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段考結束後,都會聽到老師/家長/學生在比成績有沒有進步,比的就是直接拿成績相減。可是啊我真的很好奇,老師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兩次段考的內容不同,難易度也不一樣,怎麼可以直接拿分數來比?所有談教育測驗的課程裡頭都會講到這,不是嗎?
講個誇張的例子,第一次考試考微積分,第二次考試考1+1,成績一定增加,那你會拍拍頭說「好棒喔,你進步了」嗎?
另外一種情況是直接拿平均分數去看班級之間的程度
「你看A班平均多B班1分,還是A班比較好」
「你看A班平均多B班1分,還是A班比較好」
欸,這是統計上會出現的盲點啊,算術平均數會受到極值的影響啊,來個誇張例子:「我跟郭台銘的平均財產有XXX億」、「全台灣平均每人擁有一顆睪丸」這樣是對的嗎?
再來就是統計迴歸效應,分數進步和退步,不必然就是學生努力或怠惰所導致的表現。
身為老師,如果純粹只是想利用分數去激勵學生,當然是可以。不過你自己也要理解評量分數的應用到底是什麼,不要誤用。誤用了,就是教錯學生。
真的要看進步與否,分數標準化成T分數,或是用該科校排名來看,轉換成PR都會比原始分數直接比來得客觀,PR值就是百分等級(Percentile Rank),計算方式是統計原始分數低於某個分數的人數百分比。
我利用Libreoffice的試算表來製作,並且利用條件式格式,將進步或退步以資料條(Data Bar)來呈現。這種視覺化的呈現,對於分析班級的狀況十分直覺。
如果要比較班級成績,也不該只有看平均數,像中位數、標準差、四分位數都是用來評估群體的方法。如果要作到這些,那麼製作盒鬚圖是好方法。
紅線是算術平均數,而盒子裡的粗黑線是中位數,盒子本身就是第一到第三的四分位數,也就是25%~75%。這樣也能知道班級前段、後段的學生成績分佈的情況。
另外,針對班級成績比較,謝甫宜老師也補充
「簡老師好,理論上 習慣用共變數分析,採用共變量(如第一次段考成績與另外一班未達顯著水準,亦即兩班可宣稱 第一次段考無顯著差異),再用共變數分析。但是,假設兩班第一次段考之間的差異已達顯著,則採用「詹生-內曼法」以辨識兩個班級是否在某個分數區間達顯著,又某個分數區間未達顯著。採用量化的研究,絕對是必要的喔!只是要用對方法,因為質性的分析只見樹不見林,也只是個案,也要有量的基礎與推論才能支持質性分析。以上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