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2013中國生物學會研討會

上週六有了一個難得的經驗,到了成大的中國生物學會舉辦的研討會中去演講。七月份邀我的時候,我心裡想得很簡單,既然有機會去成大分享,那不如去傳遞生物趴辣客的經驗,也許將來有機會去成大辦趴也說不定。

雖著時間越來越接近舉辦日期,心裡頭其實有點忐忑,到時候會場裡的會是哪些對象?後來到了會場時,看到海報展示時,心中就有了個底。這個研討會共分三組,有生態、生物和科教三組,科教組的海報就是一張而已,顯然這個組在這研討會中算是迷你小組就是了。後來看了看參加的人,大多數是學程學生,寥寥無幾的中學教師,加起來可能不到五個,至於大學教師嘛,那就更少了。雖然聽眾組成這麼特別,不過我還是很努力地把這個我常講的-講題-《從虛擬到實體的生物教學社群-生物趴辣客》講完啦。

原訂是20分鐘的演講,後來因為時間拖延,所以在講前幾分鐘突然被要求要縮短成15分鐘,我也照樣講完了,挑戰成功。只是比較可惜,沒辦法多講一些支線故事,只能講主線的生物趴辣客故事。講完之後,有不少學程學生和老師,有來找我聊一些教學和趴辣客的事情,也算是有達成一些宣傳的目的。不過將來是不是會在成大辦呢?那就真的要隨緣了,看看那邊老師有沒有意願了。


這天收穫也是非常多,有物質上的收穫,也有知識上的。物質是拿到不少贈品,像是微量吸管的tip啦、細胞培養的培養皿啦,或是離心管之類的,那些我大概都會拿來改成不是原來用途的,例如細胞培養盤,我想要來試試看作養分測定之用。

知識上的當然就是聽演講囉,以下簡單紀錄。周昌弘院士講《半世紀的學術生涯-生態學的研究與自然保育》,他提到,原來水稻二期稻作較一期減產是因為水稻的自毒作用,各縣市減產程度也不同,排水不良區域減產更嚴重。那二期稻作為什麼沒有影響到隔年的一期稻作?關鍵在於時間,一二期之間的時間比較短,二期之後,常有休耕和輪作。


林陳涌教授講《生物課程123?》,講到台灣的國中生物課程,從過去課程標準到現在的課程綱要,怎麼改變,要不要改變。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但是卻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以課程內容來說,國中生物課程幾乎30年不變(請參見下表,或看此連結),但是社會在變、課程目標也在變,內容要不要變?相對於國中的三十年不變,高中最近十年則是巨變。


生物課程演變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國中內容三十年不變,但其實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頒布之後,就有大變了。從過去課程標準的內容導向,變成課程綱要的目標導向,課綱裡頭不再規定章節順序,僅是寫出主題和次主題。意思就是,雖然內容大綱差不多,但是前後順序是可以調整的,甚至也不是規定生物只能七年級上,地科只能九年級上。要把部份生物移到八年級、九年級,地科移到七年級上,也都是可以的。只不過呢,過去有這樣作過的課本都賣得不好,原因只有兩個字,習慣。

不過話再說過去(哎喲,說回來又說過去,到底在說什麼啦),國中生物老師看似可以備課一年用三十年,但其實我認識的老師們,無論資淺或資深的,總是會尋求改變,內容雖然不變,但是教法、策略可以隨機而變。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的王誠之秘書長講《生態紀錄片對於學校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幫助》。最讓我有收穫的是他講到這部沒有對白的Green (免費下載,48分),主題是紅毛猩猩。

他說好的影像自然就會說故事,即使沒有對白也可以。他提到科博館的研究員有讓兩個班級看Green這部片,一個班放映時有加解說,另外一個班沒有,結果前者高興趣度,後者高參與度。我是不知道那是什麼量表測出來的,但是我對王秘書長說的這部 Green很有興趣。

