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測心跳後還能作什麼活動

那個測量脈搏和心搏的活動之後,除了知道運動後比較快以外,我們還可以作什麼應用呢?

因為我希望能教學生圖表應用,所以就順水推舟地把學生的數據收集起來了。

怎麼收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生上台寫數據,如果要數位一點,就是先做好Google表單,讓學生填表單,我上網收數據就可以。

收到數據之後,當然就是教導製作圖表囉。Google試算表就可以做出許多基本圖,不過目前還沒辦法畫出誤差線,所以後來我就教學生在Excel上製作誤差線了。

除了一般的長條圖加上誤差線外,盒鬚圖其實也很適合拿來作這種運動前後的對照圖表,不過得用其他的軟題,例如用R或是我底下示範的Gnumeric,就可以很快地畫出盒鬚圖。
心跳

2015年11月27日

樹怎麼變粗

當我拿出這幾根樹幹時,學生說「這是不同的樹吧」
我說「這都是同一種樹,而且還是同一棵」

學生:「真的假的?怎麼長得不一樣」
我:「當然是真的,這是要讓你們看看樹是怎麼變粗的」

樟樹50


樹的長大,不單只是樹變粗而已,還伴隨著表皮的種種改變。

「樹會長大」這件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直覺想到的,因為我們鮮少有機會看到一棵樹長大的過程,除非你持續而長期的關注它。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樹的變粗不只是木材變厚,樹皮也變厚了。

樟樹54


這些標本來自一個我這幾年關注的樹朋友,在辦公室後面的一棵樟樹。幾年來我都會帶著學生去看看這個辛苦生活著的樟樹大哥,可是今年帶著學生一到現場,只看到一地樹幹。
(樹幹上的紅線是我特意去綁起來標記,要求學校不要清運,我希望留在現場當作教材)
樟樹29

還沒到現場,空氣瀰漫著一股樟樹木材芬芳的味道,雖然很香,但來源其實是讓人惋惜的樟樹老朋友。

這棵樟樹活在這裡少說也有一二十年了,幾年前樹旁鋪了地磚、蓋了樓梯,註定了他有天走向死亡的命運。地磚和樓梯限制也破壞了根系的發展,於是樹勢逐年衰敗,前幾年開始看到樹葉減少,樹皮受傷,樹幹越來越傾斜,學校於是決定在運動會後砍倒這棵樹,避免後續危險。

路過的同事問:「樹幹都空了,應該死掉了吧」
樹其實是活得「很表面」的生物,除了樹皮運送醣類養分外,木質部也只有最近幾年長出的才能運送水分。
樟樹02


怎麼會空成這樣呢?

循著上頭的樹幹,可以看到階段性的變化,中央的木材呈現多孔狀,可能是白蟻所造。
樟樹15

再往上找一些,看到中央的變色材,想來整個病歷大概是從某處入侵了木材腐朽菌,樟樹竭力抵抗(製造防禦層),不過可惜樹根受傷,元氣大傷,終究不敵真菌和昆蟲。

樟樹25


2015年11月26日

用Moodle玩密室脫逃!

說密室脫逃,其實也不太像,因為沒有真的把學生關在密室,讓他們逃出去。但起點倒真的是室內,要找出線索離開教室,然後在從外面找到線索回到教室,最後解開謎題完成任務。

利用的工具就是Moodle和QR Code掃描器,還有一顆生物腦,因為要過的關卡要用到生物知識,還有敏銳觀察力。

我用Moodle的「編序學習」模組,把每一關的任務寫在「簡答題」裡頭,比方說要到哪裡尋找QRCode,而QR Code裡的編碼是某串數字或文字,只要解開那個密碼,輸入簡答題的答案框,答對了之後,就會引導進入另外一個簡答題,而答錯了就會停留在原任務。

其中有一個小關鍵,編序學習中回答測驗題時,如果學生答錯,預設都是導向下一頁,因此我會在下一頁的地方設計一個頁面,讓它導回原頁面,這樣才能讓學生直到答對才能前進下一關。

