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這幾天因為關心健康資訊,自然就被各種相關內容推送了。於是,我也順便查閱了一些資料,想了解更多關於癌症預防的最新研究與建議。
阿簡生物筆記
學生物,玩生物! by 阿簡
2025年3月17日
癌症預防的最新研究與建議
讀書心得與紀錄《The Five Types of Wealth》(財富的五種形式)
我們常說,考試前不讀書、不準備,直接上場應試,叫做「裸考」。
那麼,平時不注意睡眠、不運動、不均衡飲食,等到體檢才發現問題一大堆,這又該叫什麼呢?或許可以稱之為——「裸檢」。
現在醫療科技這麼進步,壞掉的就換掉,換不了的就吃藥控制,一切都有解……但真的這麼簡單嗎?
最近讀了一本書—《The Five Types of Wealth》(財富的五種形式),讓我對「財富」有了新的思考。
書中提到,財富並不只是金錢,它還包括五種層面:
1. 時間財富(擁有自由可支配的時間)
2. 社交財富(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人脈)
3. 心理財富(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4. 身體財富(健康的體魄)
5. 金融財富(金錢與資產)
其中,身體財富尤為關鍵,因為沒有健康,其他財富都沒有什麼用。
書裡提供了一個「身體財富評分表」,你可以自己測試看看,滿分是 20 分,你會得幾分呢?
身體財富自測:
(請為每個問題評分,0:強烈不同意,1:不同意,2:中立,3:同意,4:強烈同意)
1. 我覺得自己對於年齡來說,身體強健、健康且充滿活力。
2. 我透過有結構的日常運動和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來規律地活動我的身體。
3. 我主要攝取完整且未加工的食物。
4. 我每晚定期睡眠七小時或更長,並且感到有休息和恢復的感覺。
5. 我有明確的計劃,可以讓我在晚年仍保持身體健康、茁壯成長。
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把你的身體視為一棟你要再住 70 年的房子。」
房子住久了,難免會有磨損,如果出現小問題,你會不會趕緊修理?
如果是車子,應該不會等到方向盤掉了才想到要去維修吧?
至少每隔半年一年也會有大小保養,那麼身體呢?這個要用這麼久的房子,上次定期保養是什麼時候?
與其等到「裸檢」時才發現問題,不如現在就開始保養,累積你的「身體財富」!
怎麼累積?回頭看看評分表吧。選一個容易的項目,幫它加個分!
『財富的五種形式』這本書在身體財富部分,提到增加財富的三個重要支柱包括運動、營養和恢復。
運動:每天進行身體運動,透過心血管運動和阻力訓練的結合;進行促進穩定性和靈活性的活動。
營養:主要攝取全食物和未加工食品,以滿足主要的營養需求,必要時補充以滿足微量營養素的需求。
恢復:高品質且一致的睡眠表現及其他促進恢復的活動。
如何增加身體財富?作者提出了一個容易執行的方式,就是當作遊戲闖關一樣,有不同的LEVEL,先求有再求好,不用一次做到最好。
運動支柱的三個層級:
LEVEL 1: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
LEVEL 2: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每週進行兩到三次特定的心肺訓練,每週進行一次到兩次的阻力訓練。
LEVEL 3: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每週進行三次或以上的心肺訓練(總計至少120分鐘的有氧訓練和20分鐘的無氧訓練),以及每週進行至少三次的阻力訓練,並融入穩定性和靈活性訓練。
睡眠與恢復支柱的三個基本層級:
LEVEL 1:七到八小時的睡眠
LEVEL 2:在改善的睡眠環境中進行七到八小時的睡眠(黑暗、涼爽、安靜的房間)
LEVEL 3:在改善的睡眠環境中進行七到八小時的睡眠;固定的睡眠時間,並在早晨和下午接受陽光曝曬以調節生理時鐘及改善睡眠質量;額外的恢復方法
營養支柱的三個層面:
LEVEL 1: 每週80%的時間攝取整體、不加工的食物。假設每天吃三餐,代表每週大約有17餐是由整體、不加工的食物組成。
LEVEL 2: 每週90%的時間攝取整體、不加工的食物。優先考慮每日蛋白質攝取和整體巨量營養素的攝取,並確保喝足夠的水。
LEVEL 3: 每週95%的時間攝取整體、不加工的食物。優先考慮每日蛋白質攝取和整體巨量營養素的攝取,並確保喝足夠的水。根據需要補充關鍵微量營養素,以獲得均衡的營養配置。
我認為這是值得大家都可以嘗試的,甚至可以把 LEVEL 1,再切到更小的LEVEL 0-1 來開始。
每天運動10分鐘。
一週吃兩餐整體未加工的食物。
比平常早10分鐘上床。
從付出一點點開始,慢慢開始累積身體財富。
----
繼續讀《The Five Types of Wealth》
時間、社交、心智、身體與財務都是應該累積的財富,缺一不可。
如果你沒有特別的人可以共度時光,那麼掌控自己時間的自由有何意義呢?
