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是什麼標題?有點庶民風格卻又有學術氣息...
自從最近莫名其妙對肉品感到興趣之後,沒事點開youtube看的都是屠體的影片。看著看著突然想到一件事,既然帶骨的肉排吃的是腰大肌或是最長肌,然後那骨頭又是脊椎骨,那麼我是不是可以從丁骨牛排或是豬排裡頭找到背根神經節?(背根神經節是感覺神經元的細胞本體聚集之處)
由於我一直唸著想看排骨,所以梅子一早出門就幫我帶了超商的國民便當回來,中午我很專注的吃著這個排骨便當。有經驗的都知道啦,吃到最後就會留下一塊骨頭(也就是脊椎骨)。當然,我很仔細的用嘴巴清理這個骨頭,清著清著突然發現這骨頭有玄機,我好像看到了背根神經節。
這塊排骨切得真是剛剛好,把脊神經通過的小洞留下來了,剛好也就留下了背根神經節
從脊髓那面看去,看到的小洞,就是脊神經從脊髓通往週邊的孔洞。
在脊髓腔這邊拉出脊神經、背根神經節等的時候,外層可以看到一層膜,其實也就是腦膜。不過因為是炸排骨,所以這個腦膜就是炸腦膜。
我用背根神經節尋找圖片,剛好找到這張可以來對照(但後來看到這份文件的圖其實更適合)。左邊黑色箭頭指的地方就是背根神經節,而我右邊的實體圖,則是用藍色來標示。其實下回我再吃排骨便當的時候,應該再來找找交感神經節的,因為就在椎體旁邊而已啊。
現在來想想到底這個脊椎骨是哪邊的脊椎骨呢?我想是後面幾節的胸椎。
怎麼看?第一是這個脊椎骨和肋骨相連,那當然就只有胸椎囉,第二,那塊被我吃掉的肉是腰大肌,它這肌肉起點是最後幾個胸椎。從這些線索看來,當然就是末幾個胸椎囉。
2015年8月30日
2015年8月29日
這塊肉是什麼肌肉
因為前些時候買了牛小排玩了sous vide,才發現我對肉實在很不熟,什麼沙朗、菲力...,到底是哪邊的肉,完全沒有概念。
每一道食物,背後都有生物被犧牲,如果我只是會吃,卻不認得它,那真的太對不起牠們了。
於是我這幾天到處搜尋資料,想要知道這些肉品實際上到底是哪些肌肉?皇天不負苦心人,找到了一個資料「Common Names for Beef Muscles」,它列出了各個部位的肉品的肌肉名稱是什麼。而這份資料其實來源是:Ranking of Beef Muscles for Tenderness Fact Sheet
不過有些肉的名稱找不到相對應的中文,後來再看了資料,才知道不同國家分切肉的方式有些許差異,而且同樣的名稱在不同地區可能是對應不同部位的肉。
以前不懂的時候,以為分切肉品不過就是把一頭豬或牛,大卸八塊就好了,不過最近看了很多部屠體分切的影片,才知道取下的肉塊,大多數都是一塊完整的肌肉,而有些肉品則可能包含了數個小型的肌肉。
一開始當然是把整個屠體分切成好幾塊,先是左右各切半,再分切成肩、肋脊、腰脊、後腿等部位,再把刀插入肌肉的肌外膜(epimysium)之間,卸下一塊塊的大肌肉,再修整外面的肌外膜、脂肪等,才成為肉攤或冷凍櫃裡的肉品。
每一道食物,背後都有生物被犧牲,如果我只是會吃,卻不認得它,那真的太對不起牠們了。
於是我這幾天到處搜尋資料,想要知道這些肉品實際上到底是哪些肌肉?皇天不負苦心人,找到了一個資料「Common Names for Beef Muscles」,它列出了各個部位的肉品的肌肉名稱是什麼。而這份資料其實來源是:Ranking of Beef Muscles for Tenderness Fact Sheet
我就把這個表格複製下來,加上中文,變成這個牛肉分切名稱對照表
不過有些肉的名稱找不到相對應的中文,後來再看了資料,才知道不同國家分切肉的方式有些許差異,而且同樣的名稱在不同地區可能是對應不同部位的肉。
以前不懂的時候,以為分切肉品不過就是把一頭豬或牛,大卸八塊就好了,不過最近看了很多部屠體分切的影片,才知道取下的肉塊,大多數都是一塊完整的肌肉,而有些肉品則可能包含了數個小型的肌肉。
一開始當然是把整個屠體分切成好幾塊,先是左右各切半,再分切成肩、肋脊、腰脊、後腿等部位,再把刀插入肌肉的肌外膜(epimysium)之間,卸下一塊塊的大肌肉,再修整外面的肌外膜、脂肪等,才成為肉攤或冷凍櫃裡的肉品。
這個「How to Butcher/Process a Beef Carcass - Marksbury Farm」,就可以很清楚看到各個不同部位的肉是怎麼取下來的。像影片中的10:00開始就是介紹把腰大肌取下的過程,那個部位做成的牛排就是頂頂大名的菲力牛排。另外啊,想要了解什麼是結締組織的,看一下分切過程就很了解了,也就是那些肉塊之間的白色部份。
Australian Butchers Guild這個youtube頻道也有各個小部位的分切
像這部影片就有介紹戰斧牛排是那塊位置,從完整位置到分切,看到那塊圓圓的肉才知道原來,那個部位就是豎脊肌群中的最長肌(Musculus longissimus)。
而這部影片,雖然是介紹豬的分切,不過在3:18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位置,那塊圓圓的肉,也是豎脊肌中的最長肌。
而這部影片,雖然是介紹豬的分切,不過在3:18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位置,那塊圓圓的肉,也是豎脊肌中的最長肌。
豎脊肌這塊肌群。看維基百科知道這肌群包括了很多部位的肌肉,像是髂肋肌、最長肌、棘肌...。我們吃的大里肌、沙朗、紐約克、甚至到梅花肉,都是這最長肌的一部分。或是什麼炸豬排,也是這個肌肉。
這個肌肉位在脊柱背方兩側,當然人也有,不過大小比不上豬或牛,因為牠們的脊椎骨有很高的棘突。
借用一下人體斷層掃描的圖片來看看,那個9的位置就是豎脊肌,看起來就是豬排的樣子對吧。
來源:http://www.med.wayne.edu/diagRadiology/Anatomy_Modules/Pelvis/Pelvis.html
過去我一直沒搞懂什麼里肌肉、裡脊肉...一堆名稱,後來才領悟了原來這肉講的是脊椎骨旁邊的肉,所以叫做裡脊肉,會是比較達意的名稱。
不是還有一個小里肌嗎?用人體的圖來講,那就是8的位置,叫做腰大肌。這個肌肉的作用是抬起大腿,你試試看把膝蓋往胸部靠近這個動作,那就是腰大肌的作用。
如果把脊椎骨切一半,留一半橫突,再加上腰大肌和豎脊肌(最長肌),那就是丁骨牛排的樣子了。
這個連結的文章「吃喝才是绝对真理]美食研究之里脊肉是神马肉。。。」,作者還把人體的腹後壁橫斷面拿來跟T骨牛排比較,雖然一個是人,另一個是牛,但是結構都一樣。丁骨牛排的兩塊大肉一邊是紐約克牛排(最長肌)、另一邊是菲力牛排(腰大肌)。
這個肌肉位在脊柱背方兩側,當然人也有,不過大小比不上豬或牛,因為牠們的脊椎骨有很高的棘突。
借用一下人體斷層掃描的圖片來看看,那個9的位置就是豎脊肌,看起來就是豬排的樣子對吧。
來源:http://www.med.wayne.edu/diagRadiology/Anatomy_Modules/Pelvis/Pelvis.html
過去我一直沒搞懂什麼里肌肉、裡脊肉...一堆名稱,後來才領悟了原來這肉講的是脊椎骨旁邊的肉,所以叫做裡脊肉,會是比較達意的名稱。
不是還有一個小里肌嗎?用人體的圖來講,那就是8的位置,叫做腰大肌。這個肌肉的作用是抬起大腿,你試試看把膝蓋往胸部靠近這個動作,那就是腰大肌的作用。
如果把脊椎骨切一半,留一半橫突,再加上腰大肌和豎脊肌(最長肌),那就是丁骨牛排的樣子了。
這個連結的文章「吃喝才是绝对真理]美食研究之里脊肉是神马肉。。。」,作者還把人體的腹後壁橫斷面拿來跟T骨牛排比較,雖然一個是人,另一個是牛,但是結構都一樣。丁骨牛排的兩塊大肉一邊是紐約克牛排(最長肌)、另一邊是菲力牛排(腰大肌)。
再來講到豬肉,這個是豬肉屠體分切的影片,從5分31秒之前開始看,可以認出五花肉(三層肉)原來就是腹橫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三層肌肉,再加上肌肉夾的兩層脂肪。
https://youtu.be/aXPmxWEXrRU?t=5m28s
這本非常棒,很清楚的告訴你哪塊肉品裡面含有哪些肌肉。除了介紹牛隻、也介紹小牛、豬、羔羊等肉品。
還有一些可以了解的是,那些大理石紋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在肌束外的脂肪組織(Intramuscular fat)。動物體內的脂肪會累積在皮下、內臟,另外就是肌束外的這些了,這些脂肪可以提供肌肉收縮所需的養分。
這是FAO的文件
http://www.fao.org/docrep/010/ai407e/ai407e03.htm
這是FAO的文件
http://www.fao.org/docrep/010/ai407e/ai407e03.htm
澳洲牛肉分切圖
http://www.australianbutchersguild.com.au/Butchery/Cuts-Chart
澳洲肉品手冊
