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參加,無非是想去看看那塊陌生的外傘頂洲。去年看到謝老大去外傘頂洲的記錄,我多少對外傘頂洲有些許的了解,而這趟親身前往又可以帶給我自己什麼感動呢?
劉老師帶領的旅行有幾個我很欣賞的地方,是我認為我將來要帶學生出去時也應該學習的部份。其一,他會要求參加者在前往旅行之前,事先閱讀大量資料,這讓我們對行程所到之處有充足的了解。其二,他要求參加者必須攜帶當地地圖,單張或整本皆可,這是讓旅行者對了解當地的地理樣貌的入門方式。
其實,光是地圖我就想很久了,究竟該帶哪種地圖去玩呢?一是用Google地圖拼接列印,既有衛星圖也有街道圖,二是用上河出版的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可我只有第1版的),三則是用最近剛買的台灣1/25000全覽百科地圖集。東翻西翻,最後決定用上河的地圖,主要還是因為比例尺比較適合我去玩耍的地方,雖然戶外生活的比較精細。在影印地圖的時候,也順便發現了,原來上河的地圖是近似A3版面,而戶外生活的是A4版面,不過這是題外話了,反正印完之後拼起來就可以變成大地圖了。
坦白說,我對雲嘉南那塊真的不熟悉,所以事前閱讀地圖真的很重要。原來那塊大平原和濁水溪有莫大的關係,雖然目前外傘頂洲是靠著北港溪的積沙造成,但早期的確是仰賴著濁水溪從上游帶來的沙。
這趟行程去的地點,有自然景觀也有人文特色。首站是嘉義縣朴子市德興里的新吉庄,在Google Map上,這裡呈現非常特別的景緻。所有房子排列得非常整齊,皆是座北朝南,這在現代看起來沒什麼,但這裡房子都是民國20多年建成的三合院啊。
路口還有時代特色的標語
這裡除了街道乾淨之外,水溝也乾淨得難以想像啊。
到這裡有個小目的,就是要看手工製作的槺榔掃帚,地點就在這戶人家
槺榔就是台灣海棗,製作掃帚前,得先把葉子剪下曬乾
經過人工加工捆綁之後
就成了這樣一支支的掃帚,一把才50元。另外,為了開拓財源,阿婆也另外製作了迷你型可掛在包包上的小掃帚。突然想到傳統掃把的材料包括五節芒、山棕、竹、海棗等,竟都是單子葉植物呢。
出了村子,看到路邊的行道樹種了好幾棵海棗
樹下還有一些小苗
走路常在東張西望的我,也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這是某動物的糞便(或食繭),裡頭有許多甲蟲的鞘翅,不知道是哪位的?
此行另外一個景點就是在東石鄉圍潭村旁的石頭園,這是個超特別的石頭博物館,到處都是主人收藏的石頭,可惜是沒有解說牌,外行的我只能走馬看花。
主人收藏了非常多化石,這個是海膽的
其他很多都是二枚貝類
這些化石看起來和雲林樟湖的化石還蠻像的
綠豆是哪裡人?答案是嘉義人,因為綠豆加薏仁。雖然是個冷謎語,但嘉義真的產綠豆,而且就在朴子,中午吃飯的時候,本來想既然在朴子吃飯,應該就來看看綠豆田的。不過問了老闆才知道,最近因為下雨太大,綠豆產量有限,都被商人買走了,所以看不到綠豆田啊。唉,從小學做綠豆實驗開始,到現在都變成教學生種綠豆的生物老師了,居然還是沒能看到綠豆田,實在太可惜了。雖然沒看到綠豆田,但還好有看見另外一種田,就是蘆筍田啊。
下午3點左右,我們才開始登上船前往外傘頂洲,這麼晚才出海是有原因的,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之下,如果是正午上去沙洲,那非常有可能熱衰竭或中暑,所以才會選在陽光漸小的下午出海。
若要用短短數字來形容外傘頂洲,那就是「海+沙+蚵」。台灣西南沿海是牡蠣養殖的重要基地,在這裡可以見到數種養殖方式。
牡蠣的常見的養殖方式分為三種,分別為浮棚、吊棚和倒棚。浮棚用竹子編成,船長說單個的造價就要16000,若是加上掛蚵串等手續,單個的價錢約莫2萬5。養殖順利,每個可賺不少錢,但萬一遇上天災如颱風,則會血本無歸。
蚵棚的四周綁上大塊保麗龍(下圖白白藍藍黑黑那個)提供浮力,讓蚵棚浮在水面。
牡蠣的幼生會附著在那些串上的牡蠣殼,開始生長茁壯
前幾天聽到廣播,方力行博士談到像這樣的養殖方式,其實是和民國七十幾年,他們在澎湖執行的海洋牧場計劃有關。印象中他是談到過去養殖方式其實沒有浮棚,但後來發展出浮棚養殖之後,從平面養殖變成立體養殖後,產量大增。
當牡蠣成熟之後,一串串的牡蠣收回岸上之後,就會交由漁村居民進行剖蚵,按件計酬。像這樣一桶牡蠣,重約100公斤-150公斤。
