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

生態調查活動




最近設計了一個生態調查課程,想讓學生實際在戶外進行族群調查。然而透過幾個班的嘗試,這個課程有了數種版本的變化,以下是最繁複的課程

首先是行動載具的版本,因為手上有iPad,所以想利用許多App進入這個課程,課程目標是想讓學生透過閱讀資料後,學習到生態知識(族群、群集..),再測量許多環境因子(溫度、光照..)和估測族群,然後完成一份生態調查報告。使用的App和應用如下:

  • 光度:luxmeter進行光度測量
  • 聲音:Decibel 10th可做聲音調查(但似乎無意義,所以後來刪掉)
  • 溫度:利用實體溫度計測量氣溫、土表溫度、地底5公分的溫度
  • 拍照:拍攝組員合照、調查方式、植物種類...
  • 指南針:調查樣區的方位,拍下樣區照片後進行方位標示
  • 筆記軟體:Notability,可插入手寫筆劃、文字、照片和聲音
  • 我事先製作活動手冊的PDF上傳雲端硬碟,學生下載到Notability進行編繪。這過程利用的App包括 Notability和Google Drive,學生完成作業後,也是匯出到雲端硬碟
  • 其他:自然環境資訊地圖平台App可下載多處政府機關的環境資料,像是水域、雨量...但這次未利用,未來可考慮加入。
  • Measure Map:利用Google衛星地圖實地測量校園綠地面積

學生們攜帶的工具有iPad、溫度計、永備尺、湯匙或鑷子。大家在某限定區域內,調查樣區的溫度、光照等,以及動植物種類與數量,並配合measure Map遙測總區域的面積,推論總區域的生物種類和數量。進一步還可以做食物鏈以及生物間的交互關係。

其實這個用行動載具執行課程狀況很不好,所以後來我換了它。而哪裡不好呢?

  1. 原先規劃的地點生物多樣性極高,是片數個月沒有除草的草地,所以看起來就是雜草叢生,不過在上課前一小時,學校突然展開除草作業,措手不及,所以臨時改別的地點。
  2. 原先不到一節課的族群調查課程,變為這樣的課程之後,時間至少需要2節到3節,是否值得?
  3. 環境因子的光照、溫度雖有調查,但我在活動手冊上並沒有繼續放入光照和植物分佈狀況做好的討論,而事實上這種小樣區的觀察也無法進行討論,所以這些環境因子的調查沒有發揮作用。
  4. 讓學生用notability,可在上面用筆寫字,也可以用打字的。結果發現學生普遍都選擇用打字的,可是他們一直糾結在位置沒設定好、顏色不喜歡的細節上,其實我要他們只要用寫的就好。
  5. 活動手冊的第一頁要求《貼一張整組成員合照》,結果學生花了十分鐘作這頁。拍了一張又一張,然後一直調整姿勢,覺得不夠好看,繼續再拍一張。然後我看到有組拍了20幾張照片,然後第一面都還沒貼照片。這種自拍任務,實在不適合放在課堂間。
  6. 用Measure map測量樣區所在的棲地總面積,有個班因為時間來不及,所以我示範測量,直接把數據告訴他們。而有個班是自己測量,結果也由於界線難以劃定,所以彼此誤差很大。進行測量的時候也花了很多時間,所以時間限制的情況,是否有必要做這個部份呢?
  7. 雖然樣區小小的,但是調查植物都來不及了,何況調查動物相,所以後來班級就改成只看植物。
  8. 樣區面積本來要求 30cmx30cm,不過這個樣區面積很難計算,所以第二次就改成100cmx100cm,但是後來又發現有點大,做不完,最後就改成50cmx50cm,稍微比較好計算了。
  9. 學生閱讀狀況不如我意,每頁都有一項任務,有些是閱讀後上面劃線,或是按照指示進行作業(例如測量室內光照)。結果某班超過半數的學生都忽略跳過,就說做完了。
  10. 樣區調查狀況連連,學生說他們做完了,我問他們調查了多少種植物?各幾株?他們說就只有看到一株。結果我陪他們再找一次,其實樣區裡有至少10種植物而且好多株,結果他們還說「真的耶!剛剛都沒發現」

這樣的課程執行後發現我期待太多,設計太多細節,反而模糊課程的目標,事實上我這個課程的目標就是要認識族群、群集,所以後來我就把這課程全部翻了!改成只用紙筆,然後我提供2公尺麻繩一條和四根鐵釘,讓他們做樣區規劃。而地點就改成我最喜歡活動的場域,就在無人問津的圍牆邊,那裡光照少,草也少,更不會有除草問題。唯獨要注意的是,蚊子很多,得先買防蚊液讓學生使用。











改成這樣之後,我在教室先進行15分鐘的族群與群集介紹,接下來就是到指定地點活動。本來前個班我讓他們自己拿著繩子規劃樣區,結果因為繩子是捲的,學生沒悟出怎麼拉直,那天又沒防蚊液,最後狀況很慘。因此後來班級我就示範一次如何用麻繩畫樣區,大家就容易上手了。我也跳過了總區域的測量,直接告訴他們總面積有多少平方公尺。

學生的任務變得很簡單

  1. 畫下樣區內植物的分佈狀況,不須辨識植物種類,只要標示A種幾株、B種幾株...
  2. 比較不同組樣區內植物,找其中共有的一種進行總棲地的族群數量估計。

然而第二個任務,我覺得不太好,因為我是讓學生在學習單上畫自己樣區植物的葉子,學生如果透過學習單來互相比較植物種類,很難判斷出來。

解決方法有二,

  • 實際觀察比較別人的樣區植物
  • 鎖定某種植物來估算,以這個季節而言,我讓學生選擇酢漿草來調查,這是大家都認得的。

其實,我這陣子做的成了一系列的活動,固定針對學校此處的微棲地,進行植物觀察與攝影、動物採集、生態調查,之後就想繼續進行棲地零碎化的問題討論。其實用紙筆或行動載具都只是工具,我覺得重要的是課程的精神到底是什麼。像這次把校園生態調查改成全紙本作業,連那個紙本都是我自己手寫去影印的,結果教學效果比前個班的載具版本要好很多,因為任務單純很多。

用這種活動會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算學生會寫選擇題,算題目裡有幾個族群,但終究和走到實際的樣區前計算是不同的事情,那可是實作評量的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