http://www.ausmeat.com.au/custom-content/cdrom/Handbook-7th-edition/Chinese/CA42BB36-F6BA-11DA-AA4B-000A95D14B6E.html
牛排攻略-一次搞懂牛排名稱與部位
https://cafe.icook.tw/t/2375
[食材] 各部位牛肉名稱特色與適宜烹飪法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241200491.A.F8F.html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241377776.A.F68.html
肉豬屠體與部位肉資訊系統
http://www.as3.nchu.edu.tw/HogCGMQDS/abouthogin.aspx
http://www.australianbutchersguild.com.au/Butchery/Cuts-Chart
澳洲肉品手冊
http://www.ausmeat.com.au/custom-content/cdrom/Handbook-7th-edition/Chinese/CA42BB36-F6BA-11DA-AA4B-000A95D14B6E.html
牛排攻略-一次搞懂牛排名稱與部位
https://cafe.icook.tw/t/2375
[食材] 各部位牛肉名稱特色與適宜烹飪法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241200491.A.F8F.html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241377776.A.F68.html
肉豬屠體與部位肉資訊系統
http://www.as3.nchu.edu.tw/HogCGMQDS/abouthogin.aspx
肉豬屠體分切手冊
2015年8月21日
松果裡採松子
因為教裸子植物會教到毬果,還會講到毬果裡有種子,種子有翅。所以我就會到松樹下去找松果,想要從裡頭找到帶翅松子,不過每顆毬果能找到的帶翅松子數量總是很少,因為松子早就掉光光啦,哪還等得到我撿。
不過最近找到方法可以撿到很多帶翅的松子,那得靠颱風幫個忙。
清大的校園種了很多溼地松,平常就能看到滿地松果。上週颱風來,吹落了很多半熟不熟的松果,鱗片都還沒有張開,我想裡頭一定有很多松子。
撿了幾顆回家放在烤箱裡低溫烘烤一陣子之後,鱗片慢慢張開。
乾燥之後,鱗片就比較好剝開來了,不過太過乾燥就會硬梆梆了,反而很難拆開。 用這方法很容易把鱗片和帶翅松子一起剝下來。
這樣收一收,就可以收到一盒帶翅松子了,比以前那樣隨地撿隨地找有效率多了。
烤過以後,還帶點濕氣的松果,蠻容易從中間剝開來,變成一半的松果。
最後我就把剝下的鱗片裝一盒,帶翅松子裝一盒,以後就給學生拼拼看吧。不然每次要講什麼雌毬果鱗片內有種子,種子通常有翅,真是超難講的,然後學生也看不太懂圖片,我想有實物就會簡單很多了。
不過最近找到方法可以撿到很多帶翅的松子,那得靠颱風幫個忙。
清大的校園種了很多溼地松,平常就能看到滿地松果。上週颱風來,吹落了很多半熟不熟的松果,鱗片都還沒有張開,我想裡頭一定有很多松子。
撿了幾顆回家放在烤箱裡低溫烘烤一陣子之後,鱗片慢慢張開。
乾燥之後,鱗片就比較好剝開來了,不過太過乾燥就會硬梆梆了,反而很難拆開。 用這方法很容易把鱗片和帶翅松子一起剝下來。
這樣收一收,就可以收到一盒帶翅松子了,比以前那樣隨地撿隨地找有效率多了。
烤過以後,還帶點濕氣的松果,蠻容易從中間剝開來,變成一半的松果。
最後我就把剝下的鱗片裝一盒,帶翅松子裝一盒,以後就給學生拼拼看吧。不然每次要講什麼雌毬果鱗片內有種子,種子通常有翅,真是超難講的,然後學生也看不太懂圖片,我想有實物就會簡單很多了。
2015年8月16日
Moodle+Google的多元評量QA案例
這篇文章算是延續著《Moodle的試題類型》和《生物課程裡的平板任務》,我試著用Q&A的方式來介紹一些Moodle怎麼協作進行多元評量的案例。
Q.我讓學生做了拍照的作業,我要怎麼去收學生的照片?
你可以在Google開設一個帳號,讓學生都用這個帳號去登入Google雲端硬碟。而你事先在雲端硬碟新增資料夾,讓學生自己點進那個資料夾,上傳照片到資料夾裡,然後再把檔案重新命名成自己的名字。這種作法風險很大,第一是帳號公用,學生也有權限能夠刪除別人照片。第二是當這個帳號密碼被公開,有可能會被拿來作壞事。
如果有moodle,你可以使用moodle的「作業模組」,它可以設定需上傳幾張照片,或設定小組共同完成一份作業(一人交作業,等於全組交作業)。老師也可以批次下載所有照片,而且檔名還自動加上學生的姓名資料。評分時,除了直接線上評分,還可以下載計分簿,它是個xls檔,你可以下載填寫完分數和評語,再上傳回moodle,學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和評語了。
Q.我希望學生上傳照片,是因為學生的筆記作得很好,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看到他優秀的筆記,所以請他拍照起來給大家看,那我可以怎麼作?
如果是你要自己傳照片,那你拿到照片後,就用moodle的「檔案模組」,把照片插入你的課程以後,再設定追蹤完成進度是「學生必須瀏覽此活動,才能完成它」,這樣就能確保其他學生至少都會點進去看。
如果照片數量很多,或是提供照片的學生人數比較多,你可以讓學生自己來作。利用moodle的「討論區模組」,請學生用張貼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照片附加上去,這樣你就可以省很多工了。如果還希望有評分的功能,那麼討論區也能設定讓觀看者進行評分。
如果想要其他學生真的很仔細看那些照片,那你乾脆用「測驗卷模組」,新增一個簡答題,或是論文題,要學生們看過照片,回答一些想法或意見。
Q.我想讓學生可以互相針對作業評分,可以嗎?
建議使用「工作坊模組」,工作坊模組可以讓你設定評量的準則,例如我出過一個拍花生種子並標示構造的作業,就設定準則是這樣:「有沒有標示構造?有標示給1分,沒標示不給分」「有拍到四個構造嗎?一個構造給1分」學生有這些準則可以看,就可以評出客觀的分數,評分的時候還可以寫評語。
作業繳交之後要分配誰互評誰,可以老師自己手動分配,或是系統亂數分配,評分人數是從1人到30人。
評分階段結束,學生會拿到兩個分數,一個是學生收到的作業分數,另外一個是評鑑分數。moodle模組的背後有一套公式,去運算學生互評後最可能的分數,還有學生評鑑別人時是否有一致性。如果學生評的是一個優秀作品,可是他故意把別人分數打很低,別人可不會得到很低的作業分數,但是他自己會得到很低的評鑑分數。
預設是評分者看得到他評誰的作業,但是不知道誰評了自己的,但是都可以作設定,像是大 家都開誠布公的,我評誰,誰評我都一清二楚,或是都匿名成我也不知道我評誰,也不知道誰評我。
Q.如果我想作互評的不是作業,而是同學上台報告,我讓學生在台下互評,那怎麼作?
用平板電腦+手機顯微鏡+雲端硬碟可以弄出類似的樣子,但沒辦法直接讓教師端監看。讓學生用同樣的帳號登入Google雲端硬碟,到指定的學生資料夾裡直接拍照放進去,這樣教師端的電腦瀏覽器只要三不五時按一下重新整理,就可以看到學生們的拍攝作品了。如果你電腦也有連接投影機,那就能投影出一群學生的顯微鏡畫面囉。
另外的方式是學生端的平板電腦安裝google+,學生的平板拍了什麼東西,就自動上傳雲端,缺點是教師看不出來是哪台平板電腦拍的。
Q.網路上有很多互動式的flash,我想拿來作活動和評量,可是iPad不能使用flash那怎麼辦?
用google出的工具swiffy轉換成html5的檔案,然後放在moodle上面,我在演化課程讓學生當鳥抓胡椒蛾,就是用那樣的工具,不過檔案是英文界面,所以我就會再放一段操作影片到moodle上面。讓學生看完再操作。
Q.學生拍了影片,我想收這些影片,要怎麼作?
影片動輒數十數百MB,讓學生直接上傳youtube之後,把影片網址直接給你就可以。你可以設定一個Google表單,讓學生把網址填進去。你再把表單結果開放出來,這樣其他學生就可以看到作品了。
或是你可以利用moodle的資料庫模組,學生自己到資料庫把影片網址建檔上去。這也同樣能讓其他人看到作品。
Q.我想讓學生作「自己出題考其他人」的活動,怎麼作?
如果是不想讓其他學生看到,可以用Google表單,學生上去依著欄位填就可以。或是用moodle的資料庫模組,事先設定好資料庫的欄位,像是題幹、選項ABCD,還有標準答案。用資料庫模組的好處是其他學生也可以看到出的題目,但壞處也是這個。就看你自己怎麼選。
用Google表單或是Moodle資料庫模組好處是學生的出題都可以變成CSV檔,整理轉檔之後,再匯入moodle,就能變成測驗卷去評量。
Q.我有些學生很優秀/很弱勢,我想在moodle上有些活動或測驗是專門給他們的,而其他人看不到,怎麼作?