某個關卡示例是這樣,要去找出顯微鏡,看一個指定的標本,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把名稱輸入後才能通關。答出來了以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接著再從顯微鏡上找到一組數字,那個數字又是下一關的通關條件。


一般密室脫逃的電腦遊戲,都會有撿拾道具,用來完成某一任務的劇情。比方說在床底下撿到一把鑰匙,可以用來開啟衣櫃裡的箱子。而在Moodle中可以設計成這樣,學生在通過A關後的頁面,由文字直接顯示他獲得了什麼東西(比方說一顆蘋果),然後等到他過了幾關之後,就可以設計一個任務是「發現了一個有圓形凹槽的箱子,請把撿拾的道具放進去」,當學生輸入蘋果,就可以通過此關。

為了讓學生錯開進入關卡的時間,可以設定一開始的密碼來限制學生進入Moodle的「編序學習」,而這密碼可以就是一個任務,比方說讓學生在課本裡找出圖片裡有幾隻鳥,多少人之類的,答案就是進入的密碼,讓遊戲增加挑戰難度。

用Moodle來玩這這解謎任務非常方便,因為可以設定遊戲時間(我設35分鐘),只要進入遊戲到了35分鐘,自動就會關閉遊戲。同時我也設定遊戲什麼時候被關閉(例如設定成該節結束時間),所以有些學生晚進遊戲的,到了限制的時間之後也不能玩了,就只能乖乖認輸。再者是因為用的是測驗的功能,用Moodle自動判定答案對錯,然後可以根據不同答案導向不同頁面。



整個遊戲的關卡如下,在序章或延續之篇,可以讓不同組學生走向不同方向的任務。


Moodle密室脫逃
怎麼設計讓學生走不同路線呢?我這麼作,在序章裡我寫著
「傳說中的iJUMP出現在光滑國中校園裡,但是被神秘的阿鹼老師給擄走了,現在你們要發揮吱吱班的合計180的智商,想辦法從阿鹼老師那邊拿回iJUMP
請立刻輸入通關密碼
密碼藏在教室外的木質部上啊」

而我教室外放了一堆木塊,我在某些木塊上面就貼著QR Code,QR Code裡頭是進入下一關的通關密碼,而我放了好幾個不同的QR Code,分別指向不同任務。學生在這關努力翻找QR Code,找到木塊之後,就會帶走木塊,所以不同組自然就會走向不同任務。

QRcode

學生玩了這個密室脫逃-尋找iJump的遊戲之後,都覺得很好玩。因此我覺得可以好好發展出一套課程,不過就是要先想好腳本,因為學生群越多,設計的路線就要越多樣。然後可以善加利用校園現有的生物來布題,就不用每次都要重新佈置環境。

我打算在Moodle開一個獨立的課程,專門就放密室脫逃解任務的單元,要讓學生玩的時候,就只要把學生加進去課程裡頭,隨時可以玩樂,而且其他老師要帶學生玩也很方便。

豐原的植物化石

這天參加了一個研習,是由化石專家李天德先生帶我們到大甲溪和豐原看化石。
大甲溪看的是海相化石,而豐原則是看植物的化石

大甲溪的地點,跟這篇文章《台中大甲溪採化石》看的差不多,而豐原採集的地點就在這(google街景服務)。

就在山區道路的邊邊,要看那些剛從山壁崩落下來的石塊,所以要很注意安全
IMAG0551

以下就是此次觀察到的植物化石,皆以葉片為主

IMAG0559

IMAG0560

IMAG0562

IMAG0564

IMAG0566


相思樹的小苗


今天在山裡看到了相思樹的小苗,左邊那四片小小的葉子,合起來一起,就是相思樹的真葉,是羽狀複葉。
IMAG0553

而平常看到的相思樹葉子,是葉柄特化而來的,兩者在顯微構造上有很大的差異。

在這篇《相思樹假葉與真葉的結構差別與生態適應意義》中,有很清楚的介紹
http://wenku.baidu.com/view/7a228de8f8c75fbfc77db240.html