看了之後,才發現去年我也在噗浪貼過一次,那時是轉貼美芳的評論 「2010年Wildscreen影展 WWF金貓熊獎及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環境獎得獎影片。 一部完全沒有台詞與對白的影片,卻可讓人落淚」。坦白說,我自己看了一次之後,也是忍不住眼眶泛淚,下學期教到人與環境時,這部片一定要記得放給學生看。



王震哲教授講《系統分類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許多先進的研究其實奠基於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像是研究分子生物用的PCR,其實靠的就是耐熱細菌的發現,後來找到耐熱的酵素,由此才能開始發展這項技術。再者,講到生物多樣性保育,其實若能全世界的生物都保育,那當然是好啊,不過那不可能,所以就要用最少的經費,保護最需要保護的物種。想想,這也就是經濟學的概念嘛。

那麼哪些是最需要保護的呢?我抄了三個例子,希望沒抄錯。里龍山肺形草過去的分類被放在跟台北肺形草是同種,但是後來經過研究才把里龍山肺形草獨立成一種。這樣的例子就是把瀕危的,應該保護的放在安全的物種裡頭,可能會錯失保護的機會。

例二,紅星杜鵑在91年的時候公告解除珍貴稀有植物的地位,因為後來有學者發現它應該跟玉山杜鵑是同種。如果這件事成立的話,那就是說過去因為研究不完整的問題,所以政府多花了錢去保護一個不需保護的物種。

例三,如果有雜交種,要不要保護。王老師提到他們實驗室有研究月桃,結果發現台灣的多種月桃很多都是雜交種。若是以生物種概念(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的角度來看,應該是要保護基因庫,也就是並不傾向保護雜交種。

2013年10月24日

宜蘭演講-探究教學與多元評量

IMG_2275

上週五跑去宜蘭演講這個主題「探究教學與多元評量」,我覺得我應該是瘋了才會這麼作,為什麼?因為我是一個很難約演講的人,沒禮貌的不答應,主題不明確的不答應,週間演講的也不答應...反正就是一個很搞怪的人。

可是呢,宜蘭這個演講居然是在週五下午的演講耶,我第四節在學校還有課,我居然會答應,一下課就得開車從新竹繞過雪山山脈到宜蘭才有辦法趕得上啊。會答應這場,一方面是因為邀約的是月鈴老師,我感謝她的知遇之恩。我第一場演講,就是在2006年的時候,她很勇敢的邀了我這個從來沒演講的人哪,而且那時候,去演講的也大多是教授級,少有這種中學老 師去演講,更何況是我這種從來沒去校外演講過的人。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機會整理自己過去的這些課程。

這些都是大題目啊,剛準備的時候,沒想過這麼大。在準備的過程,慢慢將自己Blog重新讀一次,要在時間內有架構地講完,這有挑戰性啊,有興趣的,看一下我過去嘗試過的這方面課程
http://a-chien.blogspot.tw/search/label/多元評量
http://a-chien.blogspot.tw/search/label/科學探究


這天的研習,如同一般研習一樣,三小時,但是我覺得內容真的很豐富。這不是說我自己誇自己,而是我要誇月鈴和宜蘭的老師們的學習氛圍。早在研習開始好幾天前,報名就已經額滿了,而且還有人想報沒得報。

這次的研習,宜蘭輔導團規劃了前面一小時的小菜分享,沒錯,就是生物趴辣客的小菜分享模式,由五位老師各講約10分鐘的教學錦囊、策略等等。內容請見科學與教育講台

我講的那個主題共講1.5小時,最後留半小時用六六討論法,玩了類似世界咖啡館的活動。

在我講了多元評量和探究教學的多種例子之後,老師們可以根據這些例子去延伸,或是想到其它相關的教學策略,每個人先用一張便利貼寫下來,然後六人一組,每一個人用一分鐘講自己的想法。六分鐘結束後,每組派一個人報告一分鐘,最後再把所有人的便利貼集中貼在講堂前方的壁報紙。這個過程看起來要花很久時間,實際上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其實這也是讓老師們了解一下,如何帶小組討論的方式,還有如何引導學生發表的方式。

