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永康國中演講分享紀錄

學弟邀我去他們學校永康國中演講,已經邀了快一年了,可是怎麼我們的時間都湊不起來。先是他們的領域時間(週四)跟我們(週五)對不上,好不容易對上了,偏偏有空的時間也組不起來。最扯的是,上次好不容易約好了,結果我居然把兩場演講都排在同一天,所以那場演講又告吹了。終於在歲末好不容易排出時間,完成這個年度的最後一次演講了,呼呼。

學弟寫給我說,希望是和創意或創新教學相關的議題,所以名字就訂成生物創意教學分享。雖然以前就講過這個題目,不過我每次內容都不太一樣。

我這次的講題分成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怎麼搜尋資料,講的是如何將外部資料轉化變成自己的血肉,以我這篇文章《我的釣魚心法-資料搜尋與紀錄》為主。此外,我也呈現了多年前我看到日本網站秀的單式顯微鏡作法,我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進之後,把它變成一個簡單可完成的科學活動。

最早以前的作法是拿噴燈、玻璃管自己燒玻璃珠,然後用線香燒灼卡片,弄出洞之後再把玻璃珠卡在卡片中間。後來我改良成用黑色膠帶加上卡片來製作,最新的作法是直接用黑色卡典西德來取代膠帶,這樣可以讓我的工具少很多,此外還可以用透明的卡典西德來製作玻片標本。這次演講我帶去的材料是做羽毛的標本,如果時間和場地方便的話,我通常還會再做洋蔥表皮的標本。本來我在演講內容中有設定要講倍率計算和那時候的顯微鏡歷史。不過考慮到可能會超過預定時間,而且我這部份講的重點其實是在怎麼轉化資源,所以後來就刪掉了。

第二部份我講的是怎麼教,主要內容是多重感官的教學。因為老師自己的知識太豐富了,所以常常無法設身處地體諒學生怎麼想,我在這裡帶了擊節者的實驗來講這個概念。我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後,發現自己很需要多重感官的刺激來學習。所以我分就視覺、聽覺、體感的教學經驗來呈現。

視覺講的是生物大圖,聽覺講的是生物歌曲,體感講的是體感教學,還有一些記憶的口訣搭配圖畫和故事(如這篇)。其實這些教學設計的重點都是在於讓學生能夠記得住、黏得牢,背後更多的故事和原則,可以去找這本《創意黏力學》來看。

第三部份講的就是怎麼讓生物課程更深入,不單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包含態度和能力的培養,這部份請見這篇《生物專題指導經驗分享》,重點不是放在怎麼教專題研究,而是課程內的觀察、提問等能力如何培養,以及如何多元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