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

科展報告的架構順序

看自己學生或是其他學生的科展報告,常常覺得很困擾。假設裏頭有五個小實驗,他們會把五個小實驗的實驗方法寫完以後,再另外把五個小實驗的結果圖表寫出來,然後再討論那些圖表在幹嘛。能夠看得懂這樣順序的人,除了作者自己以外,不然就是記性很好的人了。

看完了第五個實驗過程之後,你還會清楚記得第一個實驗做的變因是什麼嗎?又不是在考記憶力。

究竟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順序啊?我就問學生啦,學生就說「科展的辦法寫的啊」

好,科展的辦法是要你依序寫出
研究過程或方法
研究結果
討論

的確是這樣,但是你可以調整一下,讓架構還是依照這樣的順序,可是是可以讓讀者很容易理解的架構。

做一張圖來了解一下,你可以把第一個小實驗的方法結果和討論寫在一起之後,再去寫第二個小實驗啊。

你做實驗的順序不就應該是這樣嗎,做完第一個實驗之後,得到的結果是用來規劃第二個實驗的流程。比方說做了第一個實驗,知道某某實驗高於60度C是做不下去的,只有30度C是可以的,所以你第二個實驗就可以把30度C變成控制變因。

總之,寫報告的時候,邏輯和順序很重要,不然就只有自已看得懂,別人都看不懂啊。


Google繪圖檔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