這就是大家分享的便利貼內容囉,看看之後宜蘭輔導團的老師們會不會也有電子檔
IMG_2266


前方滿滿的便利貼就是大家的精華
IMG_2265


這三小時如果我是學員,我一定也是感覺收穫滿滿,聽一主講者講1.5小時,五小菜共1小時,再加上其他50幾個人的便利貼分享,簡直物超所值。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研習後大家用便利貼分享的模式,我也是學來的。我是看到我們學校的社會科輔導團,前一陣子辦地理的有效教學研習時,請了經國國中的高翊峰老師分享,最後時段就是用這種模式,我覺得很值得學習。而六六討論法是聽師大陳昭儀老師講「創意與情意教學」學來的,總之,我就是個學人精。


最後,放一下這次去的簡報。兩次去宜蘭演講,都忍不住要搞花樣,上次是用DXpresentation玩高橋流簡報,這次則是用sozi玩類似prezi的簡報,有興趣的看一下。(至於演講的影片,不用問了,沒有!)

sozi呈現的效果還不錯,但是製作過程略麻煩,我實在沒辦法每個簡報都這樣搞,但是在某些呈現概念的演講中,我覺得倒是可以試試看,特別是那種需要見樹又見林的情況。




2013年10月23日

用泡腳機作恆溫水浴槽

去年還是前年的時候啊,瘋狂地在二手商店找家電改裝時,心中冒出一個念頭,想把泡腳機買下來改造成恆溫水浴槽,於是就在FB上貼著這個想法,過沒多久,同事正容就傳來訊息,說家裡有一台,問我要不要,這當然立刻就答應了。

只是這接收了泡腳機之後,居然過了一年多,就沒再動過它了,直到最近要開始作酵素實驗了,依著課本的規劃,要用30幾度恆溫去讓酵素活化(不過說真的,就算不是那個溫度也沒關係)。

既然要恆溫,那我就把那個泡腳機拿出來吧! (這時候應該要響起哆拉A夢拿出道具的配樂)
泡腳機水浴器

按下開關,過沒多久,果然開始加熱啦,到35度是沒問題的,不知道最高可以到幾度,後來就沒仔細注意就是了。裡頭擺兩個試管架剛剛好耶,而且很妙的是,因為是泡腳的按摩機,所以整個機器會抖抖地震動,變成有振動效果的恆溫水浴槽。

我改天再來改裝一下,把振動效果另外改出一個開關,這樣可以切換看要不要振動。

2013年10月10日

酵母菌的科學探究活動

去年的科學方法課程用了酵母菌來作,讓學生回家設計實驗,我們在課堂上再報告、回饋與修正。今年的課程一樣用酵母菌發酵來教科學方法,不過今年改成在學校進行。

以往都是讓學生用寶特瓶套氣球,看酵母菌吹氣球,不過那樣的問題在於很難定量得知到底產生多少二氧化碳。所以今年在設計這課程的時候,我想盡辦法要處理這件事,我希望器材要每個人一套,而且要簡單方便好操作。

試了幾個材料之後,決定用一個點眼瓶和一個可彎吸管來搞定它。
工具



把實驗材料( 酵母菌、糖)放進瓶子裡頭,再把吸管插入水中。如果酵母菌有停止休眠,那麼兩分鐘之後,應該就能看到吸管會有泡泡冒出,學生們只要計算冒泡速率就可以定量酵母的表現了。
組裝



我在試作的時候,還發現原來日正的酵母已經換了。上頭的是之前的,成份就是乾酵母,下面的是最近買到的,名字已經換成速發酵母。
酵母菌1


左邊的就是速發酵母的成份,右邊就是以前的乾酵母
酵母菌2


雖然試了這些酵母,但最後我反而是去食品材料行買90元500g的酵母來用,因為我有四個班,所以就想要買多量一些。


有了工具之後,接下就是處理材料了。基本的一定要有酵母,糖的部份我則是準備葡萄糖和蔗糖,另外還有鹽。這些都放在培養皿裡頭,再附上咖啡攪拌匙當測量粉料的工具。

材料


這次的課程重點有二,一是著重在科學方法技能的實驗設計,二是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溝通與分享。

