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

鈔票上的動物分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來沒想過,鈔票上的生物居然也有學問。

有天在鈞睿的FB看到他從維基轉的一段話
台灣梅花鹿約生長在海拔500公尺、帝雉約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櫻花鉤吻鮭約生長在海拔2000公尺,故將特定生物設計於同面值鈔票背面。

噗浪上的大家開始有些討論

  • AppleMaru同理可證:
    國父生長在海拔 100 公尺;蔣公生長在海拔 200 公尺;少棒隊生長在海拔 500 公尺;小朋友生長在海拔 1000 公尺;中華衛星一號的運行軌道長在海拔 2000 公尺......
    (被拖到旁邊海扁)
  • Tierry~[面具人生]uiou: 玉山龍膽? 4000元 :-P
  • 愛睡覺的草原狼3000南湖柳葉菜 4000玉山筷子芥?(被打XD)
  • 小 雷uiou: 于右任

讀《學習理解之多元評量》-提出問題

延續上篇 讀《學習理解之多元評量》-繪圖評量,這篇講的是「提出問題」的評量策略

提出問題
很多單元都可以用「提出問題」,也許可以每組提出幾個思考性問題和記憶性問題,然後指定其他組回答。
  • 瞭解愈深,便能愈快提出問題
  • 策略必須夠開放,以便使問題能透過所教的觀念延伸出去,顯示其理解情形。
  • 唯有學生能提出思考性的問題,才能顯示出這個評量方式的價值

以下策略分成兩大類,一個是讓學生反思和嘗試進行連結並延伸他們所習得的知識策略(策略12),另外是讓學生嘗試模擬角色,讓他們變成站在評量學生進步情形的位置上( 策略345)

策略1  要求學生以特定的方式提出問題
讓學生以以下句子為起始提出問句:
  • 「假如...」
  • 「為什麼... 會 ...」
  • 「為什麼... 是...」
  • 「如果...   會...」
  • 「若...會如何...」
  • 「為何....」


策略2 提供刺激,讓問題據之以提出
提出資料表格、概念圖和圖表等,作為題目的型式,根據這些刺激寫出問題。舉例來說,把一個傳統測驗題目的問句部份刪除,留下圖表,要求學生以此提出問題。

策略3 提供答案要求問題
把常用的發問歷程反其道而行,使學生把焦點放在提問上:「哪一個(些)問題,會有這樣的答案」。

唯有非常明確地限定內容或問題的型式時,這項技術才可以應用在答案屬於數量的情形中。例如,在一系列的小數課程結束時,可以要求學生使用兩個小數分數的乘法而得到答案為0.21,來寫出一個問題,以期學生的反應可顯現出其理解水準。

策略4 要求學生就其疑點提出問題
要求學生就正在學習的重點,寫出令他們感到疑惑的問題。例如:「寫出有關今日上課內容中,令你感到疑惑的問題」

另一例子是,已經學完顯微鏡單元,要開始學習細胞單元的學生。教師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必須討論(a)學生以前對細胞有何認識(b)哪些有關細胞的問題是學生會喜歡回答的。

以下為其中一組的例子:
(a)他們會成長和複製。植物的細胞使植物能夠支撐起來。可分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細胞可以著色。細胞會死亡。...
(b)他們死亡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會萎縮、分解嗎?它們的顏色都一樣嗎?毛髮是死掉的細胞還是細胞所組成的?。...

在讓學生討論問題時,讓學生知道這些問題會用評量,和決定下一步的班級活動上。

策略5 針對課程某一段落編寫成就測驗的題目

這個策略是挑戰性最高的一個,基本上是讓學生就好像參與了某一段教學,其後即就所教過的課程內容建立一套測驗依樣。



變化與延伸
1.要求不同的問題型式:
例如要求學生設計概念構圖的作業、關係圖或軌跡線等等。


2.要求學生回答被提出來的問題:
問題的來源是自己的或班上同學討論出來的。可將提出類似問題的學生分成同一組,然後讓學生進行小組作業,從這些相似的問題中選擇和回答其一。

3.延伸2的活動,要求學生評量答案

延伸閱讀
Baird, J.R., AND Mitchell, I.J. (Eds) (1986)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 The Peel Project.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Printery.

