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iPad平板在學的應用

一年多前寫過《iPad與我的生物教學》,談的主要是教的應用。現在因為平板的數量足夠,所以開始思考怎麼用在學生的「學」。

數位紀錄

平板電腦應用在學,「數位紀錄」很重要,它包括以下幾點:
  1. 拍照紀錄:拍試管最後顏色、顯微鏡下生物的樣子、戶外探索找到的東西、翻拍自己的手寫筆記
  2. 攝影紀錄:錄實驗過程、錄動物運動的過程、錄下自己口頭報告
  3. 文字紀錄:平板輸入文字的效果不好,要輸入快得多加練習,這裡倒是可以用筆劃紀錄或是翻拍紙本來代替。
  4. 手寫紀錄:指的是紀錄手寫的文字、或是手指繪圖的部份。

可用的App

這些太多了,最近用過的有...

  • Notability寫筆記,有文字,可錄音,可插圖片。
  • Book Creator for iPad:製作電子書,可放文字、手繪圖案、照片、影片
  • Google文件:目前僅有文字
  • Skitch:可在照片上標示
  • Doceri:在虛擬白板上放圖片、文字,錄製影片。

作業上雲端

而這些資料怎麼從學生端載具到教師端或是雲端呢?Google相關服務是很好的界面。
這些服務從Youtube到Google硬碟都各有用處。

Youtube

比方說我作過讓學生自己錄製講解科展看板的影片,然後上傳youtube做紀錄分享,教學影片或試題解說影片也上傳youtube,或是學生製作的Doceri也上傳youtube。



Blogger Google Blogger的共筆部落格來可以分享每個人的各種心得。

Google簡報

Google簡報,可以設計每頁由不同的學生製作,讓學生的植物觀察或栽種紀錄都紀錄在上面,一份簡報就可以有不同人的紀錄,不過目前平板上還不能用。




Google表單

用Google表單可以用來做學生的意見調查。



Google試算表

互評可以用Google試算表來做,只要把試算表的編輯模式開放給大家就行,如果怕某些重要的欄位被刪改,可以把那些欄位設定成只有可加註解的權限,方法是從[資料/受保護的工作表或範圍]去更改。

Google試算表我也用來分配任務,讓大家同時使用一份試算表,去任務後方填寫自己的姓名。而為了掌握學生們的進度狀況,我也在試算表中加了一欄標註為停留區的欄位,學生們填完資料之後,必須把游標停在指定地點,這樣我就可以透過單一畫面知道學生的進度狀況。如果沒有這樣規定,就會看到同時20幾個帳號,在整個頁面跑來跑去。

照片

置放學生作業或照片,可以分別從Google+相簿和Google硬碟分開去想怎麼做。

Google+ 相簿中只有大於 2048 x 2048 像素的相片和超過 15 分鐘的影片,才會計入儲存空間配額,所以讓學生上傳照片時,只要事先設定大小,就不會有佔用空間的問題。

而在Google硬碟中, 那些Google 文件、試算表和簡報格式的檔案不會佔用儲存空間配額,只有儲存的檔案才會計入配額,這些項目包括 PDF、圖片和影片,每個檔案的大小上限為 1TB。



共用雲端的方式

我在目前的使用模式都是全班的載具都是共用一個Google帳號,所以學生就可以上傳資料到同一個Google硬碟。共同帳號可以共同管理,但是資料有意外被刪除的風險。如果學生拿到的是新的未設定過的載具,也可以給學生帳密,讓他自行登入,但可能就要上課每次換密碼。

我讓學生將製作好的簡報或文件都是上傳Google硬碟,我可以在上傳後,將那些文件集中在某個資料夾,然後把資料夾設定成共用檢視。在課前或課後,只要給學生連結,他們就可以在家觀看大家的成品。

權限的設定在Google硬碟中很重要,由於目前學生載具不是只有我生物課的學生使用,現在有理化課和歷史課的學生也會用,因此我就會在共用的雲端硬碟中各開啟一個理化和歷史的資料夾,讓那些老師的學生在上課後要傳資料,可以直接傳到那資料夾裡頭。

而那些資料夾可以設定共用編輯權限給那位老師,因此老師可以用他自己的Google帳號,進他自己的Google硬碟,看到那些學生作業,也可以進行刪改。


縮網址

在給學生資訊的時候,縮網址和QRcode很重要,雖然Google自己有縮網址服務,不過l和1太難分,所以通常我用http://ppt.cc/ 來作縮網址,它也可以同時產生QR Code。

不過Google縮網址也有好處,它可以用來統計這個網址有多少人點擊。


Google協作平台,我目前給學生看的教學影片、段考解說題目、作業解說題目,都是放在Youtube,然後再把連結放進協作平台的,然後我另外給學生協作平台的縮網址和QR code,讓他們可以行動學習。



交換資料

學生端的載具需要彼此交換資料,可以用AirDrop的方式。我學生用兩台載具合作進行製作報告時,就需要用這個功能來傳遞資料。甚至學生要傳資料給我,如果不走雲端,也可用Airdrop來進行。

生態系探索的行動學習-webquest

今年的生態系換了一個方式,改由學生蒐集資料進行報告,最後再由我進行補充說明。
課程做完了,回頭再看,其實是webquest的方向,不過還差一些東西。


課程細節是這樣
本課程目標有三,一是認識生態系的組成,二是學習利用網路資源與分享資訊,三是善用媒體溝通與表達。

我在上學期初的時候講生物的適應時,就已經讓學生以不同生態系的生物如何適應作為主題,讓學生作過簡單的口頭報告了,而這次主體是生態系的環境。

在之前的一些課程中,學生都是兩人一小組合作,而在此次課程我是設計任務,讓學生一小組或兩小組合作完成工作。一個任務有兩個子題,一為利用Google地球搜尋某生態系的衛星圖像,二為搜尋該生態系的相關問題(生產者、消費者...)




