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

從學生的角度思考

最近去參加了整天的研習,有機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與感受當學生的感覺,然後就產生了很多感覺。

首先,老師安排學生進行討論活動時,說好的時間開始後,老師還在對全班講著規則,要注意這,要注意那。當下我發現,身為學生的我一直被打斷,根本無法討論,我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從這我學會了適時「閉嘴」

其二,講述技巧再好,也要準時下課。說著「我們就不下課囉,你們要上廁所的可以自己去」,這樣是很不專業的。想想過往的研習,遇到的教授很少有準時下課的情況啊。常常都有「我們這節不下課喔,等一下讓你們提早結束」這種狀況出現。其實,如果是大量講述,我倒是覺得可以每隔30分鐘,下課5分鐘,或者說,就算不是下課,也至少閉嘴停下來。

三,認真的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課,未必能將有效傳輸知識。我在被講述教學時,我注意到我的「專注時間」長度的變化,短的約10分鐘,長的可以到25分鐘。如果講師繼續講述,而且已經超過我的專注時間時,我就必須要作些事情來重新啟動我的下一階段專注,像是紙上塗鴉畫講師,寫下所有聽到的字。或是我開始拆三色筆,拆到剩筆心彈簧,然後組回去再拆一次。大概連拆兩次,我就可以重啟專注。而另外一種重啟情況是進入小組討論,亦即我開始可以運用其他腦區了。其實仔細去想,課堂上看見學生課本塗鴉、拆立可帶,其實作的事情也跟我一樣啊

我的專注時間什麼時候增加,什麼時候會減少?如果講師的內容是我已經知道的,或只是把簡報上的字唸出來(頂多加連接詞),那我的專注力會快速下降。而如果講的內容是我不知道的,讓我好奇的,或者講的是故事,我就會提高專注力了。

今天還有個有趣的心理歷程,講師要大家討論後發表。後來發表的時候,我們幾個組都主動舉手,可是講師點組的時候,沒講對編號,再加上我和後面那組的同時舉手,他點後面那組時,讓我以為是點我們組,然後發表時我就以為是我們組。種種誤會之下,我發現我會不悅,然後我就開始問自己,我在不悅什麼,然後我發現是忽視和不公平讓我有這種感覺。喔喔,這也太妙了,我都已經是中年大叔了,居然還會留意這些事情。那麼對於學生,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多些關心呢?

我覺得這種後設認知非常有趣,去認知自己是怎麼認知的。有更多當學生的經驗,然後我就會更加知道,我應該怎麼當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