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上課前才去水溝裡撈水樣
可是那樣的水樣裡能看到的都不多
上週五撿了一些乾稻草泡在水中
隔天檢查水樣,的確是看到了有東西,可是量很少很少
過了四天再去看一次水樣,發現水面上多了一層薄膜而且還有一點怪味
放到顯微鏡去看,開始佩服乾草浸液的厲害了
裡頭密密麻麻一堆草履蟲,而且密度驚人
更令我驚訝的是原來那層水上的薄膜居然是枯草桿菌組成的生物膜
在600倍的倍率下,可以看見密度超高的桿菌在那裡遊走
而草履蟲們就在桿菌堆裡闖進闖出
在食物堆打滾的牠們一定很幸福
底下這篇文章是人工培養原生生物的文章,很不錯,讓我躍躍欲試啊
只可惜草履蟲不能拿來當寵物玩
http://www.51taoqi.com/newscenter/new/gsysl/2005080206483912.html
觀賞魚活餌的人工培養技術
http://www.51taoqi.com 2005-08-02 18:48:39 51
觀賞魚活餌的人工培養技術
http://www.51taoqi.com 2005-08-02 18:48:39 51淘氣寵物網
張文革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水產局 256617
為保證觀賞魚活餌料常年能穩定供應,或遇某些特殊情況,天然餌料供應不足時,可采用人工培養活餌的方法來彌補,筆者通過實踐、查閱、咨詢,整理出以下幾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以供廣大觀賞魚養殖者參考。
(一) 草履虫等原生動物的培養
原生動物是喂養觀賞魚苗的好餌料,其培養方法比較簡便,規模可大可小,視需要決定規模。
1、 草履虫的培養。草履虫習性喜光,體長約0.15-0.30毫米,一般生活在湖泊,坑塘里,在腐殖質豐富的場所及干草浸出液中繁殖尤為旺盛,適宜溫度為 22~28℃。取池水置于玻璃培養缸中,如見水層中有游動著顆顆白色小點,即表明有其存在,大量繁殖時,在水層中呈灰白色云霧狀飄動或回蕩,故又稱為“洄 水”。取“洄水”一滴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每一白色小點便是游走不定的草履虫。培養時可取“洄水”作種源。另一種方法是取稻草繩約70釐米長,整段或剪成若 干小段置于玻璃缸中,再加水約5000亳升,移入少量種源,而後將玻璃缸置光照比較充足的地方。在水溫18~24℃的水體中培養6-7天,草履虫已繁殖極 多。繁殖數量達頂峰時,如不及時撈取,次日便會大部分死亡。故一定要每天撈取,撈取量以1/3~1/2為宜。同時補充培養液,即添加新水和稻草施肥,如此 連續培養,連續撈取,就可不斷地提供活餌料。
2、變形虫的培養。變形虫喜歡生活在水質比較清的水池或水流緩慢藻類較多的淺水中,有時附著在浸沒于 水中或泥底的腐爛植物上,或浮在水面的泡沫上。培養時取泥底表面的泥土底或浮沫的水滴作為種源。變形虫生活的最適宜溫度是18~22℃,春秋兩季最易采集 到。變形虫的體型較大,約有0.2~0.6毫米,肉眼可見一小白點。故可利用其在飽食時突然受震而會牢固地附著在物體上的特性把它分離出來作為種源。其方 法是取含變形虫的培養液滴于玻璃上,見白色小點(有條件在顯微鏡下觀察更好),即滴涼水于白色小點處,並立即震動玻璃片,虫體就會牢牢附于玻片上,然後用 涼水慢慢衝洗玻片上的培養液約10秒鐘,這樣連做數片作為種源,連同玻片一起放入培養液中,經幾天培養,即可獲較大量的,較純的變形虫。這是質量較好的餌 料。其培養液也可采用稻草加水浸泡的方法來制備,稻草和水用量的多少視培養規模來定,其比例可參照草履虫培養液。
(二) 輪虫的培養
輪虫 的適宜溫度與草履虫相近,或稍低點。培養時水溫宜控制在18~24℃。室外培養,土池水泥地均可。培養時用水體施肥的方法,先繁殖浮游藻類和小型原生動物 作為輪虫的食物。施肥的方法是:以每立方米水體用硝酸銨20~30克,人糞尿5~10克(或加點牛,馬糞等)的比例配成混合肥料作基肥一次投入水池,待藻 類繁殖起來再放入種源,培養10天左右即可收獲。在培養過程中,一般每隔4~5天施有機肥一次。輪虫的分布也很廣,坑塘、河流、源泊和水庫等處均可見到, 故培養輪虫的種源,仍可采取從“洄水”中分離的辦法,即取“洄水”若干亳升放入玻璃皿中,先用吸管吸去大型蚤類等,利用輪虫趨光的習性,再用微細吸管把輪 虫逐個分離出來,先在較小容器內培養,待有一定量時再放池。