一千多年前的鴨嘴獸

這兩天翻一本書「翫山海」,副標是69個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經之謎,裡頭有許多值得玩味的說法。

其中一篇「山海經的作者到過澳洲大陸嗎」講到鴨嘴獸。書裡提到,牠是1797年由一位歐洲殖民者最先發現的,在這之前除了澳洲原住民以外,人們似乎都不知道有這種生物存在。

不過一本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的《千古寶玉-杜心藏玉集》,卻有一張鴨嘴獸的玉器照

圖片來源 http://www.go-cool.org/bbs/viewthread.php?tid=24590&extra=page%3D179

書上寫這個玉器是南北朝時的,哎呦,南北朝可是西元四五百年的時候了,如果這個玉器真是那時候所製成的,可能真的會改寫歷史呢。

2011年12月25日

來自南極的沙

這要從賣場裡的演化奇蹟-冰魚開始說,看那幾尾冰魚的時候,我發現牠們的鰓上都卡了好多沙子,為了要拍出清楚的白鰓,所以我把牠們放在鍋子裡頭洗鰓。

看著鍋子裡的沙子,突然想到這不就是從南極來的沙嗎?於是我就把這些沙子收集起來,用顯微鏡仔細端詳。

看這些沙子,真的能體會什麼叫「一沙一世界」,這裡頭的東西完全陌生。


有個東西,透明長條狀的,我猜是海綿骨針。


另外,有一個東西,在這南極沙裡常常可以看到


我推論應該是生物形成的,樣子十分規律,本以為是迷你貝之類的,不過沒看到螺口,我猜想,會不會是某種有孔蟲呢?(感謝geo的搜尋,應該是類似這種的)



我在沙裡也看到類似這種的有孔蟲

圖片來源 https://sites.google.com/site/reefforamslab/home/homeforams


為什麼冰魚的鰓裡都是沙呢?我看到冰魚的相關資料,牠分佈的深度是300m-700m,有時候是底棲的,也許就是那時候吞進了海底的沙吧?

最後,提醒自己下次收集沙的時,最好不要用濾紙,因為最後把沙清下來的時候都會混了濾紙的纖維。目前我改成用培養皿收集之後陰乾,不知道這樣效果如何。

賣場裡的演化奇蹟-冰魚

大賣場裡有許多有趣的知識,我曾經在裡頭找生態學,也找過種源中心的資訊,當然裡頭也可以看到動植物的生理結構

賣場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甚至南極。




裘氏鱷頭冰魚(Mackerel icefish),學名Champsocephalus gunnari



牠也曾經上過郵票封面

圖片來源 http://stamps.livingat.org




牠的分佈地點十分遙遠,遠在地球之南。牠何時被捕捉,如何從南極到台灣,這些我都想知道,不過目前沒答案。

圖片來源 http://eol.org/data_objects/15275010


寒冷南極怎麼活

牠,生活在非常寒冷的海水中,水溫甚至在攝氏零度以下。咦,寒帶的水怎麼會到零度以下呢?冰層底下不是可以保持4℃嗎?

「在4℃時,體積最小;在4℃以上水的體積會隨溫度上升而膨脹;在4℃以下體積也會隨溫度下降而膨脹。亦即水的密度在4℃時達到最大值。此特性對寒冷地區的生物很重要。當水面的溫度逐漸下降至4℃時,因為密度變大而下沉。因此湖水在結冰時由表面開始結冰,而密度大的水沉在底層而可保持4℃左右,讓水中的生物維持生命渡過寒冬。」http://tao.nuk.edu.tw/demo/ic91/ic47/lin2.htm



資料來源http://tao.nuk.edu.tw/demo/ic91/ic47/lin2.htm


是啊,淡水是這樣啊,但南極的水可不是淡水啊。鹽度越高,凝固點愈低啊,那裡的海水可以到達零下2度呢。




圖片來源 http://140.112.68.243/chap3/node4.htm

抗凍蛋白
住在零下的水裡,怎麼不怕被凍死呢?之前寫過一篇「從龜山蘋果拳到抗凍劑」就是在討論生物的抗凍機制。冰魚既然能住在這裡,身體當然不能太差,牠們的血漿裡也有抗凍蛋白啊。

抗凍蛋白能幫助降低魚體內的冰晶生長臨界溫度,避免自己被凍成魚冰棒。這類蛋白質的結構很特別,只由三種胺基酸重複排列四至五十五次。而且這組抗凍基因是是從另外一組負責消化的基因改變而來的。有一小部分基因碼從該組基因脫落,移動到這些魚類的另外一個基因組上,在這一小組僅有九碼的基因碼中,延伸出另外一組形成抗凍蛋白的基因碼。


