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輔導團邀請彰師大科教所段曉林老師來演講,題目是「十二年國教來臨科學教師應有的預備」。段老師的演講可以分成兩部份,第一個部份是實際帶大家走一趟課堂探究的歷程,第二個部份是分析十二年國教中,課綱裡到底想做到什麼。
最近因為輔導團要辦探究教學工作坊,所以我常在思索課堂探究課程可以有什麼面貌呈現?段老師的演示讓人耳目一新,有種「哦,對喔,這樣就可以了!」的感覺。
她先秀了一張圖片,圖片裡是一朵盛開的花,她說「各位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現在我展示了一個從遙遠地方拍攝下來的花朵,請各位告訴我這是什麼花,而且要說原因。你們可以上網查,也可以跟同桌的一起討論」
「第一桌的你們呢,是來自亞洲的科學家,你們認為是什麼花?」她繼續問,一陣靜默後,有人說「可能是百合吧?因為長得很像」
「第二桌的科學家來自歐洲,你們認為是什麼?」接著又是一陣靜默,然後才有人開口「我不知道是什麼,不過我想應該是吸引昆蟲傳粉的花,因為花朵很鮮豔」
以這樣的流程問過三桌之後,我們這群「偽」科學家對這朵花的名字還是不知道,接著老師繼續展示第2張圖片,她說「這和前面一張的花一樣,也有相同的名字,你們認為這是什麼花?」
除了繼續問各桌相同問題以外,她還加了一些其他問題,例如「來自非洲的科學家,你們對這些亞洲科學家的答案,有沒有什麼質疑的地方,為什麼?」
一直到秀了第3張圖片,大家才發現,原來那種花很有可能是XXX(在此不公佈花名,以免以後老師被破梗),然後段老師回頭展示第一張和第二張,讓大家再檢視一次,從第3張圖得到的結論,是不是也可以從第1張圖和第2張圖中找到證據來支持。
並非一定要做實驗,才叫作科學探究,這個簡單的活動,參與的人只有觀察、思考、發表、再思考、再發表而已,而老師的角色是提供資訊、提問、靜候、回饋、再提問、整合資訊。
在這個活動中,參與者形成科學社群進行討論,而教師促成大家形成科學對話。而進行對話時,教師的耐心「等待」非常重要,很多時候都要等,問問題要等,回答時也要等。
教師問了問題之後,要等待學生回答,不要立刻催促「怎麼還不回答!」,留這個時間可以讓學生思考問題,構思怎麼回答。而學生回答之後,也要等待,這個時間可以讓學生再修正自己的答案,達到精緻化的效果。而當學生問了你問題之後,還是要等待,這時間也許就會讓學生自己想到答案。
其實我想到等待可能還有一個隱藏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老師少講點話,這樣就不會啞嗓了。
當場從這個活動中,我看見一種探究教學的模式,是利用小組合作而且利用科學對話來進行的,這很吸引我,因為只要透過適當的教學設計就可以達成。後來我從段老師指導過的碩論中,也看到了這種模式的應用,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張淑涵老師的《融入對談的探究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成就影響之行動研究》,這個行動研究紀錄了張老師的課程對話和反思,我覺得是很值得參考的一篇。
延伸閱讀:教育該有的精神~探究教學內涵與實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