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金魚撈網的網框(這個網拍找一下就有了),還有絹網(請看這篇有寫哪裡買的還有規格)

作法:就把它們組合起來就可以了,沒了。

不過還是要注意一點,不要把網子繃平,中間要凹一點

側面看起來是這樣的

拿著這個撈網,在池水裡來回撈個十幾次,就可以採集到大量的浮游物質。如果是在綠水,就可以採集到大量藻類,我是在學校的魚池裡採集,所以採集到的就會有一些有機質碎屑。
除了像撈金魚一樣撈以外,其實可以這樣作,只要不斷撈水去過濾就可以了。


採集到之後,不需要把裡頭的東西倒出來,只要找一個容器裝水,讓撈網的底部能泡在水裡,這樣你就可以用滴管吸取到濃縮濃縮再濃縮的觀察材料了。

像圖中這種盤星藻,之前讓學生拿燒杯撈水樣來看,也是看得到,可是一張玻片頂多看到一兩個。但利用金魚撈網改裝之後,數量就會提高到二三十倍,其實就看你拿這撈網在水裡來回撈幾次就是了。

藻體通常是定數群體,由4、8、16、32或64個細胞所組成,不過我算了拍到的這個盤星藻,可是有65個細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