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沒當過古代人,不過也是看過電視演啊。電視上史前人類的衣服最常穿的就是獸皮,偶而還會看到植物纖維(例如麻)作的衣服。獸皮衣大概就是殺了動物剝了皮,處理處理就披在身上吧,而植物纖維的衣服,可能都得要做出紡輪才有辦法紡絲成線製成布吧?
真的嗎?有沒有不用紡織就能做成的植物纖維布呢?有的,就是樹皮布!
樹皮布是六七千年前就開始被製作的布,太平洋的島嶼國家如東加、薩摩亞和斐濟現在也都仍會製作,台灣也不例外,許多原住民族都有製作樹皮布的傳統。這樹皮布也算是最早的不織布吧,或者稱為無紡布。
最常被拿來製作樹皮布的樹種,大概是桑科的樹種了,像構樹或是雀榕都是蠻常被提到的樹種。
作法是這樣的,先鋸下一段樹枝(我用的是構樹)。我們不是要作真的樹皮衣,所以不需要太大根,像他們要作真的可以穿的樹皮衣,處理的可是樹幹啊。(你們可以看這影片,大約3分鐘開始的地方,是剝整個樹幹的樹皮啊 。衣服的起源 樹皮衣 Origins of Clothes - Barkcloth)
再用刀子在樹皮上劃一刀,劃開樹皮直抵木材。
用槌子用力敲打樹皮,就可以讓樹皮和木材分離,我想這步應該是破壞了形成層的細胞吧。
把皮剝下來之後,就拿去泡水浸濕。我還蠻好奇這樹皮內側有什麼味道,所以還用力舔了好幾下,答案是...沒什麼味道。
剛剝下來的樹皮先壓扁看看有多寬,嗯,大約是10.5公分
接下來就是用槌子均勻敲打樹皮,讓樹皮慢慢展延,這裡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槌面打下去要貼著樹皮,不能歪,歪了就會打出洞。
經過一番敲擊之後從10.5公分展到43公分囉
細看這樹皮布,可以看到表皮還有綠皮層和底下的韌皮纖維
跟原本大小一樣的樹皮相比,差別真是大啊。
內側的韌皮纖維可真強韌,極難拉斷,莫怪要叫做「韌皮部」啊,果然韌皮。
作好的樹皮布,因為剛浸過水,所以還濕答答的,可以把樹皮布夾在報紙裡頭,用熨斗燙一燙。
既然樹皮布都弄好了,總是想來真的弄件樹皮衣吧。怎麼作呢?科博館曾經辦過樹皮布文化的課程,有網友上了課也紀錄下來,剛好可以拿來參考。
拿片樹皮布對折
用剪刀剪一剪,剪成一件背心的樣子,然後側邊再縫一縫。
噹啷,就完成了。你看看,小明穿上樹皮衣,多麼帥氣啊!
不過還沒作褲子,所以有點羞赧。
只有樹皮衣實在不夠,順便做了一個樹皮書包。「老婆,你看我撿到怪獸的下巴耶」
這裡有些相關的參考資料,值得讀讀
- 原視新聞-池南妙樹皮-(影片)有製作技術
- 塔山自然實驗室裡的文章-《構樹》-(影片)有講到樹皮布的文化
- 衣服的起源 樹皮衣 Origins of Clothes - Barkcloth)-(影片)
- 我們的島 第253集 樹之樂音 (2004-05-10)
- 台灣原住民文化資訊網
- 科博館樹皮布文化
- wikipedia對樹皮布的描述
- wikipedia裡對韌皮纖維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