如果無法與摯愛的人一起享受,擁有身體的活力又能帶來什麼快樂呢?
如果沒有可以寵愛的人,金錢又能提供什麼滿足感呢?
沒有時間和身體,也沒有陪伴的人可以一起分享,擁有龐大的財務財富又如何?
當你業績再次達成了季度利潤目標,卻忘記了另一個紀念日的晚餐;獲得了創紀錄的獎金,卻未能參加孩子的一場體育比賽;對每一個工作電話都說是,但卻找不到時間重聚舊友;因為工作的安全感而留在一份工作中,卻讓心中的高尚目標枯萎消亡;每週舉辦五場客戶晚宴,但卻無法在上樓梯時不感到喘息;你從不讓錢留在桌上,卻對把內心的平靜留在那裡毫不在意。
20年後,只有你的孩子記得你加班的事情。
年輕時長期用身體財富換來巨大的財務財富,只為了在年老生病時,用財務財富換來短暫的健康。
關於《The Five Types of Wealth》中的時間財富,試試看來評評自己有多少時間財富
0(強烈不同意)、1(不同意)、2(中立)、3(同意)、4(強烈同意)然後分數加總
1.我對自身時間的有限性和無常性有深刻的認識,並且意識到時間作為我最珍貴資產的重要性。
2.我對我個人和職業生活中兩到三個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有清晰的理解。
3.我能夠持續地將注意力和焦點放在我所確定的重要優先事項上。
4.我很少感到過於忙碌或心神不寧,以至於無法花時間在最重要的優先事項上。
5.我能掌控我的行事曆和優先事項。
時間的財富包含以下三個要素,可以視為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覺察然後專注,最後是掌控,每一個都建立在其他的基礎之上。
覺察:理解時間是有限且無常的本質,了解剩餘時間的短暫性
專注: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物上,並忽略其他
掌控:根據目標和價值,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並選擇如何使用它
你覺察了時間是珍貴資產嗎?
作家Sam Harris:「無論你做某件事多少次,總有一天你會以最後一次的身份去做它。」-為孩子讀的最後一次睡前故事、與家人的最後一次散步,與父母的最後一次擁抱、與朋友的最後一次聯絡。你還有多少時光可以和摯愛的人共度呢?這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所有微小時刻、人物和經歷,最終都會成為我們希望擁有更多的回憶。
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和摯愛的人相處?作者說他每年見到他父親一次,父親當時65歲,男性平均年齡80歲,意思就是他們只剩下15次見面了。
每晚入睡前告訴你的伴侶你愛他們,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床的另一邊是空的。
你願意與巴菲特交換人生嗎?他擁有大約1300億美元的淨資產。他今年已經九十四歲了。無論他擁有多少金錢、名聲或資源,你都不會願意用剩下的生命時間來交換他的。
書裡說了很多許多工具,讓讀者如何在時間財富上覺察、專注與掌控。我舉幾個例子:
有個工具名為「能量日曆」-在日曆上用不同顏色標注活動:
*綠色:創造能量——這些活動讓你感到充滿活力。
*黃色:中性——這些活動讓你感到中性。
*紅色:耗損能量——這些活動讓你感到精疲力竭。
最後拉遠查看日曆並問自己:「這些不同顏色的活動有哪些?」應該為自己制定計畫,增加綠色活動,在未來要多更多綠色活動,黃色活動則維持或委派他人,騰出時間給綠色活動。而紅色活動則應該委派、刪除或調整,使其成為中性活動。例如視訊通話本來是耗能量的紅色,但是單純通話則變為中性黃色。
看了這個「能量日曆」,才發現我其實已用了這模式好多年,我的確會依據耗能程度將活動用顏色編碼,最耗能的就是「紅色」,例如演講、交稿等活動。然後我會看這些紅色什麼時候會出現,就提早去完成它。書中提到馬克吐溫的一段話,如果你的工作是吃一隻青蛙,那麼你應該在早上就吞下去,如果你必須吃兩隻青蛙,那你應該先吃大的。紅色工作對我來說就是紅色青蛙,先吃掉就好了。
再來還有一個工具-叫做「帕金森法則」,原則就是「工作會擴展以填滿完成所需的時間」
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時間來處理電子郵件,你會發現整整一天都在回郵件;如果你只有三十分鐘來處理郵件,你就能迅速搞定整個收件箱。
