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活動是修改自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VOLUME. 79, NO. 2, FEBRUARY 2017)的 Modeling Evolution in the Classroom: An Interactive LEGO Simulation連結 http://abt.ucpress.edu/content/79/2/128 原本這是用樂高積木進行的模擬活動,不過我在幾次試作之後進行了修改,把活動的基本設定、材料方法等都變了不少。現在這個版本,也是我認為比較好在教室實施的活動版本。 我將整個進行流程錄製成九分多鐘的影片,我想看影片操作應該會比看文章容易懂。 材料: 學生組的材料。30個人的班級,需要準備七到八組,每組3-4人。 數張A4紙、口紅膠、空白小蟲蟲卡數十張、黃筆(學生自備紅藍黑筆)、骰子、上面貼著紅藍黑黃貼紙的卡片各一張(以下簡稱貼紙色卡)。 老師準備的材料: 一張卡片紙上貼三種顏色的貼紙,紅藍黑黃任選三色,三色不重複。這樣的卡片至少準備30張以上。每張卡片的一邊都用用打洞機打一個洞,代表卡片的上方。 活動故事設定: 每個人都是一隻小蟲蟲,身上有著三種不同的顏色。本來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大島上,後來因為附近有火山爆發,出現了七個小島。大島上的小蟲蟲因為海漂、迷路等原因飄散到七個小島了,當然會吃小蟲蟲的大鳥鳥也飛到這些小島上了。 每個小島上面的環境顏色都不太相同,這些小蟲蟲身上的顏色就成了牠們的護身符了。 體色和島嶼顏色一樣,就能獲得保護不會被大鳥鳥吃,因此得以繁殖下一代。 這些小蟲蟲都是無性生殖的個體,所以也沒有求偶交配這件事,只要自己一隻就能繁殖。 如果身上有一個體節顏色和島嶼一樣,就可以生下一隻後代。若是兩個體節和島嶼顏色一樣,就能生兩個後代,若是三個體節顏色都和島嶼顏色一樣,則可以生三個後代。 體色和島嶼顏色一點都不像的,就會被大鳥鳥吃掉。 生完小孩的小蟲蟲會蟲老珠黃,不能再生小孩了。 繁殖的規則是用骰子決定,骰到1,則第一個體節顏色會突變,骰到2,就是第二個體節,骰到3就是第三個體節。如果骰到456就是不突變,下一代的體色和親代一樣。每生一個後代,都要骰一次骰子。 左圖的小蟲蟲要生殖,骰子點數骰到2,抽色卡抽到紅色,所以第二體節變紅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