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再玩一次紅外線攝影時,才發現自己以前都是亂玩,沒弄懂一些原理啊。第一次玩是2007年,說是做了紅外線濾鏡來拍攝字,但其實效果很糟糕。
這次弄懂原理,而且用特定的濾鏡,效果就不一樣了。
下圖是先用鉛筆寫了一個字,再用藍色原子筆和紅色原子筆遮蓋,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底下的字是什麼。
這次弄懂原理,而且用特定的濾鏡,效果就不一樣了。
下圖是先用鉛筆寫了一個字,再用藍色原子筆和紅色原子筆遮蓋,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底下的字是什麼。
但是在改裝的紅外線webcam或平板上,則是一覽無遺,確認寫的字就是test。
那麼是直接用改裝後的鏡頭拍攝的嗎?不是耶,為了避免可見光的干擾,所以得在鏡頭前加一片紅外線的濾光片,這和之前拆掉的紅色濾光片不一樣。拆掉的那片是把紅外光濾除,這個則是要把可見光濾除
我找了三種濾片,底下是一些規格說明,由左至右尺寸分別是直徑15mm的圓(恰好可以搭我的webcam),75x25mm。
前面兩種的除了尺寸不一樣,基本規格都一樣:
IR800 850紅外濾光片,耐磨壓克力(PMMA)塑料材質,其特性為黑色可透紅外,即紅外線(800-1600nm)高透過(90%透過率),大部分可見光(400-680nm)不通過(0%透過率),肉眼部分可見的最好的近紅外過渡區域(680-800nm)部份通過(大約10%透過率)。最後那種是IR700則不太適用,因為可見光的通過率太高,肉眼看都能看透。紅外的透過率是90%,可見光是5%,過渡區域是40%
把濾片加在webcam上面,就能夠進行幾乎純的紅外線攝影了。
這能作什麼呢?看一下聯合報的這篇報導《開趴、醫美神器 變身古蹟救星》
周志明分析,繪畫底稿多採用鉛筆或墨筆,其中的碳會吸收紅外線,其他顏料不會吸收紅外線。照紅外線,得以檢測物體表面微量的碳,就會清晰浮現底稿的原貌。
或者看看這兩篇的說明,看看張元鳳教授怎麼說利用光學檢測協助古文物的修復
http://class.grjh.tn.edu.tw/~artc2008/2-3-4.htm
利用紅外線的波長與穿透力測試肉眼所不能觀察到的細節,如顏料層下的異狀、碳元素或是模糊消失的落款、後人添加的補材補彩等反應。
紅外線可以穿透文物的顏料層的底層是否有其他肉眼無法判斷的反應,例如是否有色層重疊,或是繪有底稿圖案;另外,紅外線對炭元素特別敏感,可以檢測出微弱的墨線,有助於觀察繪畫原始風格。
民視新聞的報導影片
紫外線、紅外線 文物修復好幫手-民視新聞
另外,在刑事鑑定上,紅外線攝影也有一些幫助
相關連結
http://ffat.com.tw/category/%E5%BD%B1%E7%89%87%E9%9B%86
紅外線攝影,通常使用於文書鑑定上。本次的紅外線攝影,使用改機後的D70相機,並搭配SR7錄影機的夜視功能、紅外線光源、及的紅外線濾鏡。實驗的樣本,是一張不同墨水所書寫的紙張,在可見光下,我們無法看見修改過的文字痕跡。但透過紅外線攝影方式,藉由不同墨水對紅外線吸收反射的差異性,即可看出修改過的文字痕跡。另國外專家亦提及,當射擊殘跡在黑色衣物上,也可透過紅外線攝影,將殘跡顯示。主因是射擊殘跡(金屬及其氧化物)對紅外線幾乎不反射,但衣服纖維上的黑色染劑、大部分皆會反射紅外線,以致形成高對比影像;因此,紅外線攝影在深色衣物上,容易發現射擊殘跡。
(刑事雙月刊第63期-Page 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MpYMDVQUc
http://www.rayway-tech.com.tw/searchlight_filter.html
http://nkir.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