你要設定學生的分組或分群,活動測驗再設定限制存取。分組或分群是把學生分成不同組,比方說有ABC三組,然後你在moodle的活動設定時,有個限制存取,再設定只有哪一組可以看到這個活動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要的是有一份測驗,但是ABC三組用不同難度的測驗,那麼你就要出三個測驗卷,但是測驗卷都用同樣名稱,只是一份是只有A組才可以看到,一份是B組才可以看到,另外一份是C組才可以看到。
Q.我想讓學生可以公開對課程提問或討論,怎麼作?
當然就用討論區,我作過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在課程開始前,在討論區提出問題,然後學生們可以看得到別人的提問(甚至跨班可看到),然後我要求學生們都必須去回答別人一個問題。有好幾個學生很喜歡這個活動,他們喜歡去找答案回答別人問題,有點像奇摩知識家那樣。
Q.我讓學生做了拍照的作業,我要怎麼去收學生的照片?
你可以在Google開設一個帳號,讓學生都用這個帳號去登入Google雲端硬碟。而你事先在雲端硬碟新增資料夾,讓學生自己點進那個資料夾,上傳照片到資料夾裡,然後再把檔案重新命名成自己的名字。這種作法風險很大,第一是帳號公用,學生也有權限能夠刪除別人照片。第二是當這個帳號密碼被公開,有可能會被拿來作壞事。
如果有moodle,你可以使用moodle的「作業模組」,它可以設定需上傳幾張照片,或設定小組共同完成一份作業(一人交作業,等於全組交作業)。老師也可以批次下載所有照片,而且檔名還自動加上學生的姓名資料。評分時,除了直接線上評分,還可以下載計分簿,它是個xls檔,你可以下載填寫完分數和評語,再上傳回moodle,學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和評語了。
Q.我希望學生上傳照片,是因為學生的筆記作得很好,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看到他優秀的筆記,所以請他拍照起來給大家看,那我可以怎麼作?
如果是你要自己傳照片,那你拿到照片後,就用moodle的「檔案模組」,把照片插入你的課程以後,再設定追蹤完成進度是「學生必須瀏覽此活動,才能完成它」,這樣就能確保其他學生至少都會點進去看。
如果照片數量很多,或是提供照片的學生人數比較多,你可以讓學生自己來作。利用moodle的「討論區模組」,請學生用張貼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照片附加上去,這樣你就可以省很多工了。如果還希望有評分的功能,那麼討論區也能設定讓觀看者進行評分。
Q.我想讓學生可以互相針對作業評分,可以嗎?
建議使用「工作坊模組」,工作坊模組可以讓你設定評量的準則,例如我出過一個拍花生種子並標示構造的作業,就設定準則是這樣:「有沒有標示構造?有標示給1分,沒標示不給分」「有拍到四個構造嗎?一個構造給1分」學生有這些準則可以看,就可以評出客觀的分數,評分的時候還可以寫評語。
作業繳交之後要分配誰互評誰,可以老師自己手動分配,或是系統亂數分配,評分人數是從1人到30人。
評分階段結束,學生會拿到兩個分數,一個是學生收到的作業分數,另外一個是評鑑分數。moodle模組的背後有一套公式,去運算學生互評後最可能的分數,還有學生評鑑別人時是否有一致性。如果學生評的是一個優秀作品,可是他故意把別人分數打很低,別人可不會得到很低的作業分數,但是他自己會得到很低的評鑑分數。
預設是評分者看得到他評誰的作業,但是不知道誰評了自己的,但是都可以作設定,像是大 家都開誠布公的,我評誰,誰評我都一清二楚,或是都匿名成我也不知道我評誰,也不知道誰評我。
Q.如果我想作互評的不是作業,而是同學上台報告,我讓學生在台下互評,那怎麼作?
也是用工作坊模組就行了,只是你得要求學生還是要作提交作業的動作,只是作業本身是空的,填個標題就好了(標題就寫自己的報告內容或是姓名)。有提交作業,才有辦法進入互評,此外,由於系統最多是評分30人,所以班級人數多於30人的就沒辦法了。
Q.段考讀完卡了,我想讓學生只看到自己的讀卡結果和成績,但是不想要讓其他學生看到,要怎麼作?
使用「作業模組」,但是學生不用繳交作業,你下載該作業的評分簿,把學生的成績和作答情形貼在評分簿裡再上傳,這樣學生登入自己的頁面之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和作答情形了。想要一次傳遞個別資訊給學生,都可以用作業模組的這項功能來作。
Q.國外有實驗室是學生的顯微鏡連著攝影機,攝影機也連網,老師可以監看學生那邊的顯微鏡畫面,也可以隨時切換畫面,拿學生的畫面來講解,有辦法用設備作到嗎?
使用「作業模組」,但是學生不用繳交作業,你下載該作業的評分簿,把學生的成績和作答情形貼在評分簿裡再上傳,這樣學生登入自己的頁面之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和作答情形了。想要一次傳遞個別資訊給學生,都可以用作業模組的這項功能來作。
Q.國外有實驗室是學生的顯微鏡連著攝影機,攝影機也連網,老師可以監看學生那邊的顯微鏡畫面,也可以隨時切換畫面,拿學生的畫面來講解,有辦法用設備作到嗎?
另外的方式是學生端的平板電腦安裝google+,學生的平板拍了什麼東西,就自動上傳雲端,缺點是教師看不出來是哪台平板電腦拍的。
Q.網路上有很多互動式的flash,我想拿來作活動和評量,可是iPad不能使用flash那怎麼辦?
用google出的工具swiffy轉換成html5的檔案,然後放在moodle上面,我在演化課程讓學生當鳥抓胡椒蛾,就是用那樣的工具,不過檔案是英文界面,所以我就會再放一段操作影片到moodle上面。讓學生看完再操作。
Q.我想讓學生一起完成一份簡報,或是一份報告,可以怎麼作?
讓學生用同一個帳號登入Google文件、Google簡報,這些都有專屬的app,這些app都能夠貼上圖片。不過缺點是共用同一個帳號,所以別人可能亂改作品。所以比較完善的作法,是讓學生都有一組Google帳號,然後就自己登入自己的文件或簡報,然後再自己設定共用的人。
Q.Moodle的作業可以分組完成,可是moodle的分組好繁瑣,還要一個一個學生我幫他點好才能分組,有簡單的作法嗎?
使用一個moodle外掛《票選/自願分組》,只要事先口頭幫學生分組一下,再要學生進那個模組裡去,就像是投票一樣,投完就自動分好組了。
Q.學生拍了影片,我想收這些影片,要怎麼作?
影片動輒數十數百MB,讓學生直接上傳youtube之後,把影片網址直接給你就可以。你可以設定一個Google表單,讓學生把網址填進去。你再把表單結果開放出來,這樣其他學生就可以看到作品了。
或是你可以利用moodle的資料庫模組,學生自己到資料庫把影片網址建檔上去。這也同樣能讓其他人看到作品。
Q.我想讓學生作「自己出題考其他人」的活動,怎麼作?
如果是不想讓其他學生看到,可以用Google表單,學生上去依著欄位填就可以。或是用moodle的資料庫模組,事先設定好資料庫的欄位,像是題幹、選項ABCD,還有標準答案。用資料庫模組的好處是其他學生也可以看到出的題目,但壞處也是這個。就看你自己怎麼選。
用Google表單或是Moodle資料庫模組好處是學生的出題都可以變成CSV檔,整理轉檔之後,再匯入moodle,就能變成測驗卷去評量。
Q.我有些學生很優秀/很弱勢,我想在moodle上有些活動或測驗是專門給他們的,而其他人看不到,怎麼作?
你要設定學生的分組或分群,活動測驗再設定限制存取。分組或分群是把學生分成不同組,比方說有ABC三組,然後你在moodle的活動設定時,有個限制存取,再設定只有哪一組可以看到這個活動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要的是有一份測驗,但是ABC三組用不同難度的測驗,那麼你就要出三個測驗卷,但是測驗卷都用同樣名稱,只是一份是只有A組才可以看到,一份是B組才可以看到,另外一份是C組才可以看到。
Q.我想讓學生可以公開對課程提問或討論,怎麼作?
