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

逛超市,看魚肉

我很喜歡從日常生活中找科學,即便是逛超市也不例外。上回買冰魚的時候,瞥見冷藏庫裡有好多魚切片,想起我從來沒有仔細寫過魚的肌肉呢。

由人的觀點來看,魚真是奇妙的生物。


圖片來源 http://www.biology-resources.com/drawing-fish-swimming.html


魚的肌肉
魚的運動方式是接連收縮身體一側的肌肉,擺動尾鰭,藉此移動。這和四足類的移動方式不同,我們是收縮肌肉,牽動骨骼移動四肢,才能移動。

魚不僅運動方式和我們不同,連肌肉也和我們不同,陸生動物的單一條肌肉或肌纖維可以長達十幾公分,可是魚類的肌纖維卻是片狀排列,每一小段肌節(myomere or myotome )不到數公分


肌節是什麼?看一下這鮭魚切片吧!紅白相間條紋的魚肉,白線之間的範圍就是肌節,白線是稱為肌間隔的結締組織。






魚的結締組織很脆弱,原因是裡頭膠原蛋白中能強化結構的胺基酸比牛肉的膠原蛋白少。

一般肉類要煮到爛不容易,因為膠原蛋白十分堅韌,要煮很久才會分解成膠質。可是魚肉的膠原蛋白在50-55度C就會很快分解,讓肌肉層分開成一節節,所以魚煮得久一點之後,就會分成一片片的。


猜一下上面那張圖片的魚頭在哪個方向吧?左還是右?
對照一下這張圖吧。


圖片來源:http://www.earthlife.net/fish/muscles.html


魚的肌節是很有趣的東西,從表層來看呈現奇妙的W型(或是M型),但其實單一個肌節的形狀是特別的立體結構。在下面那張圖的來源論文中,有研究這整體的力學結構。不過...我看不大懂。



演化的遺「肌」-腹肌
鮭魚那紅白相間的紋路,像不像這張圖呢?

圖片來源 http://www.yupedia.com/abdominal-anatomy-structure.html


其實我們的腹肌和魚的紅白條紋有關係的!

魚的那些肌節在我們身上也看得到,特別是在腹直肌上。

大家喜歡看到自己肚子有好幾塊腹肌吧,其實腹肌(腹直肌)只有一塊而已。我們會認為它分塊,其實是因為腹肌是有分節的,那些分隔處稱為鍵劃(Tendinous intersection),就是腹部肌間隔的痕跡。然而其他地方也有肌間隔,不過已經長得不一樣了,例如肋骨就是脊柱附近的肌間隔骨化而成。

簡單地說,我們的祖型是有很多肌節的,像文昌魚就有五十幾塊肌節啊。演化到我們的時候,肌節越來越少,有些肌間隔還變成肋骨哩。

從鍵劃的數目來講腹肌有幾塊,你可能會不小心就羨慕起其他動物了。馬有九到十條鍵劃,類人猿和人類則逐漸減少;猩猩和大猩猩有五條,長臂猿和黑猩猩則有四條,人類通常只有三到四條。有三條鍵劃的可以練出八塊腹肌(上面那張圖),而有四條鍵劃的則可以練出十塊腹肌(下面那張圖),不過大前提是你腹部的皮下脂肪得夠少





圖片來源 http://msjensen.cehd.umn.edu/webanatomy/muscular/musc_skel_torso_1_answers.htm

紅肉白肉血合肉
講完了腹肌,再來看一下魚肉吧。
這是鯛魚



這是土魠魚




用魚肉顏色來區分的話,可以把魚肉分成兩類,一個是紅肉魚、另外一個則是白肉魚。

紅肉是含有較多量的肌紅蛋白 (myoglobin) 、細胞色素(cytochrome)等色素蛋白,所以帶有紅色。紅肉魚包括洄游性魚類(鰹、鮪、鲭、秋刀魚)。而白肉的色素就比較少了,像一些底棲性的魚類(鱸、比目魚)。


除了紅肉和白肉以外,偶爾還可以在魚身上找到一種特別的肉,叫作「血合肉」,這也算是紅肉。

血合.jpg

不同習性的魚,血合肉的比例就不太一樣。這在洄游性魚類的鮪、鮪、鰹、鯖的側線皮下可以找得到很大的比例,這可以讓牠們在在洄游時持續運動。


圖片來源 http://www.oideya.jp/ped/akashiro.html

看魚除了看肉以外,還可以看看形狀。在這個連結中就可以看到幾種不同的魚形狀,以上面的那個土魠魚來說,那就叫作紡錘型。


紡錘型是魚類最常見的體型,這和「魚兒魚兒水中游」有關係啊。在水中游泳的阻力很大啊,所以要能順利移動,身體當然就有所適應,要游得快,身體得成流線型才好。如果不求快,那扁扁的也不錯,攤在海底,反正能躲就躲囉。

後記:在我查資料的過程中,突然發現,原來我們所稱的紡錘型,其實不太能這樣叫耶,因為紡錘本身的形狀並不是那樣,是一根棒子加個紡輪,要變成所謂的紡錘型,得是纏了線之後才變成的。知道這樣的資料之後,讓我手癢不已,很想自己用根竹筷加CD片來做個紡錘,把整包棉花紡成綿線。


參考資料:
  • 退化原來是進化─智齒、盲腸、副乳……留在你身上的演化痕跡。作者:犬塚則久。究竟
  • 食物與廚藝:奶、蛋、肉、魚。作者:哈洛德.馬基。大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