每組學生會拿到以下其中一個問題,然後要根據這些問題設計合適的實驗。班上會有二到三組同學會解決同一道問題,藉此讓接續的討論發表時產生火花。


  • 已知酵母菌會分解糖,產生二氧化碳。哪種糖最容易讓酵母菌產生二氧化碳呢?
  • 已知酵母菌會分解糖,產生二氧化碳。做麵包時,常會加入鹽,鹽的量是否會影響酵母菌產生二氧化碳呢?
  • 已知酵母菌會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酵母菌的比例應該調成怎樣,才比較容易讓酵母菌產生二氧化碳呢?
  • 已知酵母菌會分解蔗糖產生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酵母菌的比例應該調成怎樣,才比較容易讓酵母菌產生二氧化碳呢?
  • 已知酵母菌會分解糖,產生二氧化碳。在哪種水溫度,可以讓酵母菌最容易產生二氧化碳呢?


我要求學生設計好實驗材料配方要先給我看過,經過審核之後才可以開始進行實驗(也就是撰寫實驗計畫)。雖然在實作前已經講過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僅有一項操縱變因不同,其他的控制變因都相同。但是不出所料,所有學生在第一輪的實驗設計時,通通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以至於這樣的設計出現之後,完全看不出要解決什麼問題。
設計前



在經過提醒之後,學生也都能設計出合適的配方,只是有些要來回二三次才成功。
設計後


在進行實驗設計時,有時候還真沒料到學生會那樣設計。比方說問題只是問要加多少蔗糖比較好,我預期學生只會設計酵母的量和蔗糖的量,但學生就會想把所有給的材料都加進去,鹽也加,葡萄糖也加。其實本來我還想要再增加小蘇打和檸檬酸的材料,不過後來因為太麻煩就沒加進去了,如果真的列進去,我看他們也會都放進實驗配方裡吧?

後來我就想是不是材料太多,所以就會亂配,所以有個班我就更動材料,只給酵母菌和葡萄糖,讓他們設計找出能產生20個泡的配方。果然他們也和其他班的一樣,兩種材料都是隨便亂配。

也因這樣的問題,我就增加了一項活動-蒐集資料。除了設計、實作與討論之外,我告訴學生,科學家的研究都是必須發表與分享,研究才有價值,所以黑板上我就貼了別班其他少年科學家的研究報告,讓他們在要設計實驗之前,能夠參考設計出合適的比例,其實這樣就好很多了。

觀摩

實作的過程只要20-30分鐘就可以完成,我會讓學生每組上台發表該組的結論,其他組要仔細聽,因為接下來的活動就和別人提供的結論有關。

第二個任務就是每組要設計出一個每分鐘吹20個泡泡的酵母菌罐,每個泡泡5分,吹20各就100分了,但是超過20個就會倒扣。限定3分鐘內裝填完畢,暖身2分鐘後就開始比賽。所以若要成功達成,自己和別人的經驗就很重要了。

除了限時20顆泡泡的任務外,有些班級我是給限時內吹出最多泡泡的任務。遇到這樣的任務,有些人就會想,那就糖加很多很多就好了嘛,不過這適得其反,過多的糖反而讓溶液太濃,酵母菌的表現未必很好。

總結這樣的活動,「科學方法」光是老師講,其實真的是不夠,除了單純的紙上設計外,能有實作評量是最好的。實作當然別是只有實作,最好還能如科學研究過程那樣,有事前的資料搜尋,事後的討論與精緻化。後續加上科學寫作會更好。

2013年10月5日

麵筋與涼皮

小時候吃稀飯時,最喜歡的配菜就是土豆麵筋,甜甜軟Q的口感,很容易就把一罐給吃完。但我以前從來沒想過麵筋到底是什麼?

