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來,每次開學前我都會煩惱著,在第一週我一定會喉嚨沙啞,心想著退休前每一年都要這樣度過嗎?但是在開始肌力訓練之後,發現這間接改善了我喉嚨沙啞的問題,甚至在教室上課還通常不用麥克風?原來是重量訓練時要特別注意腹式呼吸,進而讓我在生活中就改變呼吸模式了,從原本的胸式呼吸變成了腹式呼吸,然後就漸漸發現在教室上課不用麥克風居然也能上課呢。
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什麼呼吸模式呢?有沒有簡單評估的方法?這本書《健身者、運動員呼吸訓練全書:科學化訓練x圖解,正確呼吸,全面提升肌力、耐力、恢復力》就提供了答案,還提供了許多運動的訓練方式與呼吸法。而我讀書進行實作之後,的確發現在改變呼吸模式之後,最大肌力的確提昇了不少。
我對評估方式特別感興趣,因為是一條皮尺就可以測量的,也是可以運用在生物課程中。
呼吸的動作位置
有別於胸式和腹式呼吸的名詞,作者是以垂直和水平呼吸來稱呼這兩類呼吸模式。進行垂直呼吸時,身體上半部會位移,肩膀會有些微起伏。而水平呼吸時,身體上半部不會移動,肚子和下肋骨會在吸氣時擴展,吐氣時內縮,也就是吸氣時肚子會變大,吐氣肚子變小。如果是兩者皆有,則稱為混合呼吸。
吸氣的肌肉
以上討論的是呼吸時的動作位置(Location of Movement ,LOM),用什麼動作位置呼吸,取決於你使用哪些呼吸肌肉。
怎麼吸氣?這在國高中的生物就有教,吸氣的主要肌肉是橫膈和外肋間肌,它們使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藉以擴張胸腔。除了這兩處肌肉以外,還有一群吸氣的輔助肌肉,這些輔助肌肉分佈在肩頸和上背部位。本來輔助肌肉只是穩定輔助之用,但它們若是參與了吸氣,變成拉抬肋骨的主角,那麼在外觀上就會出現吸氣時肩膀上抬的現象。你可以在YT上搜尋「假喘」,就會看到韓國藝人的結尾妖精影片,仔細看看肩膀是怎麼和呼吸產生關聯的。
呼氣的肌肉
觀察嬰兒的呼吸模式,會發現他們在呼吸時都是肚子明顯起伏,也就是進行水平呼吸,但為什麼長大了之後大家好像就忘記這種呼吸呢?其中一個原因是「縮小腹=美」的觀念影響著。
如果你被這個觀念影響,你就會限制了肚子的活動,嫌棄「吸氣時肚子鼓起」的正常現象,然後你就會讓呼吸模式從水平呼吸變成垂直呼吸了。想想看,本來的肩頸上背的吸氣輔助肌肉,現在變成了主要肌肉,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問題?
呼吸的活動範圍
在這書中,作者還進一步結合呼吸的動作位置和呼吸的活動範圍(ROM),來評估胸腹呼吸靈活度,也就是評估呼吸是否夠有效率。
要測量呼吸的活動範圍需要一條皮尺,測量的位置是量測肋骨底部(位置在乳頭位置正下方),也就是如下圖的紅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