相思樹的真葉如同我們熟悉的典型葉子結構一樣,上下有表皮,葉肉上層是柵狀組織,下層是海綿組織。

但是假葉的結構中,上下表皮型態沒有差異,上下表皮的表皮細胞間都有氣孔。上下表皮內側各有兩層排列整齊的柵狀組織,上下也各有一個葉脈。上下兩層的葉肉細胞,其實來源是葉柄的皮層,並非真的葉肉組織。假葉裡也沒有真的疏鬆海綿組織,兩皮層中間是葉柄中髓的延伸

2015年11月25日

線上共同協作的心智圖網站-coogle

因為課程中我想讓學生完成心智圖,我的需求是iPad可以用,而且要能同時協作。

尋覓了一會,雖然moodle本身有外掛模組可以做心智圖,但是只有PC或NB可用,iPad無法使用,而且雖然可以一組共做一個,但是一次只能一個人用,無法協作。而iPad上有心智圖的app,但是只能個人使用,無法協作,所以後來找上coogle。

可用iOS,可共同編輯,只要有Google帳號就可以登入,而這學期我們學校學生都已經拉近google帳號,我也常常讓學生在課程中使用Google硬碟,所以登入沒問題。


我只要先開個檔案起個頭,然後把學生的gmail貼入協作,學生登入之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空間裡有這些檔案。

而學生在製作的過程中,我把學生各組做的一起擺在螢幕,就可以共同看大家的進度。

這次段考的進度包括了植物循環、動物運輸、養分分解與消化,我就開了三個心智圖讓學生共同完成。最底下可以看到coogle嵌入的檔案。





IMAG0539
IMAG0537
IMAG0535
coogle coogle coogle coogle

2015年11月16日

2015的光合照片

我有幾年沒玩光合照片了,這次又開始讓學生作,其實是因為跟一個同事聊起過去的學生。

之前她的導師班是我教的,她跟我提起他班上有一個小男孩(就是那種皮皮的,不太寫作業,然後什麼都是要老師盯得緊緊的那種),當初我教他們的時候,我有讓他們作光合照片,然後那個小男孩好愛惜好愛惜他的葉子,好幾天都寫聯絡簿講到這個東西。

聽了之後,我還蠻訝異的,因為有時會覺得學生可能也不會覺得很特別。不過既然有學生會覺得愛,那我覺得作這個就蠻有意思的。

以前作的時候,都是用xnview慢慢調整慢慢弄,現在因為比較熟命令列的東西,反正學期初收到學生大頭照,都放同一個資料夾以後,我就直接下一個命令,用imagemagick一下子就可以把所有照片轉成我要的模式。

montage *_结果.jpg -geometry 600x800 -frame 1 -tile 5x7 jpg:- |convert - -threshold 15% - -negate montage/output02.jpg

只要學生選到對的葉子(最好還是咸豐草),成功率都很高。但是如果學生選到樹葉,喔,那就慘了。
IMAG0436
  IMAG0437IMAG0435

2015的維管束課程

用橘子來講維管束課程,真的是很不錯,也做了好幾年,一方面是橘子容易觀察,另一方面則是剛好是橘子的季節。

課程順序是由外而內逐步觀察

先看橘子外型,推測有幾瓣。

然後教看蒂頭維管束,我用USB顯微鏡把蒂頭放大在螢幕觀察,這樣方便學生了解
A010 - 20151113_102432


然後就是驗證自己算得對不對
IMAG0426


最後很簡單,就是把維管束都分出來,看得出來由大而小的維管束
IMAG0431

然後就是請學生吃橘子瓣時,看看裡頭的汁囊是不是也有維管束,它是和內側還是外側相連。

最後再拿那些細小的維管束放到顯微鏡底下觀察,看看維管束的樣子如何。(不過我覺得如果要看維管束的樣子,香蕉還是比較適合)

有了這些概念之後,再去用顯微鏡看向日葵莖的玻片,然後就可以建立環狀維管束具體而微的概念。

接下來再準備一些水果來餵食學生,像是把蘋果橫切、咬一口蕃茄等等。就比較容易把生活裡看見的維管束整合在一塊。

最後再用隨身顯微鏡觀察木塊。木塊要先用小刀切出新切面,這樣就可以看出年輪深色的地方,細胞和淺色地方有什麼不一樣。如果看不清楚沒關係,至少有個印象,接著再看看課本的圖,這樣就行了。

