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看電子白板的資料時,看到有一些廠商還兼做IRS(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即時反饋系統,也就是學生在教師提問之後,就按下手邊專屬遙控器來回答,教師那邊可以收集學生的作答反應,看看學生懂得多少,然後再調整教學流程。
問學生懂了沒,說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
如何收集學生回饋
當老師說「有問題的請舉手」,通常的情況是沒人舉手,難道學生真的沒問題嗎?
錯,學生是不好意思舉手。不敢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聽不懂,很多人都是這樣,因為我也是。
好吧,那換一個方法吧。老師我問一個選擇題,覺得答案是一的請舉手,是二的請舉手。
這樣作過的老師,應該會有這個經驗:舉手的總人數不等於全班人數,就是會有人不好意思舉啊,誰沒舉呢?老師也不知道。
再換個方法吧,老師問全班『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什麼啊?』,底下傳來一致的聲音『A』,很好!全班都懂了。
真的嗎?其實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回答只來自於『會開口的學生』。至於那些不開口的,因為沒聲音,所以老師不會知道他們懂還是不懂。
為什麼總是有學生不敢舉,不敢開口呢?因為害怕,因為害羞。害怕自己說出錯誤的答案,讓自己出糗,這是人性啊。
克服這樣的困境,比較好的作法就是讓學生能匿名回答,免於承受公開答錯的窘境,而IRS系統就能作到這種效果。
不過,問題是那套系統好貴啊,買下來也要好幾萬哪。
帶著遺憾繼續翻找相關資料,發現了一張照片。1991年,哈佛大學教授Eric Mazur設計了用Flash card來立即回饋,而這項設計是應用在同儕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裡。
圖片來源:http://www.habook.com.tw/habook_epaper/2007/960425_IRS_Teaching/960425_IRS_Teaching.htm
對喔!原來不是只有運用高科技的IRS才能教學,低科技也很棒啊。像這種學生只要舉起這種寫著字母的卡片,不需說話,教師也能知道學生的答案,好棒!
所以接下來,我就要找看看有沒有製作這種卡片的方法啦,當然最陽春的方式就是自己寫嘛,不過我打算用印的,印得美美的。
後來我找上了印卡片的卡之屋,我自己設計好四色的數字卡片作成pdf檔,用一級卡,切4M的規格,也就是四張名片規格,切起來大約是明信片的大小。
我星期一下單,星期四就完工了。我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我印的數量到底是多少,我只知道我印的是『兩盒』的數量,後來算算這樣一大箱約是240多套,每套約8元。
一套就是這樣,四種顏色,學生舉牌時,就算我看不到字,我也可以看顏色辨認。
因為我還有另外發包加工,在左下角打孔,所以有多加一些錢,不打洞會更便宜一點。
本來是想,可以弄個圈圈把它們圈起來,方便收藏。後來想想,不用圈圈應該比較好。用的時候讓學生四張放桌面,數到3一起拿起答案。
之前也有想過,是不是每個學生一塊小白板,這樣就可以秀答案了,不過很大的問題是,我近視看不到啊。
喔,對了,這種紙是250P的一級卡,看起來很專業,不過容易撕破,所以不知道可以撐多久。我預計是用個一年,如果好用的話,明年我會在印製一箱,到時候我會改用撕不破的合成紙,同樣數量印下來,大概多個600多元而已,但是可以用得更久。
同儕教學法的運用
不管是用高科技的IRS或是低科技的flash card,其實重點都是在『如何運用在教學』上。我看到Eric Mazur提出的Peer Instruction(同儕教學)時,覺得很感興趣,不過我找不到他那本Peer Instruction: A User’s Manual,所以剛開始也沒個頭緒。
不過後來,我看到其他學科運用同儕教學法的流程之後,發現『咦,這和平常我們的教學過程差不多啊,不過還多了一些東西』
我看到的資料是用同儕教學法教人文科學
http://www.arts.monash.edu/philosophy/peer-instruction/
同儕教學法是一種讓課程變得更互動、更具吸引力的簡單教學法。
每次授課講了15~20分鐘之後,暫停課程,問學生幾個選擇題。到這邊為止,似乎和一般教學流程都一樣,可是如果是口頭問答或是舉手調查,都會陷入最前面說的窘境-『你以為大家都懂了』
所以這時候就是教學道具介入的時候,無論是IRS、Flash Card都行,重點是知道所有學生的作答反應,而且教師要把整體學生的作答情形公告,例如『這題有8成的人答對了』、『這題有1/2的人答A,1/2的人答B』
如果全班幾乎都答對,那就可以繼續下去
另外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答對,有些人答錯,教師在公佈作答情形之後,開始進入同儕教學法囉。請同學和附近的同學討論正確答案是什麼,經過三分鐘之後,進行第二次調查,通常作答情況會比第一次好很多。
低成就的學生能藉由同儕教學獲得指導,而高成就的學生必須深入思考並嘗試『解釋給別人聽』,透過這樣的方式瞭解概念。
第二次調查之後,如果有較高的答對率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題或是下一個主題。
在這頁『Peer Instruction References』列出了一些關於同儕教學法的研究文獻,後面有幾篇是應用在生物學科裡的
http://www.arts.monash.edu/philosophy/peer-instruction/refs/index.php
===後記===
我在寫這一篇的時候,最後本來想用『學習金字塔』來說明『教別人,自己懂得更多』這件事。
不過就在我翻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那些引述學習金字塔的文章,居然資料來源是不明的。
參考此:http://www.willatworklearning.com/2006/10/people_remember.html
有人說是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出來的研究,可是這個Lab否認這個說法,然後那些『聽講只會記得5%,教別人會記得90%』的說法,也可能是錯誤的,至少數字是不可信的。
如果這是真的,那我也被騙了好幾年啦。虧我都已經把圖畫好了哩,哼!