方博士在廣播節目談到,牡蠣串構成了海洋當中很重要的海洋生物棲所,許多浮游生物會附著在牡蠣上,同時也吸引了許多魚類前來覓食和躲藏,在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台灣水域館中,就有展示一串串的牡蠣從天花板懸垂而下的景觀,遊客走在其中,就像隻魚穿梭在蚵串之中。本來海生館的蚵串垂下來的長度,是可以到民眾的肩膀的,但是試營運的時候,民眾反應會被蚵串刮傷, 而且會有小朋友抓著蚵串盪鞦韆!所以後來就只好把蚵串剪短,變成現在民眾只能抬頭仰望蚵串的樣子了。
我們在那些上午剛採回的蚵上面的確發現不少生物,像是許多的管蟲,藤湖,還有些小蚵
孔雀蛤和蝦子也夾雜其中,這蚵串果然提供了不少生物的棲所
剖完蚵的蚵殼會再度被打洞串起,成為下一季幼蚵的附生之地
養蚵的方法除了浮棚外,還有這類型的吊棚(下圖),蚵串半懸吊在水中棚架養殖,退潮時部份離水。另一種則是倒棚,讓整個蚵串平掛在棚架上,退潮的時候會完全在水面之上。(關於養殖的部份,可以看看這篇《台灣牡蠣養殖現況與未來(pdf)》》
過去台灣的牡蠣都被認為是太平洋牡蠣,不過我在水產試驗所的這篇《生命條碼運用在牡蠣物種鑑定之技術開發》裡倒是看到,原來近來的研究認為,台灣的養殖牡蠣皆為葡萄牙牡蠣 Crassostrea angulata 。
外傘頂洲上的漂流物量非常的多,但種類倒是不多。本來我內心邪惡的念頭,是想到外傘頂洲上找骨頭的,誰知道這兩天下來,我只有在鰲鼓溼地的路邊看到5隻小魚屍。而外傘頂洲的數個沙洲上,看來看去都是無脊椎動物的天下啊。
漂流物中,人造的物件佔最大宗,塑膠瓶、玻璃瓶、打火機什麼的,雖然外傘頂洲離台灣有段距離,但還是千方百計地漂了過來
貢獻漂流物的不只台灣人,就像之前去阿朗壹一樣,來自太平洋周圍的幾個國家的貢獻度也不遑多讓,像這就是來自越南的寶特瓶。
本來應該在海上的浮棚,大概是廢棄了,也上了沙洲。
還來不及附上蚵苗的蚵串也上岸了
這個是浮棚所用的保利龍,看它外表的材質,還蠻像家裡用的塑膠地墊。
膠筏也不例外,全上去了。
乍看了無動物的沙洲,其實還是可以窺得蛛絲馬跡,有些是蟹造成,有些是鳥造成。
這個哩,雜亂的線條則是燒酒海蜷爬出來的,晚上我們出來夜探時,還看見更大量的海蜷呢。
沙上常有這種留下一枚貝殼的二枚貝
最令人驚喜的是,沙洲上還是有些植物,但似乎缺少了某些元素,老葉的末端褐了
在這裡也發現浮石了,上回看到浮石是在新竹的海邊
不意外地,也發現了船蛆挖掘出的孔洞
半片花枝殼
不知名白鳥飛羽
開洞椰子殼
水母
擱淺在岸上的水母。同行的人,心生憐憫想要把它送回海中,不過他卻是拿起求生刀從水母底下挑起。救人還有拿刀子救的嗎?那時我正好在那觀察,心想乾脆我直接拿起不螫人的傘部丟回海中吧,誰知道那人沒注意到我手伸出來,他剛好就把水母的觸手往我手上揮來。
就這樣,我就留下了水母的印記,指背上大約有20個小點,都是被刺絲胞刺上的痕跡。我不清楚那是我過敏反應造成的呢,還是刺絲胞留下來的。皮膚上刺刺麻麻的感覺,大約過了5分中左右才消掉。感謝那人的求生刀,讓我經驗值又提升了不少。
沙洲上還有一種人類活動可以進行,那就是抓文蛤。工具上的麻繩套住了腰部,將後退的拉力傳到工具上,左手則是用力將工具下壓,邊壓邊後退,這樣才能刮起一層沙。
順利的話,就可以撿到相當大顆的文蛤了。不過下圖其實是前一天船長自己挖起的,上面那個只是在沙洲上體驗體驗罷了。
在外傘頂洲,有兩個點應該是所有去玩的人都會去參觀的。其中一個就是一對老夫婦所住的房子。難以想像,在這樣的沙洲上居然還有人可以一直住在這裡。
沙洲上許多年前曾經可以挖到淡水,但現在都沒了,淡水得向天要才有,所以要有不少儲水容器。
沙洲上本來的竹篙寮倒了,現在有的竹篙寮是新建的,似乎是某個船家特別興建要給遊客們住的。
這趟外傘頂洲旅行最特別的是住宿,我們就在沙洲上搭帳棚睡覺,夜裡身體放在帳篷裡,頭擺在沙洲上(身首異處),仰望天上的夏季大三角,這樣的經驗真是少有。
此外,夜裡還觀察到了非常特別的現象,海邊出現了螢光!走在水裡,當水一受到驚擾,立刻出現點點光芒,那就是郁永河在《裨海紀遊》裡寫到的「一擊而水光飛濺,如明珠十斛,傾撒水面,晶光熒熒,良久始滅,亦奇觀矣!」
螢光的產生很可能和這篇《【謠謠萬里追】「藍眼淚」美得讓人停止呼吸 》的來源相同,是一種單細胞的藻類(甲藻) Lingulodinium polyedra
它們激起的螢光,大概就像這樣,不過沒有這麼壯觀就是了。
第二天,我們回程的路上還繞去看了兩個非常有意思的廟,一是祭拜日本警察的東石鄉副瀨村富安宮,另外一個則是相當特別的福靈宮,因為他祭拜的鐵嘴將軍是一尊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