至於單子葉植物的部份,則是另外一個段落繼續看。

2015年11月10日

2015製作葉模型

今年的葉模型製作流程,基本上都和前幾年一樣(有興趣的Google一下阿簡 葉模型),讓學生能用三維的角度去看葉模型。

比較不一樣的是,今年特別規定了,每個人的製作尺寸都是5x5x5。因為小一點,製作就會比較精細,做大了,就很容易隨便。統一尺寸也好收藏整理,納為老師私用,像九年級學生來上課的時候,對葉子構造有疑惑,我隨時就可以丟一顆學弟妹作的葉模型骰子給他們看。
IMAG0671

2015年11月7日

如何同時聽心搏和量脈搏?

生物課程裡測量脈搏和心搏的活動裡,活動步驟很簡單,測量平靜時的脈搏與心搏,還有運動過後的脈搏與心搏,希望透過這個活動得到以下兩個結論:

  1. 每分鐘的脈搏與心搏的數值一樣
  2. 運動後的測量值比平靜時快
第二點不是問題,對學生來說也應該是常識,問題是出在第一點,實驗結果常無法得到這個結論,為什麼?

有些活動流程會安排兩人一組,自己聽心音,另一個人幫他量脈搏。有些則是三人一組,一個人貢獻身體,一個人聽獻身者的心音,另一個人則是量脈搏。

無論怎麼安排,脈搏總是會不小心量錯,或是心音恍神算錯,結果脈搏和心搏的數字總是兜不攏,然後老師只得用說的告訴學生,這個應該要一樣喔,沒有量到一樣是量錯了喔,啊學生也只能就這樣接受啦。

怎麼改進呢?我認為兩個結論不一定要同時獲得,可以先確定脈搏和心搏同步,有了這個概念之後,單獨聽心音或是量脈搏都可以。

但是要怎麼確定脈搏和心搏同步呢?你要先思考為什麼大家量測時總是沒辦法知道它們是同步呢?主要是因為那並不是同一個人同時測量啊,所以最好還是要一個人同時測量脈搏和心搏,一個方法是自己手測量頸動脈、耳聽心音才行。

不過這樣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手的感覺是壓覺,耳朵的是聽覺,這兩種感覺並非我們習慣統合的感覺,所以有些人還是很難發覺那是同步的。

不過啊只要轉換刺激類型就可以,把本來用壓覺感測的脈搏訊號,改成用視覺感測。就用這篇《你的脈搏我看得見》使用的黏土和珠針,就可以自己測量自己的兩種身體訊號。

IMAG0415


一開始也不用先跟學生講脈搏心搏的關係,就提出問題,問這兩種訊號有什麼關係,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發覺。讓學生先把聽診器掛上耳朵,再把黏土珠針放在手腕上,然後自己移動聽診器的探頭聽心音,耳朵專注聽心音,眼睛專注看珠針晃動。
IMAG0416 IMAG0423

就算是皮下脂肪肥厚的,手指不容易摸出脈搏的,也可以透過黏土和珠針看到些微的振動。雖然光是看,可能覺得那振動像是風吹的,或是手晃洞造成的。但是戴上聽診器,你就會發現那些振動會和心音同步。


而且學生都可以感覺到那晃動和第二心音(動脈瓣關閉)的聲音是同步的,還有一些學生是可以察覺到那晃動(脈搏),不只是和第二心音同步,它還比第二心音快一點出現,是夾在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間的喔。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兩條紅線分別代表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關閉的時間點,那就是兩次心音的聲音發生點,而藍線代表主動脈的壓力,壓力最高的時間點和第二心音的時間差距大約是在0.2秒之內。


heartPressure 
圖片來源: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压力、瓣膜、血流和容积的变化