一直到後來,在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裡才看見答案,他談煉鋼用了揉麵筋來比喻,他說「凡鐵之有鋼者,如麵中有筋,濯盡柔麵,則麵筋乃見」。原來麵筋就是麵裡的筋啊。

麵粉就是小麥磨成的粉,裡頭除了澱粉以外,還有重要的麵筋蛋白(麩蛋白)。小麥粉能製成蓬鬆的麵食(麵包、饅頭),靠的也就是這些麵筋,在麵團中這些麵筋彼此結合,構成彈性團塊,讓酵母或發粉產生的氣體,得以在麵團裡形成孔洞。麵筋具有凝聚力,不溶於水,因此麵筋蛋白(麩蛋白)很容易用水就從麵粉中分離出來。

在家裡想弄麵筋出來,非常簡單,只要把高筋麵粉加水做成麵團,麵粉和水的比例約2:1,我拿了100克的高筋麵粉,所以加了50g 左右的水。揉成麵團之後,再放在水中揉捏,澱粉和水溶性物質會被水洗掉,剩下的就是堅韌的麵筋。

揉出來的帶有粉漿的水別倒掉,另有它用,換水幾次之後,看到揉搓的水中再也不混濁,那就代表麵筋完成了。本來應該拿去炸或烤,再加些調味料,才能成為可口的麵筋。不過我想吃看看原味是怎樣,於是就直接拿去電鍋蒸,這吃起來真像是吃橡皮筋啊,永無止盡的軟Q感,但是沒啥味道。
IMG_2213


那些揉出來的水裝在盆中讓它沈澱(這個過程我是放在冰箱裡過夜),最後倒掉上面澄清的水,留下底下的濃稠的粉漿。去掉蛋白質之後的小麥粉,留下的多是小麥澱粉,如果再乾一些,那就成了港式蝦餃所用的澄粉了。
IMG_2214


我沒打算作蝦餃,打算拿這些粉來作點別的,水再倒乾一些,放在電鍋裡蒸一蒸就行。
IMG_2216


蒸好之後,切一切上盤,就成了涼皮,加點蒜泥、醬油就可以當一餐吃掉了。
IMG_2217


弄這些麵筋和涼皮是跟之後會講到的營養有關係,因為常常看到一類題目是問哪種食物含有澱粉,題目裡就有麵包、饅頭之類的,不過學生其實沒看過麵粉裡的澱粉。就我的觀察,學生對澱粉的概念非常狹隘,總是覺得那是在課本裡那些不親近的知識裡頭,但其實澱粉到處都有,什麼太白粉、地瓜粉之類的都是,甚至也可以自己弄出來,就像上次我自己從地瓜裡弄出地瓜粉,然後做成粉圓那樣。

當知識跟生活拖勾,這些就不可能內化了,這方面我想作的就是要讓學生把這些日常生活所見之事和科學串在一塊。

這樣的想法在最近興頭轉向烘焙烹調之後特別強烈,因為看了很多網路資料後,赫然領悟扣掉科學家,最常在生活裡落實科學方法的人,就是有在用心煮東西的人,測量、變因改變(多加點糖、少加點鹽...)、研究發表(寫部落格),完全實踐探究精神。

回頭看看自己的生物課程,才發現原來我也常常在課程裡帶學生弄吃的,像是作泡菜釀酒、釀醋優酪乳烤布丁泡蛋、作糖料理、以後還想來電麵包。學生離開學校之後,科學並未從此從身邊消失,其實烹飪的過程,都是物理與化學變化,而材料當然就是生物,廚房不就是科學實驗室嗎?所以別說你跟科學無關,大家可和科學息息相關。

搜尋資料與發表-生物適應與生存環境

生物課程第一章的後半講的是生物圈、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環境,以及生物如何適應這些環境的例子。我覺得這個範圍的概念很適合用來轉化課綱,設計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活動,但應該怎麼作才好呢?

