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怎麼去穩固基礎的的層次呢?影片和紙筆測驗,是很方便利用的工具。
紙筆測驗的題形僵化、選擇題限制學生思考...這都是許多人對這些測驗不屑的原因。不過不屑歸不屑,在大型正式測驗裡,這些都還是主流,原因不外忽公平、快速、客觀...。
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我們把整個認知領域的學習分成高低兩大塊,高層次的就從應用到創造,低層次的就底下兩個。選擇題那些測驗的強項是可以檢測低層次的部份,而高層次的當然就不適合,而是應該採用其他的多元評量。
我們去看坊間測驗卷,或是段考考卷,通常都是一張考卷考三四十題,裡頭包含了那個學習期間所學到的各種概念,比方說我們可能會在同一張卷子裡看到心臟的概念、維管束的概念。當我們的學生考完這樣的卷子,我們有沒有辦法讓學生很快了解自己還沒弄懂什麼概念呢?很難,除非你今天有把卷子做了分類,變成一個個的區塊,每個區塊都看不同的主要概念,比方說第一區塊就考心臟,第二區塊就考維管束。不過通常我們都會把試題的順序打亂,所以你很難看到這樣編排的試卷。
再者是試題本身的問題,你一定看過這樣的問題「下列選項何者錯誤」,可是底下四個選項分別考了不同的概念,比方說這題要問的是植物的運輸,選項A是問維管束的組成,選項B問的是木材,選項C問的是蒸散作用。這樣的問題不是不好,而是它運用的時機,如果是用來評估一段期間的學習成果,作為總結性評量,那倒還好。可是當我們想要運用它作為評估學生能力,協助學生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時,那就不太好使力了。
因此無論從整張試卷,或是單個題目,若是將目標設定為形成性評量,那我會認為成卷以小單元考試,且單題就是考一個概念。如此一來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試題,知道自己哪個概念還不夠懂,而且老師才有辦法去協助。這也才能提供我們幫助學生做第一級的補救教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就能立刻被診斷出需要協助的地方。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邁肯錫公司提出的「MECE」就是很好的參考依據。MECE的原文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我認為無論是錄製影片或是編製形成性評量的測驗時,這都是很好的目標。
Ewan McIntosh認為形成性評量就像是GPS。GPS會在過程中,不斷重新計算路徑,幫助駕駛人走回正途。
所以我會在Moodle的測驗題庫裡,用MECE的概念把各類試題分類到最小概念,而成卷時也都是以小單元方式考試,一次頂多考七題。有些成卷會開啟多次作答,就算學生作到把答案背下來也無妨,畢竟有些記憶的概念,就是希望學生背下來,測驗只是一個引子。而有些成卷會限制作答次數為三次,我從後台會看到學生是否達成標準時,若是未達,我就可以立刻去了解狀況,而不是等到數週之後的段考完,原來學生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不用說,一定有單選題。這些題目是從題庫裡直接匯出匯入的。部份難題我會另外在試題回饋裡放上試題解說的文字或是解題影片,當學生答錯時,可以藉由這些資訊從中學習。
多選題,有些單選題的題幹裡,會有甲乙丙丁戊等分項,然後選項裡是A.甲乙丙 B.乙丙...。這種題目本質上就是多選題,只是國中階段的試卷沒有多選題,所以通常都是降低試題難度用單選題來作。我會把這類型的題目還原變成多選題,讓學生每個選項都得去了解。
Moodle的測驗裡,本來就有填充題,不過我另外安裝外掛,可以做出拖曳文字的配合題。答案在底部,學生就把文字拖曳到文字框裡就行。這個外掛可以設定選項數量多於文字框數量,所以並不是每個選項都會被選到,降低學生猜題的可能性。
排序題目在生物評量裡也很常見,從循環途徑排序、器官排序、減數分裂等,這個外掛ordering可以建立排序題,不過目前這個外掛怪怪的,有時候明明全對,但是會呈現部份答對的狀況。