衛星圖像題資料搜尋整理題
1(1)列表比較海洋生態系、河口生態系、淡水生態系的生產者種類,(2)寫出三個生態系中共有的生產者。
2(1)列表整理陸域生態系(森林、草原、沙漠)的年雨量,(2)每個生態系中各舉出一種初級消費者
3香山濕地主要的生產者?消費者種類?
4頭前溪出海口主要的生產者?消費者種類?
5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生態系此生態系的深度為何?生產者為何?初級消費者為何?
6台灣的草原生態系台灣哪裡有此生態系,此生態系的主要生產者種類為何
7溫帶草原生態系哪裡有這種生態系,此生態系的高級消費者為何?
8世界最大的沙漠生態系列表寫出此沙漠的兩種代表生物,並說明牠們如何適應環境。
9台灣的常綠針葉林生態系台灣哪裡有此生態系,此生態系的生產者為何
10台灣的常綠闊葉林生態系台灣哪裡有此生態系,此生態系的生產者為何


使用的軟體包括

  • Google地球:iPad上或PC上皆有軟體,可以看衛星圖像,但並非即時影像。
  • Keynote:簡報軟體,相當於PC版的Powerpoint
  • Airdrop:是一種通訊服務,可以讓兩台iPad互相傳輸檔案
  • AirPlayer:是安裝在筆電上的軟體,筆電連接單槍,airplayer可以讓iPad的畫面可以藉此無線投影畫面到投影機。
  • Google Drive:就是ipad上的Google硬碟,本次課程用它完成以下幾件事 1)學生藉此看到任務單,了解該進行何種任務。我藉由每班狀況,可即時進行任務調整,而無須印製紙本,達到無紙化的目標。  2)學生於報告時可進行網路互評  3)簡報完成後,可以上傳至雲端進行保留彙整。


Google 硬碟的設定有點複雜,懂了之後,就很方便了,因此我另外說明。
學生端的載具都用同樣的公用帳號登入Google硬碟,而任務單或是互評表都是由我私人帳號製作好文件,再分享[編輯]權限給學生公用帳號,因此學生可以在他那台的 Google硬碟上透過[與我共用的文件]中看到這份文件。而在文件中我會將部份儲存格(題目、姓名)的編輯權限限縮編輯模式,讓學生無法修改。

待學生完成編輯之後,我關閉[可編輯]的模式,成為[僅能檢視]的模式,讓學生只能看。下課後會將檢視權限完全收回,因此下一班不會看到上一班的資料。

而學生上傳的簡報資料,我會再收集在同一資料夾中,開啟共用檢視模式後。我提供縮網址或是QR code的資訊給學生,學生就能在家下載。


課程有故意設計一點東西,因為我還沒有特地去教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故意設計那些比較高層次的題目,心中想要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為了解題而去找定義。

多數學生對這些生產者或消費者都算了解,有些是小學有教,另外就是過去課程也常提到,不過也有學生對生產者的概念幾乎為零,但這算少數。

面對這樣的學生,我並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用問的,問到她們自己懂。

比方說有個學生負責找頭前溪的生產者,像這樣的問題,網路上不會有直接的答案,所以他們得拐彎才能找到答案。先知道頭前溪是河口,然後再找河口有什麼生產者。

學生看著資料問我,螃蟹是不是生產者,於是我就問了
我:「生產者是什麼意思?」
生:(翻課本)「會行光合作用」
我:「螃蟹會行光合作用嗎?」
生:「不會」
我:「那螃蟹是生產者嗎?」
生:「不是耶」
我:「那你覺得哪個是生產者?」
生:「紅樹林」
我:「為什麼?」
生:「因為紅樹林會行光合作用啊,所以它是生產者」

這樣的問答雖然花時間,我一句話就可以告訴她答案,可是這樣來來回回的問答,其實是幫助學生自己找到答案。因為我都只有一直問她問題

另外,題目設計有找衛星圖,也是讓學生了解如何搜尋。如果沒先教清楚的話,學生通常是直接就把問題貼在Google地球的搜尋框裡找答案了。比方問他世界最大的沙漠生態系,他們就會直接把「世界最大的沙漠生態系」整句話貼在Google地球裡。

透過這樣的課程,他們也大約知道可以先搜尋答案之後,再把中文名稱或英文名稱放到搜尋框裡。


當學生找到資料之後,我教他們用keynote製作一頁或兩頁的簡報,並在第二節課進行發表。發表的時候,學生們用手上的載具直接用airplayer鏡射到我前面的筆電來投影報告。

我也針對這個時候做了一些實驗,一種是讓學生原位站起來報告,另外一種是到前面報告。兩者效果很不同。原位報告因為還是在學生群中,所以比較不會害怕,可是就沒辦法和簡報畫面同時呈現在同學面前了,而在台前報告,就可能讓一些學生害怕了,但卻可以讓同學們同時看到報告者和報告畫面。

而報告之後,就讓學生們進行互評。後來我有一個班請大家來觀課之後,老師們提意見讓我覺察,其實評分時,可能學生們就不會專心聽報告。而且由於是將生態系分開主題來講,所以重點應該要放在讓學生們都能專心聽到其他組的報告內容,所以後來一個班我就改了另一種作法。

取消互評機制之後,同學們手上會有一張任務的學習單,大家必須要專心聽同學報告之後,透過同學們找到的答案,才有辦法回答手上的學習單。試了之後,發現這樣果然有助於專注聽講。

幾個班的課程都結束之後,其實我也在想我要怎麼把這種課程弄得更好。

首先,我應該可以用協作平台做一個webquest的平台,上面有列出搜尋資源,請學生用那些網站來查資料,這樣可以避免學生亂槍打鳥,隨便看個網站資料,就覺得那是正確的。

再來是搜尋技巧的部份,學生們應該還沒有常常用關鍵字搜尋,我去翻閱學生們的搜尋紀錄,往往會看到整段題目一字不漏的丟進Yahoo去找。也許我日後可以設計階段性的題目,比方說要找世界最大的沙漠,第一題可以要他們先用沙漠搜尋,然後看第一頁的資料或是拍下來,第二題再叫他們搜尋「沙漠 面積最大」。用這樣一步一步的練習,應該就能進行比較有系統性的搜尋了。



來觀課吧!

這個課程進行了兩個班級之後,我突然想到也可以讓老師們來看看怎麼操作這樣的課程,於是就在前一天晚上(上課前10小時)發了一封信給老師們,看誰要來觀課,結果半夜會收信的老師果然還不少,當然觀課的作業就是寫心得。以下是部份的心得和我的回應,其他心得是講載具利用的,我就不貼了,我比較關心的是課程部份。



1.一開始讓同學自行閱讀課本,連結過去學習經驗,使學生對本次課程有心理準備,在舊有的先備知識上增加新的挑戰,是很棒的引起動機!
2.載具教學步驟清楚流暢,並在15分鐘之內完成任務分配,學生有足夠時間蒐集資料、製作簡報。如果無線網路有問題(無法搜集資料、找地圖...)會有備案嗎?
3.在報告的過程中,有些組別忘記放上圖片(不會操作?忘記?來不及?),是否在第一節課裡學生進度的掌握上,老師能再做些什麼?
4.評量方式只依據學生打的分數嗎?兩個分數:(1)內容 (2)方式,會不會想要給具體的評量項度,讓學生能更精準打分數?
5.「生態系統」感覺是個很龐大的主題,看了課本內容實在很多,除了上台報告讓學生對自己認領的主題主動學習,聽同學報告之外,是否會透過其他方式,加深學生對此主題的學習?
6.各組上台報告時,有兩組聲音非常小,只看到嘴巴動,擔心後方學生聽不到;其實也了解學生對於台上報告的會分心是正常的,阿簡老師會有什麼策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不然除了對自己組別的報告內容了解之外,對其他內容的了解程度可能不高。
以上是我聽了第一節+第二節一半的觀察和心得,謝謝阿簡老師:)
O玉



