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傳統的課程中,我們要求學生畫下洋蔥表皮細胞後,學生畫出來的,往往不如老師的意,我們認為不夠正確不夠精確。於是老師說「你畫得不對/你看錯了,看我黑板上畫的」,學生跟著一筆一畫跟著畫,至於畫的東西其實常常跟他看的東西是脫離關係的,所繪非所見。
如果只是要辨別細胞結構,我甚至認為拿張真實照片(影印的也行),讓學生會標示名稱,也沒有關係啊。為什麼一定要訓練學生畫圖?不過我自己以前還真的很堅持要訓練耶。
為了讓學生畫出正確的圖,我也曾經想盡辦法讓學生臨摹(真的是這個字)。臨摹到最後,學生也的確畫出很漂亮的圖啊,可是你問他有沒有看到這個東西,阿就是沒有啊。哪裡有看到,就是老師給的資料啊,要不就是黑板上畫的。
其實畫圖本身是沒問題的,但是得要讓學生自己先「看懂」才行,可是這牽涉到老師和學生是不是能夠針對同一個影像進行溝通。舊科技的方式,是目鏡裡放一個指針,讓學生把細胞調到指針所指的地方,藉此用來溝通。而新科技則是直接投影或拍攝下來,如此才能有效溝通。
顯微攝影的方式好多種,從過去用過的電子目鏡、手機顯微鏡,到相機/手機/平板直接對著拍攝都可以。而今年採用的是uHandy來進行顯微攝影。
uHandy的優點在於和iPad結合後,能讓每個學生不用花時間對焦調光就能立刻看到顯微影像還能錄影拍照。但如果顯微影像都是用這看,學生可能就不會操作複式顯微鏡了,為此我思考了好幾天。我明白學習複式顯微鏡的目的應該是為了看到顯微影像,但如果光為了看到顯微影像而獨選特別的顯微影像拍攝裝置,而放棄學習傳統的複式顯微鏡,可能學生會發生不會考試的問題。所以我決定把顯微攝影的課程放在學生已經熟練複式顯微鏡之後的進階課程。
教學生用uHandy看也很容易,只要講四個字就好-「去看影片」。反正影片都在線上平台,而學生都有平板可以自主學習。
- 如何使用uHandy http://youtu.be/LT75ttHDIPo
- uHandy看口腔皮膜細胞 http://youtu.be/6cWvslX7irM
- uHandy看水蘊草純水與鹽水的比較 http://youtu.be/mXFzmoH1Slo
- uHandy看洋蔥染色前後的比較 http://youtu.be/r5382HKinVA
- uHandy看鴨跖草下表皮氣孔開關 http://youtu.be/HjssOxmw7Rw
學生先製作了數張玻片標本後,用複式顯微鏡也看過了,接下來就是用uHandy拍攝下來,然後將把圖片上傳到雲端。
隨著學生的狀況不同,我讓學生上傳的平台也不一樣。有臉書帳號的就傳到臉書上,這樣學生可以分享給他的朋友看,甚至後續複習也能看自己的照片,沒有臉書帳號的就上傳到我為課程專設的Google雲端硬碟。隨著後來我開始使用moodle,所以也讓學生把攝影作品上傳到moodle的作業上傳區,這樣我就可以即時知道哪些學生完成了。
整體說來,我不是用一節課來規劃課程的,而是用數節課包同一個課程。比方說第一節是看複顯+小生物,第二節是複顯操作複習+操作考+標本製作,第三節是標本製作+顯微攝影,第四節是顯微相片觀察討論。你注意到了嗎?每一節課都會和前一節有重複,「這次沒學會,沒關係,下次繼續作」。就拿
就拿顯微鏡操作這個來說,全班都考過了操作考,所以所有學生都會操作顯微鏡,能夠順利看到10x物鏡的標本。至於相片上傳什麼的,重點是放在後續影像的討論,沒上傳完沒關係啊。因為我一開始就是設定兩個目標,會使用複式顯微鏡,能看懂影像,這兩個一定都是在實體課程透過操作和討論,才能夠完成。其他次要目標,就算沒那麼熟練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