如果你有幾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一項作業,你可能會拖延到讓這項作業真的花上幾個月;但如果你只有兩天的時間來完成作業,你就會高效完成工作。
欸看起來很像傳說中的「蕃茄醬工作法」(對,不是蕃茄鐘)--「什麼也不作,累積即將開天窗的壓力,直到最後一刻,逼不得已才把時間硬擠出來」
只是喔,像歸像,但請不要都把事情壓在最後一刻在作啦,而是要限制自己在一個短的時間區間完成,以我而言,就是要逼自己要在短時間立刻把紅色青蛙吃下去,拖太久,會「太美味」。而且什麼都拖到最後一刻,你會有非常多紅色青蛙要吃。
----
在讀《The Five Types of Wealth》時,作者Sahil Bloom談到 Mental Wealth(精神財富),三大支柱包含: 目標 (Purpose)、成長 (Growth)、空間 (Space)。
作者一樣提出了一個評分表,從1分到4分為各項評分,可以看看你的精神財富有多少分數
1.我定期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
2.我擁有明確的目的,能為每天提供意義並協調短期和長期的決策。
3.我追求成長,並持續追尋我的全部潛能。
4.我堅信自己能夠持續改變、發展和適應。
5.我有定期的儀式,使我能夠創造思考的空間,重置自己,思考問題,並充電。
所有人的時間都一樣多,但都是稀缺資源,你應該如何花費你的時間呢?作者提出一個策略-追求地圖 (Pursuit Map),讓你來評估活動的能量消耗和能力,最終讓你增加精神財富。
追求地圖上用兩條線劃分出四個象限,橫軸是能力,有些活動是你擅長的,而有些對你來說充滿挑戰。縱軸是能量產生或消耗,進行某些活動像是讓你充電一樣,而有些則不斷耗電。
右上角的區域,如同你的天賦區域,理想上大部分時間應該花在這裡,無論是專業或是個人生活。
左上角的區域,如同嗜好區域,可以創造能量,雖然你在此區域的能力沒那麼好,這是理想上應該花費第二多的區域,雖然有些活動你不擅長,但是你在這些活動中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熱情,隨著你逐漸進步,這些活動會慢慢移向右邊,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會進入天賦區域。
右下角的區域,是個危險區域,會耗盡你的能量,但你在其中的能力卻較高,花時間在這裡是是一個危險的選擇,因為表現會獲得正向回饋,這會讓你受到誘惑,傾向於在這裡花費更多的時間。目標是避免陷入這個陷阱。
左下角的區域,可以視為死區,這些活動既消耗能量,而且你又不擅長。但有些情況下,隨著你的進步,某些活動可能會變成能量創造的來源,像是雖然一開始的體能很差,但是你體能提高時,會愛上跑步。放在這裡的活動不一定需要完全放棄,你可以問自己,當這項活動你可以達到更好的能力水準時,是否會為你帶來能量
有了追求地圖之後,重新重新安排你的時間,慢慢花時間漸進改進
--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你擅長的天賦區域。
--剩下的時間則用在你的嗜好區域。
--最小化在危險區域的時間花費。
--消除在死區的時間花費。
我回想我過去的經驗,多年前為了完成一些工作,開始練習寫程式,一開始什麼都不會,有點消耗能量,但完成了又蠻興奮的,這活動有時在左下角死區,有時在左上角的嗜好區。隨著能力逐漸增強,寫程式這件事變成我的一種嗜好,我甚至可以說我擅長寫程式,所以後來我還會開一些程式設計的課,這為我帶來成就感。
那麼有什麼活動會在我的危險區域呢?就是像寫稿或演講這類活動。我喜歡分享知識,但是如果變成要寫稿或演講時,這反而讓我感到壓力而且能量耗損很多,那怎麼辦呢?就是規劃時間,盡可能讓花費在這裡的時間減少,或是提早完成準備,如果沒辦法逃避,那就交替用嗜好區域的部份來找到平衡。
精神財富的成長無法一蹴可幾,一次拿到最高分,而是要透過持續探索、挑戰與適應,逐步累積而來。任何活動最初或許是消耗能量的挑戰,但只要懷抱好奇心、不斷嘗試,就有機會讓這些活動從「死區」轉變為「嗜好區」,甚至最終進入「天賦區」。Sahil Bloom 提出的追求地圖,不只是時間管理的策略,更是幫助我們找到熱情與成就感的方法。
回顧自己的生活,是否也有曾經令人卻步,但後來卻變成熱愛的事物呢?也許現在的努力,正是未來精神財富增長的關鍵。
吃得「多樣」也可能影響壽命?