沒有血紅素
冰魚最出名的是-牠沒有血紅素,所以血不是紅色的。
下圖右是另外一種冰魚(Pseudochaenichthys georgianus)的新鮮血液。

圖片來源  http://www.mnhn.fr/glecointre/Collections.html



不知道我手邊的冰魚什麼時候還是活的,我只能等牠退冰之後,再拿根針筒抽血,雖然沒辦法看到清澈的血液,但至少也看得出來牠不是紅色的血液。




缺少血紅素的脊椎動物非常少,目前已知除了冰魚以外,只有一種鰻(Anguilla anguilla) 、蛙( Xenopus laevis)和慈鯛(Cichlasoma severum)。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n117k68763v90pv7/fulltext.pdf


沒有血色的鰓
牠的鰓,因為沒有血紅素,所以和其他的魚類非常不同。



沾了不少沙子的魚鰓






血紅素是運送氧氣的,沒有血紅素怎麼運送氧氣呢?這又和南極的水有關係了,南極天寒地凍,水也非常冰冷。這樣的水溫使得溶氧量大為增加,愈低溫,溶氧量愈高。



圖片來源 http://www.waterwatch.org.au/publications/module4/temperature.html


血液不只沒血紅素,牠們的血還很稀,黏度很低。人類的血球容積比(hematocrit; 血液中血球所占的比例)大約是45%,紅血的南極魚類的血球容積比大約是15-18%,但是冰魚只有1%的血球細胞(都是白血球,但有些有紅血球的殘存痕跡)。


雖然稀,但血量是紅色血液魚類的3-4倍,比起紅血魚類有更大的心輸出量。



冰魚有相對巨大的鰓(魚鰓相對於魚身),以及沒有鱗片的外皮,密佈微血管,增加冰魚從環境中吸收氧氣的能力。下圖為冰魚的皮膚,看不見鱗片,只看得見色素細胞。




南極冰魚的演化適應不只如此,牠們的肌肉也沒有肌紅蛋白,甚至心臟也沒有肌紅蛋白,而且心臟還比其他魚類大,這讓心臟看起來又大又白。(白大心?派大星?)



脊椎動物體內的肌紅蛋白是由單一基因所構成。白色心臟的冰魚,牠們的肌紅蛋白基因產生插入(?)的突變,使得肌紅蛋白無法產生。


冰魚的演化
Sean B. Carroll 寫的書《打造天生贏家─ DNA 和演化的強力證據》,第一章「第1章 布維特島的無血魚」就是在探討冰魚的適應與演化(這裡這裡有試讀檔)

除了上面提到的心臟、血液和抗凍蛋白的改變外,他們細胞裡的微小管也與眾不同。「哺乳類的微小管在華氏50度以下會變得不穩定,南極魚類的微小管可在冰點之下正常組成,並且依舊維持穩定結構。」

透過以上種種基因的DNA序列檢驗,對應南極大陸的地質事件,科學家推論這些基因上的改變都發生在最近幾千萬年而已。




圖片來源 打造天生贏家─ DNA 和演化的強力證據


我實在很難想像,來自這麼遙遠的地方,擁有這麼特別的演化奇蹟的生物,居然在大賣場就買得到了。

來自南極的食物鏈


我在閱讀EOL的資料時,突然想到應該可以來觀察這個來自南極的食物鏈吧。這是第一尾冰魚膨大的胃。


不知道為什麼,只有滿胃的砂



解剖第2隻和第3隻的時候,才看到胃裡有著小型的動物。



Main 等人在2009年,研究超過2000條冰魚的胃之後。他們發現在不同的年份和年齡,牠們攝取的食物有很明顯的不同。通常來說,牠們的食物主要是南極磷蝦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 ),以及端腳目的Themisto gaudichaudii。比較年輕的個體胃中,有比較高比例的T. gaudichaudii,以及較小的磷蝦( Thyanoessa sp 和 Antarctic Krill)

這就是南極磷蝦 Euphausia superba

圖片來源:http://eol.org/pages/509426/overview


而這是端足目的Themisto gaudichaudii. 

圖片來源 http://www.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image&pic=19048


這條餐桌上的冰魚,胃裡有什麼呢?




