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幾年前這軟體還在Google底下的時候,就開始試著製作了一些建物模型,期待自己的作品可以被放在Google地球的圖層中,不過因為我選用的建築物是Google衛星圖都尚未更新的建物,所以就算作好了,也不可能被放進去(事實上我當時也還沒貼圖完整)。總之,後來我就失去耐性,沒再繼續玩下去了。
一直到這個暑假剛開始,去參加了中央大學的《2013年太空看地球(衛星遙測科技)研習營》,那個作3D建築物模型的念頭又上來了。
課程裡,蔡富安教授的講題是《三維數位城市建置及應用簡介》,計畫簡介可以看看內政部的資料。
他們結合了地形圖、地面光達、空載光達、近景影像、空載影像、衛載影像等,可以做出房屋模型、三維道路模型等,這些不是只有用在導航地圖軟體裡而已,可以用在基地台選址、飛機起降限制模擬、都市環境模擬、環境影響評估、運輸規劃、消防與醫療、災害評估、保險理賠、都市維生系統規劃、都市計畫與更新。
這些應用聽得我眼睛都瞪大起來了,於是我又開始想要開始玩建模了,我們這種一般使用者當然沒辦法用到地面光達這些技術來快速建模,所以就用現地拍攝的數位影像來作吧。
花了兩個晚上的時間,總算是做好一棟校園裡的建築物
本來以為做好之後,上傳到3D模型庫後,一下子就會被接受,不過過兩天之後,就收到審核通知,說我貼圖沒貼好要再更正才可以。所以又花了一兩個晚上重新再作一次,其實我這動建築物前後大概做了六次吧,最後上傳後,終於被接受了!
過了快一週的時間後,終於在Google地球的3D圖層中可以看到了,雖然只是個簡單的建築物,不過能被接受,真的還蠻令人高興的。
後來我也嘗試再製作其他校園建築物的模型,不過困難重重,主要原因是無法拍攝到合適的影像來建模,因為建築物外有攀緣植物或是大樹遮住線條,所以要抓到準確長度實在有困難。再加上建築物彼此相接,很難看出全貌。為此,我趁著暑假還跑到許多我從來沒去過的校園角落拍照,也因此看見許多建築物不為人知的歷史。比如說教師辦公室前身是禮堂,外頭還有很多有歷史意涵的標語,像是復興中華,但如果我沒去跑,我就不會看到這些東西。
作建模也有些好玩的地方,比如說我靠著幾張照片建模時,總是覺得有幾個角落很奇怪,沒辦法對齊,後來到了學校實地勘查,才知道原來有些照片沒拍到的地方,跟我想像不太相同。此外,我也透過建模和衛星影像的比對,推測出建築物的實際高度為何,甚至還可以比較不同年代所建出的大樓樓板高度有所不同,我們學校大概也就是這個因素,所以每棟比鄰的大樓都有忽高忽低的樓梯相接。
如果想更認識家園或活動地點,大家不妨試試玩玩SketchUp建模,這會很有意思的。
附註:SketchUp的建模方式,我是在Youtube搜尋相關教程學來的。關鍵字Sketchup Howto或是Tu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