除了營養均衡,吃得「多樣」也可能影響壽命?
再試連續血糖監測,觀察食物份量、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最近又裝了手臂上的血糖監測裝置,上次使用是兩年前了,而這次再用,主要是想觀察自己飲食模式對血糖變化的影響。
以前我都是請廚房的人幫我打飯打菜,他們大概是怕我餓著,每次給的份量都很多,我覺得不想浪費,基本上他們給什麼份量,我就吃完什麼,這樣造成的血糖變化還蠻厲害的,所以後來我就自己控制餐點,這就可以確保餐後血糖的平穩變化了。
基本原則就是要先算好自己需要多少份全穀雜糧類(澱粉類的食物),這是能量主要來源,但量足夠就好,不要太多,此外還要認清楚哪些食物屬於這類,像我們的主副菜裡常會有冬粉、玉米...,每週還有一次甜湯,這邊多一份,那裡就要少一份。如果有分析的話,就會發現自己需要的澱粉類食物沒有很多。那麼會吃不飽嗎?其實不會,你還需要很多蔬菜。
這一張圖就是交給別人打飯,和我自己控餐對血糖影響的變化。如果沒有做血糖監控,我大概會繼續讓別人幫我打飯吧,每天都在飆血糖。
那如果要吃一碗白飯,那要怎麼吃呢?兩年前我做了觀察之後,就開始改變進食順序了,先吃菜肉,才是飯。但後來發現,對我來說,如果最後就純粹一碗白飯吃下去也不太行,要混一些蔬菜、蛋白質、油脂進去才行。因為脂肪與蛋白質能減緩胃排空,使腸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變慢。
這張圖的紅線,有著平滑上升曲線,就是乾淨白飯吃下去,藍色曲線拐來拐去的,就是混了一些非白飯的食物。
餐後做了什麼事情,關係到血糖如何下降。
紅色曲線,就是只有站著偶而走動。而藍色的部分是做了運動,那時候做的是zone2-zone3的有氧運動,而在後續的幾次觀察上,發現其實就算是走個十分鐘,也能明顯讓血糖下降。運動時肌肉能不依賴胰島素直接利用血糖,而且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這使得血糖峰值較低,且下降較穩定。運動後血糖仍會波動,這可能與運動強度(高強度運動可能促進腎上腺素分泌,提高血糖),或肌肉增加攝取葡萄糖,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上升有關。此外,運動後肝糖的補充過程也可能影響血糖變化。
短時間內血糖迅速升高的現象,稱為血糖突升(Glucose spike)。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濃度急劇上升。如果這種升高過快或過高,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後續血糖可能會快速下降,甚至低於餐前血糖,這種現象稱為反應性低血糖。這可能會造成疲勞、飢餓感,使人更容易在 2~3 小時後想再進食。
想想一種生活型態,吃一份超量澱粉午餐後,再午睡一陣子,算算時間,下午三點多,應該特別想來點下午茶零食解饞吧。(<--這我以前)
正常人需要擔心Glucose spike嗎?或許短期偶爾一下不會造成明顯的不適,但長期且頻繁的血糖劇烈波動可能和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慢性發炎與自由基壓力相關。這不僅關係到糖尿病風險,也和許多疾病相關。因此即便是正常人,也應該讓自己血糖維持穩定,畢竟疾病並不是突然就出現的。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其實,血糖的穩定並不只是單一飲食選擇的問題,而是整體生活習慣的結果。透過控制份量與進食速度,均衡飲食並搭配餐後適量運動,都有助於減少血糖劇烈波動。
不過每個人的血糖反應並不完全相同,這與基因、胰島素敏感性、腸道菌相、飲食習慣,甚至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有關。因此即使是相同的食物,在不同個體或不同時間點,血糖變化仍可能不同。因此可以嘗試透過實際測試觀察,調整生活方式,讓身體發生長期正向的改變。
使用AI協作,製作用四格【膳食纖維與腸道菌】科學漫畫
前幾天看到 Gemini可以生成四格漫畫,於是我心想可以來試試了。以往AI生成的圖片,往往會有腳色不連貫的問題,看起來可以解決?