當然就用討論區,我作過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在課程開始前,在討論區提出問題,然後學生們可以看得到別人的提問(甚至跨班可看到),然後我要求學生們都必須去回答別人一個問題。有好幾個學生很喜歡這個活動,他們喜歡去找答案回答別人問題,有點像奇摩知識家那樣。
生物課程裡的平板任務
關於平板能進行的任務,我想先講一下歷史。
平板任務的歷史
我翻自己Blog來回憶我課程是怎麼跟iPad掛勾的。最早是自己買了一台iPad,然後心裡就想著我要用這台iPad取代我帶來帶去的筆電,於是我上App store找了好多App。(見iPad與我的生物教學)
大家第一次用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經驗?一開始花很多時間去找App來安裝,可是一個月過後,真的留下來用的就只有幾個app。我就是這樣啊,那時找了近百個生物相關的App,可是到最後真的在課堂上用來教學的不到10個,最常用在課堂上的,反而不是什麼生物相關的app,而是資料夾app,還有播放影片、投影片的app。用沒多久,覺得還是沒有小筆電順手,所以默默地又開始拿小筆電放影片。
後來2012年底學校有經費,可以買一些平板電腦,買幾台呢?5台,於是我們科就去申請,剛好就一人可以一台,可是這個平板最希望還是用在學生分組學習上,而不是讓老師拿著去上課。
當時少少的平板,我們再添上自己的iPad,拿來帶學生分組做影片,用的app是Doceri,一開始是在一個放學後的營隊課程裡操作,因為不用擔心進度問題,所以可以放膽去玩。(細節底加-用iPad讓學生錄製教學影片課程)
課程包括教學生操作app,到學生自己尋找題材錄製影片,最後再由老師幫忙上傳youtube,統一發表。我認為對學生的幫助很大,不過花費的課程時間就會比較多。後來我也移植這樣的課程到自己的任課班級,當時是任教資優班,因為還有外加課程的時間,所以也比較不需要擔心課程進度的問題。
在平板電腦數量遠少於學生人數的情況下,分組使用一定是必然的,不然怎麼夠用哩。可是要怎樣分組呢?我曾經讓四個人用一部平板電腦,結果很糟糕,因為一定有人擠不進去。所以那時候我曉得,如果要讓這麼多學生共用iPad,得幫學生分配任務,讓沒辦法使用iPad的學生有事可以做。
2014年1月時,得知有個教育部的行動學習計畫,知道的時候是申請死線的前幾天而已,急急忙忙我們投了計畫過去,結果居然雀屏中選得以參加,然後市府說會支援我們平板電腦,耶,超爽的,接下來就有很多平板可以用了吧?結果因為政府採購要很久很久時間,據說要到七月才有。雖然已經參與了行動學習計畫,但是前半年根本就沒有足夠平板電腦可以用,哈哈,這樣要怎麼寫結案報告?
還好4月份的時候市府先支援了20台iPad mini來用,那時是下學期,課程走到演化分類和生態,我就開始設計了一些相關活動來作。等到暑假到了,iPad mini還回去了,但市府採購的iPad還是沒有下來。我們心想,這樣到底要怎麼做出報告哩?還好還好,8月底開學前,市府的採購總算完成,我們跟市府借用的150台iPad air終於來到學校。這些給學生使用的iPad,並不是發給學生帶回家,而是都在校內使用,可能由老師借用到專科教室、一般教室,或是在行動學習教室裡使用。
需要改變的課程
我的課程本來是以教師為主的講述教學,再配合一些延伸活動來進行的,現在進入學生與平板比是1:1的環境,我不得不開始調整本來的課程,讓課程大大的改變。
為什麼一定要改?因為我曾經把課弄得很失敗。
我試過在分組的行動學習教室,用本來的講述上課方式,只是在課程途中讓學生每個人都能操作iPad查資料,結果那節課蠻混亂的,學生不熟怎麼查資料,查了也不知道要幹嘛。在那教室裡裡,學生也很難用分組的座位,專心聽我一個人在前面哇啦哇啦講。
如果真的想要純講述,排排坐的傳統教室座位是最好的,因為很好管控秩序。但在分組教室裡,就不要再想著用純講述的方式來授課了。唉,試了才知道,不過我應該要早早料想到,就想想在實驗室裡上正課的那種樣子就知道了。
總之那節課很失敗就是了,所以我知道我得改變,而且是大大的改變。改變的結果,也就是個別化學習囉,至於改變的過程,就是一連串的辛酸血淚史啊,不斷地遇到問題,再找方法解決它,然後再繼續遇到別的問題。(我應該也整理一下這個過程)
個別化學習的課程設計裡,除了老師我前後的引導和總結,最主要就是影片和評量。影片是自己拍攝的,評量除了前幾篇寫到的moodle測驗(基本上就是線上版本的多樣化紙筆測驗),再來就是其他的多元評量,進行的方式是用平板電腦去作很多很多的任務活動。
平板任務的類型
過去一年多來所作的活動,在blog裡都有記錄下來,不過都是做了什麼就紀錄什麼,挺分散的。七月底答應市網中心去分享,所以我就把那些活動整理起來。
Googel試算表版本 https://goo.gl/bSXIkb
網頁版本 https://goo.gl/GhPpYI
整理活動之後,我才發現能運用到平板電腦的單元還蠻多的,約有67%的課程單元都能融入。不過我不會強求一定要用平板融入所有的單元,因為有些單元其實更適合用探究方式直接作活動來進行,那些不一定需要平板電腦。
這些平板任務雖然對應的單元有所不同,但無非就是三個大方向:紀錄、查詢、回饋。
紀錄方面可以是尋找校園裡的生物拍照(校園植物、真菌、藻類、動物、植物向性、土壤組成),也可以是搭配手機顯微鏡、uHandy、隨身顯微鏡拍攝顯微影像。而紀錄後的影像、影片,再進一步利用skitch作標記與文字說明,或是製作成wiki、簡報、文件、電子書、短片。
查詢方面,可以使用現成App來獲取資料(人體解剖、地質年代的app),或是用Google查詢校園衛星空拍圖、生態系資料、養分資料、生物學名、保護區地點、公害事件、生物圖片,或是用Google翻譯,學唸拉丁文...。得到的資料再用多樣的方式從學生腦裡輸出,像是繪圖、填寫實體或線上學習單、製作簡報、口頭發表。
回饋的目的是利用Google表單、moodle上問卷模組、作業模組、資料庫模組蒐集學生資料。內容可以是學生的實驗結果(遺傳調查、心跳呼吸紀錄、實驗照片影片),也可以是學生對課程的想法或建議。而回饋到教師端的資料,再經由反饋的方式再利用(好拗口的說法啊),像是收集大量學生的實驗結果之後,讓學生自己觀看這些結果來討論、比較、分析(計算心跳平均值、比較細胞異同...)
當然,要作這些平板任務,得要先教會學生幾個基本功。很多都是學生已經會的,所以就分組同學互相教,或是先教會一個人,再用老鼠會的方式一個教一個,也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人。
這些基本功包括:
順著moodle測驗那篇文章所說的,線上測驗處理記憶和理解的認知層次是有優勢的,但是很難著力在高層次的認知層次。(用選擇題考評鑑?怎麼可能)
高層次的認知,就用那些平板任務來達成吧,舉幾個例子來說怎麼作:
下一篇再來講一些實例,怎麼利用Moodle+Google,讓這些平板任務更加完備。請見《Moodle+Google的多元評量QA案例》
平板任務的歷史
我翻自己Blog來回憶我課程是怎麼跟iPad掛勾的。最早是自己買了一台iPad,然後心裡就想著我要用這台iPad取代我帶來帶去的筆電,於是我上App store找了好多App。(見iPad與我的生物教學)
大家第一次用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經驗?一開始花很多時間去找App來安裝,可是一個月過後,真的留下來用的就只有幾個app。我就是這樣啊,那時找了近百個生物相關的App,可是到最後真的在課堂上用來教學的不到10個,最常用在課堂上的,反而不是什麼生物相關的app,而是資料夾app,還有播放影片、投影片的app。用沒多久,覺得還是沒有小筆電順手,所以默默地又開始拿小筆電放影片。
後來2012年底學校有經費,可以買一些平板電腦,買幾台呢?5台,於是我們科就去申請,剛好就一人可以一台,可是這個平板最希望還是用在學生分組學習上,而不是讓老師拿著去上課。
當時少少的平板,我們再添上自己的iPad,拿來帶學生分組做影片,用的app是Doceri,一開始是在一個放學後的營隊課程裡操作,因為不用擔心進度問題,所以可以放膽去玩。(細節底加-用iPad讓學生錄製教學影片課程)
課程包括教學生操作app,到學生自己尋找題材錄製影片,最後再由老師幫忙上傳youtube,統一發表。我認為對學生的幫助很大,不過花費的課程時間就會比較多。後來我也移植這樣的課程到自己的任課班級,當時是任教資優班,因為還有外加課程的時間,所以也比較不需要擔心課程進度的問題。
在平板電腦數量遠少於學生人數的情況下,分組使用一定是必然的,不然怎麼夠用哩。可是要怎樣分組呢?我曾經讓四個人用一部平板電腦,結果很糟糕,因為一定有人擠不進去。所以那時候我曉得,如果要讓這麼多學生共用iPad,得幫學生分配任務,讓沒辦法使用iPad的學生有事可以做。
2014年1月時,得知有個教育部的行動學習計畫,知道的時候是申請死線的前幾天而已,急急忙忙我們投了計畫過去,結果居然雀屏中選得以參加,然後市府說會支援我們平板電腦,耶,超爽的,接下來就有很多平板可以用了吧?結果因為政府採購要很久很久時間,據說要到七月才有。雖然已經參與了行動學習計畫,但是前半年根本就沒有足夠平板電腦可以用,哈哈,這樣要怎麼寫結案報告?