在設想很多可能性之時,看到阿清老師說他們學校老師討論出這單元他們怎麼進行,這剛好是我想要的,於是我就大方地收下他們的創意了。原先課本裡的內容,老師若要上得趕一點,一節課也都上得完,但我卻是用了一週三節課來上這個課程。這課程訓練的學生能力有二:一是運用科技與資訊,二是表達、溝通與分享。

上學年度我們有些計畫和經費,學校買了幾台iPad,剛好可以在這分組課程裡派上用場。其實也不一定要用iPad,有桌機或筆電也就可以了,不過我們暫時沒機器,所以就用iPad來玩吧。

第一堂課,我指定每組一個環境為主題,分別是沙漠、草原、熱帶雨林、針葉林、河口、潮間帶、深海、河流,每人找一種該環境的生物,並且要找出「牠們憑什麼可以生存在這個地方」的適應特色,而且要三個。我會舉仙人掌為例,針狀葉就是它們可以住沙漠的原因之一。學生查到資料之後,必須在活頁紙上畫出該生物,並且把三個特色寫在旁邊,這張活頁紙就當作下堂課進行口頭發表的簡報了。

IMG_2119


第二堂課就是口頭發表,我利用實物投影機把學生畫的圖投影出來,學生就利用那些圖片來進行發表,同學會給予意見。
IMG_2156


第三堂課則是教如何進行搜尋,包括找出問題的關鍵字、使用空格區隔關鍵字、用減號去掉不要的資訊、如何進行不同語言的進階查詢。然後他們必須小組通力合作利用Google地球找出前面所提的幾個環境,有些環境我會特別指定要找台灣的,另外我也在加入其他任務,像是找出地球最高的山在哪裡,並找出它有多高?最深的海溝在哪裡?它又有多深?新竹附近的頭前溪在哪?香山溼地又在哪?找到之後,把這些地點用螢幕截圖的方式拍下來。最後請完成最多任務的組,上台分享如何找到資料。




關於資料搜尋
過去我教資料搜尋,都是在資優班的專題研究課程裡教,普通班也沒機會教,通常我們都是期待電腦課的時候會教,不過實際上這倒是很少發生。既然生物課需要資料搜尋,而電腦課也未必會教,那麼就在生物課玩玩吧。如果純粹只是教,而沒機會讓學生應用,那一定學不會,所以我會有任務給他們。

那麼是不是要在給任務的時候教怎麼搜呢?在課程開始前,我就先調查過會查資料的舉手,結果一半以上都會,所以看似不用再教。不過實際上看他們查就知道問題重重,例如他們會直接在搜索引擎查這樣的句子「沙漠裡有什麼生物,他們怎麼生存」,可想而知,堪用的資料非常少,他們就會唉唉叫說查不到。

最近幾年的經驗發現,與其一開始就教他們,不如等到他們卡關之後再教,因為那時才容易發生「主動學習」。知識技能要內化,得要學習者主動才有用。

資料查到以後,下個困難就是篩選資訊,我經常看到學生面對好幾段落的文章,明明裡頭就有一段是答案,但是他就會說沒找到答案。這時我就得要忍住不直接點破,而是問他們,引導他們找答案,速度很慢,但是算是有效。完成這個任務除了要資訊素養外,閱讀素養也很重要,學生很少有機會作篩選資訊的事情

有了資料之後,還需要批判思考的能力。是不是第一個看到的答案就是對的呢?實際上,在某些搜尋引擎裡,可以用買關鍵字廣告的方式,讓網站排序在前面,所以該怎麼決定相信與否呢?你怎麼知道自己查得對不對呢?有組學生查詢了不只一筆資料,因為他們發現許多網站的資料都不一樣,聖母峰有不同的高度,海溝也有不同的深度。
IMG_2210