1.透過chatGPT生成腳本
要求安排四個漫畫場景分鏡,說明場景。主題是膳食纖維對腸道菌的影響。主角是一隻腸道菌
chatGPT給出了以下腳本:
使用AI協作,製作【從Y染色體到形成男性】流程圖
每次上課講到Y染色體時,其實都要提一下並不是有Y染色體就會發育成男性,也並非女性就沒有Y染色體,想要把這裡面的過程講清楚,還是需要一些圖示。
於是我透過AI的協作來畫了這個圖。
流程如下:
- 先利用chatGPT寫出從Y染色體到男性發育的機制,再反覆由同一個或其他 LLM 確認科學正確性,最後整理出一段文章。
- 接下來使用claude將這段文章,生成svg。
- 再手動使用inkscape編修這個svg檔。
- 過程中不時將svg檔截圖詢問 AI其科學正確性,以及建議修正的部分
其中,整理出的機制短文如下
1. Y 染色體與 SRY 基因的作用
- 人類細胞擁有 23 對染色體,其中第 23 對是 性染色體:
- 男性:XY
- 女性:XX
- Y 染色體約有 200 個基因,其中大部分為偽基因,真正具有功能的蛋白編碼基因約 50-60 個。
- Y 染色體上的 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Y)基因 是啟動男性發育的關鍵因子。
關鍵機制:
- 在 胚胎第 6 週左右,SRY 基因開始表達,產生 SRY 蛋白(轉錄因子)。
- SRY 蛋白進一步啟動 SOX9 基因,後者是睪丸形成的關鍵因子。
- SOX9 達到足夠高的表達量後,會維持睪丸的發育,即使 SRY 之後停止作用,SOX9 仍能持續驅動雄性發育。
2. 性腺分化:睪丸的形成
- 在第 7-8 週,原始生殖嵴(gonadal ridge)在 SRY 和 SOX9 的影響下,發育成睪丸,而非卵巢。
- 睪丸內的 支持細胞(Sertoli cells) 和 萊氏細胞(Leydig cells) 會分泌兩種關鍵激素:
(1) 抗穆勒氏管激素(AMH, Anti-Müllerian Hormone)
- 由 支持細胞(Sertoli cells) 分泌。
- 作用:抑制 穆勒管(Müllerian duct) 發育,防止形成 輸卵管、子宮和上陰道。
- 這個過程是逐漸發生的,在胎兒期逐步完成。
(2) 睪固酮(Testosterone)與雙氫睪固酮(DHT)
- 由 萊氏細胞(Leydig cells) 分泌。
- 作用:
- 睪固酮 促進 內部男性生殖器(附睪、輸精管、精囊)的發育。
- 雙氫睪固酮(DHT) 由睪固酮在 5α-還原酶(5α-reductase) 的作用下轉化,主要負責 外部男性生殖器(陰莖、陰囊)發育。
- 如果 5α-還原酶缺乏,則外部生殖器可能發育不完全,個體可能在青春期才表現出男性特徵。
3. 男性特徵的進一步發展
- 在胎兒期,男性生殖系統的初步分化已經完成。
- 青春期時,在下視丘-腦垂體-性腺軸(HPG axis)調控下:
- 促黃體生成素(LH)刺激 萊氏細胞 分泌更多睪固酮。
- 促卵泡刺激素(FSH)與 支持細胞 作用,促進精子生成。
- 睪固酮與 DHT 進一步影響:
- 第二性徵(如喉結、聲音變低、肌肉增加)。
- 雄性毛髮模式(鬍鬚、體毛)。
- 精子生成與生殖功能的成熟。
2025年2月3日
CH8《誰才是總部的威脅》
總部內部,一片混亂。
肝臟主任的沉默與危機
肝臟主任走進倉庫,腳步沉重。他環顧四周,曾經整齊有序的儲存區,如今已經被堆積如山的脂肪堵得水泄不通。
他伸手摸了摸牆壁,原本光滑的表面變得異常油膩,一層層厚重的脂肪沉積在細胞裡,壓迫著正常的通道,使得養分和訊號難以流通。
「主任,我們現在要緊急調度能量,可這些脂肪……根本動不了!」 助理的聲音帶著焦慮。
