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任務的歷史
我翻自己Blog來回憶我課程是怎麼跟iPad掛勾的。最早是自己買了一台iPad,然後心裡就想著我要用這台iPad取代我帶來帶去的筆電,於是我上App store找了好多App。(見iPad與我的生物教學)
大家第一次用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經驗?一開始花很多時間去找App來安裝,可是一個月過後,真的留下來用的就只有幾個app。我就是這樣啊,那時找了近百個生物相關的App,可是到最後真的在課堂上用來教學的不到10個,最常用在課堂上的,反而不是什麼生物相關的app,而是資料夾app,還有播放影片、投影片的app。用沒多久,覺得還是沒有小筆電順手,所以默默地又開始拿小筆電放影片。
後來2012年底學校有經費,可以買一些平板電腦,買幾台呢?5台,於是我們科就去申請,剛好就一人可以一台,可是這個平板最希望還是用在學生分組學習上,而不是讓老師拿著去上課。
當時少少的平板,我們再添上自己的iPad,拿來帶學生分組做影片,用的app是Doceri,一開始是在一個放學後的營隊課程裡操作,因為不用擔心進度問題,所以可以放膽去玩。(細節底加-用iPad讓學生錄製教學影片課程)
課程包括教學生操作app,到學生自己尋找題材錄製影片,最後再由老師幫忙上傳youtube,統一發表。我認為對學生的幫助很大,不過花費的課程時間就會比較多。後來我也移植這樣的課程到自己的任課班級,當時是任教資優班,因為還有外加課程的時間,所以也比較不需要擔心課程進度的問題。
在平板電腦數量遠少於學生人數的情況下,分組使用一定是必然的,不然怎麼夠用哩。可是要怎樣分組呢?我曾經讓四個人用一部平板電腦,結果很糟糕,因為一定有人擠不進去。所以那時候我曉得,如果要讓這麼多學生共用iPad,得幫學生分配任務,讓沒辦法使用iPad的學生有事可以做。
2014年1月時,得知有個教育部的行動學習計畫,知道的時候是申請死線的前幾天而已,急急忙忙我們投了計畫過去,結果居然雀屏中選得以參加,然後市府說會支援我們平板電腦,耶,超爽的,接下來就有很多平板可以用了吧?結果因為政府採購要很久很久時間,據說要到七月才有。雖然已經參與了行動學習計畫,但是前半年根本就沒有足夠平板電腦可以用,哈哈,這樣要怎麼寫結案報告?
還好4月份的時候市府先支援了20台iPad mini來用,那時是下學期,課程走到演化分類和生態,我就開始設計了一些相關活動來作。等到暑假到了,iPad mini還回去了,但市府採購的iPad還是沒有下來。我們心想,這樣到底要怎麼做出報告哩?還好還好,8月底開學前,市府的採購總算完成,我們跟市府借用的150台iPad air終於來到學校。這些給學生使用的iPad,並不是發給學生帶回家,而是都在校內使用,可能由老師借用到專科教室、一般教室,或是在行動學習教室裡使用。
需要改變的課程
我的課程本來是以教師為主的講述教學,再配合一些延伸活動來進行的,現在進入學生與平板比是1:1的環境,我不得不開始調整本來的課程,讓課程大大的改變。
為什麼一定要改?因為我曾經把課弄得很失敗。
我試過在分組的行動學習教室,用本來的講述上課方式,只是在課程途中讓學生每個人都能操作iPad查資料,結果那節課蠻混亂的,學生不熟怎麼查資料,查了也不知道要幹嘛。在那教室裡裡,學生也很難用分組的座位,專心聽我一個人在前面哇啦哇啦講。
如果真的想要純講述,排排坐的傳統教室座位是最好的,因為很好管控秩序。但在分組教室裡,就不要再想著用純講述的方式來授課了。唉,試了才知道,不過我應該要早早料想到,就想想在實驗室裡上正課的那種樣子就知道了。
總之那節課很失敗就是了,所以我知道我得改變,而且是大大的改變。改變的結果,也就是個別化學習囉,至於改變的過程,就是一連串的辛酸血淚史啊,不斷地遇到問題,再找方法解決它,然後再繼續遇到別的問題。(我應該也整理一下這個過程)