O玉老師
您觀察的真是敏銳,而且也看出這堂課的問題。其實我也想藉由這堂課跟老師們研討可以怎麼做。前一個班級操作的時候,狀況很不好,許多同學答非所問,或是寫了太多跟題目無關的東西,所以後來我就在第一節課盡可能去巡,結果還是有漏網之魚。我想到的方式,是任務應該再更明確一些,目前幾個任務還是比較模糊的,所以學生會搞不清楚該放哪些資料進去。評量方式你給的建議非常棒,的確是應該有具體的評量項目進來,才能讓學生更精確地進行互評。如果還是用google 文件來做,可能就會採用一組評分者用一個活頁表的方式,之後課程可以試試看。大主題拆分之後,再進行各別任務完成集體報告,的確會有你說的問題。所以我說你觀察的很敏銳,學生不一定對其他主題熟悉。我在第二節後段10分鐘,是發給一張簡單整理表,再把這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提綱挈領說一遍,事後再以紙筆評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補救。提升學生聽報告的專注力,我想可以這麼做。任務單不只有電腦版本,尚有紙本的,上頭有許多待答的項目,學生們需聽其他同學講解之後,才能寫出答案。我幻想應該是可行的。真的很謝謝你的觀課,我很喜歡你提出的問題,非常棒!日後有時間,麻煩再多來幫我觀課,提供給我建議。志祥



阿簡老師:)
真是太好了!
你不會覺得“圍觀人群”太困擾
可以有個學習的對象真是開心
雖然不同領域但教學法也是能通用的
當然也學到很多app的運用
我們也正在構思如何應用至輔導活動課
希望之後阿簡老師能持續讓我們進行觀摩
有時間我非常樂意觀課
然後和你分享討論心得
希望讓自己的教學愈來愈進步
謝謝您!
O玉





觀課心得回饋:
1.用google drive來派任務,記清楚明瞭又快速,是很好的方法(很喜歡"停留區"這個概念,可以掌握學生的達成率)
2.以google earth可以模擬現場感覺,拉暨各種生態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許一開始就教road的近距離畫面擷取技巧,要求一定要擷取一張近照放在簡報中,效果可能會更好.
利用南寮舊舊港的空照圖來解說營養鹽的堆積,是很棒的聯想
3.學生能在老師要求的時候將視線離開iPad,並注意台上的講者,這一點學生素養很好
只是,如果不要自評和互評,學生就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台前了(而且就上次觀課經驗,學生並不會因為分數的有無而選擇付出程度的不同)
在老師說高爾夫球場的那一段,老師講的很棒,連水流域圖都可以連結進來,但是學生卻很多正在查高爾球場的資料,這是兩節課裡大多數學生唯一沒有聽台前講述的時刻, 很可惜
4.派的任務皆小而美,小問題但卻直搗核心問題(容易迷失的概念)
5.最後的統整可以把發散的概念收攏回來,畫龍點睛啊!
O如


從九年級學生的聯絡本


前陣子收到九年級導師寶媽給我的禮物,是學生們在聯絡簿上的心得,看了感覺實在開心。

學生們的反應很好,不過因為九年級的課太少了,少到兩週才上一節課(有時是一個月一節),所以我沒有花很多心思在設計課程,實在要反省一下自己。常常都是剛好前一兩節是上七年級的課,剛好手邊還有東西,然後就會順便帶過去給九年級的看。對我雖說是舊東西,但對九年級學生算是新課程,也算是好的嘗試。

2014的會考題目來看,自然科共考54題,生物佔15題,比例27%,是不是該花很多力氣,練習個上千題,就只為了這些題目呢?

其實可以用更好的課程來上九年級的輔導課,特別是學生們其實已經有了很多物理化學的基礎,再加上已經學過一輪生物了。

動物觀察與電子書製作課程

動物界的課程中,影片、圖片和標本都看完了,是不是還缺點什麼呢?喔,是實查課程呢。去年開始,我開始把這樣的活動放進活動裡(看這),動物觀察不需要跑太遠啦,學校其實就可以,但前提是老師得對學校有一定的認識啊,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是要叫學生看什麼呢?

除了觀察,還能作些什麼呢?配合上目前行動學習的計畫,我想到了製作電子書。




有採集觀察、加上先前製作的顯微鏡台,再加上iPad,課程變得不一樣了。



這是整個課程的紀錄,兩分鐘左右,看看吧。




課程細節:

  • 這個實察活動目的是培養自然觀察能力,學習動物分類,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一些動物門的分類(例如軟體動物門、環節動物門)。
  • 採集時,二到三人一組,提供鑷子或湯匙、封口袋數個、迷你顯微鏡,事前說明採集目標以及採集倫理。學生會於採集時進動物辨識與進行分類,隨後會將動物帶回教室,然後我會統整本次採集的動物種類。學生利用iPad進行拍照與錄影,或利用顯微鏡台進行顯微攝影。
  • 學生取得素材後,再利用Book Creator for iPad 這個App進行電子書編輯,而我會利用airplayer鏡像投影iPad畫面進行教學。
  • 完成電子書之後,會用Google Drive上傳至網路硬碟,最後學生於下課前或回家上網填寫學習問卷。


目前已經完成三個班級,電子書都放在這個網路硬碟的公開連結裡,學生亦可由此看到其他人的作品。如果你想看,若用PC必須下載能觀看ePub格式的電子書閱讀器,例如Google Chrome的外掛Readium,或是下載後用iPad的iBook觀看。電子書也可轉存為PDF格式,但缺點是無法播映影片。

雖然是沒有電腦設備或是iPad怎麼進行課程?其實不需被設備綁住自己,學生可用紙筆繪圖,用A4紙剪裁變成小書彙整,就像我去年做的那樣。

每次進行完活動,我都會想一個問題,到底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課程幫了學生什麼?所以我會讓學生填寫問卷,問問他們的想法。

我問了三個問題:

  1. 這個製作動物電子書的課程,你有什麼感想?然後對這課程有什麼建議?
  2. 就我個人而言,經由小組合作完成這項計畫,我學到了什麼?
  3. 經由小組蒐集資料、討論和思考,我學到哪些技巧或哪些能力增強?