還好4月份的時候市府先支援了20台iPad mini來用,那時是下學期,課程走到演化分類和生態,我就開始設計了一些相關活動來作。等到暑假到了,iPad mini還回去了,但市府採購的iPad還是沒有下來。我們心想,這樣到底要怎麼做出報告哩?還好還好,8月底開學前,市府的採購總算完成,我們跟市府借用的150台iPad air終於來到學校。這些給學生使用的iPad,並不是發給學生帶回家,而是都在校內使用,可能由老師借用到專科教室、一般教室,或是在行動學習教室裡使用。
需要改變的課程
我的課程本來是以教師為主的講述教學,再配合一些延伸活動來進行的,現在進入學生與平板比是1:1的環境,我不得不開始調整本來的課程,讓課程大大的改變。
為什麼一定要改?因為我曾經把課弄得很失敗。
我試過在分組的行動學習教室,用本來的講述上課方式,只是在課程途中讓學生每個人都能操作iPad查資料,結果那節課蠻混亂的,學生不熟怎麼查資料,查了也不知道要幹嘛。在那教室裡裡,學生也很難用分組的座位,專心聽我一個人在前面哇啦哇啦講。
如果真的想要純講述,排排坐的傳統教室座位是最好的,因為很好管控秩序。但在分組教室裡,就不要再想著用純講述的方式來授課了。唉,試了才知道,不過我應該要早早料想到,就想想在實驗室裡上正課的那種樣子就知道了。
總之那節課很失敗就是了,所以我知道我得改變,而且是大大的改變。改變的結果,也就是個別化學習囉,至於改變的過程,就是一連串的辛酸血淚史啊,不斷地遇到問題,再找方法解決它,然後再繼續遇到別的問題。(我應該也整理一下這個過程)
個別化學習的課程設計裡,除了老師我前後的引導和總結,最主要就是影片和評量。影片是自己拍攝的,評量除了前幾篇寫到的moodle測驗(基本上就是線上版本的多樣化紙筆測驗),再來就是其他的多元評量,進行的方式是用平板電腦去作很多很多的任務活動。
平板任務的類型
過去一年多來所作的活動,在blog裡都有記錄下來,不過都是做了什麼就紀錄什麼,挺分散的。七月底答應市網中心去分享,所以我就把那些活動整理起來。
Googel試算表版本 https://goo.gl/bSXIkb
網頁版本 https://goo.gl/GhPpYI
這些平板任務雖然對應的單元有所不同,但無非就是三個大方向:紀錄、查詢、回饋。
紀錄方面可以是尋找校園裡的生物拍照(校園植物、真菌、藻類、動物、植物向性、土壤組成),也可以是搭配手機顯微鏡、uHandy、隨身顯微鏡拍攝顯微影像。而紀錄後的影像、影片,再進一步利用skitch作標記與文字說明,或是製作成wiki、簡報、文件、電子書、短片。
查詢方面,可以使用現成App來獲取資料(人體解剖、地質年代的app),或是用Google查詢校園衛星空拍圖、生態系資料、養分資料、生物學名、保護區地點、公害事件、生物圖片,或是用Google翻譯,學唸拉丁文...。得到的資料再用多樣的方式從學生腦裡輸出,像是繪圖、填寫實體或線上學習單、製作簡報、口頭發表。
回饋的目的是利用Google表單、moodle上問卷模組、作業模組、資料庫模組蒐集學生資料。內容可以是學生的實驗結果(遺傳調查、心跳呼吸紀錄、實驗照片影片),也可以是學生對課程的想法或建議。而回饋到教師端的資料,再經由反饋的方式再利用(好拗口的說法啊),像是收集大量學生的實驗結果之後,讓學生自己觀看這些結果來討論、比較、分析(計算心跳平均值、比較細胞異同...)
當然,要作這些平板任務,得要先教會學生幾個基本功。很多都是學生已經會的,所以就分組同學互相教,或是先教會一個人,再用老鼠會的方式一個教一個,也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人。
這些基本功包括:
- 會掃描QRcode:這可以把資料快速傳遞給學生,不過一群人圍著銀幕拍QR code實在很煩,建議還是有一個入口網站放資料。
- 熟悉專門課程入口網站:用協作平台或是moodle或是google classroom成立課程專屬的平台,要給學生的各種常駐或臨時的資料都放在上面,只要學生記得怎麼去這個網站就可以。
- 會從網址列直接鍵入縮網址和查詢資料:網址太長,我就會用ppt.cc作縮網址,讓學生直接鍵入網址,早先我用協作平台作入口網站還會先把縮網址做成貼紙,貼在iPad保護殼外面。後來改用moodle,因為在學校網站上就可以查到,所以就只要一開始教學生怎麼從學校網站找到moodle就可以。日後學生就只要會查學校網站,就可以找到入口網站。
- 會用iPad搜尋已安裝的App:iPad裝的app愈裝越多就越難尋找,所以要教怎麼用一指下拉螢幕找app。
- 會使用Skitch拍照和標示照片
- 拍照或錄影:幾乎是常識了,但每班還是有一兩位要教一下。不管拍什麼東西,除非課程時間多,千萬別叫學生自拍自己臉(拍手指去指標本還可以),他們交出一張自拍照要用一節課的時間,而且拍出來的自拍照跟本人還幾乎對不上,相當恐怖。
順著moodle測驗那篇文章所說的,線上測驗處理記憶和理解的認知層次是有優勢的,但是很難著力在高層次的認知層次。(用選擇題考評鑑?怎麼可能)
高層次的認知,就用那些平板任務來達成吧,舉幾個例子來說怎麼作:
- 學生學會了植物分類的特徵,就要會應用,拿那些知識來辨識校園植物。
- 拍了各種顯微照片,就要會分析不同細胞之間的異同
- 透過moodle的工作坊,去評鑑其他同學的作業
- 透過iPad拍攝照片後,創作電子書、wiki,設計海報,或是自己查詢資料製作生態系模型、胸腔模型、葉模型之後,再拍攝自己透過鏡頭講解這些模型的影片。
下一篇再來講一些實例,怎麼利用Moodle+Google,讓這些平板任務更加完備。請見《Moodle+Google的多元評量QA案例》
2015年8月12日
瞧瞧結構枝-髓心樁
蘇迪勒颱風一來,全台路樹倒了好多。在電視節目裡看到「專家」說路樹會倒是因為沒有修剪,所以頭重腳輕,不過,其實錯誤的修剪反而是造成樹木枝條掉落的原因。
比方說,將樹斷頭(樹頂的枝條大規模伐除)會造成切口長出很多不定芽,或是樹皮底下的潛伏芽開始生長,將來這些芽發育成枝條都僅是連著樹皮長出的枝條。在強風吹襲下最容易掉落,而且也容易把樹皮跟著撕一片下來。最近在路上看到這些倒木枝條,有很大的比例都是這樣的狀況。請見《瞧瞧非結構枝》
而從小樹就開始留著的枝條,因為樹幹和枝條的樹皮每個生長季節都會不斷地肥大生長,所以就會一層一層的疊著。寫這樣可能看不懂,沒關係,以前的資料可以看仔細。
這些從小就留著的枝條像是個樁子和髓心相連,十分穩固,因此稱為結構枝,而那個和髓心相連的結構,劉東啟老師叫它髓心樁。以前看劉東啟老師展示的標本時,就一直很想要自己親身在野外找看看。過去也是有找到過,像是在校園裡的木材就可以看到,不過我最想要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髓心樁。
四月份去逛了頭前溪的河床時,撿到這個東西,果然是我想要的。外行人看可能覺得沒什麼,不過內行人看了就知道這是個髓心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環枝組織怎麼樣一層包著一層,造成這樣的結構。
看相思烏臼樟樹和青剛櫟的木材
有個同事問我,他家小孩想要撿橡實,問我哪邊可以撿得到?心裡頭一想,平地大概就是青剛櫟了吧,可是這個時候還在結實,應該是撿不到,除非要撿去年的。
雖然說去山裡,有時會無意發現,不過如果要特地去找,我還真不知道去哪找,於是我查了新竹附近哪邊有青剛櫟,原來北埔大林橋附近和關西的牛欄河親水公園都有青剛櫟。
蘇迪勒颱風過了的隔天,我去了北埔找那棵新竹縣的珍貴老樹,其實還蠻好找的,往北埔冷泉的方向,過了大林橋就是了,很大的一棵樹呢。
颱風剛過,所以路邊滿是斷枝落葉
細看還可以看到小小的青剛櫟果實,果然現在還正在結果
看著地上一堆枝條,突然想起我還沒我還沒看過青剛櫟的木材,於是從車上拿出鋸子鋸了小段回去(沒錯,車上總是要備點工具)。
青剛櫟木材的放射狀的木質線很明顯,以前聽演講的時候說青剛櫟是輻射孔材,但是臺灣常見殼斗科木材圖鑑寫它是散孔材。
木材上面沾了水,更容易看到特色
我試了用不同的方式觀察導管孔,用美工刀削了一小片木片,然後放在紙上,底下打燈,就能明顯看到導管的排列樣子。其實我覺得還真的很有輻射狀的樣子。
中央垂直白色的是木質線,旁邊小洞就是導管孔,上方是樹皮位置,下方則是髓心。
撿拾青剛櫟枝條時,旁邊還有一些相思樹、烏臼和樟樹的枝條,所以我也鋸了一些下來。烏臼的木材有一點味道,不過沒有識別度。
仔細看木材切面,可以看到導管孔排列成一圈一圈
在中國的資料裡,說烏臼是半環孔材至散孔材
相思樹的木材味道很有記憶性,新鮮的剛鋸開會聞到臭臭的味道,但是隔天再聞時,味道就淡了。
這種木材的導管孔排列是散孔材
樟樹的味道很特別,光聞味道就可以知道這是樟樹
也一樣是散孔材
雖然說去山裡,有時會無意發現,不過如果要特地去找,我還真不知道去哪找,於是我查了新竹附近哪邊有青剛櫟,原來北埔大林橋附近和關西的牛欄河親水公園都有青剛櫟。
蘇迪勒颱風過了的隔天,我去了北埔找那棵新竹縣的珍貴老樹,其實還蠻好找的,往北埔冷泉的方向,過了大林橋就是了,很大的一棵樹呢。
颱風剛過,所以路邊滿是斷枝落葉
細看還可以看到小小的青剛櫟果實,果然現在還正在結果
看著地上一堆枝條,突然想起我還沒我還沒看過青剛櫟的木材,於是從車上拿出鋸子鋸了小段回去(沒錯,車上總是要備點工具)。
青剛櫟木材的放射狀的木質線很明顯,以前聽演講的時候說青剛櫟是輻射孔材,但是臺灣常見殼斗科木材圖鑑寫它是散孔材。
木材上面沾了水,更容易看到特色
我試了用不同的方式觀察導管孔,用美工刀削了一小片木片,然後放在紙上,底下打燈,就能明顯看到導管的排列樣子。其實我覺得還真的很有輻射狀的樣子。
中央垂直白色的是木質線,旁邊小洞就是導管孔,上方是樹皮位置,下方則是髓心。
