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教室帶進自然?自然帶進教室?

教室裡有一排矮櫃,一直都是我擺上各種自然物的地方。
我擺過山上砍下的的檳榔樹,擺過學生種營養器官的成果



最近則是擺過紋白蝶、和一些青蛙卵,旁邊還擺上一台顯微鏡,讓學生可以隨時觀察胚胎發育的過程


那些我從家中帶來的紋白蝶幼蟲,分送給每個學生,請他們每週觀察記錄。

數週過去了,真正能羽化飛走的好少,許多都死在幼蟲期。為什麼呢?
我一直想不透,明明是只要給菜葉就能養活的小蟲,怎麼會存活率這麼低呢?
想來想去,我只能猜,應該是農藥殘留的問題吧?

在學生每週交來的紋白蝶觀察作業裡,不乏優秀作品。

許多學生把幼蟲畫成蚯蚓或是蜈蚣,簡菡是少數幾個畫得很精確的同學。很令人納悶,為何畫出一隻正確的幼蟲有這麼難,後來問了幾個同學才知道,他們最大的困擾是不敢靠蟲太近,也不敢把蟲拿在手上觀察。



蛹,一個很特別的階段,過了,就可以成蝶了。
目前為止班上同學裡,只有三位的蟲有順利羽化。

庭嘉觀察得很仔細,把蛹外部的特徵都畫得非常仔細,國中學生能有這樣的觀察力,很不簡單。


不過坦白說,能仔細觀察的人不多。觀察,對學生來說,好像是一個很虛幻的字眼。

我想到前幾天讓學生思考科學探究的主題,結果大多數的學生只想到綠豆和黴菌。這代表什麼呢?觀察的東西不夠多,所以只能想到綠豆和黴菌?

科學探究的起點是觀察現象,然後找出問題進行研究。如果在觀察現象的時候就卡住了,那麼後來的階段恐怕也會有問題啊。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增進學生的自然觀察能力,目前為止,把自然帶進教室的作法比較多。所以矮櫃上有許多自然物。不過我並不覺得這樣是最好的,我期待能夠將教室帶進自然,不過在那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像月鈴老師說的「開天眼」,把學生的視野打開,讓學生能夠自己去發掘。

我前一陣子帶學生繞過一小時的校園,我覺得我的作法還不錯。我帶著學生走到羅漢松旁,告訴他們,在這樹上有一種小蟲,很小很小,是紫色的,你們找得到嗎?(羅漢松蚜)

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好多東西,包括一些蚜蟲以外的生物。介紹完蚜蟲之後,我又說,這樹上可能還有一些牠的朋友或是天敵,你們再找找。果然,學生又找到了螞蟻和瓢蟲(包括成蟲和幼蟲)。

除了帶到樹旁這件事,其它的生物都是學生自己找到的。

這樣的作法有點像母雞帶小雞去吃東西。母雞把一群小雞帶到草地上之後,就讓小雞自己找草地上的蟲來吃了。如果是由老師自己去灌知識,這就有點像燕子在餵小孩一樣。哪種比較好,沒有定論,可能要看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學生來決定。

不過很可惜的是,我訓練孩子的時間還不夠,如果有更多的時間來訓練觀察,也許會有更好表現。

會觀察還要會問問題,目前想到也許還可以這麼做:要求學生在某一個定點停留。用眼耳口鼻手當工具,去翻挖掀搓自然物,記下現象。問數個Who、When、What、Where、How、Why的問題?也許這會是個將教室帶進自然的捷徑?也是帶入主動獨立科學探索的路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