(三) 枝角類的培養
枝角類繁殖的最適溫度為18~25℃。當水溫降至5℃左右時,停止產卵,水溫上至10℃時又恢復產卵。枝角類的培養規模,可視需要任意確定。
1、 小規模培養。一般家庭養魚可用養魚盆,花盆及玻璃缸等作為培養器具。如用直徑85釐米的養魚盆,先在盆底鋪厚約6~7釐米的肥土,注入自來水約八成滿,再 把培養盆放在溫度適宜又有光照的地方,使菌、藻類大量滋生繁殖,然後引入枝角類2~3克作種源。經數日即可繁殖後代,其產量視水溫和營養條件而有高、有 低。當水溫為16~19℃時,經5~6天即可撈取枝角類10~15克;當水溫低于15℃時,繁殖極少。培養過程中,培養液肥度降低時,可用豆漿、淘米水、 尿肥等進行追肥。另外,也可用養魚池里換出來的老水作培養液,因這種水內含有各種藻類,都是枝角類的好食料,故培養效果效好,但水中的藻類也不能太多,多 了反百不利于枝角類取食。
2、大規模培養,適用于觀賞魚養殖場,因為生產商品性觀賞魚時,需要枝角類的數量較大,宜用土池或水泥池大規模培養。面 積大小視需要決定,但池子的濃度要達1 米左右,注水約七八成滿,加入預先用青草,人畜糞堆積發酵的腐熟肥料,按每畝水面500公斤的數量施肥,使菌類和單細胞藻類大量滋生,然後投入枝角類成虫 作為種源,經3~5天培養,待見到有大量魚虫繁殖起來,即可撈虫喂魚。撈取魚虫後應及時添加新水,同時再施追肥一次,如此繼續培養陸續撈取。只要水中溶解 氧充足,pH值7.5~8.0,有機物耗氧在20毫克/升左右,水溫適宜時,則枝角類的繁殖很快,產量很高。
(四) 螺旋魚腥藻的培養
螺 旋藻中個體較大的種類,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每畝水面可年產1500多公斤。螺旋藻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數量均較高,含有魚類所必須需的氨基酸,用其干 粉加入人工合成餌料喂魚,可加快生長速度,提高繁殖能力,使魚體色澤豔麗。現將室內,外培養螺旋魚腥藻的技術介紹如下:
1、室內培養用磷肥:生石 灰:牛糞:塘泥:井水按0.1:0.1:1:100:1000的比例配制的培養液,放入內徑30釐米,深20釐米的玻璃圓形水槽內,再將水槽放入能進入自 然光的玻璃櫥內。水槽上裝有40瓦日光燈管2只,約距液面20釐米。待培養液的溫度接近于藻種液溫度時再放入藻種。每槽放入每毫升含30萬 ~50萬個藻體的藻種液40~50毫升,使槽內的濃度為每升含300萬個左右的藻體為宜。培養槽水溫為24~28℃,一般經5~7天培養即可收獲。收獲量 約相當于表層水花的1/3~2/3(約60~120毫升)的藻液,然後加入與收獲量相等的水。一般每槽收獲3~5次,即應換槽配新的培養液重新培養。
配制培養液的塘泥,以含水量在20~40%的黑塘泥為好。並要求選擇清塘徹底,水源干淨的塘泥。同時注意在采集,注水,接種,收獲過程中避免污染,以防有礙藻體繁殖的生物帶入,一旦發現,應及時清除。
2、 室外培養用池塘培養時,先排干池水,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左右清塘。然後再將750公斤牛糞均勻地撒在池底,塘泥也要撒勻,再注入新水約達0.5米深。待 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即可投放種源。約經7~10天,即出現螺旋魚腥藻水花,到大量形成時,水花則呈翠綠色絮狀。
分析培養藻池的水質狀況是:每升水內含生石灰0.15克,牛糞0.99克,磷肥0.1克,與室內培養液的配制比例基本一致,均在螺旋魚腥藻的適宜范圍之內。
培養池開始投放種源時,水位宜淺,水溫易提高,一般0.5米深即可。待水花形成後,再注水加深水位,並按加入的水量補充肥料。施基肥時要一次施足,用量按0.5米的水深計算用肥。
螺旋魚腥藻繁殖盛期,在烈日下,死亡很快,死藻體分解耗氧及其產物影響水質,也會引起魚類浮頭,此時應及時排除舊藻體,並注入新水來解救。大量浮游動物或其他藻體生長時,應及時撈出,以免影響螺旋魚腥藻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