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

文件裡的表格設計

這兩天碰巧看到兩個表格設計不當的例子,正好可以拿來比較一下。


一個是今年會考的考題,題目中出了這樣的表格,雖然題幹上已經說明了題意,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的時候,都不太知道這個表格要表達什麼意思?還要再花一些時間才能理解表格。

我看到這表格的時候,先看了欄標題和列標題的交界格,然後看不太懂(甲-澱粉酶:澱粉?),再去看了一下欄列標題的左上角的類別,隨後才了解意義。

會考原題



這樣的表格簡化了欄列標題的資訊,所以讀者就要花更多時間去理解。我嘗試把表格改成這樣,對應欄列的交界格時,就可以讀出完整資訊,例如「甲同學-澱粉酶主成份:澱粉」
修改後的表格


再來看另外一個表格,這是某個計畫填報結果的文件,裡面有一個「課堂應用模式」,據說許多學校看到這個表格時,都看不懂是要填什麼?

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但後來經過解說以後,才知道是要問有多少班是「高引導式」,多少班是「高協作式」以此類推,然後那些高中低的意思是解釋「高引導式的班級是自學程度低、互學/共學程度中等、導學程度高」這樣的意思。

這個表格放在大表裡頭的最大問題是前面幾個「數位平台使用時間」、「執行節數」等都是以列為主的閱讀走向,但是到了這個「課堂應用模式」,就變成是以欄來分組的,所以大多數人都看不懂。


表格1


我認為這個表格應該要用這樣的呈現方式,基本上欄列轉置就可以提高易讀性,放在整份文件裡頭也容易理解。 表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