撿拾青剛櫟枝條時,旁邊還有一些相思樹、烏臼和樟樹的枝條,所以我也鋸了一些下來。烏臼的木材有一點味道,不過沒有識別度。
仔細看木材切面,可以看到導管孔排列成一圈一圈
在中國的資料裡,說烏臼是半環孔材至散孔材
相思樹的木材味道很有記憶性,新鮮的剛鋸開會聞到臭臭的味道,但是隔天再聞時,味道就淡了。
這種木材的導管孔排列是散孔材
樟樹的味道很特別,光聞味道就可以知道這是樟樹
也一樣是散孔材
Moodle的試題類型
不免重提一下,學生在認知領域裡的學習包含了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基礎的記憶和理解層次穩固了,上頭高層次的能力才能充分發展。
但怎麼去穩固基礎的的層次呢?影片和紙筆測驗,是很方便利用的工具。
紙筆測驗的題形僵化、選擇題限制學生思考...這都是許多人對這些測驗不屑的原因。不過不屑歸不屑,在大型正式測驗裡,這些都還是主流,原因不外忽公平、快速、客觀...。
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我們把整個認知領域的學習分成高低兩大塊,高層次的就從應用到創造,低層次的就底下兩個。選擇題那些測驗的強項是可以檢測低層次的部份,而高層次的當然就不適合,而是應該採用其他的多元評量。
我們去看坊間測驗卷,或是段考考卷,通常都是一張考卷考三四十題,裡頭包含了那個學習期間所學到的各種概念,比方說我們可能會在同一張卷子裡看到心臟的概念、維管束的概念。當我們的學生考完這樣的卷子,我們有沒有辦法讓學生很快了解自己還沒弄懂什麼概念呢?很難,除非你今天有把卷子做了分類,變成一個個的區塊,每個區塊都看不同的主要概念,比方說第一區塊就考心臟,第二區塊就考維管束。不過通常我們都會把試題的順序打亂,所以你很難看到這樣編排的試卷。
再者是試題本身的問題,你一定看過這樣的問題「下列選項何者錯誤」,可是底下四個選項分別考了不同的概念,比方說這題要問的是植物的運輸,選項A是問維管束的組成,選項B問的是木材,選項C問的是蒸散作用。這樣的問題不是不好,而是它運用的時機,如果是用來評估一段期間的學習成果,作為總結性評量,那倒還好。可是當我們想要運用它作為評估學生能力,協助學生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時,那就不太好使力了。
因此無論從整張試卷,或是單個題目,若是將目標設定為形成性評量,那我會認為成卷以小單元考試,且單題就是考一個概念。如此一來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試題,知道自己哪個概念還不夠懂,而且老師才有辦法去協助。這也才能提供我們幫助學生做第一級的補救教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就能立刻被診斷出需要協助的地方。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邁肯錫公司提出的「MECE」就是很好的參考依據。MECE的原文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我認為無論是錄製影片或是編製形成性評量的測驗時,這都是很好的目標。
Ewan McIntosh認為形成性評量就像是GPS。GPS會在過程中,不斷重新計算路徑,幫助駕駛人走回正途。
所以我會在Moodle的測驗題庫裡,用MECE的概念把各類試題分類到最小概念,而成卷時也都是以小單元方式考試,一次頂多考七題。有些成卷會開啟多次作答,就算學生作到把答案背下來也無妨,畢竟有些記憶的概念,就是希望學生背下來,測驗只是一個引子。而有些成卷會限制作答次數為三次,我從後台會看到學生是否達成標準時,若是未達,我就可以立刻去了解狀況,而不是等到數週之後的段考完,原來學生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Moodle的測驗題很多種類型,而我自己最常使用的是其中這幾項。
不用說,一定有單選題。這些題目是從題庫裡直接匯出匯入的。部份難題我會另外在試題回饋裡放上試題解說的文字或是解題影片,當學生答錯時,可以藉由這些資訊從中學習。
Moodle的測驗裡,本來就有填充題,不過我另外安裝外掛,可以做出拖曳文字的配合題。答案在底部,學生就把文字拖曳到文字框裡就行。這個外掛可以設定選項數量多於文字框數量,所以並不是每個選項都會被選到,降低學生猜題的可能性。
排序題目在生物評量裡也很常見,從循環途徑排序、器官排序、減數分裂等,這個外掛ordering可以建立排序題,不過目前這個外掛怪怪的,有時候明明全對,但是會呈現部份答對的狀況。
生物課程的計算題有三處,一是熱量計算,二是遺傳機率,三是捉放法。Moodle的計算題有兩種,一種叫做「計算題」,另一種叫做「簡單計算題」。我使用的是「計算題」這種題型,好處是可以將試題裡的文字參數化,每次作答雖然都是同樣題目,但是數字都不同,當然標準答案也是以公式自動計算出來的。
Moodle的配合題可以作到選項比題目少,也就是說選項會重複使用。
雖然Moodle本身有是非題,不過我通常是把配合題當是非題在用。像這類型的配合題,我是把原本的單選題選項拿出來改的。特別是那種「下列何者為非」,那種題目其實就是在判斷那個選項是對,那個選項是錯。
生物課程裡的填圖題太多了,像是消化系統的填圖或是循環系統的填圖。紙筆測驗裡,通常不是直接考填圖,而是圖片上另外標示甲乙丙丁,然後底下的題目再問你甲具有什麼什麼功能。可是這樣的題目有個風險,如果學生看不懂那張示意圖,那麼底下的題目就不會寫了。所以我就會把這種題目分開來,一個題目只考一個概念,比方說單獨考填圖。這個題型也是外掛來的。
前面提到的排序外掛,沒有辦法用圖片來排序,所以我就改用填圖的外掛來改,分別製作題幹的底圖和排序的底圖,這樣就可以作圖片排序了。這題目最常用的應該是分裂的過程。
用概念來分類試題,讓整理題目或挑題變得很方便。我的形成性的測驗,就是用這些概念來考,一份測驗卷只考一個概念,每個測驗卷就只有5題,寫起來很快,評估理解度也快,所以學生這個測驗卷沒達標準,就代表這個概念不懂。這比起一次考30題的測驗卷,然後一次考一章的概念要好得多。
有些測驗我會安排有兩題是我認為一定得會的(比方說填寫器官圖),另外三題就從該概念裡隨機挑題。或者五題都是從同一概念裡隨機挑題。
這種以概念為主的形成性評量,可以幫助我和學生很快知道哪些概念(不是單元喔)需要補救,然後即時在課堂上就給他補下去。
下面這張圖來自Moodle的外掛Gizmo,紅方塊代表完成該測驗達到標準,由上而下則是每次的概念評量,由左至右則是每個學生。這讓我清楚知道每個人的學習進程和需補強的概念。這是今年暑期輔導時某個九年級班級的學習狀況,班上有25%的學生能力可以超前進度,20%的學生程度較慢,有很多需要另外補救,其他約55%的學生則是少數概念要加強。我教了六個班級,狀況都差不多。
以前我沒辦法去評估學生的個別差異,所以多數用大班講述式教學,但是現在都已經看到個別差異了,總不能還一視同仁的,用同一套教法和進度要求每個學生,因為我根本沒辦法決定教學主體是後面的20%學生,還是中間的55%,或是前面的20%。
目前以「個別化學習」的方式來授課,大幅讓出了我在講台的時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個別的時間去作適合自己的事情。程度好的學生給他時間,讓他加速加深。程度中或低的學生,讓我有時間去個別補救。針對全班大多數有問題的概念(像是血液循環途徑、呼吸運動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就用10-15分鐘進行全班授課,而少數同學有問題的概念則是個別解決。此外我也有時間坐在學生旁邊個別評估狀況,教他們解題技巧和指導學習的方式。
評估學生的方式除了直接看Moodle呈現的數位資料(分數、完成時間、答對率...等),上述的試題類型也是很好的工具。單選題當然是最沒辦法用的,因為他答對不代表就懂。好用的是其他題目,像是填圖、排序等等比較要動腦筋的題目,學生作答時,我就在旁邊看他怎麼完成,再問一問他,通常就能知道問題出現在哪,我再告訴他怎麼解決問題。這不單獨只是針對題目本身,而是遇到學習困難要用什麼解決方案來解決,像是要看什麼樣的資料或影片,或是我透過口頭問答來教他。
這有沒有效率呢?一個學生我大約指導1-3分鐘,所以一節課大約可以跟10多個學生談話,暑輔一週一次兩節課,所以一週就可以指導完大部分學生的狀況。
但怎麼去穩固基礎的的層次呢?影片和紙筆測驗,是很方便利用的工具。
紙筆測驗的題形僵化、選擇題限制學生思考...這都是許多人對這些測驗不屑的原因。不過不屑歸不屑,在大型正式測驗裡,這些都還是主流,原因不外忽公平、快速、客觀...。
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我們把整個認知領域的學習分成高低兩大塊,高層次的就從應用到創造,低層次的就底下兩個。選擇題那些測驗的強項是可以檢測低層次的部份,而高層次的當然就不適合,而是應該採用其他的多元評量。
我們去看坊間測驗卷,或是段考考卷,通常都是一張考卷考三四十題,裡頭包含了那個學習期間所學到的各種概念,比方說我們可能會在同一張卷子裡看到心臟的概念、維管束的概念。當我們的學生考完這樣的卷子,我們有沒有辦法讓學生很快了解自己還沒弄懂什麼概念呢?很難,除非你今天有把卷子做了分類,變成一個個的區塊,每個區塊都看不同的主要概念,比方說第一區塊就考心臟,第二區塊就考維管束。不過通常我們都會把試題的順序打亂,所以你很難看到這樣編排的試卷。
