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

新竹河與海:看新竹的滄海桑田-海岸線的變遷

前面有提到Google  Earth 有歷史圖像的功能,有了這個功能之後,我就開始到處看各地的地理發展情況。正巧最近對新竹的海岸線很感興趣,所以就對這地區做了一些資料蒐集。

下圖的動畫是用Google Earth截出不同時間的衛星圖,可以看出從2002年到2010年頭前溪口的淤積。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圖片可能是漲潮,有些是退潮。



從這張圖片的變化可以很明顯看到新竹漁港往海中伸出的突堤引起的突堤效應。因為阻擋了沿岸流,所以從頭前溪和鳳山溪留下的河沙就大量堆積在堤的北方(不過堤南方怎麼也有沙呢?)

新竹漁港1981年4月完成規劃,1991年8月完成。在建港時利用向外海擴建之便,填築了約52公頃之新生地,這塊新生地在下面會一起用圖片討論。

除了用Google Earth可以看到地貌的歷史變化外,中研院也有做一個很棒的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只要點選[圖層]的[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就可以疊圖在Google Map上。


或是用這個可以直接套圖
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htm

下面這張圖片是用1989年台灣堡圖和現在的衛星圖兩個重疊出來的,不僅可以看到百年來河道的變遷,也可以看到海岸線怎麼改變。




把那1898年的海岸線和2010年的海岸線分別都畫在現在的衛星圖上,白線和紅線圍成的保齡球瓶狀的形狀就是這一百年來長出來的土地,上半段的地方應該就是新竹漁港建港時填出的那52公頃吧。那條百年前的海岸線,恰好就是現在海濱路的位置。


至於南段就是台灣最早的填海造陸工程-新竹海埔新生地,總面積為314公頃,就是現在港南到金城湖那一大片,當然這一大片也並非完全人為造出來的,有些也是自然形成的。

海岸線的改變除了用衛星圖、古地圖以外,還可以用其他如廟宇或民居來定位。

上面這張圖片來自韋煙灶老師的研究《新竹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的「南寮區的傳統聚落分布與百年來海岸之變遷」。他對新竹地區,做過深入的研究與踏勘,重建了清末至日治初期的古海岸線。他研究裡的圖片線段,為了黑白印刷,本來只是用不同的虛線標示,我將其改成用不同顏色來標示(希望我沒有畫錯)。


他重建古海岸線的方式,除了從台灣堡圖以外,還透過實際勘察,觀察地形落差、民居的分布和應公廟的位置。古海岸線東側會比西側高一些;當時的聚落會選在沙丘上或沙丘背後,面東或面南;有應公(祭拜海漂浮屍)會就地立祠在當時的海岸線上。

他說:「受偶發性的洪氾堆積與階段性圍海造陸的影響,海岸線向外海的外移為跳躍式,而非連續式,故古海岸線兩側都會有些微地形的遺跡;其次,配合這樣的概念模式推理,古海岸線通常就是過去的濱外沙洲或沙嘴所。本區許多傳統聚落緊臨『古海岸線』,而大多數聚落形成年代在 150-250 年前之間。在當時家門口 10 餘米就是海,可見在 1900 年以前的 100 年間的海岸線變化較小。」



再回來看看剛剛講新竹漁港的突堤效應,這深入海中的長堤雖然擋住沙子入港,但也造成了蠻大的問題。

沿岸流從北而南,在堤北造成了淤沙,在堤南則造成了侵蝕。本來新竹漁港的位置是以前的南寮海水浴場,可是蓋了漁港就沒海水浴場了,所以後來就在現在的港南運河風景區弄了新竹海水浴場,但問題來了,突堤效應搞到沙都不見了。

請看一下這張2003年和2010年的Gif檔,在港南運河風景區,本來還有沙灘的,不過現在沒了,所以海水浴場也關閉啦。


在2011年7月25日的自由時報,報導了【消失的國土 退縮海岸線】專題報導 海岸線敗退 台灣島消瘦



新竹金城區至香山區海岸因為近年河川採砂嚴重破壞漂沙平衡,加上新竹漁港將防波堤延伸以致減少南岸漂沙供給,使得金城區往陸地侵蝕速率全台最高,三十年退縮近五百公尺。

所以本來金城區是片人類與海爭地得來的土地,現在因為突堤效應又得還回去了。不過人類當然不會善罷干休,過去也進行了新竹漁港疏浚及港南海岸迂迴供砂的工程。

也就是把新竹漁港裡頭的淤沙抽起來,送到港南去養灘,結果怎麼樣呢?根據研究,是有減少一些侵蝕啦,但侵蝕還是持續進行中啊。

昔日滄海變桑田,今日桑田歸滄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