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

內天后宮原址在哪

最近在做一個新竹歷史互動地圖的計畫,標記到新竹的內天后宮時,突然覺得奇怪,怎麼內天后宮不在竹塹城內?


原來,1748年時(乾隆十三年),內天后宮的確在竹塹城內,那時另一座祀奉媽祖的長和宮,因為位在城外,相對地就被稱為外媽祖了。

內天后宮在1905的新竹市區改正時被拆了,一直到1962年才在現址重建,而重建後的位置已在城外了。



當時的內天后宮到底在哪?為什麼被拆?網上搜尋資料只說了位在西安街,但有沒有更精確的位置?我對照了1904年的台灣堡圖和1905年的市區改正圖,大約位置就是新竹大遠百東北角的十字路口,包括了西安街5巷、西大路、西門街的三條路圍起的範圍。為什麼被拆,簡言之就是新路要開在廟的位置,所以廟就被拆了。







搜查地圖的時候還有個意外的發現,因為不小心在舊地圖上開啟了街景模式,結果發現更容易對照古今道路差異。


1. 黑線是1905年的規劃道路。
2. 藍線是有街景圖的路線,也就是現代道路。

觀察兩條路線與背景圖的差異,可看到三類不同階段開出的路線。
  1. 藍線與黑線共存的路段:代表1905年規劃的路,目前也的確存在。像是西大路、西門街。
  2. 只有藍線卻沒有黑線的路段,而藍線畫在底圖的建築物位置,那就是後來又規劃了新道路,同時也拆除了舊建築,例如南門街111巷。
  3. 和上述相同,但藍線畫在底圖的空白區域,這代表了這些現代路段至少在1905年前,甚至在19世紀清帝國時期就已經存在。像是現在的石坊街、西安街5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