學生問卷結果在這邊。
不出所料,好玩、有趣是一定會出現的答案,當而且有很高的正面回覆,建議部份,有同學覺得時間太短,無法順利完成。

而第二個問題問到,小組合作學到了什麼?從答案裡看到了鬼打牆的痕跡。
問「小組合作讓你學到了什麼?」
答「我學到了分工合作」

好啦,重點其實是在反思自己是否能從小組中得到什麼體會,從這些回應中,我知道此合作的目標是有達成的。

「分工合作。兩個人完成,不只比較好玩,也事半功倍。」
「要一起合作找動物丶照相,可貴的合作經驗和自主學習。」
「我學到了團隊合作跟分工合作 或許我會的可以幫助跟我同隊的隊員OO 或我不會的 隊員OO可以幫我 至於我們都不會的問題可以問老師或同學。」



第三個問題問「經由小組蒐集資料、討論和思考,我學到哪些技巧或哪些能力增強?」,從答案裡也知道,達成的學習成效絕對不是光在教室裡看影片、標本就能比擬的。
「經由小組蒐集資料,討論,思考,我學到了如何找出一些微小的生物是我們不常去在意的甚至有可能根本沒有去在意過的生物也讓我了解到一些生物的棲息地 例如:馬陸,蚯蚓,渦蟲都是在學校可以找到的生物,而它們的棲息地都是有點潮濕的」
「我學到了拍攝的技巧。」
「石頭下比較容易找到所想要的動物」
「我學到分工合作、同心協力的重要~~」
「我的自然觀察能力變強,而且更了解哪種動物會常待在哪種地方。」


公開觀課吧!

進行過兩個班之後,我也發了封Email,邀請老師們前來觀課,交換條件就是一定要寫心得回信。

行動載具在生物科的教學 觀課心得 陳O芬 0526
第五節課去簡志祥老師的教室,看簡老師如何利用行動載具在生物科教學上。簡老師一上課就說明整個課程,以下為流程:白板上寫出待會要學生採集的幾項動物類別:扁形、軟體、環節、節肢、刺絲胞、棘皮、脊索。分組:採兩兩一組的方式發放夾鏈袋、鑷子(或湯匙)、迷你顯微鏡說明校園觀察時間25分鐘,並且對錶,請學生善待小動物,第二節後須將採集到的動物放回校園中。13:48左右返回教室,整理同學們找到的動物並加以分類兩兩一組使用ipad拍照,製作電子書上傳。
觀課心得:掌握細節就能掌握課程流暢度,簡老師將課程說明得很清楚,讓學生知道這兩節課需要完成哪些動作,時間掌控良好,學生不會在過程中聊天嬉鬧。同學們可以選擇使用鑷子或湯匙當作工具,在校園中尋找動物,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後來訪問了學生,學生覺得鑷子比較好用,湯匙比較大,挖土、抓大一點的動物容易,但是土裏頭很多是小動物,用鑷子好抓而且容易放進夾鏈袋中。不過有同學還是希望能夠每個人都能夠有一個工具,這樣看到動物時,就能夠直接抓取。( 我想這點 簡老師應該有他的想法 )學生在校園找動物時,有同學像是旁觀者一樣,就站在一旁看同學們翻土找東西,自己並不下去搜尋。不過,後來隨著同學找到的東西愈來越多,尖叫聲、笑聲四起,這位學生似乎也感受到那種喜悅,因此較為積極的參與,甚至抓著夾鏈袋觀看裏頭的動物。[原本我有種喉~抓到了齁,也有學生沒興趣的嘛!!!( 心腸很壞!) ] 可是念頭一轉,不對啊,也許這個孩子在教室裏頭的參與度更低,如果可以讓一個孩子從睡覺沒興趣,變成在活動中露出喜悅的笑容,那麼這樣的教學的確有幫到孩子,我的幸災樂禍頓時變得非常的羞愧。這樣的課程,老師需要有很厚實的學科知識,因為學生不管抓到甚麼動物,老師都要能夠回應: 渦蟲、鼠婦、蟑螂、蝸牛、馬陸…,讓學生能知道自己面對的是甚麼樣的動物。 (以前簡老師曾經介紹過google的照片搜尋功能,不知道學生是否也可以利用這樣的功能,上網找他們找到但是卻不認識的動物?! )Book Creator 是一款製作小書的app,有免費與付費兩種。我覺得很慚愧沒有在事前把簡老師的信件看清楚,所以問了很笨的問題,現在把信件看清楚後,發見自己課前的預習不夠認真… 結論,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Hi,簡老師:
我第5節有課,所以第6節到,可惜無法全程參與!
很遺憾沒有親看到志祥老師自製的顯微鏡及三角板的用法,
整個過程流暢,學生也有照著計時器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對學生是新奇,有趣的經驗,不想也沒空打瞌睡了!
也顯示志祥老師對電腦及軟體應用功力之深!及無限的創意!對生物的功力當然更不在話下!
不過對學生整個生物課程的難度,並無加深,國小高年級也可嘗試!今天的課程應是著重在學生動手體驗,應用科技做出電子書,成一份報告,親眼觀察抓到的動物,而不是只有書上或線上看到圖片而已!
整個上課的流程設計,可借鏡到理化實驗課程上!
"不虛此行"!無形的收穫良多!也盼以後能再從志祥老師身上,多吸收些知識與創意!我還有很多很多想要詢問請教的!希望不要讓你覺得煩...
志祥老師=創意無限!    O靜.



電子書製作觀課心得
1. 跟著孩子們進到風雨走廊,觀看孩子採集動物的狀態,我看到老師不厭其煩的引導,如何找到動物的方法,也看到不同孩子在學習上所展現的差異,有些組別積極的尋找,有些哇哇大叫(被自己的心態驚嚇過度),有些執著在固定的角落,喃喃的說:「怎麼都找不到」,在過程中,我一直看到您親自示範如何尋找的方法,而且堅持孩子要自己作一次。
2.對於以上的情形,我看到學習者不同的樣貌,也看到因著不同學習心態,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風景,我想跟學生分享這些畫面,並進而引導他們去思考自己對於學習的認知及主動性。
3.當我看到您示範翻開石頭,會有不同面貌,我想到人生也是如此,有很多的石頭也等著我們主動去翻開,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拿到那一顆,這是阿甘正傳的經典名言,也是我看到您上課畫面時,我想跟孩子分享生活的道理。
4.孩子在您的課程中學會作電子書,讓我想到不同課程互搭鷹架,我們在別的領域就可運用這項技能,因此領域間的教師交流是必要的,只是我在想要怎麼作到呢
5.電子書部分,有一個疑問,學生的作品都放在雲端,老師是否有思考,如何運用這些各班的學習成果,產生更多的效應
再謝謝你,公開觀課,勇氣十足,也讓我有機會再去思考教學
O容


