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

校園植物找醣類

學完食物中的養分這樣的單元之後,要跟生活發生關係的話,除了拿食物來做測定醣類的實驗以外,其實帶學生走出教室進入校園去做探索,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會拿來做測試的食物,如米飯、芭樂等不就是植物的一部分嗎?所以與其說是要從食物裡測試養分,倒不如可以把主題拉成「找尋含有澱粉或葡萄糖的校園植物」

這樣的主題,難度是一定有的,因為要先有學科知識做背景,像是知道五穀根莖類可以提供澱粉,所以如果你要在校園植物裡找尋澱粉,你就得先找到五穀根莖類。當然,一般校園裡應該應該是找不到五穀啦,然後你就要想「喔,所謂五穀就是種子(種實)之類的東西啊,所以就要去找種子囉」

像這個是福木的種子,用枝剪剪開後,滴上碘液就可以檢測是否含有澱粉了。



這個則是酢漿草的根,滴上碘液也可以找到澱粉的蹤跡。


而如果是要找含有葡萄糖、麥芽糖的植物部份呢?當然首選就是找果實了,而且最好是漿果,這就要看學校裡方不方便找到了。

既然是要帶到校園裡操作,當然實驗器材就是一個問題,教科書裡的實驗操作流程是用了玻璃試管加了待測物,滴上好幾毫升的本氏液,再放在燒杯中隔水加熱看結果,在校園中操作有可能用這樣的器材嗎?

不要讓器材限制我們,你要把它當作微型化學實驗在做。像我目前進行這實驗的方法,就是用小型封口袋如0號或1號封口袋,本氏液就滴兩三滴進去,由於袋子薄,所以只滴這一點點,就足以變成薄層的試驗環境,加入待測物之後,再準備燒杯盛裝飲水機的熱水1/3杯,把封口袋放進熱水中,大約10秒就可以看出結果了。

為什麼可以這樣做?首先塑膠袋導熱快,本氏液只加一點點,所以葡萄糖或麥芽糖很容易把銅還原出來,而且只要一點點銅被還原出來,顏色就會改變讓你看出結果。如果你用試管,一裝就是3-5毫升,那要還原出很多銅才能看得出結果。再者,塑膠袋沖洗過可以再繼續重複做很多不同的實驗,就不用太擔心浪費的問題。

所以如果是要在校園裡測校園植物的醣類的話,就是找一個附近有飲水機的空地,帶一些封口袋,還有數罐用點眼瓶盛裝的本氏液,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