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幾周關於教學的小記事,彼此獨立記載在噗浪上,看是分離的幾件事情,卻又有著關連。
關於學思達
前陣子密切關切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法,覺得在生物課程的某些單元是可以這麼做的,讓學生透過自學的方式,進行思考,然後表達。目前生態的單元中,物質循環應該是可以這麼做的。
正好某個班級物質循環還沒上到,所以我就這麼做了。由我抽籤三人併一組,大家看課本討論,完成以下四個任務
(1)寫出水循環的途徑,必須經過10個點,每個都不能重複(2)和第一個一樣,但每隔兩個就必須是生物(3)找出減少大氣二氧化碳的七種方法 (4)找出增加土壤中氮肥的五種方法。給時間討論,然後抽籤全組報告,然後我再進行小結。
本節由於學生報告的時間佔多數,所以第四個任務就沒來得及讓學生去講了。其實第一個任務可以省去,直接用第二個任務就可以了。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思考過程,自行閱讀課本的圖文,找出答案,比老師花時間去哇啦哇啦講,收穫會比較多。
關於上課模式
最近有些一些觀課或研習的機會讓我思考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上課是不是會有自問自答的情形?或是自顧自的講程序,忽略個別需求?展示作業其實並非全班都看得到?課程的例子和目標是否連結得當?
隔壁輔導老師最近教到時間規劃,課程中會問學生哪科最弱,然後會問為什麼。剛好她跟我同教一班,我就請她特別問那個班的狀況,結果...讓我得要好好反省啊。
學生說生物最弱,學生說老師上課很好玩,很有趣,不過考試都不是考那些好玩的東西。我聽到了之後,沉思好久。
先說不管是不是全班都這麼認為,但我覺得對部份學生來說,會覺得弱的原因可能是以下,這學年我用課本的次數減少很多,上課筆記也是請他們直接紀錄在筆記本上。用課本最多的是看圖,但對學生來說,在考試準備的時候,課本卻是最主要的素材,當老師上課不是講課本時,學生缺少閱讀課本的歷程,在準備時,當然有可能會感到挫折。
事實上,沒有一種教學法可以適用在所有學生和所有單元。當老師要做的就是隨時傾聽學生的需求,修正路線,以求學生的適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