生物課程的計算題有三處,一是熱量計算,二是遺傳機率,三是捉放法。Moodle的計算題有兩種,一種叫做「計算題」,另一種叫做「簡單計算題」。我使用的是「計算題」這種題型,好處是可以將試題裡的文字參數化,每次作答雖然都是同樣題目,但是數字都不同,當然標準答案也是以公式自動計算出來的。
Moodle的配合題可以作到選項比題目少,也就是說選項會重複使用。
雖然Moodle本身有是非題,不過我通常是把配合題當是非題在用。像這類型的配合題,我是把原本的單選題選項拿出來改的。特別是那種「下列何者為非」,那種題目其實就是在判斷那個選項是對,那個選項是錯。
生物課程裡的填圖題太多了,像是消化系統的填圖或是循環系統的填圖。紙筆測驗裡,通常不是直接考填圖,而是圖片上另外標示甲乙丙丁,然後底下的題目再問你甲具有什麼什麼功能。可是這樣的題目有個風險,如果學生看不懂那張示意圖,那麼底下的題目就不會寫了。所以我就會把這種題目分開來,一個題目只考一個概念,比方說單獨考填圖。這個題型也是外掛來的。
前面提到的排序外掛,沒有辦法用圖片來排序,所以我就改用填圖的外掛來改,分別製作題幹的底圖和排序的底圖,這樣就可以作圖片排序了。這題目最常用的應該是分裂的過程。
我剛開始建置Moodle測驗時,因為題目都是直接從題庫光碟裡匯出,當初為了省事起見,都是一章一章匯出題目,所以那時候建置的題目是「整章」一個分類,這造成很大的困擾,因為沒有辦法順利的尋找題目,常常得用瀏覽器的搜尋功能來找題目的關鍵字。
後來慢慢把題目分節來放,可是後來發現這樣還不夠,所以又建了更細的分類,以概念來區分題目,通常教科書裡的「一節」內容,可以區分成數個概念。
用概念來分類試題,讓整理題目或挑題變得很方便。我的形成性的測驗,就是用這些概念來考,一份測驗卷只考一個概念,每個測驗卷就只有5題,寫起來很快,評估理解度也快,所以學生這個測驗卷沒達標準,就代表這個概念不懂。這比起一次考30題的測驗卷,然後一次考一章的概念要好得多。
有些測驗我會安排有兩題是我認為一定得會的(比方說填寫器官圖),另外三題就從該概念裡隨機挑題。或者五題都是從同一概念裡隨機挑題。
這種以概念為主的形成性評量,可以幫助我和學生很快知道哪些概念(不是單元喔)需要補救,然後即時在課堂上就給他補下去。
下面這張圖來自Moodle的外掛Gizmo,紅方塊代表完成該測驗達到標準,由上而下則是每次的概念評量,由左至右則是每個學生。這讓我清楚知道每個人的學習進程和需補強的概念。這是今年暑期輔導時某個九年級班級的學習狀況,班上有25%的學生能力可以超前進度,20%的學生程度較慢,有很多需要另外補救,其他約55%的學生則是少數概念要加強。我教了六個班級,狀況都差不多。
以前我沒辦法去評估學生的個別差異,所以多數用大班講述式教學,但是現在都已經看到個別差異了,總不能還一視同仁的,用同一套教法和進度要求每個學生,因為我根本沒辦法決定教學主體是後面的20%學生,還是中間的55%,或是前面的20%。
目前以「個別化學習」的方式來授課,大幅讓出了我在講台的時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個別的時間去作適合自己的事情。程度好的學生給他時間,讓他加速加深。程度中或低的學生,讓我有時間去個別補救。針對全班大多數有問題的概念(像是血液循環途徑、呼吸運動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就用10-15分鐘進行全班授課,而少數同學有問題的概念則是個別解決。此外我也有時間坐在學生旁邊個別評估狀況,教他們解題技巧和指導學習的方式。
評估學生的方式除了直接看Moodle呈現的數位資料(分數、完成時間、答對率...等),上述的試題類型也是很好的工具。單選題當然是最沒辦法用的,因為他答對不代表就懂。好用的是其他題目,像是填圖、排序等等比較要動腦筋的題目,學生作答時,我就在旁邊看他怎麼完成,再問一問他,通常就能知道問題出現在哪,我再告訴他怎麼解決問題。這不單獨只是針對題目本身,而是遇到學習困難要用什麼解決方案來解決,像是要看什麼樣的資料或影片,或是我透過口頭問答來教他。
這有沒有效率呢?一個學生我大約指導1-3分鐘,所以一節課大約可以跟10多個學生談話,暑輔一週一次兩節課,所以一週就可以指導完大部分學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