身上也有不同狀態的色素胞


尾部


從這些特徵看來,這隻冰魚吃的都是Themisto gaudichaudii。在所有胃內含物中,找到的只有兩隻完整的端足目,剩下的都是殘缺的,後半段通常都已經溶解消失了。

我本來想要從這些端足目的腸子裡頭再找看看有沒有牠們的食物,不過看了三隻都只看到滿滿的油滴。如果可以找到的話,就可以順利建構出這條南極地區的食物鏈了,從藻類、端足目到冰魚,只是最後的終點居然是到了亞熱帶地區的人類。


在以下幾篇大家吃冰魚的網誌裡,發現大家看到冰魚胃裡有生物的反應十分兩極,有人覺得賺到了,有人則是覺得噁心。

我更好奇的是,他們看到的是磷蝦還是端足目的生物?光看照片不太能確定,我覺得有些是磷蝦,有些則是端足目的。我細看了發表日期,發現他們都是3月4月的時候寫的網誌,也許那時候我再買幾條冰魚來看看,說不定可以找到其他的生物。


最後這幾尾冰魚,本來我想收一下牠們的顱骨和水晶體,不過卻沒料到,牠們的顱骨居然幾乎全是軟骨。而水晶體的質地也比其他我收過的魚類更鬆,一咬就破損了。
頭骨.JPG

從腹面看顱骨,還能見到右眼的視神經
頭骨03.JPG


脊椎骨上的「刺」,彎曲的形狀很特別
脊椎01.JPG

如果孫叔敖再世

最近突然對不同的文化對生物的解讀和利用,產生很大的興趣。目前還寫不出什麼鬼,只是先把想到的有趣事情寫起來,這些例子都有些共同點呢。


如果孫叔敖再世
《列女傳》楚令尹孫叔敖之母也。叔敖為嬰兒之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見其母而泣焉,母問其故,對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今者出遊見之。」其母曰:「蛇今安在?」對曰:「吾恐他人復見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汝不死矣。夫有陰德者,陽報之。德勝不祥,仁除百禍。天之處高而聽卑。書不云乎:『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爾嘿矣,必興於楚。」及叔敖長,為令尹。君子謂叔敖之母知道德之次。詩云:「母氏聖善。」此之謂也。



如果孫叔敖再世,看到這尾雙頭蛇,是不是還會打死牠呢?2600多年前的那條雙頭蛇真可憐,因為一個莫名的鄉野傳說,結果人都沒死,死的是蛇。

相關資料:http://www.sunshineserpents.com

如果他看見雙頭人,又會怎麼做呢?



你的勞倫茲,我的鴨母王

鴨母王朱一貴發現自己可以率領群鴨之後,也許就種下了想當領導者的意念。但晚他200年,在奧地利的勞倫茲卻是研究起動物行為。



小熊被嚇到
同樣一段小熊被嚇到的影片,可以讓學生看得哈哈大笑,以為這是對小熊的惡作劇實驗,但也可以讓學生看完之後深思為什麼要對小熊這麼做,原因是適應野放生活。



地面很骯髒?
我一個朋友的小孩,都三四歲了,跌倒了居然不會用手撐地,他只會用屁股直接「碰」的一聲著地。因為媽媽告訴他,地上很骯髒,不要用手摸地上。


東方和西方的書寫文化
幾個月前在學友之家聽到祈偉廉醫生說,動物對東方和西方文化有著不同的影響,以書寫的工具為例,東方文化用的是哺乳類的毛髮,因此製成了毛筆,而西方文化用的是鳥類的羽毛,製成了羽毛筆,之後還以此發展出鋼筆。

史前人類的漁事-珊瑚礁魚類和鯊魚

最近大愛電視《發現》節目在播「神秘的史前踏浪人」這一系列節目,最新的一集是海上踏浪人,內容展現了跨領域整合的精神。

節目介紹到台東舊香蘭的考古遺址發現了許多山豬、鹿等的獸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魚骨,而這些魚骨經過莫顯蕎教授的鑑定,發現許多都是鸚鵡魚的脊椎骨,這是生活在珊瑚礁地區的魚類,會啃食。然而舊香蘭一帶屬沈降海岸,無珊瑚礁,附近有珊瑚礁的地區是在加路蘭、恆春半島或是綠島,顯示舊香蘭此地的史前人類應該已經使用有使用船到遠地捕捉魚類了。