我們很習慣用視覺和聽覺同步感測環境事物的變化,就拿看電視節目來說,如果配音稍微遲滯了一點,我們很容易感覺得出來的,回想一下看中文配音的日劇、韓劇應該就懂了吧。所以那個差距0.2秒,仔細看和聽是能察覺出來的喔。

2015年11月5日

拍攝自己的體表微血管

2007年的一個玩具-USB顯微鏡,最近又拿出來玩了,而且玩的跟2007年玩的一樣,那就是看微血管《看自己的微血管

記得當初用那USB顯微鏡到處看身體,結果都只看到皮膚表層的角質層,好難找到微血管,只得在嘴裡找啊。

不過其實是當初沒搞懂一些光學原理,只要多一點點步驟,全身到處都可以看到微血管喔!
什麼步驟?只要上點油就行了!

(圖左就是嬰兒油,右邊則是那個USB顯微鏡,或是用一般webcam的鏡頭倒裝也可以作顯微鏡喔
IMAG0412


數個月之前,做了《用手機顯微鏡觀察甲襞微血管》,其實上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減少漫反射,讓光線能穿透到更深的皮膚,就像是毛玻璃上抹一點水,就會變透明的那樣,或是吸油面紙沾點油,就會變透明。

同樣的,我們皮膚表層本來就是凹凹凸凸,只要抹點油,它也會變透明喔

這是本來的皮膚表面,有用顯微鏡看過皮膚的應該不陌生。
01


只要皮膚上面抹點油,再去觀察,就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微血管喔,中間還可以看到稍微粗一點的血管呢。這個是大腿表面的微血管(為什麼用這地方?因為就順手啊)
02

這個是手掌表面的微血管,看起來就很不一樣,是往皮膚表層一小圈一小圈鉤上去的
04


這個是小腿的微血管,你看還露毛!很奇妙的一件事,我發現皮膚上面常常會出現一圈一圈的東西,就畫面正中央的構造,不知道是什麼(我覺得說不定是某個我知道名字的構造,只是我不知道它看起來就是這樣。)
05


這個居然還可以拍到小動脈(或是小靜脈?)
06小動脈

最後這段影片是用專門用來觀察甲襞微血管的顯微鏡拍攝自己的微血管,還能夠看到紅血球一顆一顆通過微血管喔。而且當我用力捏手指,還可以立刻看到微血管的血液流動減緩,甚至變慢。


2015年11月3日

互動筆記本裡的心臟擴增實境

4D anatomy是一套擴增實境的app,在iOS或是Android上都有app可以下載,使用時只要再印製官網上面的兩張圖,開啟app之後對著那個圖,就會在畫面上浮出心臟或是人體解剖的立體模型。

那個圖紙其實不用太大,所以我印成A6大小(A4塞4張圖),配合心臟的著色本
IMAG0390


打開iPad,就可以讓心臟浮在筆記本上
IMAG0385


還可以用手玩弄

IMAG0380


另外一張圖紙是人體解剖圖,也可以開起來
IMAG0377

用手嘟一嘟,也都不會黏黏帶血喔

IMAG0379


inkscape畫的心臟著色線稿

因為想讓學生用著色方式學心臟構造,可是上網沒有找到喜歡的心臟空白著色圖,乾脆自己來畫一個。使用的軟體是inkscape,底稿其實也是描著網路上找的圖,不過自己有再做一些調整。

所有原始檔和匯出的檔案都在以下這個Google資料夾,自行取用囉。原稿是svg,用inkscape可以開啟編輯,你自己可以再調整匯出成更高的解析度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zwhi7Oh9a5ZN0s1RVo3XzlyQ2s&usp=sharing

heart


我也用gimp填色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heartDraw

填的過程,不小心也做出一個蠻有趣的效果,就一併放上來了。
heartDraw2

2015年11月2日

imagej用Macro邊緣偵測後測量多層厚度

這是延續上次的imagej用Macro測多層厚度

因為提問的人說了

不好意思 我另外還有一個更深入的問題
想要跟您請教一下
是有關 [Edge Detection,邊界偵測]的
請參考我的附件
一般我們做出的灰階圖屬於一次微分
ImageJ有辦法得到二次微分的數據嗎