志祥師:以下是我當天的觀課心得(第六節):學生們大多都能認真參與課程,有一位負責打資料,另一人負責觀察生物,不過,兩人一組時,常見拿ipad的同學主導性較高,到課程後半段時,另一位同學會較無法進入狀況,(可能因為沒事做),若一人自已做一份電子書是否就能解決這問題呢?又,上次看老師信件有夾帶別班電子書加入的實驗如「驅光性」,學生實際操作的過程,放在電子書中,讓電子書更具可讀性,而不是只有單純的書面資料而已,感覺很棒。謝謝老師當日的公開觀課機會。O仁

看了這些回饋實在受益良多,越來越覺得公開觀課給我很大的幫助,因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教學,同時也可以提醒自己缺少什麼。

像兩人一組的使用iPad,的確有時候會出現一人發呆的情況,我也一直在試驗到底怎麼做才好。一人一載具,優點是都有事做,但是就少了合作的契機,當然也不是說不行,只要任務設計得當,也還是可以做成。而阿芬老師信中提到的一組一份工具,其實也是我想為了合作而設計的,如果一人一份工具,就會發現大家是分開找尋的。

另外,電子書裡還可以放些什麼呢?仁老師提到的驅光性的行為紀錄,其實是我沒料想到的,因為我當初只是叫學生放10秒鐘影片,學生就自己想到可以這麼做。那的確提醒了我,可以讓學生做更多行為觀察的實驗來放在電子書裡。

這些電子書是不是還可以加值應用呢?我認為是可行的,不過還要再加些東西進去才行。我在另外資優班的專題研究課程中,也會使用這個課程,不過題材就會要求學生作些主題性的,像是以樹皮或葉子為主的電子書,我想那會有不同的樣貌。

2014年5月25日

當段考試題解說也錄影自學來翻轉

兩個多月前,我開始錄製教學影片給學生看,不過主要是放在試題解說上,(詳見《試題解說也錄影片,初試翻轉》)

過去都是讓學生回家後,自己有需要再自己去看,但是這次段考結束,我有新的作法了。段考結束後的第一節都是我們檢討試卷的時候,以往通常我是怎麼做呢?統計全班數據,看看哪些題目最有難度,也就是全班錯得最多的題目,然後就依次由難題往易題去解。會把所有題目都解完嗎?通常不會,有時是解一半的題目,剩下的時間就由學生自行討論和個別前來問我。乍看之下,好像還不錯,不過裡頭隱藏了一些問題。

解題也算是教學,而這種教學到底照顧到了誰?坦白說,照顧的都是學業成績前段的學生,為什麼這麼說?以難度高的題目來說,連成績前段的都錯了,成績後段的學生能聽一次講解就了解嗎?再者,身為老師的讀者,你是否有遇過成績差的學生拿題目來問?這人數多嗎?

成績差不是笨,他可能只是學得比較慢。當學生學習比較慢的時候,我們用全班一致的速度去教他時,他就會遇到很大的挫折感。

他的心裡可能想著:「別人聽一次就懂了,可是我還是不懂,雖然老師說不懂的可以去問,但是我就是不敢問。我怕我問的問題很笨,別人會笑我」

這些狀況只有成績後段的學生會遇到嗎?絕對不是。我經常有機會去聽演,或是去參加不同領域的學習課程,我也常常會遇到我聽不懂的東西,我腦子裡就會浮出上面那些想法。但我比學生幸運的是,我有能力可以自己上網查詢知識,所以我可以幫我自己解惑,但是學生能嗎?

基於以上許多理由,這次段考結束後,我做了一點改變。我事先將段考題目每題都錄了解說影片,每題約是1分鐘到3分鐘的長度,同樣也是放在youtube上,再拉連結到Google協作平台上。而這些影片不再只是回家看,我在考完的那一節檢討課裡,我讓學生使用iPad 掃描QR Code後連結到協作平台上,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觀看解題影片。兩人一台iPad輪流或一起觀看,最後挑五題自認為最重要的題目寫詳解。

初次看到我這麼做的同事都說「你也太累了吧,居然每題都錄」,不過我請他們仔細想想,我真的會比較累嗎?錄起來,我只要解題一次,如果我是每個班都真人講解一次,那才累哩。所以這樣做,我反而比較輕鬆。

不過說真的,我其實沒有因為這樣就把自己晾在前面,我反而不斷地注意每一組學生的動態。因為我很想評估到底到底要兩人一台還是一人一台呢?因為這次沒有足夠的iPad,所以我才會採用兩人一台,沒機會實驗一人一台的效果如何。

觀察下來,兩人一台有以下幾種狀況,第一種就是兩個人輪流用,所以就會有一個人發呆,但是這種狀況不多,因為我有規定要寫訂正,所以是空閒的時候就可以寫訂正。第二種情形就是兩人同時看,而且會把我暫停之後討論,或是重複再看。這個發生的情形就蠻多的。

評估之下,我認為預錄影片加上小組合作是很好的模式,我認為滿足學生異質的需求,達到某部份的區分性教學,同時也滿足補救教學的需求。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事後也請他們寫簡單的問卷,讓我知道他們的想法。

問卷題目有三題

  1. 看影片學習和老師實際黑板前教,你認為對你的學習有何不同?你喜歡哪種方式,為什麼?
  2. 你覺得如果老師把一些講述型的課程都用這種方式錄影下來,讓你自主學習,你認為這樣的模式如何?
  3. 你對錄影有何建議?可以增加什麼或是減少什麼?

學生心得在此,普遍都是正面的回應。第三題我原題後面有加另一句話「還是已經很完美了」,結果學生都超給面子,一大堆都說好完美、很完美。這種意見沒什麼建設性,純粹只有安慰老師的心靈,所以我就不列出了。




從學生心得裡觀察到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對於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非常多學生都會說他們可以反覆一直聽來加深印象,或是說可以解決害羞不敢問的問題。這告訴了我,學生有重複聽的需求,也有提問的需求

 此外,我在一旁有監看youtube的點擊次數,也看到有幾題我覺得簡單到我平常都不會想講的題目,居然也有點擊次數,這反映了各題其實都有學生需求,學生不敢問簡單的問題,因為怕被笑。若非影片教學,這種需求可能被滿足嗎?
有另外一個很讓我感動的現象,平常檢討的時候,問有沒有問題,只有少數幾個人會提出問題,當然問的也通常都是難題。那種上課檢討的情況中,我沒印象有那些考低分的人舉手提出問題。但是,在透過影片學習的時候,狀況不一樣,我看到那些低分的學生,非常努力的看了很多題目。

再者,是訂正情況的改變,我的訂正是挑五題你認為最重要的題目,寫出每個選項的詳細解說。收訂正讓我大吃一驚。那些先前不太訂正的學生,居然可以寫出完整的一張訂正!而且學生會看他錯的題目一次或多次(還會暫停、倒轉),都看完了,然後再開始寫訂正。

從這些現象看來,我不禁要反省,我過去忽略了多少學生的需求?

