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後,因緣際會,衛生組長邀我對全校老師辦一場環境教育研習,於是我定下了題目叫做「樹木的故事」。
喜歡一個人,不能只在意外表,而是要深入認識,愛樹也是一樣,不能只有感情上的依戀,還必須深刻的了解他。這場演講之中,我的目的是要讓聽眾們發現原來樹木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所以我把現成的投影片砍掉重作,先用便利貼重新建構我的故事,以本校校園裡的樹木為主,從樹幹、枝條的角度來介紹這些樹木的故事,再用這些生命讓聽眾們認識樹木的身體語言。
時間是故事裡的元素,我用了三十年前畢業紀念冊的校園照片和現在環境對照。校園裡人來人往,學生會走,老師會老,留下的到底還有誰?你知道嗎?
樹木的生命極其緩慢,緩慢到我們會用沒生命的「它」來稱呼「他」。但只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看看他,你會發現他的成長。
光華園裡有棵欒樹,久華老師說,坐在辦公室裡眺望他一年四時的葉色變化是種享受,可是一個週末回來,欒樹就剩下樹頭了。欒樹他花了13年的時間慢慢復原,長回兩三公尺高的樹,昔日的傷口沒有消失過。
修剪枝條過頭而傷了樹皮的楓香,用1年半的時間,長回了兩公分的樹皮。逆推回去,你知道他什麼時候受傷嗎?
也許每年兩三次的落葉惱人,也許遮蔭太多陽光,不知道是哪個也許。這棵雀榕在數次的過度修剪之後,幾個月前被斷頭了。
每年4月初和11月中的時候,雀榕會用極快的速度甩脫身上的舊葉,然後迅速長出新芽,再脫去乳白色的托葉,被保護的紅色幼葉在數天之內轉綠,於是雀榕又是一身新。一年兩次的萌發新芽,換來枝條伸長的機會,於是在競爭激烈的植物社群中,有可能搶得多一些陽光。
在他被斷頭之後的未來幾年,想看到滿地落葉,恐怕機會渺茫
雖然現在偶而還可以看到乳白托葉包覆幼葉的樣子
想要看到滿地粉色托葉,大概也得等數年之後
這陣子被斷頭的還有他,曾經是學校一哥的黑板樹,目前剩下2/3。
演講過後,聽過的說還想再聽續集,沒聽到的在問有沒有錄影。從老師們的意見回饋中,我想算是種子即將發芽。
- 時間太短很可惜。
- 內容生動活潑,很能引起學習動機!
- 我想要再看一次,不知道是否有錄影再觀看
- 希望有機會再辦理相類似的研習,讚!
- 生動有趣 收穫滿滿滿
- 主題貼近生活,內容充實,講師個人魅力無法擋,獲益匪淺,希望下次可以再有類似的主題。謝謝分享!ps.下次學校要修剪樹木時,建議相關單位都應有先有如此護樹的共識。期待續集...
- 可是,知道學校那些樹在求救,可是似乎無能為力,還頂難過的。
- 不知道是不是能請學校若要做花園的整理,先確定能永續生長呢?
- 目前已經修剪造成的傷害,我們能做甚麼補救呢?
- 講師的分享內容深入淺出.條理分明,投影片製作用心至極,使研習者清晰易懂,完全明瞭能夠如何愛護樹木。謝謝衛生組安排這場研習,建議各年段的朝會時間都能夠加入此宣導,全校師生都能一起加入愛護樹木的行列。
我想點更多火,兩天過後,我寫信給全校老師。我想用週末一小時的時間,帶大家走入校園實地觀察這些樹木,傾聽他們的身體語言,不過名額只有10名,結果報名幾乎秒殺。雖然是只限10名,但老師們紛紛詢問,是否可帶孩子一起來,我想全家一起走進自然更是我所盼望的,於是這就成了親子樹木觀察會。
我們看東看西,那些不曾駐足觀察過的校園角落,其實都能看到樹木的生命與智慧展現。
會後也不少老師給予鼓勵與分享感動,我想我會繼續再多作一些事情吧,春天之前可能會再來開一次觀察會吧,還可以加上冬芽觀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