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

酵母菌吹氣球小實驗

上週的專研課,準備了酵母菌給同學玩,材料是市場買的乾性活酵母,泡糖水就活起來了。

實驗的目的很簡單,就看什麼溫度可以讓牠們有最大活性。同樣的實驗可以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用針筒,有的用吸量管,我用氣球。

定量的酵母菌加上定量的糖水,在不同溫度的水浴下,看看氣球會吹得多大。酵母菌的量和糖水的量,都交給學生自訂,自己找規則。

酵母菌和糖水的濃度越高,氣球會越快膨脹,快的話大概只要一分鐘。如果是用小氣球,很容易爆開,所以加了一圈膠帶




也有些是用長型的氣球,不過還是容易爆開,所以每隔一陣子就得像擠奶一樣把氣體擠到後面。



30分鐘後,學生們得自己想出方式獲得數據。有人量氣球腰圍、高度,這些其實不夠準。



有些同學想起了阿基米德,塞進大量筒,看水上升多少



也有的想起來排水集氣法,量筒裝水倒扣,藉此收集氣體,最後對照氣體的量。



無論最後結果如何,希望各位知道數據收集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種,各種方法也許有缺失,必須從中尋求改良方式。
如果是要用腰圍,那麼相同腰圍的氣球就代表一定量嗎?相同高度呢?


實驗結束後,就是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的特徵,只有30分鐘的時間,其實不容易找到出芽生殖的酵母菌,所以最後看到的都是無數個小圈圈。

如果要設計這個課程成為一個一系列的探究課程,應該還要加入許多變因去探討,未來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