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把猴子臉嘴巴的位置當作原生木質部的位置,額頭當作韌皮部。不過眼尖的晞均編輯發現似乎怪怪的。我今天用課餘的時間,仔細看了照片比對,以及查了一些國外的資料。覺得果然有問題。
下面這張圖是把竹筷裡的猴臉和新鮮竹子的猴臉貼在一起比較。
- B的部份像眼睛,是木質部導管沒錯
- C的部份本來我以為是原生木質部的位置,實際上應該是韌皮部的位置。是因為壁太薄所以破掉嗎?
- 那麼A和D的位置又是什麼?
這兩個位置困擾一上午,一方面是和底圖的竹子莖相比,發現竹莖的猴臉有些沒有A也沒有D,而查了一些竹子莖的顯微照片,也沒看到這個部位,當然也沒有標示。後來我參考這兩個網頁,大概猜出來那是什麼。
- 竹類植物解剖特徵(http://www.fgr.cn/CNBamboo/RESOURCES/anatomy/anatomy1.htm)
- http://www.chemeng.ntnu.no/research/paper/Online-articles/Nonwoods/Nonwood.html
- http://www.bichemi.co.jp/newsold/0712news.html
而這些不同樣子的猴子臉,在這裡也有解釋。
纖維股的有無,以及維管束鞘的情況,在不同竹種之間以及同一竹株不同段位置;司以至同一竹壁切面上的不同部位都有變異
還好晞均發現原本的說法有問題,這麼一來,我也學到了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