再者是試題本身的問題,你一定看過這樣的問題「下列選項何者錯誤」,可是底下四個選項分別考了不同的概念,比方說這題要問的是植物的運輸,選項A是問維管束的組成,選項B問的是木材,選項C問的是蒸散作用。這樣的問題不是不好,而是它運用的時機,如果是用來評估一段期間的學習成果,作為總結性評量,那倒還好。可是當我們想要運用它作為評估學生能力,協助學生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時,那就不太好使力了。
因此無論從整張試卷,或是單個題目,若是將目標設定為形成性評量,那我會認為成卷以小單元考試,且單題就是考一個概念。如此一來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試題,知道自己哪個概念還不夠懂,而且老師才有辦法去協助。這也才能提供我們幫助學生做第一級的補救教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就能立刻被診斷出需要協助的地方。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邁肯錫公司提出的「MECE」就是很好的參考依據。MECE的原文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我認為無論是錄製影片或是編製形成性評量的測驗時,這都是很好的目標。
Ewan McIntosh認為形成性評量就像是GPS。GPS會在過程中,不斷重新計算路徑,幫助駕駛人走回正途。
所以我會在Moodle的測驗題庫裡,用MECE的概念把各類試題分類到最小概念,而成卷時也都是以小單元方式考試,一次頂多考七題。有些成卷會開啟多次作答,就算學生作到把答案背下來也無妨,畢竟有些記憶的概念,就是希望學生背下來,測驗只是一個引子。而有些成卷會限制作答次數為三次,我從後台會看到學生是否達成標準時,若是未達,我就可以立刻去了解狀況,而不是等到數週之後的段考完,原來學生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不用說,一定有單選題。這些題目是從題庫裡直接匯出匯入的。部份難題我會另外在試題回饋裡放上試題解說的文字或是解題影片,當學生答錯時,可以藉由這些資訊從中學習。
多選題,有些單選題的題幹裡,會有甲乙丙丁戊等分項,然後選項裡是A.甲乙丙 B.乙丙...。這種題目本質上就是多選題,只是國中階段的試卷沒有多選題,所以通常都是降低試題難度用單選題來作。我會把這類型的題目還原變成多選題,讓學生每個選項都得去了解。
Moodle的測驗裡,本來就有填充題,不過我另外安裝外掛,可以做出拖曳文字的配合題。答案在底部,學生就把文字拖曳到文字框裡就行。這個外掛可以設定選項數量多於文字框數量,所以並不是每個選項都會被選到,降低學生猜題的可能性。
排序題目在生物評量裡也很常見,從循環途徑排序、器官排序、減數分裂等,這個外掛ordering可以建立排序題,不過目前這個外掛怪怪的,有時候明明全對,但是會呈現部份答對的狀況。
生物課程的計算題有三處,一是熱量計算,二是遺傳機率,三是捉放法。Moodle的計算題有兩種,一種叫做「計算題」,另一種叫做「簡單計算題」。我使用的是「計算題」這種題型,好處是可以將試題裡的文字參數化,每次作答雖然都是同樣題目,但是數字都不同,當然標準答案也是以公式自動計算出來的。
Moodle的配合題可以作到選項比題目少,也就是說選項會重複使用。
雖然Moodle本身有是非題,不過我通常是把配合題當是非題在用。像這類型的配合題,我是把原本的單選題選項拿出來改的。特別是那種「下列何者為非」,那種題目其實就是在判斷那個選項是對,那個選項是錯。
生物課程裡的填圖題太多了,像是消化系統的填圖或是循環系統的填圖。紙筆測驗裡,通常不是直接考填圖,而是圖片上另外標示甲乙丙丁,然後底下的題目再問你甲具有什麼什麼功能。可是這樣的題目有個風險,如果學生看不懂那張示意圖,那麼底下的題目就不會寫了。所以我就會把這種題目分開來,一個題目只考一個概念,比方說單獨考填圖。這個題型也是外掛來的。
前面提到的排序外掛,沒有辦法用圖片來排序,所以我就改用填圖的外掛來改,分別製作題幹的底圖和排序的底圖,這樣就可以作圖片排序了。這題目最常用的應該是分裂的過程。
我剛開始建置Moodle測驗時,因為題目都是直接從題庫光碟裡匯出,當初為了省事起見,都是一章一章匯出題目,所以那時候建置的題目是「整章」一個分類,這造成很大的困擾,因為沒有辦法順利的尋找題目,常常得用瀏覽器的搜尋功能來找題目的關鍵字。
後來慢慢把題目分節來放,可是後來發現這樣還不夠,所以又建了更細的分類,以概念來區分題目,通常教科書裡的「一節」內容,可以區分成數個概念。
用概念來分類試題,讓整理題目或挑題變得很方便。我的形成性的測驗,就是用這些概念來考,一份測驗卷只考一個概念,每個測驗卷就只有5題,寫起來很快,評估理解度也快,所以學生這個測驗卷沒達標準,就代表這個概念不懂。這比起一次考30題的測驗卷,然後一次考一章的概念要好得多。
有些測驗我會安排有兩題是我認為一定得會的(比方說填寫器官圖),另外三題就從該概念裡隨機挑題。或者五題都是從同一概念裡隨機挑題。
這種以概念為主的形成性評量,可以幫助我和學生很快知道哪些概念(不是單元喔)需要補救,然後即時在課堂上就給他補下去。
下面這張圖來自Moodle的外掛Gizmo,紅方塊代表完成該測驗達到標準,由上而下則是每次的概念評量,由左至右則是每個學生。這讓我清楚知道每個人的學習進程和需補強的概念。這是今年暑期輔導時某個九年級班級的學習狀況,班上有25%的學生能力可以超前進度,20%的學生程度較慢,有很多需要另外補救,其他約55%的學生則是少數概念要加強。我教了六個班級,狀況都差不多。
以前我沒辦法去評估學生的個別差異,所以多數用大班講述式教學,但是現在都已經看到個別差異了,總不能還一視同仁的,用同一套教法和進度要求每個學生,因為我根本沒辦法決定教學主體是後面的20%學生,還是中間的55%,或是前面的20%。
目前以「個別化學習」的方式來授課,大幅讓出了我在講台的時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個別的時間去作適合自己的事情。程度好的學生給他時間,讓他加速加深。程度中或低的學生,讓我有時間去個別補救。針對全班大多數有問題的概念(像是血液循環途徑、呼吸運動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就用10-15分鐘進行全班授課,而少數同學有問題的概念則是個別解決。此外我也有時間坐在學生旁邊個別評估狀況,教他們解題技巧和指導學習的方式。
評估學生的方式除了直接看Moodle呈現的數位資料(分數、完成時間、答對率...等),上述的試題類型也是很好的工具。單選題當然是最沒辦法用的,因為他答對不代表就懂。好用的是其他題目,像是填圖、排序等等比較要動腦筋的題目,學生作答時,我就在旁邊看他怎麼完成,再問一問他,通常就能知道問題出現在哪,我再告訴他怎麼解決問題。這不單獨只是針對題目本身,而是遇到學習困難要用什麼解決方案來解決,像是要看什麼樣的資料或影片,或是我透過口頭問答來教他。
這有沒有效率呢?一個學生我大約指導1-3分鐘,所以一節課大約可以跟10多個學生談話,暑輔一週一次兩節課,所以一週就可以指導完大部分學生的狀況。
python做試題轉檔到moodle
七月的時候,要幫梅子建立高中生物的moodle題庫,就把高中的題庫光碟拿來看看。雄哥有寫過一個Excel VBA程式用來把幾家出版社的國中小題庫轉成moodle可以用的格式,但是因為高中還有複選題什麼的,所以要直接拿雄哥的來用,看來不大行。
沒現成的,乾脆就自己寫,可是不知道用哪個程式語言來寫啊,想來想去乾脆用python,因為我完全沒用過,剛好邊寫邊學。
雖然沒用過,但是程式的邏輯反正都差不多,只要弄懂基本語法就可以。於是我根據我的各種需求改寫各種範例再進行組合成題庫轉檔Gift格式的Python程式。如果有人要拿去用,基本也要略懂python,這樣才能看懂這裡頭在幹嘛就是了。
我沒打算寫使用教學,但是還是要幫自己筆記一下進行過程,不然隔一陣子沒碰就會忘記當初的細節。
一開始我先把題庫裡的docx檔轉成txt檔(還得注意要轉成utf8),再利用python轉成Gift格式,最後再匯入moodle。算算高一和高二的題目加一加也快要四千題耶,還好做了轉檔程式,如果是自己一題一題建立,應該會老死才是。
自己寫的python轉檔程式有幾個特點:
- 把數個題庫txt檔,轉換合併成一個Gift格式,所以匯入時只要匯入一個檔案就行。
- 每個題目在moodle裡都自動進行分類了,分類依據是把原題目檔名當作章節名稱,另外再把單選和非選放在不同分類項下。
- 試題的「試題概念名稱」完整放入題幹和選項,這樣在moodle選題時,可以用搜尋關鍵字的方式,快速找到想要的題目。
- 轉檔沒有辦法匯入圖片,所以圖片題的「試題概念名稱」都會在前面加入[圖]的字樣,以便之後快速判別這些題目,以後再一個一個手動加入圖片。事後再把這些圖片題另建分類,也可以避免隨機出題去出到這些該有圖,但是還沒有放圖的題目。
- moodle沒有辦法依據期望值設定答對應該給幾分,答錯應該扣多少,所以複選題的部份,我會自動計算每個選項答對應該得多少百分比,例如只有三個選項,該選項答對就只得33.33333%,其他不該選擇的選項,選了都是扣100%。
2015年8月10日
動物也要過馬路
數週前對「動物過馬路」這個議題很感興趣,所以去了苗栗和陽明山拍了一些照片。
陽明山國家公園裡頭有「陽明山野生動物穿越道路涵洞系統」,是在既有道路下方開挖涵洞,讓野生動物可以循著這個管道從此岸到彼岸。可是野生動物怎麼會乖乖利用呢?
