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說,水月老師和雲清老師將化石藏在土盆裡讓學生挖掘,並透過引導讓學生寫出過程。請見《我是小小古生物學家~化石探索課程》
近幾年3D印表機興起,有人將原本的骨骼圖做成了3D模型,把他拿去3D列印,就可以讓挖化石這件事變成很立體。《檔案網址:Great Fossil Find Bone Pieces》,之後我也有打算把這些模型用雷射切割機切出來,大量生產也比較快速。
在看到朋友的創意之後,再加上近來融入行動學習的經驗,我就打算拿iPad下去玩了,想想就做「數位說故事」吧。
這個活動模擬成數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遠赴異國挖化石,途中經歷天災人禍,或化石遭竊等意外,最後經由其他科學證據,拼湊出化石的可能面目,推測其可能是什麼生物。學生的「數位說故事」,就是藉由對鏡頭訴說故事的方式去說明自己組所遇到的事件。
我設定挖掘場景是異國的野地,挖掘的情境就如最上面連結那篇文章的過程。學生四人一小組,一人為組長,一人為攝影師,另兩人為組員(每天挖掘時會更換角色)。在挖掘之前,攝影師要隨隊採訪,紀錄出發前的心靈喊話,而挖掘中的現場以及挖掘後的討論發表,也是攝影師必須同時紀錄採訪的。
挖掘的場景?嘿嘿!就是教室外的花圃。我事先印製了八份骨骼化石,都剪裁護背再剪裁了,百來份骨骼片就藏在這些土中,每組一人出來挖掘,還要帶上攝影師隨行採訪。
挖掘之後回到組中,經過討論之後,攝影師負責採訪,組長負責說明。
說明的模板是「這是我們第OO次挖掘,這次挖掘到OO,我們推測這可能是OO,因為OOO」
再經過數天挖掘後,有一些意外插曲,比方說安排各組之間互相觀摩。由於所有化石片都混在土裡,所以有些組會重複挖到同一部位,因此可以還有組間的化石交換。另外也安排了化石失竊事件,所以即使是辛苦挖到的化石,也有可能部份消失。
如何拼湊現有證據呢?這需要一些參考資料,我以前的作法是將脊椎動物的骨骼圖印製成一本供各組參考。現在就不需要這樣做了,只要告訴各組搜尋的關鍵字,讓他們請教Google大神就可以了。
拼湊出骨骼和疑似生物後,再將這個結果繪製在個人的科學互動筆記本上面。
以下的播放清單,就是將數組的攝影師拍攝紀錄集合起來的。那麼如何收集這些影片呢?首先是規定攝影師只能拍攝30秒的紀錄內容,避免影片過大。再者是每台iPad都設定了共用Google帳號,學生拍攝後將影片上傳到同一個Youtube頻道或是雲端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