會有這個問題其實是您的影片中
設定區別不同層的灰階值數值時(我目前都是取半高寬)
但是換一個人來取這個值
直接就會影響到最後的膜厚
這樣會有誤差

目前我想到的方法是搭配二次微分的影像或數據來處理
能得到誤差較小的結果
不知道您的看法呢
或是您有更好的辦法去定義邊界
請再不吝賜教好嗎?」

附上這份文件的第五頁、第六頁

灰階的突然變化(Abrupt Change)即是測邊的主要觀念之一。 „ 一次微分後形成的波峰(Peak),正代表著兩個區域的邊緣處。 若波峰夠高,也就是已超過門檻值(Threshold),已足以說明在 該處有邊點形成的邊線(Edge Line)。


有資料之後,我想了想,其實imagej就有邊緣偵測的功能
是在Process/Find Edges
我只要事先用這個功能去取得灰階突然變化值就行了
於是把先前的code改一改,這樣就可以直接測出各層厚度了,也不會因為不同人取用不同門檻值而造成誤差。
===========code========================================
macro "Measure Multilayers2" {
   

   run("Duplicate...", " ");
   run("Select All");
   run("Find Edges");


    run("Clear Results");
    print("\\Clear")
    profile = getProfile();
    getPixelSize(scale, pixelSize, trash);
    xAxis=newArray(profile.length)
    x1=newArray(profile.length);
    var j=0;


    for (i=0; i<profile.length; i++)         xAxis[i]=i*pixelSize;
    for (i=1; i<profile.length-1; i++){

        if(profile[i-1]<profile[i] && profile[i]>profile[i+1]&&profile[i]>150   ) {
        x1[j]=i;
        j++;
       }

        if(profile[i-1]<profile[i] && profile[i]==profile[i+1]&&profile[i]>200  ) {
        x1[j]=i;
        j++;
       }

    }

//    for(i=0;i<profile.length;i++)     print(x1[i]);

    k=0;
    while(x1[k+1]!=0){
        print(k+1,"\t",(x1[k+1]-x1[k])*pixelSize,scale);
        k++;
    }



    Plot.create("profile","Distance "+ scale, "Grey Value", xAxis,profile);
    Plot.show();
}

2015年11月1日

生物科學互動筆記本Science Interactive Notebook

你是怎麼讓學生作筆記的呢?

過去十幾年來,我用了好幾種規定學生作筆記的方式,每年都會改一些,有時是完全不規定,有時是規定寫在課本上,也有規定學生自己找筆記本來寫,而前幾年是要學生拿活頁紙來記。

看學生筆記是很有趣的,你可以看到他怎麼理解你的課程內容,所以筆記當然也是評量的項目之一,不過通常,學生的筆記就是抄寫我上課的內容,所以學生筆記裡的多樣性,大概也只有字美和字醜那些,頂多有時候會有一些特別會整理筆記的。

除了筆記之外,學生寫的東西還有活動紀錄本,可是活動紀錄本有著一些我不喜歡的缺點,像是問題與討論的問題不洽當,活動結果的紀錄沒辦法活用......。因此我一年一年慢慢地修改活動紀錄的內容,從一開始叫學生劃掉原本的題目,改寫我給的問題討論,後來是給小紙片貼掉活動紀錄欄位,要學生自己紀錄,然後乾脆弄成一張學習單,直接取代原本的活動紀錄。到後來要取代的太多了,乾脆放棄原本的活動紀錄本,改讓學生用單張活頁紙交活動紀錄。

去年前年左右,我都是讓學生用活頁筆記本來寫筆記、交作業,不過今年我又改了,主要是看到了這本書:Teaching Science With Interactive Notebooks 

SIN
ISN這個概念,我看到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像這本書寫的
http://www.amazon.com/Teaching-Science-With-Interactive-Notebooks/dp/1412954037

另外一個是這種「Life Science Interactive Notebook 」,我也是花了幾十元美金去買來看
https://www.teacherspayteachers.com/Product/Life-Science-Interactive-Notebook-The-COMPLETE-Bundle-for-an-ENTIRE-YEAR-1399659