在涵洞周圍設計了誘導網,這有點像是蝦籠和魚籠的入口,喇叭狀的開口讓動物自然而然就往涵洞裡去了。靠近道路的水溝也設計了下傾的壓克力,讓動物上不了馬路,避免成為路殺受害者。涵洞裡也裝置了紅外線感應照相機和攝影機,可以紀錄穿越涵洞的動物種類,以作為研究資料。
在影像資料中發現,蛇、蛙、白鼻心和鼬獾都是涵洞常客,其中鼠類也是最常利用的。
路邊還會設置「動物穿越涵洞」的告示牌,這當然不是給野生動物看的,而是讓用路人知道道路不是你專用!陽明山還有貓頭鷹穿越的告示牌,不過這次沒辦法停車拍照,所以就先記者,以後再拍。不過我倒是很好奇,蛇、鼠可以讓牠們走涵洞,但是貓頭鷹這些飛鳥要怎麼引導他們安全之路呢?
再來是苗栗
今年5月23日起,在西湖休息站展出了「國道.石虎.平安龜特展」,內容介紹了石虎、和食蛇龜的保育現況,還有穿越台灣西部平原丘陵的國道如何作到環境保育,畢竟國道所佔據的地方是淺山生態系。
說到動物過馬路,不得不提的就是被稱為「天空之眼」的三號國道的西湖段大跨距拱橋,橋長144公尺、寬8.6公尺。來往苗栗一帶一定會注意到這座高聳的大橋。
從Google的衛星圖上可以看到國道三號走東北、西南的方向,切過苗栗的丘陵,因此必須建立一座拱橋來溝通國道兩岸。
這座橋的兩邊都是僅容一車通過的產業道路,人走著走著自然就會過橋,但是野生動物呢?可不會乖乖走那座橋,反而有時會衝進高速公路,成了輪下亡魂。(參見《動物過馬路》相簿)
因此高工局在這座跨越橋上做了一些設計,讓它成為台灣第一座跨越式動物通道。
你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搜尋「天空之眼」,可以看到那座橋的街景。
2011年1月,就還是普通的一座橋
2013年3月,橋邊1/3已經設置了綠籬,有些小植栽
2015年六月我來到這裡,看到綠籬已經有半公尺高了,野生動物通過時,有足夠的隱密性。根據橋邊的紅外線感應照相機的紀錄,已經有台灣野兔、鼬獾、白鼻心、石虎的使用紀錄了。
橋面上有設置「動物通道,減速慢行」的告示牌。
高速公路欄杆邊坡也有1485公尺長的動物防護網,防止動物進入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不太了解為什麼只有一段有動物防護網,後來登高看了這附近的地形就了解了。照片上方是北方,隱約可看到西湖服務區的白色建築物,中間則是西湖溪的河岸平原。為了能連結平原和丘陵,所以這部份都採高架,動物當然也就不會進入國道。而近處的丘陵和國道相鄰,自然就會有動物誤上國道了。
在這趟旅行中,經過一處廟宇-福龍宮,廟埕前的風景極為開闊,通霄一帶的淺山地形一覽無遺,算是意外的收穫。
看一下科技大觀園的幾個相關文章
龍貓森林裡的臺灣石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53/10/1/524.htm
生態工法 做法到底有哪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13/13/10/1/1837.htm
陽明山國家公園裡頭有「陽明山野生動物穿越道路涵洞系統」,是在既有道路下方開挖涵洞,讓野生動物可以循著這個管道從此岸到彼岸。可是野生動物怎麼會乖乖利用呢?
在涵洞周圍設計了誘導網,這有點像是蝦籠和魚籠的入口,喇叭狀的開口讓動物自然而然就往涵洞裡去了。靠近道路的水溝也設計了下傾的壓克力,讓動物上不了馬路,避免成為路殺受害者。涵洞裡也裝置了紅外線感應照相機和攝影機,可以紀錄穿越涵洞的動物種類,以作為研究資料。
在影像資料中發現,蛇、蛙、白鼻心和鼬獾都是涵洞常客,其中鼠類也是最常利用的。
路邊還會設置「動物穿越涵洞」的告示牌,這當然不是給野生動物看的,而是讓用路人知道道路不是你專用!陽明山還有貓頭鷹穿越的告示牌,不過這次沒辦法停車拍照,所以就先記者,以後再拍。不過我倒是很好奇,蛇、鼠可以讓牠們走涵洞,但是貓頭鷹這些飛鳥要怎麼引導他們安全之路呢?
再來是苗栗
今年5月23日起,在西湖休息站展出了「國道.石虎.平安龜特展」,內容介紹了石虎、和食蛇龜的保育現況,還有穿越台灣西部平原丘陵的國道如何作到環境保育,畢竟國道所佔據的地方是淺山生態系。
說到動物過馬路,不得不提的就是被稱為「天空之眼」的三號國道的西湖段大跨距拱橋,橋長144公尺、寬8.6公尺。來往苗栗一帶一定會注意到這座高聳的大橋。
從Google的衛星圖上可以看到國道三號走東北、西南的方向,切過苗栗的丘陵,因此必須建立一座拱橋來溝通國道兩岸。
這座橋的兩邊都是僅容一車通過的產業道路,人走著走著自然就會過橋,但是野生動物呢?可不會乖乖走那座橋,反而有時會衝進高速公路,成了輪下亡魂。(參見《動物過馬路》相簿)
因此高工局在這座跨越橋上做了一些設計,讓它成為台灣第一座跨越式動物通道。
你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搜尋「天空之眼」,可以看到那座橋的街景。
2011年1月,就還是普通的一座橋
2015年六月我來到這裡,看到綠籬已經有半公尺高了,野生動物通過時,有足夠的隱密性。根據橋邊的紅外線感應照相機的紀錄,已經有台灣野兔、鼬獾、白鼻心、石虎的使用紀錄了。
橋面上有設置「動物通道,減速慢行」的告示牌。
高速公路欄杆邊坡也有1485公尺長的動物防護網,防止動物進入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不太了解為什麼只有一段有動物防護網,後來登高看了這附近的地形就了解了。照片上方是北方,隱約可看到西湖服務區的白色建築物,中間則是西湖溪的河岸平原。為了能連結平原和丘陵,所以這部份都採高架,動物當然也就不會進入國道。而近處的丘陵和國道相鄰,自然就會有動物誤上國道了。
在這趟旅行中,經過一處廟宇-福龍宮,廟埕前的風景極為開闊,通霄一帶的淺山地形一覽無遺,算是意外的收穫。
看一下科技大觀園的幾個相關文章
龍貓森林裡的臺灣石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53/10/1/524.htm
生態工法 做法到底有哪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13/13/10/1/1837.ht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