我突然領悟,原來那些學業成績後段的學生、我以為他早已放棄學習的學生,過去不是他不想學不想寫,而是他學不會也不會寫。他那一直存在的學習困難,從來沒有被解決,他們都伸著雙手等著人來拉他一把,但因為其他同學太耀眼了,他們站的地方顯得黑暗,黑暗到老師忽略了他們。


這樣看來,我這種錄製影片解說試題的授課方式,好像非常完美,對吧?

不不,還有未能解決的問題。即便我在課程中跟學生說,如果影片講得不仔細,或是聽不懂,請一定要問我,但學生還是提出這種方式的缺點是無法即時問問題。我說你可以問我問題,但是你卻覺得不能即時問問題,中間的落差到底是什麼?最特別的是,那些會說無法即時提問的學生,有非常多都是我從來沒聽過他們提問的學生!

這到底怎麼回事了呢?也許要試試看用網路提問的吧?或是匿名書寫提問才行。因為我也發現有課堂上不太說話的學生,讓他用寫的,居然可以寫出很多東西啊。

附帶一提的是,這樣的授課模式和傳統「翻轉教室」的授課不相同,這是一種課堂內的翻轉(In-Class Flip)。若是用在平時授課,我認為採用雙軌制進行會比較好。也就是可以課堂開始時先看一段影片,但給予多些時間,讓學生可以反覆觀看,多些時間消化吸收作筆記,然後用一些方式得到學生的提問,再統一作回答整理。


2014年5月19日

創新教案比賽後的心得

連續幾篇都在寫心得,這篇也不例外。因為是噗浪上頭一段一段寫,所以難免前言不接後語,不過也算是忠實紀錄自己的想法。

每年新竹都會辦創新教案的比賽,最近幾年都是一年以領域為主,另外一年則是議題為主。過去幾年學校沒強迫誰去參加,但我都會自己就去參加了,其實我是這樣想的,也沒有特別要為了比賽,就是想整理自己的教學。以生物共12章來說,兩年一次,每次我就選一章來寫,12章輪完之後,我想我也可以準備掰了。過去幾年寫過1.細胞 2.維管束 3.演化。議題的創新教案,去年找跨科老師寫過環境教育,另外也自己寫了一個媒體素養。明年如果是議題的話,大概就會寫人權教育。

最近幾年,校長到主任就會開始要求各領域都要派員參加了。其實被指派參加和主動參加是很不同的感覺,心情不同啊。是不是各校都會用指派的呢?我這樣每年看,其實參加的人不只是年輕的老師,也不少是資歷深的老師,我覺得很多都是自願參加的。

像這些這麼多的教案,雖然我曾經在輔導團待過,不過我還真不知道過去那幾年大家的成果去哪了。印象中是會燒成光碟,寄到各校,然後就...沒了。

什麼時候要寫什麼,真的要先想好,不然每年是寒假結束左右交件,如果沒想好,每次就變成只能寫上學期的課程,像我後年大概就會寫分類的教案吧。

要寫這些教案的素材哪來?因為平時都會紀錄上課的東西,所以要拿出來,不算太難。難的是,我很討厭炒冷飯,重新整理自己的資料。

不過每次整理這些資料,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像最近就會覺得「哇,我怎麼改變這麼多」。之前也有人跟我說,我上課很不一樣,很活化,巴啦巴啦。可是後來我發現,我也不可能一下就改變這麼多,這就好像生物的演化一樣。

不會有隻鳥一覺起來就發現自己長翅膀了,改變往往都是累積小的突變,而那些突變又不至於致死,可能有益,可能中性的。當數個小變化不斷累積,就會形成一個大規模的改變。很多人看都只有看到我最後那個大規模的改變,其實我都是慢慢一步一步改。

那麼怎麼改呢?其實也像生物的變異一樣。生物變異來自遺傳重組和突變,教學的改變可能就來自重組,重組自己的課程,重組看到別人的課程。而突變就可能是上課前五分鐘,突發奇想的小改變。

而不管怎麼改,重要的是累積,只有不斷累積這些改變,這些改變才有可能形成更有規模的變化。

看到怡嘉說我當初握拳說要做到探究、科學閱讀、論證,那個當初好像也才不久,兩年前吧。如果沒有跑去加入輔導團半年,我大概就沒辦法從不同的角度去學習怎麼學習吧。不同的環境裡蘊藏著不同的營養,根系的擴大是汲取營養的好方法

再回到看不同發表的教案,偶而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比方說刻意漏寫資料來源。這種情況可能自己覺得還好,可是知情的人就會對這人有不好的評價。

再記,昨天看到朋友貼了一段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Eb0KuopI。然後朋友的朋友說他弟師大剛畢業,但很怕將來就要過那樣一成不變的生活一輩子,所以想先去闖蕩。另外一個朋友的朋友回應我很喜歡「不管教學或是生活並不會完全相同,如果你教到一成不變,其實也正代表麻木生活,影片在提醒把握當下的重要,而非貶低正常工作的普羅大眾!」,我都覺得我每天過得都好不一樣,超級豐富精彩,一天24小時都不夠我用,我想我永遠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麻木生活吧。

最近一直在想「活化教學」和「學生為中心」是什麼。畫一條數線,線的最右端是活化,那最左端會是什麼?

那就應該是僵化吧,但有誰會自認自己是那樣的?要說自己是活化,很多人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甚至也說不出什麼是活化。但是反過來說,你應該知道什麼叫僵化吧,當我們朝著線的右端前進,那就是朝向「不僵化」教學囉,當然也就是貼近活化教學那個方向。

怎麼做呢?很多答案反過來想應該就知道了,先想好什麼叫僵化教學,然後再把它反過來。我不會說這是唯一答案,但我發現這可以先解決一些問題。

再來說「學生為中心」,我想一個簡單的例子,這堂課我規定你老師只能講10分鐘,那你要做什麼?很難想吧,可是你這樣去想,就會靠近「學生中心」一些。

今年新竹的真的越來越不同了,評審也有這樣感覺,不過因為我自己就都是一直在很積極進步的氛圍裡,所以其實沒什麼特別感覺,可能要去外面看了才會知道。

就像是前陣子讓人觀課,學生問我問題,我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回問他許多問題,讓學生自己講出答案,結果有老師很驚訝,沒想到可以這樣教。我聽到他的想法,我反而很驚訝,「啊不然要怎麼教?難道直接講答案喔?」

「未來人類什麼模樣?」學生眼中的演化迷思

這次段考出了一題想像繪圖題,要學生想像未來人類樣子,要畫出來喔,而且還要寫出演化成這樣的原因。其實一開始我想應該都很簡單吧,幾乎算是送分題了,可是拿到學生答案之後,真是汗顏汗顏,我都不知道我之前教天擇是教什麼了。

