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暑輔怎麼上?我的心得

一個月前,從月鈴那裡看到上暑輔的方式,於是我跟著做了,寫了這篇《暑輔怎麼上?不讓你睡教學法+行動學習+翻轉+小組合作

到了這週,是暑輔的最後一週了,成果如何呢?我覺得不錯,但還是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而我也想辦法去克服了。雖然不算完美,但是個嘗試。

首先是小書的部份,我收了前幾個單元的筆記小書,拍了照上網。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13587506250842918007/albums/6045930813766821553
我特別找了一段時間,讓學生上網觀摩,這樣大家才能知道好筆記怎麼作。兩年多前,我看到學生的筆記覺得寫的真好,當時也上網了(這篇http://a-chien.blogspot.tw/2012/12/blog-post_5.html)。目的也是讓同學們去觀摩。只是可惜那個時間點已經是九年級過了一段時間了,如果能提早開始會更好。


之前買過些書,教的是讓學生作筆記,像是《榜首滿分筆記術》和《考上第一志願的筆記本》。其實後來覺得喔,我把學生筆記收一收,應該也可以整理出一本筆記術的書吧。


筆記小書搞定了,那麼是不是所有學生都進入狀況學習了呢?坦白說,我不能說所有人都是這樣啦。的確有學生作筆記的過程,就是當自己是抄寫員一樣。但是透過小組討論和行動學習,至少可以作到上課的時間都沒人在睡,我相信這是好的開始,因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已經確保存活了,下一步就是要去想怎麼幫那些學生了。那些學生有什麼特點呢?看每週的複習考卷就知道,他們都是考二十分到三十分的分數,這些都是用猜的。這些放棄寫考卷的學生,是不是都不會呢?我問了他們七年級時候的成績,絕大多數都不是這樣的成績,有很多都是五六十的,以前算是有在學的喔。可是經過八年級一年之後,到了九年級,居然就放棄學習了。原來他們不是不會寫,而是不想寫,乾脆用猜的。

不想寫,是不是就代表他們不想學呢?這竟也不是,我去問他們想不想讓生物成績變好,每個都肯定的點頭,而且幾乎都是誠心的點頭。他們想變好,但是沒方法。

我覺得這就是老師要介入的時候了,還好暑輔我用了這種課程,讓我有機會跟許多需要協助的學生談話。不然像我這樣的科任老師,用傳統講述的方式,上課哪有時間去幫他們,更何況下課時間自己都累慘了,也沒力氣再個別談話。

對於這些學生,我想方向是這樣的,先幫他們找到症狀,再來對症下藥,這就是補救教學了。

症狀怎麼找?考卷的題目都亂猜,就沒有辦法用考卷來找症狀(不懂的概念),所以我就請他們認真重寫講義的基礎練習題,好好找出自己不會的概念。為什麼要重寫講義練習題呢?唉呦,這個大家心知肚明,導師說要檢查講義,學生想當然爾就是抄抄抄,滿足了老師的檢查,也滿足了自己不被處罰,但就是沒辦法滿足自己缺的那塊學習概念。

作題目訂正整理或是寫題目找不懂的概念,就是在弄清楚自己哪裡不懂。不找出哪裡不懂,就像是求醫的病人只會跟醫生唉著不舒服,卻沒辦法告訴醫生你哪裡不舒服。醫生不知道你的症狀,難道只能拿著一大桶藥灌給你,要你全吃了嗎?

找到一些症狀之後,再來就是給藥了。每班需要補救的學生數量不一,有的三五個,有的可能到十幾個,但是老師只有一個,那要怎麼救?

因為我和學生的補救需求,所以我就真的開始大量錄製課程影片了,之前還只是錄一些難的概念而已。啊不是有均一平台現成的影片嗎?是啊,不過我就想自己的課程自己錄啊。


我覺得透過這種方式,至少可以讓我分身對全班進行差異化教學,很進入狀況的學生呢,就讓他繼續作整理筆記或是看後續單元的影片。沒基礎的、要打地基的,就看前面的影片,或是看完後個別問我。

從問問題這件事,我真的感受到個別指導的重要性。情況一,站在講台上,說著「有問題來問我」,然後等著學生來提問,這事我以前常作,結果通常是小貓兩三隻,不敢問的就是不敢問。情況二,現在我不再站在講台上,而是遊走在各組之間,然後就發現學生比較敢提問了。

其實這種情況不陌生,我去演講時,每次問聽眾有沒有問題,提問的都不多,但是下課在底下閒聊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會提問,這些聽眾還都是老師耶。怎麼會這樣呢?我想是人性問題啦,大多數人都會害怕公開提問啊,我也是這樣啊。既然學生不敢公開問,那麼我就來創造機會讓學生敢來問。

錄那些課程影片,也給了我啟發哪。我錄完了上冊六章扣掉實驗的部份,這些課程是一學期的生物課所上的,約是60節45小時,假設實驗課用去1/3吧,那就還剩下30小時的教室課。結果我全部錄了幾小時哩?合計只有5小時而已。

關於這點,月鈴仙女後來下凡開示說

影片會很"短"-5小時就把一學期的課講完,這其實不奇怪-因為影片是總結,是老師消化後的"菁華",就像一整章的內容,老師可以用一頁的重點整理呈現出來一樣!那課堂上60節45小時難道都在講廢話?其實也不是---因為我們要用很多提問,比喻...等過程來引起學生學習的熱忱,解開他們的迷思,還要兼顧很多概念之外的學習如:情意啊,批判性思考等!這些在影片中是不容易做到(應該也沒特別去做吧)

就像我們吃了一堆東西經過消化作用後能吸收的只有很少的養分,那我們是不是直接把這些養分做成"營養丸或劑"吃下去(或打進去)就好?不過由於5-6分鐘的教學影片幾乎都是精華,都是必要營養素,所以不應該直接拿給學生看而是應該在學習後讓學生在去當營養補充劑去服用!!!也就是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教學生以"吃營養劑"代替自己攝食,消化! 

我覺得錄影片的準備也很有趣,因為可以去思考課程裡被切割成最小單元的次概念是什麼,就有點像是在準備教師甄試的試教那樣,而且要注意每段影片不要太長,我都盡量控制在10分鐘之內。我把國中生物課程切成了120個次概念,目前錄了約一半的題目,每段影片平均只有6分鐘。時間短對我也好,講不好或錄不好,要重錄都很方便。


錄這影片也讓我體悟的一件事,最早聽到翻轉時,心裡就想學生晚上還要花同等時間看影片,真夭壽。結果錄了才發現影片比實際講授短太多,學生真要回家看影片,倒是不會用到那麼長的時間,但是加上暫停寫筆記,可能就不一定了。

透過這幾週跟九年級學生相處的課程,對我來說,心境改變真的很大,因為以前就真的都是全講述在複習,什麼差異化、小組合作啊,通通沒有。一切只是為了在限定時間內,把火車開到終點,乘客什麼的有沒有上車一起到終點,那是另外一回事。

然後以前就想過我哪有辦法顧到每個學生(雖然現在也還是沒辦法顧到每個學生,但是有盡可能去改變了)。透過各種方式的協助,我發現至少我也能跟著別人的腳步去做了。

說真的,九年級複習真的該實施差異化教學,因為差異真的太大了。有些學生已經很熟了,有些學生則是生疏得跟什麼一樣,一樣的教學內容,沒辦法滿足所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