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樹受傷了怎麼辦?認識樹的腐朽區隔理論(CODIT)

人活在世上,受傷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受傷後,傷口附近的細胞會進行細胞分裂,取代死亡的細胞。幸運的話,可能完全看不見傷口留下的痕跡,不幸的話,可能留下點疤痕,無論如何你的死細胞總是會被活細胞取代掉。

可是樹木就不一樣了,他們對付傷口不是用復原的方式,而是用一種極其微妙的方式來處理。美國學者Alex Shigo(1985)提出了「腐朽區隔理論」(CODIT,Compartmentalization Of Decay In Trees),說明樹木並不是去修復死亡的組織,而是在腐朽部位的周圍形成防禦層,防止感染擴散。也就是說受傷了就把傷口包覆起來吧,外頭繼續長新的細胞就行了。

以腐朽菌的角度來說,千辛萬苦從傷口穿過樹皮進入木材,目的當然是極盡可能的向上下和向內外擴散移動。而樹木面對腐朽菌的入侵威脅,就是用四道防線阻擋他們。

  1. 第一道防線:木材內的導管或假導管(管胞)就像是一根根兩端扁的吸管,腐朽菌面臨的第一道防線就是這些管子相接的薄牆,可想而知,這第一道防線是最弱的牆。所以腐朽菌進來之後最容易向木材上下侵略。
  2. 第二道防線:當腐朽菌意圖向樹心方向前進時,會遇到晚材或心材部,相對於第一道,這裡稍強一些,可以防止菌向內部擴張。
  3. 第三道防線:腐朽菌也會往側邊移動,而這個方向,他們將遇到樹木的木質線細胞(射髓),這層雖然是薄壁細胞所構成,但不同於前面兩道牆,這是道活細胞建構的牆,這些細胞可以分泌化學物質抵抗腐朽菌,這裡有第二強的防禦能力
  4. 第四道防線:腐朽菌從外頭的小傷口進來之後,還會來個回馬槍,往鄰近的樹皮攻去。在這裡將會遇到樹木形成層建構的隔離區,這裡可具有最強的防禦能力呢!
這四道牆形成了區隔,可以將病菌封鎖在木材內







現在就來看看最近收集到的素材,這是常見於造景用的木樁,很明顯的看出秋材這道牆的厲害了,至少比春材好多了。





接下來這是香楠的枯枝,一段段切開來看看裡頭的那些城牆。
 



這個部位是側枝被腐朽菌入侵之後,樹木的第一道防線,這裡防禦能力不算太強,所以很容易讓腐朽菌繼續進入其中。
 



這個切面可以看到第二道到第四道防線的威力,腐朽菌從樹皮傷口進入之後,往樹心一步步突破,目前被秋材的第二道防線阻隔,往兩側則是被射髓分泌的化學物質擋住,而回頭往樹皮則是被形成層形成的隔離區擋住。順利的話,就可以把整區封鎖起來。



以上這四道防線,前兩道弱的幾乎靠死細胞的物理阻隔,而後兩道則是靠活細胞分泌化學物質來阻擋。這些化學物質怎麼來呢?來源是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養分,然後儲存在根和莖的碳水化合物。當大樹沒有足夠的葉子可以行光合作用,或是因根部衰弱,導致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合成抗菌的化學物質時,這後兩道防線也形同虛設了。也因此大樹健康的基礎就來自根的健康,養樹必須顧根本。莫怪俗諺這麼說「樹頭若顧(站)好在,不怕樹尾做風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