肝臟主任沉默了片刻,深深嘆了口氣:「滿了…慢了」
肝臟倉庫的脂肪儲存機制已經超載,連內部調控系統都開始失靈了。如果脂肪繼續堆積下去,肝細胞會逐漸發炎、壞死。
他回頭望向倉庫外,眼神陰沉。
「這些東西越來越多,怎麼處理?」助理問道。
「唉~」
肝臟主任沒說話,只嘆了口氣。這些脂肪會堆到這邊,是因為胰島素遲遲沒能說服細胞接收葡萄糖,這些養分被轉成脂肪,就只能囤在這裡了。
助理見主任不說話,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了。「我們趕快叫細胞開門啊!可以解決吧?」助理焦急地說。
「不,沒用」
肝臟主任知道那些細胞的胰島素受體已經被訊號轟炸到麻痺了,給的指令越多,他們越聽不進去。
肝臟主任緩緩說出:「我們一直在叫他們開門,他們卻把耳朵關上了。」
胰臟主任的絕望與掙扎
與此同時,胰臟主任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疲憊地靠在椅背上,眼睛佈滿血絲。
「胰島素已經派出去了,但細胞的訊號接收器好像壞了,他們不是沒聽見,而是……再怎麼喊都沒反應。」
「再送十組胰島素出去!」他對助手吩咐道。
「主任,細胞們根本不回應……」
胰臟主任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拳頭緊握。他靠在椅背上,感覺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鉛,他全身因為長時間超負荷工作而發紅腫脹。
「再發十組胰島素……」聲音沙啞,幾乎像是喃喃自語,他的身體也開始出現問題了。
肌肉的衰退與內部崩潰
肌肉主任走進會議室,他的步伐比以往遲鈍,甚至有些發抖。他的下屬竊竊私語:「主任好像越來越瘦弱了……」
肌肉主任停下腳步,低頭看著自己明顯消瘦的手臂,苦笑了一下。他的細胞們早已無力吸收養分,連最基本的運作都開始困難。
血液物流系統也陷入混亂,供應管道變得狹窄,交通堵塞,導致物資無法順利運輸到各個部門。
「屏障守護者聯盟」的成員——上皮細胞和角質細胞們,變得虛弱不堪。
「短鏈脂肪酸的供應變少了……」一名上皮細胞低聲說。
「如果我們繼續這麼下去,整個屏障結構都會崩潰!」
屏障守護者的危機
各地不斷發生入侵事件,小白、小T帶著免疫軍團努力擋下入侵者。卻發現每次攻擊後,倒在地上的不僅有敵人的碎屑,還有自己人,他們的細胞膜破裂,細胞質流淌一地,如同被烈焰灼燒的焦土。那些本應守護總部的細胞,一個個倒下,血管內壁也千瘡百孔。
「敵人來襲!」
警報聲劃破總部的上空,免疫軍團再次出動。
小白與小T並肩站在戰場上,掃視著眼前的敵人。
「你帶隊從左側包抄,我正面進攻。」小T語氣堅決。
小白點點頭,握緊武器,衝向敵方陣地。
戰場上烽火四起,免疫軍團與敵人交戰,局勢膠著。
小T怒吼著揮舞武器:「他們就是總部的毒瘤!消滅他們,我們才會恢復秩序!」
小白卻發現不對勁,當他們擊殺了一群敵人後,反而戰場越來越惡化。
「小T,等等!」小白高聲喊道,「我們殺得越多,發炎反應越嚴重!」
「別管這麼多,照命令行事!」小T怒視著他,「還是你覺得這些敵人值得被放過?」
小白緊咬牙關,但內心的不安越來越強烈。
就在這時,一場可怕的事件發生了——
小白手中的武器狠狠刺入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阿B?」
阿B的身體微微顫抖,他低頭看著自己破損的細胞膜,細胞質緩緩流出,彷彿一道決堤的裂口,洩露出最後的生機。
「你……怎麼可以……」他的聲音微弱而顫抖,眼神中帶著不解與驚恐。
小白的手還緊握著武器,但此刻他卻無法動彈。他的耳邊傳來模糊的戰火聲,四周的喧囂逐漸遠去,彷彿一切都被封閉在靜謐的真空之中。
他做了什麼?