無論第一種或是第二種,都有些基本元素

  1. 把完成筆記本當作「作一本書」,書前都有預編目錄和預寫頁碼
  2. 正式的筆記之前幾頁,是一些工具頁
  3. 筆記本的左頁和右頁是有主題的,右頁是該主題的「輸入」,左頁是該主題的「輸出」。換句話說,打開來那主題,會從右邊看到你學到了什麼,通常這會是以筆記為主,而左邊就是評量(作業、作品、紀錄)

那前面提的第一種主要會是以探究為主的互動筆記本,例如像這種的,而第二種比較多動手作美工來呈現科學概念的部份。你可以描一下這個網站

那我自己又希望的是什麼呢?我希望學生學習一年後,可以從這本筆記本裡可以看到他自己學習的軌跡、探究過的紀錄還有反思。所以我綜合前面一些特點,發展我自己想要的科學互動筆記本。

我會用活動融入課程的方式進行,所以筆記本右頁是知識面的東西,而左頁就是實作的紀錄,通常是活動觀察紀錄,或是探究過程紀錄。

使用環圈內頁100頁的B5筆記本(明年度可以買A4,版面比較大)。不再用活頁的原因是發現前幾年學生在收納我發還的作業時,都收得零零落落的。

IMG_20150902_152927

學生拿到筆記本之後,要先在每一頁寫上頁碼(從1寫到200,寫起來還真累)

我要作的則是事先規劃每一頁要紀錄些什麼東西,你可以從這邊看到我的目錄內容,是要規劃一整學年的課程的。但是目錄會分成六段,逐段發給學生目錄,每次段考就是一段,我會再想過要新增或刪減什麼活動,所以目錄可能會需要學生自己修改部份內容。

這是第一段的目錄
IMAG0229


第二段的目錄,後面幾個則是逐段發給學生貼,在筆記本上貼東西,用豆豆貼或是膠帶這種乾性黏著都好,就是不要用膠水這種濕性黏著的。
IMAG0230


生物課程裡的活動不脫觀察和探究兩種(另一類則是工具使用),所以有針對不同的活動的科學引導句,包括觀察活動用的,和探究活動用的。
IMAG0232


我也針對筆記時會需要的整理方式,弄了12種圖形組織因子,這樣的工具頁就在筆記本前面,要用隨時往前翻。
IMAG0231


所謂輸出輸入的部份,以這個為例,是要作顯微鏡與細胞觀察的主題,所以先寫右頁上半,先觀察細胞,然後用圖形組織因子整理出右頁下半的比較圖。在使用過顯微鏡之後,再寫出左頁的設計一個顯微鏡。
IMAG0239


右頁兩種顯微鏡的比較,也是請學生參考圖形組織因子自己找出六種差異,然後在幾次觀察細胞的課程後,寫出左頁「發現者的日記
IMAG0238


食物養分的課程,右頁讓學生自己挑選合適的組織因子做出筆記,然後左上頁是學習檢測工具(澱粉、本氏液)的紀錄,左下頁就是實際工作的紀錄
IMAG0226


至於這個酵素的課程,這篇講過了
IMAG0227


此外,有些主題(細胞構造、動植物構造)可以用著色本來進行,這個網站就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 http://askabiologist.asu.edu/activities/coloring 。
IMAG0241

我前面說希望以後改成A4大小的筆記本,也是因為這樣印製資料給學生的時候,才不會需要再小一點。如果用B4大小的筆記本,那麼給學生貼的資料,就只能用A5(A4切一半),而用A4大小的筆記本,用B5的就可以。

除了這些課程紀錄外,筆記本裡頭每章結束有一個學習小結,是讓學生自己去看moodle,把他在那個單元裡不懂或是容易錯的東西都寫在學習小結裡,而那頁的空白面則是留給家長的,讓家長也看到學生的學習歷程。

雖然我現在課程都已經大量數位化了,不過我還是會希望學生有一個實體的學習歷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