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手邊還沒有,不過也想自己嘗試看看能不能DIY做出來。從社團裡大家貼的照片來看,似乎手邊倒立模組裡的一片載物台剛好能派上用場,就把物鏡和那有洞的載物台互相連接就好,再用黏土黏一下。
照明的部份,想到了自拍補光燈,口徑剛好又跟物鏡對得上,再用黏土補上去。
調了一下焦距,發現可以用顯微鏡的底板作為載物台,不過有時要觀察淺色的物體,所以就找了奕杰先前介紹的焊接黑色護目鏡,拿這當作載物台。
原來用這樣的物鏡,就可以作為有大工作距離的實體顯微鏡使用(解剖顯微鏡),比對了一下,這樣工作距離大概5公分。
影像和實際是相反的,在操作上需要練習一下,不過如果使用webcam來拍攝影像,倒是可以直接從軟體設定上下左右翻轉的模式,這樣從螢幕中看影像就沒有顛倒的問題了。再來是手邊的物鏡有4X、10X、40X,我都試了一下,覺得10X的物鏡是比較適合使用的。
(結合環形補光燈的物鏡)
![DSC00633](https://c1.staticflickr.com/6/5545/31068055240_36f1aa0e28.jpg)
(環形補光燈和物鏡,TopView)
![DSC00634](https://c4.staticflickr.com/6/5520/30630229083_1a9afb117a.jpg)
側面看載物台與環形補光燈還有物鏡。使用上是要把這個反過來的,會這樣擺只是因為拍照穩而已。
![DSC00636](https://c7.staticflickr.com/6/5523/30616293534_da4f001893.jpg)
實際拍攝一個蘚苔標本
![DSC00637](https://c7.staticflickr.com/6/5554/31401351966_d576cb2d17.jpg)
關掉環形補光燈再拍一次
![DSC00638](https://c6.staticflickr.com/6/5652/30630224213_1663d0137d.jpg)
工作距離很大,手指頭都能塞進去的
![DSC00640](https://c3.staticflickr.com/6/5592/31293049482_84cdf968f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