個別化學習的課程設計裡,除了老師我前後的引導和總結,最主要就是影片和評量。影片是自己拍攝的,評量除了前幾篇寫到的moodle測驗(基本上就是線上版本的多樣化紙筆測驗),再來就是其他的多元評量,進行的方式是用平板電腦去作很多很多的任務活動。
平板任務的類型
過去一年多來所作的活動,在blog裡都有記錄下來,不過都是做了什麼就紀錄什麼,挺分散的。七月底答應市網中心去分享,所以我就把那些活動整理起來。
Googel試算表版本 https://goo.gl/bSXIkb
網頁版本 https://goo.gl/GhPpYI
這些平板任務雖然對應的單元有所不同,但無非就是三個大方向:紀錄、查詢、回饋。
紀錄方面可以是尋找校園裡的生物拍照(校園植物、真菌、藻類、動物、植物向性、土壤組成),也可以是搭配手機顯微鏡、uHandy、隨身顯微鏡拍攝顯微影像。而紀錄後的影像、影片,再進一步利用skitch作標記與文字說明,或是製作成wiki、簡報、文件、電子書、短片。
查詢方面,可以使用現成App來獲取資料(人體解剖、地質年代的app),或是用Google查詢校園衛星空拍圖、生態系資料、養分資料、生物學名、保護區地點、公害事件、生物圖片,或是用Google翻譯,學唸拉丁文...。得到的資料再用多樣的方式從學生腦裡輸出,像是繪圖、填寫實體或線上學習單、製作簡報、口頭發表。
回饋的目的是利用Google表單、moodle上問卷模組、作業模組、資料庫模組蒐集學生資料。內容可以是學生的實驗結果(遺傳調查、心跳呼吸紀錄、實驗照片影片),也可以是學生對課程的想法或建議。而回饋到教師端的資料,再經由反饋的方式再利用(好拗口的說法啊),像是收集大量學生的實驗結果之後,讓學生自己觀看這些結果來討論、比較、分析(計算心跳平均值、比較細胞異同...)
當然,要作這些平板任務,得要先教會學生幾個基本功。很多都是學生已經會的,所以就分組同學互相教,或是先教會一個人,再用老鼠會的方式一個教一個,也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人。
這些基本功包括:
- 會掃描QRcode:這可以把資料快速傳遞給學生,不過一群人圍著銀幕拍QR code實在很煩,建議還是有一個入口網站放資料。
- 熟悉專門課程入口網站:用協作平台或是moodle或是google classroom成立課程專屬的平台,要給學生的各種常駐或臨時的資料都放在上面,只要學生記得怎麼去這個網站就可以。
- 會從網址列直接鍵入縮網址和查詢資料:網址太長,我就會用ppt.cc作縮網址,讓學生直接鍵入網址,早先我用協作平台作入口網站還會先把縮網址做成貼紙,貼在iPad保護殼外面。後來改用moodle,因為在學校網站上就可以查到,所以就只要一開始教學生怎麼從學校網站找到moodle就可以。日後學生就只要會查學校網站,就可以找到入口網站。
- 會用iPad搜尋已安裝的App:iPad裝的app愈裝越多就越難尋找,所以要教怎麼用一指下拉螢幕找app。
- 會使用Skitch拍照和標示照片
- 拍照或錄影:幾乎是常識了,但每班還是有一兩位要教一下。不管拍什麼東西,除非課程時間多,千萬別叫學生自拍自己臉(拍手指去指標本還可以),他們交出一張自拍照要用一節課的時間,而且拍出來的自拍照跟本人還幾乎對不上,相當恐怖。
順著moodle測驗那篇文章所說的,線上測驗處理記憶和理解的認知層次是有優勢的,但是很難著力在高層次的認知層次。(用選擇題考評鑑?怎麼可能)
高層次的認知,就用那些平板任務來達成吧,舉幾個例子來說怎麼作:
- 學生學會了植物分類的特徵,就要會應用,拿那些知識來辨識校園植物。
- 拍了各種顯微照片,就要會分析不同細胞之間的異同
- 透過moodle的工作坊,去評鑑其他同學的作業
- 透過iPad拍攝照片後,創作電子書、wiki,設計海報,或是自己查詢資料製作生態系模型、胸腔模型、葉模型之後,再拍攝自己透過鏡頭講解這些模型的影片。
下一篇再來講一些實例,怎麼利用Moodle+Google,讓這些平板任務更加完備。請見《Moodle+Google的多元評量QA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