問學生懂了沒,說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
如何收集學生回饋
當老師說「有問題的請舉手」,通常的情況是沒人舉手,難道學生真的沒問題嗎?
錯,學生是不好意思舉手。不敢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聽不懂,很多人都是這樣,因為我也是。
好吧,那換一個方法吧。老師我問一個選擇題,覺得答案是一的請舉手,是二的請舉手。
這樣作過的老師,應該會有這個經驗:舉手的總人數不等於全班人數,就是會有人不好意思舉啊,誰沒舉呢?老師也不知道。
再換個方法吧,老師問全班『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什麼啊?』,底下傳來一致的聲音『A』,很好!全班都懂了。
真的嗎?其實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回答只來自於『會開口的學生』。至於那些不開口的,因為沒聲音,所以老師不會知道他們懂還是不懂。
為什麼總是有學生不敢舉,不敢開口呢?因為害怕,因為害羞。害怕自己說出錯誤的答案,讓自己出糗,這是人性啊。
克服這樣的困境,比較好的作法就是讓學生能匿名回答,免於承受公開答錯的窘境,而IRS系統就能作到這種效果。
不過,問題是那套系統好貴啊,買下來也要好幾萬哪。
帶著遺憾繼續翻找相關資料,發現了一張照片。1991年,哈佛大學教授Eric Mazur設計了用Flash card來立即回饋,而這項設計是應用在同儕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裡。
圖片來源:http://www.habook.com.tw/habook_epaper/2007/960425_IRS_Teaching/960425_IRS_Teaching.htm
對喔!原來不是只有運用高科技的IRS才能教學,低科技也很棒啊。像這種學生只要舉起這種寫著字母的卡片,不需說話,教師也能知道學生的答案,好棒!
所以接下來,我就要找看看有沒有製作這種卡片的方法啦,當然最陽春的方式就是自己寫嘛,不過我打算用印的,印得美美的。
後來我找上了印卡片的卡之屋,我自己設計好四色的數字卡片作成pdf檔,用一級卡,切4M的規格,也就是四張名片規格,切起來大約是明信片的大小。
我星期一下單,星期四就完工了。我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我印的數量到底是多少,我只知道我印的是『兩盒』的數量,後來算算這樣一大箱約是240多套,每套約8元。
一套就是這樣,四種顏色,學生舉牌時,就算我看不到字,我也可以看顏色辨認。
因為我還有另外發包加工,在左下角打孔,所以有多加一些錢,不打洞會更便宜一點。
本來是想,可以弄個圈圈把它們圈起來,方便收藏。後來想想,不用圈圈應該比較好。用的時候讓學生四張放桌面,數到3一起拿起答案。
之前也有想過,是不是每個學生一塊小白板,這樣就可以秀答案了,不過很大的問題是,我近視看不到啊。
喔,對了,這種紙是250P的一級卡,看起來很專業,不過容易撕破,所以不知道可以撐多久。我預計是用個一年,如果好用的話,明年我會在印製一箱,到時候我會改用撕不破的合成紙,同樣數量印下來,大概多個600多元而已,但是可以用得更久。
同儕教學法的運用
不管是用高科技的IRS或是低科技的flash card,其實重點都是在『如何運用在教學』上。我看到Eric Mazur提出的Peer Instruction(同儕教學)時,覺得很感興趣,不過我找不到他那本Peer Instruction: A User’s Manual,所以剛開始也沒個頭緒。
不過後來,我看到其他學科運用同儕教學法的流程之後,發現『咦,這和平常我們的教學過程差不多啊,不過還多了一些東西』
我看到的資料是用同儕教學法教人文科學
http://www.arts.monash.edu/philosophy/peer-instruction/
同儕教學法是一種讓課程變得更互動、更具吸引力的簡單教學法。
每次授課講了15~20分鐘之後,暫停課程,問學生幾個選擇題。到這邊為止,似乎和一般教學流程都一樣,可是如果是口頭問答或是舉手調查,都會陷入最前面說的窘境-『你以為大家都懂了』
所以這時候就是教學道具介入的時候,無論是IRS、Flash Card都行,重點是知道所有學生的作答反應,而且教師要把整體學生的作答情形公告,例如『這題有8成的人答對了』、『這題有1/2的人答A,1/2的人答B』
如果全班幾乎都答對,那就可以繼續下去
另外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答對,有些人答錯,教師在公佈作答情形之後,開始進入同儕教學法囉。請同學和附近的同學討論正確答案是什麼,經過三分鐘之後,進行第二次調查,通常作答情況會比第一次好很多。
低成就的學生能藉由同儕教學獲得指導,而高成就的學生必須深入思考並嘗試『解釋給別人聽』,透過這樣的方式瞭解概念。
第二次調查之後,如果有較高的答對率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題或是下一個主題。
在這頁『Peer Instruction References』列出了一些關於同儕教學法的研究文獻,後面有幾篇是應用在生物學科裡的
http://www.arts.monash.edu/philosophy/peer-instruction/refs/index.php
===後記===
我在寫這一篇的時候,最後本來想用『學習金字塔』來說明『教別人,自己懂得更多』這件事。
不過就在我翻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那些引述學習金字塔的文章,居然資料來源是不明的。
參考此:http://www.willatworklearning.com/2006/10/people_remember.html
有人說是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出來的研究,可是這個Lab否認這個說法,然後那些『聽講只會記得5%,教別人會記得90%』的說法,也可能是錯誤的,至少數字是不可信的。
如果這是真的,那我也被騙了好幾年啦。虧我都已經把圖畫好了哩,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