小白的迷思:我,敵人,還是自己?
他的視線緩緩向四周掃過,才意識到自己站在從未踏入的禁區內——血腦屏障內部。
這裡與外界截然不同,沒有熾烈的戰火,沒有紛飛的免疫軍團,甚至沒有任何入侵的細菌。空氣中彌漫著某種壓迫感,這是免疫軍團不可隨意踏入的禁忌之地。
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內部,是指揮中心-腦,這裡有著自己獨立的防衛機制,遠離了免疫軍團的干涉。這道屏障由一層層緊密相連的「阿B」們——腦內微血管內皮細胞所組成,他們與星狀膠質細胞、周細胞等單位聯手,形成一道近乎密不透風的防線。
這裡的通行規則與外界不同,只有少數受過嚴格審核的分子使者,如葡萄糖、胺基酸和某些脂溶性分子,才能獲准通行。而免疫軍團?他們從來沒有獲得過進入許可,因為他們的火力過猛,只要稍有誤判,就會將神經元當作敵人摧毀。
「我們……不讓你們進來,是有原因的……」阿B的聲音逐漸消散,他的身體倒下,觸及地面的瞬間,整個屏障發出細微的震顫。
小白呆立不動,心跳如擂鼓。
血腦屏障一旦破裂,意味著什麼?
在免疫軍團面前,任何異常的細胞、病原體,甚至是某些蛋白質,若被視為威脅,免疫軍團便會不計後果地發動攻擊。而現在,屏障被破壞了。如果免疫軍團在這裡大開殺戒,那麼……總部自身將會遭到毀滅性的攻擊!
「不……不行……」他的嘴唇顫抖,想要制止這場災難,卻發現自己的聲音微弱得像是泡沫,在洶湧的戰火中無聲破裂。
小白跌跌撞撞地向後退,他回頭想要找隊友小T一起挽救這一切,但怎麼都找不到他。
此時,焦急的他低頭看向流淌在地面上的細胞質,那裡倒映出一個穿著帽T的模糊身影。
小T,不,是小白自己。
「不……不可能……」小白的聲音顫抖,呼吸急促。
「我們一直並肩作戰……」
「不,你一直以為我們是兩個人。」小T冷笑,「但其實,我只是你的一部分——那個將所有異己視為敵人的你。」
「我們不是隊友,我就是你。」
小白愣住了,腦海中閃過無數片段——小T的怒吼,他自己的執念,那些被他斬殺的細胞……
他睜大眼睛,腦中轟然炸裂:「小T……是我?」
他的呼吸急促,忍不住顫抖。他一直以為小T是他的搭檔,是另一個獨立的戰士,但現在他才意識到——小T就是另一個自己,那個將細菌和叛變者視為死敵,並且深信總部被滲透的自己。
「原來……我真的是對的。」
小白喃喃自語,但這句話,到底是哪個「他」說的?面前的敵人又是誰的敵人,是小白的,還是小T的?
就在這時,他聽見身後傳來的聲音。他抬頭望去,數十個免疫士兵擠進了這片禁區,他們不該出現在這裡……但血腦屏障上的裂縫,正讓他們一個個滲透進來。
他還看到另一群異樣的身影,順著屏障的裂縫進來了,是那些曾經與他交手的細菌。
他顫抖地倒退一步,那其中,有一個小小的細菌好熟悉,小白曾經放過他一次,而現在,他正在隨著屏障的破裂一同湧入指揮中心……
小白僵在原地,眼睜睜看著裂縫之中,魚貫而入的免疫軍團,朝著指揮中心奔襲而去。
小白跪倒在地,望著眼前的混亂。
免疫軍團與細菌在指揮中心交戰,戰場已經無法收拾。
他無力地閉上眼睛,腦海中只有一個問題——
「這場戰爭,到底是誰造成的?是細菌?是免疫軍團?還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