關於資料呈現
比起用簡報軟體製作報告,我更喜歡讓學生直接用紙本呈現簡報,這會讓他們更願意將資料去蕪存菁,畢竟很少有人會甘願把全部網站資料都抄寫下來。

報告時,呈現的視覺媒材應該是文字為主,還是圖像為主呢?還是根本就不需要媒材呢?我也實際讓學生體會。因為有些學生報告時希望投影出來的是文字(然後他們就照著唸),有些人則是用心畫了圖,所以會希望投影圖出來,有些人則是忘記帶前一天畫的作業,但還是得硬著頭皮講。哪種比較好,不用我多說,學生們自己感受了就知道。

我彙集了學生畫出的視覺媒材,一邊看這些圖片,一邊聽同學報告,效果當然比其他好。
index



關於工具

現在這時候的課程是有iPad可以用,但其實我也可以直接帶去電腦教室完成這樣的作業。除了這些工具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
IMG_2204


有些同學問,「我可以用手機查嗎?」。我們學校是禁用手機的,進了校門都會關機,不過在生物課程裡,我常常讓他們開機,像是顯微鏡觀察時,就教他們用手機作顯微攝影,校園植物踏查時的評量,讓他們用手機拍攝影像。但我還沒想過,讓他們開手機查資料耶。

學生提出的問題,剛好促成了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帶自己的裝置來上學。只要教室裡有網路插座,老師帶一台能讓數十人上網的AP,那麼BYOD就是可行的。資訊科技的進展真是讓人雀躍,這些作法在五年前根本不可能發生嘛。
IMG_2118



關於發表
剛開始的班級,我沒有特別留心,許多同學上台就沒頭沒尾地劈哩啪啦講了一串,後來我就規定,一開始要這樣講「大家好,我是XXX,我要報告的是.....…,我的報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很八股,但是很有效,至少是有脈絡的報告。每組報告完,我還會問其他組一些簡單容易回答的問題,像是
  • 你對剛剛報告的哪種生物有印象?為什麼?
  • 你欣賞哪個人的報告?為什麼?
  • 哪個人的報告有哪些優點?
  • 你覺得誰報告的資料,你還想知道更多?
我這樣作有很多企圖,我希望讓學生去欣賞其他人的優點,我希望報告者能收到來自同學的鼓勵,我希望學生可以知道什麼樣的報告是好的...。同學間的意見,會跟老師講的有不同效果。
IMG_2208


這樣的課程還有很多改進的地方,像是雖然同組,不過其實橫向的聯繫是少的,通常會變成大家輪流用iPad查資料,然後各自報告自己的。除了各報各的外,我還用了另外兩種作法,一個是我要求同組的人的活頁紙要能拼貼成一張有關聯的大圖,不過最後畫得跟我想得不一樣,學生會把四張紙底下都畫草,然後就算連在一起了。這是因為我一開始是想讓學生共畫一張大海報,不過後來因為有實物投影機,所以就改成畫活頁紙。

另一種作法會比較可行,但是要多些時間引導,我要求他們同組的人選的生物要有關係,像是共生或是捕食、食物鏈的關係,學生要會查(1)那個生態系有什麼生物 (2)那個生物的食性是什麼 (3)那些天敵或是獵物的特色又是什麼?


讓學生找新竹的頭前溪和香山溼地時,學生對在地空間的陌生感,真是嚇到我了,我以為新竹的學生至少會知道這兩個地方,結果全班知道的並不多。但這未嘗是個發展的機會,當我教學生用街景找台14甲線的針葉林和高山草原時,學生第一個看的都是自己家和小學門口。所以下次我想要講認識環境之前,也許就應該從認識自己的生活空間開始,認識在地,


前陣子有記者問我,我的課程裡希望學生學到的是什麼?過去我可能會說學到科學知識,但後來我發現能力才是重要的,老師教的知識在課本和網路上都找得到,但它怎麼變成你的智慧,那就要靠能力了。最近看到翟本喬先生在《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這本書的推薦文,寫了一段話,我覺得可以幫我的這個課程作個註解。
「想要做Big Data(巨量資料)的人請先認清楚:什麼是Data(資料)?存得起來的,就是 storage(儲存),看得到的,才是 data(資料),看得懂的,叫做 information(資訊),用得出來的,才能稱為 intelligence(情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