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著時間越來越接近舉辦日期,心裡頭其實有點忐忑,到時候會場裡的會是哪些對象?後來到了會場時,看到海報展示時,心中就有了個底。這個研討會共分三組,有生態、生物和科教三組,科教組的海報就是一張而已,顯然這個組在這研討會中算是迷你小組就是了。後來看了看參加的人,大多數是學程學生,寥寥無幾的中學教師,加起來可能不到五個,至於大學教師嘛,那就更少了。雖然聽眾組成這麼特別,不過我還是很努力地把這個我常講的-講題-《從虛擬到實體的生物教學社群-生物趴辣客》講完啦。
原訂是20分鐘的演講,後來因為時間拖延,所以在講前幾分鐘突然被要求要縮短成15分鐘,我也照樣講完了,挑戰成功。只是比較可惜,沒辦法多講一些支線故事,只能講主線的生物趴辣客故事。講完之後,有不少學程學生和老師,有來找我聊一些教學和趴辣客的事情,也算是有達成一些宣傳的目的。不過將來是不是會在成大辦呢?那就真的要隨緣了,看看那邊老師有沒有意願了。
這天收穫也是非常多,有物質上的收穫,也有知識上的。物質是拿到不少贈品,像是微量吸管的tip啦、細胞培養的培養皿啦,或是離心管之類的,那些我大概都會拿來改成不是原來用途的,例如細胞培養盤,我想要來試試看作養分測定之用。
知識上的當然就是聽演講囉,以下簡單紀錄。周昌弘院士講《半世紀的學術生涯-生態學的研究與自然保育》,他提到,原來水稻二期稻作較一期減產是因為水稻的自毒作用,各縣市減產程度也不同,排水不良區域減產更嚴重。那二期稻作為什麼沒有影響到隔年的一期稻作?關鍵在於時間,一二期之間的時間比較短,二期之後,常有休耕和輪作。
林陳涌教授講《生物課程123?》,講到台灣的國中生物課程,從過去課程標準到現在的課程綱要,怎麼改變,要不要改變。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但是卻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以課程內容來說,國中生物課程幾乎30年不變(請參見下表,或看此連結),但是社會在變、課程目標也在變,內容要不要變?相對於國中的三十年不變,高中最近十年則是巨變。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國中內容三十年不變,但其實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頒布之後,就有大變了。從過去課程標準的內容導向,變成課程綱要的目標導向,課綱裡頭不再規定章節順序,僅是寫出主題和次主題。意思就是,雖然內容大綱差不多,但是前後順序是可以調整的,甚至也不是規定生物只能七年級上,地科只能九年級上。要把部份生物移到八年級、九年級,地科移到七年級上,也都是可以的。只不過呢,過去有這樣作過的課本都賣得不好,原因只有兩個字,習慣。
不過話再說過去(哎喲,說回來又說過去,到底在說什麼啦),國中生物老師看似可以備課一年用三十年,但其實我認識的老師們,無論資淺或資深的,總是會尋求改變,內容雖然不變,但是教法、策略可以隨機而變。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的王誠之秘書長講《生態紀錄片對於學校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幫助》。最讓我有收穫的是他講到這部沒有對白的Green (免費下載,48分),主題是紅毛猩猩。
他說好的影像自然就會說故事,即使沒有對白也可以。他提到科博館的研究員有讓兩個班級看Green這部片,一個班放映時有加解說,另外一個班沒有,結果前者高興趣度,後者高參與度。我是不知道那是什麼量表測出來的,但是我對王秘書長說的這部 Green很有興趣。
看了之後,才發現去年我也在噗浪貼過一次,那時是轉貼美芳的評論 「2010年Wildscreen影展 WWF金貓熊獎及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環境獎得獎影片。 一部完全沒有台詞與對白的影片,卻可讓人落淚」。坦白說,我自己看了一次之後,也是忍不住眼眶泛淚,下學期教到人與環境時,這部片一定要記得放給學生看。
王震哲教授講《系統分類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許多先進的研究其實奠基於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像是研究分子生物用的PCR,其實靠的就是耐熱細菌的發現,後來找到耐熱的酵素,由此才能開始發展這項技術。再者,講到生物多樣性保育,其實若能全世界的生物都保育,那當然是好啊,不過那不可能,所以就要用最少的經費,保護最需要保護的物種。想想,這也就是經濟學的概念嘛。
那麼哪些是最需要保護的呢?我抄了三個例子,希望沒抄錯。里龍山肺形草過去的分類被放在跟台北肺形草是同種,但是後來經過研究才把里龍山肺形草獨立成一種。這樣的例子就是把瀕危的,應該保護的放在安全的物種裡頭,可能會錯失保護的機會。
例二,紅星杜鵑在91年的時候公告解除珍貴稀有植物的地位,因為後來有學者發現它應該跟玉山杜鵑是同種。如果這件事成立的話,那就是說過去因為研究不完整的問題,所以政府多花了錢去保護一個不需保護的物種。
例三,如果有雜交種,要不要保護。王老師提到他們實驗室有研究月桃,結果發現台灣的多種月桃很多都是雜交種。若是以生物種概念(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的角度來看,應該是要保護基因庫,也就是並不傾向保護雜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