是鑽進身體,可是沒辦法在任一個地方從Z軸的方向看,唯一能看的方向是頭頂和腳底。你可以到頭頂的位置,用滑鼠往下拉就知道了。
觀看圖層
第二個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圖層這個概念,剛開始進去的時候,你用的都是「剝皮模式」,你可以用左方的操作介面去一層層地看透人體,但是有些時候你只想看肌肉怎麼辦?你可以點操作盤右下方的按鍵,然後就可以去改變上方圖層的顯示模式。

像下面這張圖,就是只開啟某一個圖層所見到的(請不要問我,我怎麼弄出六個人的,這當然是拼起來的)

進階應用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如果想要看A器官在另外一個器官圖層的分佈情形,你該怎麼做。舉例來說,你想看「胸大肌」在肋骨上的分佈情形,那麼你可以先找到胸大肌。找的方式,可以直接點,也可以在右上角的搜尋框鍵入「pectoralis major」,它就自己幫你找到了。然後就是把肌肉圖層關閉,再去把骨骼圖層打開,你就可以看到這塊肌肉在骨骼系統的分佈樣子。

有這樣的進階應用之後,你就可以看很多東西啦,例如子宮在骨盆腔裡的位置啊,心臟在胸腔中的位置等。
我之前寫blog的時候,常常會講到玩身體,可是一直沒有辦法把那個器官的相對位置表達得很清楚,現在有了Google Body,一切就方便多了。
肱動脈(brachial artery)
去郵局或是醫院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一台血壓機擺在那邊,當你伸手進去的時候,總是要知道一下,那個機器是在測你哪裡的血壓,其實就是量肱動脈的血壓啦
Google Body的連結

鼻竇
我以前曾經無聊到用手電筒看鼻竇

現在就可以用Google Body看一下鼻竇(sinus)們立體的架構。
Google Body的連結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
很多上班族都會有腕隧道症候群,這個症狀和正中神經有關係,不過我們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正中神經啊,沒關係Google Body幫你。
Google Body的連結

橈動脈(radial artery)
我們都有教國中生怎麼把脈,呃..不是啦,量脈搏,可是到底是量到什麼動脈呢?就是橈動脈啦。你也可以順便找找在皮膚表層想摸到動脈,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得到呢?
Google Body 的連結

尺神經(ulnar nerve)
以前我有教大家玩過尺神經,這個就可以看看尺神經到底是延伸到你的哪些手指頭啦!各位可以順便找找,到底這條尺神經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
Google Body的連結

伸指肌(extensor digitorum)
無名指遊戲,好像很多人都玩過,不過要了解我們手指的肌肉,光是看圖譜實在有點難,透過Google Body就可以看仔細啦
Google Body連結

到此先告一段落,晚些時候,我再把一些國中生或是高中生學生物的時候,會用到的生理名詞貼上來,以後學生就可以自己用Google Body深入了解人體啦,畢竟課本都是2D的,要了解立體結構實在是有點困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