另外,在魚骨中也發現了不少鯊魚的脊椎骨,經海大莊守正教授的鑑定,應該是虎鯊、灰青鮫等大型鯊魚。雖然鯊魚如此兇猛,但以海洋活動為主的部落,卻不會以「捕捉鯊魚」作為成年儀式的象徵,原因可能是捕捉鯊魚,比起捕捉鮪魚、梭魚相對不費力。

因為鯊魚和其他硬骨魚的呼吸構造不同,硬骨魚利用口部開閉或鰓蓋開閉的方式產生水流,讓水流過鰓部進行呼吸,這屬於主動呼吸。然而許多大洋型迴游的鯊魚卻是利用游動時,讓水流通過鰓的方式來呼吸,這屬被動呼吸。史前人類在捕捉這類被動呼吸的鯊魚時,只要讓鯊魚上鉤之後,讓線時鬆時放,限制鯊魚的游動,牠就會因此呼吸困難。

其實不是所有鯊魚都必須一直游動才能呼吸,有些鯊魚(如斑紋異齒鮫)則是可以靠鰓部主動拍打水流而呼吸的。

2011年12月23日

你吃過「醍醐」嗎?

前兩天看日本徳島県立博物館的電子報,明年有個活動是做古代的乳製品-蘇(そ)。


蘇是什麼?佛教大般涅槃經有段敘述「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蘇(酥)是一種從牛乳裡頭提煉出來的食物,歷史非常古老,早在西元8世紀時就在日本出現了。目前日本也有販賣,例如奈良有名的飛鳥之蘇,而且價格不便宜耶,一個跟鳳梨酥差不多大小的,就要日幣一千圓,大約是台幣300元囉。

這味道像什麼呢?怎麼會這麼貴啊?自己做就知道了。作法很簡單,材料只要一瓶牛奶就可以了,但是費時間費力氣。

把一盒946 c.c的牛奶倒在鍋中,然後開小火,慢慢煮沸,這個時候還要不停地慢慢攪動


水分越來越少,味道越來越香,差點懷疑自己是在做煉乳


花了50分鐘的時間,這瓶牛奶終於變成這副模樣了,這裡頭有乳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就是包裝標示裡頭的固形物了吧。



然後把原來的紙盒剪短,把那些稠稠的東西裝進去,然後放在冰箱裡頭



隔天拿出來之後,那些東西已經膠結在一起了


整瓶牛奶做出來的就只有這麼一小塊,這就是「蘇」,某些日本學者考證,這也就是「醍醐」啊。


這個東西真的得來不易啊,這個大小光是成本就要一瓶牛奶,時價便宜的也要80元。要把這瓶牛奶變成醍醐也要一個小時,目前打工時薪也要95元了,若再加上瓦斯費用,和基本利潤,至少就要賣200多元囉,這也難怪飛鳥之蘇,小小一塊就要1000日幣囉。

這塊純手工製作的醍醐,沒加糖沒加鹽,剛入口的味道蠻像乳酪,而含在口中數秒之後,又很像牛奶糖的味道,我覺得相當好吃,也難怪佛經如此推崇這項食物了。

後記,我很好奇為什麼大瓶牛奶的容量是奇怪的數字946 c.c,查了wikipedia,才知道這是1美制夸脫( quart)的容量。我們的牛奶為什麼要用這個美制單位呢?是因為什麼歷史事件嗎?

2011年12月22日

用平板研究動物行為

這幾天在網路上很紅的這兩部短片,讓我想到了一些動物行為的新研究方法與問題


這片一定要看到最後



我想到幾個問題

  • 這些動物經過幾次嘗試之後會放棄吃平版上的蟲?
  • 可以設計新圖示,看看這些動物如何判斷「食物」是會動?形狀?還是大小。
  • 改變蟲的顏色 可以藉此研究牠們是否有色盲
  • 如果有左右移動和上下移動的,他們會選擇什麼?
  • 如果畫面突然出現天敵,他們的反應是?