我把學生的答案整理出來在底下,我覺得之後不用講長頸鹿啦,天擇說這單元討論這個就可以了。學生會提這些原因,無可厚非。

但身為老師可以做的就是透過這樣的問題來引導思考,問幾個問題,讓學生去想想看。

「你滑手機讓手指變一根,那你兒子為什麼也會變一根」
「什麼是演化?」
「你可以決定為了什麼而演化成怎樣嗎?」


像這種演化目的論的說法,實在太容易說錯了。去年跟美芳就聊到這個,她寄給我一篇文章,其實就很能印證了。


文章是2012年11月號的科學人雜誌《企鵝的演化》
…發現這個謎團的一個重要線索:在企鵝化石鰭肢骨的表面,有一個長久以來受到忽略的特徵。肱骨附近有許多與肌腱和肌肉有關的印痕,因此上面有一組溝紋很容易忽略掉。賽普卡最早是在2006年注意到這些溝紋,當時他在紐約市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地下室研究冰凍企鵝的鰭肢,試圖找出化石骨頭上各種印痕與鰭肢的柔軟解剖構造之間有何關聯。而在同時,另一位企鵝研究者湯瑪斯(Daniel Thomas)也在奧塔哥大學主持類似的研究,想要釐清企鵝如何能夠調節體溫的流失程度。
  一番交換意見後,賽普卡和湯瑪斯發現那些溝紋的所在位置,正是一叢動脈和靜脈貼附在肱骨上的地方。這些血管稱為「肱動脈叢」(humeral arterial plexus),可做為一種「逆流熱交換器」,防止體熱從鰭肢逸散出去,也可在冷水中維持住企鵝的核心體溫。在企鵝體內,溫熱的血液流出心臟後,還沒流到鰭肢尖端之前,就先在肱動脈叢冷卻下來,等到冰冷的血液從鰭肢往回流時,還沒流到心臟又在此加熱變暖。
  辨別出鰭肢骨化石上面有這些溝紋後,沒想到恰能解釋企鵝體溫調節系統的起源。現代企鵝的生物特質中最令人驚訝的一點,便是這種鳥類能夠忍受極度的嚴寒。人們大可推斷,企鵝演化出肱動脈叢是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然而化石顯示並非如此。例如由南極中等體型大小的德爾菲企鵝屬(Delphinornis)可看出,這個特徵至少在4900萬年前便已演化出來,然而早期生活在西蘭迪亞的威瑪努企鵝,在5800萬年前卻沒有上述特徵,因此肱動脈叢必定是在這期間演化出來的,而當時的地球比現在溫暖多了。回顧當時,南極並沒有永凍冰原,反而提供了氣候溫和的森林環境,西蘭迪亞甚至更為暖和…



