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歲時記-雨水
最近對節氣觀察非常有興趣,突然想來記個「校園歲時記」,規定自己在24節氣前後,走一趟校園,紀錄一下這些生物的狀態,累積長久的資料下來應該會很有趣。 過去幾年在這校園中看到的,得以累積紀錄下來的資訊應該有這些。 木麻黃開花 榕樹開花結果 肯氏蒲桃開花結果 楓香開花結果紅葉 龍柏結雄毬果、散花粉 苔萌出蒴 亞歷山大椰子開花結果 黑松結雌雄毬果 雀榕落葉、長苞片、結果 合果芋開花 軟枝黃蟬開花 蓮霧開花結果 小葉南洋杉結毬果 羊蹄甲開花結果 台灣欒樹開花結果 桂樹開花 山蘇花長孢子 今年的「雨水」落在2月19日。中央氣象局的台灣24節氣與氣候寫著: 雨水的意義:立春之後,大氣中水蒸氣漸增,容易下雨,農民也陸續開始翻土耕犁。 節氣與農業:臺灣逢「雨水」時,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多值水稻插秧成活期,也是萬物欣欣向榮、草木萌生。各地農友大都已忙碌地耕種,春作雜糧如玉米、落花生等,正好利用春雨翻耕與種植。惟本節氣對中南部較無實質的意義,因為中南部地區多為晴朗的天氣,北部地區則因受東北季風影響,降雨機會較多。此時期氣溫尚低,已栽培之作物需預防寒流所造成之寒害。 這篇的照片其實是上週2/22拍攝的,記得那天會走到校園拍照只是因為久違的陽光出現了。 那天引起我最大興趣的是校園裡的龍柏結出雄毬果,而且開始散發花粉了。 輕輕一拍,就看到它們的毬果中散出花粉了 很巧地,那天還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人持續紀錄了 25年來的杉樹何時散出花粉 ,這真是令人佩服。 國文辦公室後面的小平台上,總是可以撿到一些落葉自然形成的葉脈標本。上頭的小榕果是雀榕的,那顆榕果是因為有鳥在上面啄食,所以弄了下來。 葉子上有寄生蜂留下的繭 最近的自然大事件,大概就是櫻花到處開,然後大家隨處踩吧。如果大家不要一窩瘋去賞櫻,也就不會有這些事情了。過一陣子賞相思、賞苦楝也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