讀《學習理解之多元評量》-繪圖評量

會知道《學習理解之多元評量》這本書,是yenwen推薦的,聽王大胖幾個念過科教所的朋友說,這本書可是指定閱讀書目之一呢。不過他們讀的應該是原文《probing understanding

我很快把整本書掃讀了一番,然後在噗浪上簡單討論了一下。



全部讀完不用花太多時間,我有興趣的是概念構圖、繪圖、關係圖和提出問題的評量策略,前三類可以綜合成繪圖評量,就寫在這篇,另外一個提出問題,值得另撰新文來紀錄。


書裡提到幾個繪圖的例子,像分類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畫關係圖




但辭彙過多,畫起來就會變得很亂很麻煩,所以出這樣的評量時,就要注意一點。



我想到在生物科裡可以用繪圖來評量的項目,可能可以有這些項目:
植物的感應:
黑暗箱子裡的植物長什麼樣,平放的植物擺久會長什麼樣,這些我們習慣用選擇題來評量學生的項目,都可以試著改成用繪圖的方式。
書裡有個很有趣的例子,題目是一個菇和一株植物放在一個側邊開窗的箱子裡,請學生畫出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正確的樣子,應該是植物會有向光性,而菇不會改變。但學生卻畫出一張植物不見,菇傘下方多出一小塊東西的圖。經過訪談之後,學生說「香菇沒得吃,所以就把植物吃掉了,菇傘下面那是舌頭」如果沒畫圖,我們應該不會知道學生是這麼想的吧。

生物的特徵:
之前讓學生在黑板上畫生態系的時候,看學生畫的昆蟲樣子,就可以知道學生的概念了-有幾隻腳,長在什麼地方,肚子還是胸部。


動物的消化循環系統:
讓學生在空的人體圖中,畫把各個器官的正確位置。


生態系:
看學生能不能掌握什麼生態系會出現什麼生物囉

通常國中生物的寒假作業都是做營養器官繁殖的作業,不過我曾經看過一所學校的寒假作業是要學生模仿課本的示意圖來畫圖,學生大概是沒辦法創新太多,不過我倒是可以想想還可以做什麼改變呢。

光合作用:
這可以用概念圖來評量,很多碩士論文都有拿概念圖來研究評量。



分類
分類可以用關係圖

探索北關探索館

12/2那天跟著國小輔導團,一起到老梅國小參訪,下午則是到了北關探索館。

館的區域面積不大,但是卻也善用空間配置了許多介紹當地產業和生態的解說品,甚至館內還有3D立體影片可供觀賞。

在館內參觀的時候,有幾個東西吸引我目光。

原來石花菜的學名是Geldim,這就和洋菜粉吉利T有關係啦。其實我到現在還是記不得吉利丁和吉利T誰是誰,查完資料當然會記得囉,可是過沒多久就又忘記了。

到底吉利丁和吉利T,誰是最早出現的呢?

踏上腳踏車,踩動踏板就可以在前面的螢幕中,彷彿看到自己在街道裡騎著腳踏車,當踏板停止時,畫面也隨之停格。



我一直很想設計這樣的作品,面前的影片就拿從埔里開車到武嶺的行車紀錄器影片,車子用飛輪就可以,在車輪上接個轉動感應器,也許再跟Arduino 連接,然後傳送訊號到電腦,再去控制影片的播放和停止。甚至影片也可以改成用Google的街景,車子上的左右手把也可以裝一個傳送訊號的東西,讓街景可以轉彎,甚至,影像的訊號也可以改成用頭戴式顯示器來呈現。

其實整個做好的花費應該不會太多,只是要花不少時間精力,如果有學生想要以此做專題,我倒是很想跟他好好討論一番呢。


在某些博物館裡,展示品的語音呈現往往過於大聲,明明只有你一人站在展品前,可是聲音卻大到旁邊的人也聽得到。

展館裡有樣東西別出心裁,用了一個半球罩子掛在觀賞者上方,請不要以為它跟理髮店的燙髮機器一樣高,展館裡的這個東西是掛在天花板上的。喇叭就放在罩子裡,但方向是朝上的,這樣的設計,讓聲音可以透過罩子折射之後成直線投在觀賞者身上,成了指向性喇叭。
當觀賞者走到定點的時候,才會聽見比較大聲的聲音,而退後一步聲音就變小了。


這讓我想起來,前一陣子看電視看到的科學活動:弄個大氣球,裡頭裝滿二氧化碳,就可以變成「聲音的凸透鏡」。

某A在數公尺之外輕聲說話,某B只要站在大氣球之後,就可以聽見某A的悄悄話。因為聲音經過充滿二氧化碳的氣球時,速度會變慢,進而「聚焦」在某個點,這樣某B就可以聽到某A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