百萬年後人類變怎樣演化成這樣貌的原因
大家都是白子發生了一種疾病,會感染普通人致死,但不會感染白子,造成了白子大量繁殖,普通人滅絕
手指只剩一根因為人只需要命令機器和用一根手指頭控制觸控面板,就可以打理生活所需
手指尖又長了五根手指頭因為大家都在滑手機
手指頭或許會有六隻,腳趾頭會變長因為手常常用到,所以依照需求就更多了
手指變成四個比較方便
手指變細長因為高科技產品小
手掌變小很少從事農業,不需要搬重物
手短、頭大、身體圓因為不需要做事,所以演化成短手
手腳、身體都變成跟機器人一樣,內部構造改變,皮膚不怕太陽人類因為器官退化的關係,所以科學家就把人類的內部構造變成跟機器人一樣
手腳有點像機器環節因為不愛運動,所以骨頭硬化
手腳身體,變細變小都依賴機器,當然退化
手腳退化科技太進步,不須要用手腳做事
手腳纖細高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越來越少用手腳,手腳就退化變纖細了
手腳變短太過依賴交通工具,所以手腳退化
手腳變短因為科技發達,人類要動手做的事情越來越少
手較粗大以前沒有很多工具,所以都用手
手變長因為外星人也生活在地球上跟人類一起生活
手變得很細用腦不用手,導致後代的手越來越不發達,而且很細
手變得超級小為了滑迷你3C工具
手變得較小較細食物資源越來越少,造成營養不良
手變短因為都不用作全交給機器人,所有手都退化
手變短因為人類越便利化,而越來越懶惰
手變靈活大家很常用手做事
比我們身高高1倍吃了太多基因改造食品
毛較少把不需要的拿掉,會更強
毛髮不多天氣越來越熱
水中生活:人的上半身,魚的下半身,用鰓呼吸因為北極冰化成水,海平面升高,所以人回到海裡
水中生活:手演化為魚鰭方便在海中游泳
水中生活:長出魚鱗、過濾海水的器官適合在水裡生存
水中生活:腳上和手上有蹼溫室效應,海水淹沒大部分的土地
水中生活:腳變成魚鰭地球暖化日漸嚴重,溫度升高海水上漲,人類有可能從地面搬到水中生存
水中生活:較能在水裡游泳,速度快的腳跑到水裡生存
水中生活:雙腳合為一體,成為尾巴地球暖化,北極南極的冰融化,海水上升,淹沒陸地
牙齒很銳利,常吃肉
牙齒尖一點因為可以把一些比較硬的肉咬碎
牙齒尖銳沒刀子,只能用牙齒撕
牙齒很尖要吃動物的肉所以要很尖
牙齒越來越尖蔬果大量滅絕,只剩下肉類
牙齒較尖銳以前吃的東西大部分是肉食性
牙齒較堅硬生物肉體較硬,為了方便進食而演化
牙齒變少吃的食物越來越精緻
牙齒變尖植物無法生存只能吃肉
牙齒變尖因為吃肉越來越多
犬齒較小大多的食物較軟
皮膚毛很多保護身體
皮膚可耐高溫,能替人散熱地球暖化,高樓林立,汽車排放廢棄,環境溫度上升
皮膚多了一層保護膜因為空氣越來越糟
皮膚很白,眼睛很大現代人都追求眼睛要大,皮膚要白
皮膚很黑因為以後太陽會離地球越來越近
皮膚越來越黑暖化造成天氣炎熱,人類越曬越黑
皮膚黑因為沒有穿衣服,所以被曬黑
皮膚黑要去獵捕食物,而被太陽曬
皮膚較黑,身體較多毛有穿衣服和吃蔡,有少吃肉
皮膚顏色越來越黑地球臭氧層破裂,紫外線增加
皮膚變白太陽照射減弱
皮膚變黑臭氧層破多,日照變強
皮膚變黑現在大部份人都在太陽下工作,曬黑曬傷
皮膚變黑全球暖化,氣溫升高
皮膚變黑因為紫外線變強
皮膚變黑,有黑斑地球暖化使北極冰消失,少了反照率,使太陽照在人類身上
皮膚變藍有毒會讓皮膚變藍
老人很年輕因為醫療越來越好
耳朵變大變靈敏為了低頭族注意身邊聲音而演化出來
沒鼻子長久空氣污染
身高:每人180科技的進步
身高:每個人都矮小變得更先進
身高:身體大小變小利用科技讓人行動方便
身高:身體小小的科技發達,身體都沒在動,頭腦就超發達
身高:個子短小、眼睛很大因為地球受到嚴重污染,所以到別的星球就成了外星人
身高變矮因為不愛運動
身體肥胖亂吃東西
身體健壯他們懂得製作工具,獵捕食物,不會沒食物吃
身體高大要追動物吃
身體越來越肥胖科技越來越進步,用機器做食物,又好吃,但用機器做的食物都是高熱量
身體畸形全球不斷有核災
身體彎曲因為坐沒坐相,走路都是彎的
身體變灰灰因為遺傳外星人的膚色,所以生下的寶寶也是灰色
身體變很胖因為科技太過發達,什麼都不想做,叫機器人去作就好,又一直吃的結果
身體變很強壯食物變少,要用打架來搶,強壯的人就搶到食物了
身體變胖人類越來越少動
身體變胖100萬年後,應該有先進科技,不用動,就能看到你想要的
身體變得較小較纖細有些製造業權由機器代工,連大多家庭也全變自動化,在不使用身體太多的情況下,逐漸變小
味覺很不好常常吃有鹽巴的東西
肥胖無法站立現代人都懶得動
站的直立方便行走
眼睛、嘴、手腳跟現在一樣,只是沒有穿衣服、上衣、靠自己打獵以前物資沒有很好
眼睛大因為人時常瞪大眼
眼睛大、嘴巴小利用科技讓人的眼睛變大
眼睛大大、鼻子尖、嘴巴小、腳也小因為許多動物滅絕了,所以只能靠液體生存,故嘴巴很小
眼睛大頭大人類變得超聰明,城市科技超發達
眼睛小小因為一直玩手機和電腦,近視一直瞇眼睛,所以眼睛變小
眼睛不會近視因為一直滑手機
眼睛比較大看東西的視野比較開闊
眼睛多了一隻很多人過馬路時,兩隻眼睛沒看路,造成許多人傷亡
眼睛多了一雙在額頭因為高科技產品越來越發達,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為了方便同時行走安全,同時使用手機
眼睛有防塵膜空氣污染太多沙子
眼睛有嚴重的近視科技越來越發達,眼睛有近視
眼睛很大因為一直看3C用品
眼睛很大因為大家都喜歡眼睛大大的樣子
眼睛很大、明亮才能看清楚東西
眼睛突出因為必須時常接觸3C產品
眼睛視力很好因為沒有3C用品
眼睛黃斑部病變因為一直低頭玩手機
眼睛會老花,眼睛會變大,容易近視在科技進步的時代,每個人都當一位低頭族,在那邊滑手機
眼睛會變大或許會注射一些化學物質,使眼睛變大
眼睛會變大高科技發達,人類常用眼,眼部肌肉會發達,變大
眼睛會變凸因為過度用3C產品,造成眼睛突變
眼睛變大為了可以更看清楚物體
眼睛變大要看的書更多
眼睛變大為了更能看清楚東西
眼睛變大因3C產品發達,需增加用眼的時間
眼睛變大常使用眼睛
眼睛變大為了察覺敵人,所以視力變好
眼睛變大要看的更清楚
眼睛變大現代人用眼過度
眼睛變大眼睛很常用到,越來越發達
眼睛變大沒有光線,變大後才看得到東西
眼睛變大因為要長時間盯著3C產品
眼睛變大、變凸一直使用3C產品
眼睛變小因為用3C產品,會咪眼睛,導致眼睛變小
眼睛變小太陽底下太陽光太刺眼,會咪眼睛
眼睛變成三個因為眼睛常常用到
脖子會彎曲因為大家都當低頭族
過度肥胖現在的人好吃懶做,不運動
會產生抗藥性因為吃了太多的藥,就會產生抗藥性
腳單指化在平坦的地方快跑
腳掌加大人體體重平均增加,為了支柱身體,腳掌大的人能生存
腳會退化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人們大多使用方便的交通工具,使腳逐漸退化
腳會變成單趾因為變成單趾,走路速度會變很快
腳變小未來發明了自動移動的座位
腳變壯要快速的跑步才能捕到食物
腳變長需要東西越來越多,放得越高
腿更短大部分的生活作息變得更電子化,不需要一直走來走去
演化出更多手因為現在的生活步調緊湊,演化出更多隻手,就可以同一時間做更多事情
嘴巴變大地球上的生物種類越來越多,可以吃更多東西
很像正方形,常用下顎咬食物
頭上長眼睛越來越多低頭族,為了邊玩手機邊注意路況,而演化出來
頭大、綠皮膚、手是綠的適應環境
頭大大、眼睛大大、手腳不變因為人越來越聰明,過度用腦,所以頭長很大,眼睛因為要跟動物一樣看清楚,所以越變越大
頭大身體小因為過度用腦,科技越來越發達,陽光輻射變小
頭比較大知識更加豐富
頭更大需要用到更多的智慧,腦力腦容量
頭很大人類越來越聰明
頭很大因為未來人們智力越來越高,因此頭會變大
頭很大因為科技越來越發達,需要用腦
頭很大的未來人都用想的,沒有親手去作
頭骨更大部份人類的腦容量大,資訊時代下,有利思考,為了裝下大腦,頭骨變大
頭越來越大人類剛開始只用腦袋,而較少運動,造成突變,且剛好發生在生殖細胞上
頭會變大過度使用頭腦
頭會變大越來越聰明,腦袋增加
頭會變很大因為頭大的人比頭小的聰明,比較容易找工作,頭小的就餓死了
頭髮五顏六色,嘴巴小看起來比較可愛,喜歡染頭髮
頭變大因為聰明,腦比較大
頭變大因為所需的腦容量增加,頭要放腦的空間增加
頭變大需思考,因為外界競爭強
頭變大經常使用腦
頭變大智力更高,腦容量增加
頭變大因為用腦次數會越來越多
頭變大要記的東西很多
頭變大因為腦太常使用,要記很多東西,所以就慢慢大
頭變小因為科技發達,做事不用動腦,因此頭會變小
頭變小因為太依賴電腦不自己思考
頭變更大大腦一直使用,使它更發達
頭變得比較大資訊變多,人腦漸漸更發達,多了一些容量
頭變得比較小資源缺乏,骨骼發育不完全,頭骨較小
頭變得很大用腦過度,使一代的頭腦比一代更大
頭變得像外星人因為人們之是一直增加,原本大腦已經裝不下
變肥隨時隨地都開著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