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暑輔怎麼上?不讓你睡教學法+行動學習+翻轉+小組合作

說到暑輔,上了十幾年,總是有那種師生互相為難的感覺,龐雜的單元,受限的時間,我們必須以加快速度的時間「趕完課」。課趕完了,學生也睡飽了。不過今年我的暑輔課程不太一樣了,因為有月鈴的不讓你睡教學法

這個教學模式的效果怎麼樣哩?我講幾個例子就應該懂了。


  1. 班上真的沒有人睡,因為也不是老師在純講述,大多是同學之間的互動,即使老師跟你講話也都是在一對一聊。有人大白天聊天會睡嗎?
  2. 原班導師進來班上,驚訝的說「你們居然都活著」
  3. 打鐘之後,學生說「啊?下課囉?怎麼生物課這麼快?」


簡言之,這是學生透過自學、共學、製作重點小書後,再與同儕發表的課程。詳細操作方式,請一定要點進月鈴的文章去看。要注意喔,她可是再過不到一個月就退休的老師,都可以這麼熱情,我們這些小輩怎麼可以不熱血!

進行一個完全不同於講述法的教學法,必須讓學生和家長都知道老師要怎麼作,為什麼這麼作才行,所以我特地寫給一封給家長的信,讓學生們帶回簽名。信中關於我的教學計劃與模式,還有我會如何運用數位平台幫助孩子學習。只要家長支持,就會有教學改變的助力。


學生部份,我在第一堂課,先講了學習策略和應試方式。必須讓他們明白,暑輔加上第八節課至多只有28節課,而我們要教內容卻是過去120節的內容,所以我們必須要用不同以往的方式來學習。

首先題目的部份,大家必須用「健康檢查」的概念,有目的性地蒐集自己的考卷,用來了解自己的弱點。

而閱讀材料的部份,我問「過幾個月你們考大範圍的考試,一冊兩冊的考,或是會考是全部的範圍一起考,那些你都不可能再拿著一大本講義去看一整晚,所以你該看什麼?」

學生說「看重點、看大綱」,「那些重點大綱誰可以給你們的?」應該是自己準備,因為你們之間需要的重點不會相同嗎?所以我們必須用一種「客製化」的學習模式來準備。

重點整理要兩步驟進行,一階段是把課本講義內容精簡為一本本小書,二階段是在明年初的時候,再把小書重點和過去的錯題整理變成一兩張紙,那就是面對大範圍考試,你應該為自己進行客製化的學習重點。


客製化的學習
整節課我都在說明,我要如何和學生合作進行的客製化學習。因為每個人有差異,你需要的難題解說,或是課程重點都和其他人不同。雖然我老師只有一人,但是只要你跟我合作,我可以用資訊設備幫助你進行客製化的學習。

數位平台上有我錄製的課程影片和試題解說,我在讓同學學習用我的平台看考卷試題檢討。四人一組平板在教室內使用時,他們自己協調出使用方法,有些題目可以透過討論,有些題目則是看我錄的影片。

數位平台上也留了提問區,我說開學之後,我們很難見面,所以你可以透過提問區提問,我再錄影幫助你。這樣你就能夠跨時間、跨空間,就算在晚上12點的馬桶上,你都能學習。

剛開始幾個班的時候,我看到一些學生還無法自己閱讀材料尋找重點,所以我會到四處巡,跟他們說哪裡要補充,但難免顧此失彼。所以我乾脆就著講義錄了個別的影片,在各組自學的過程中,就讓他們各組看不同概念的影片,這樣就比較能確認大家有在我設定的那個基準點。

錄影片這件事,我剛開始很猶豫要怎麼錄。是拿過去給七年級看的影片呢?還是均一影片呢?由於九年級複習要更精簡,沒辦法講太多,那就要重錄了。那要用什麼方式呢?作投影片錄製?手繪?還是...?最後我決定就是用學生講義的頁面來錄製,那就像是有個家教老師跟著你一起看講義,幫你講裡面的重點是什麼。

影片不長,每個概念不到10分鐘,也能讓其他組學生能夠在課餘時間再自己點來看,補足其他同學講解未足,或是可以自學。消極的說,這也讓我避掉「老師都沒在講課」的這個容易被拿出來攻擊的藉口。

為什麼不讓各組都看影片就好呢,何必要一直講?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變成只是把講述教學變成錄下來給學生看而已。影片只是輔助而已,能夠自己閱讀的就自己看,需要看影片的再去看,畢竟這都已經是學過的概念。

我在第一堂課講了學習策略,「資料」要被思考了才能變「資訊」,「資訊」要被應用了才能變智慧、知識。

如何應用呢?會表達,是個關鍵,把資訊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後,靠自己說出來教別人,會講才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將不同的概念整合,這是複習時應該達到的目標。(請參閱學習金字塔的理論)

我帶了好幾台iPad進教室,每組一台。網路則是用我手機當wifi熱點,提供9台同時看youtube是足夠的,甚至學生也BYOD,拿著手機戴著耳機,也正在學習。

我在下課時間回到辦公室,聽到其他老師抱怨著「剛才上課,我好像在對空氣講話一樣」,那是我以前也有的經驗,不過用了這樣的教學模式之後,一切變得很不同。自學共學之後的教與發表,讓課堂上呈現的氣氛,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們愉悅分享的氣氛。

因為同時多台載具的行動學習加上小組合作學習,讓我得以分身成好幾個老師,同時對不同組別講述不同概念,這是課堂內翻轉的概念。這讓我有時間能夠關心低學習成就的孩子,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且指導他們可以使用的學習策略。

最後說到全班發表,因為我這週才開始上課,還沒作到那邊,不過我想如果能讓已經講了五次的學生,有機會再對全班發表,應該會有鼓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