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9日

創新教案比賽後的心得

連續幾篇都在寫心得,這篇也不例外。因為是噗浪上頭一段一段寫,所以難免前言不接後語,不過也算是忠實紀錄自己的想法。

每年新竹都會辦創新教案的比賽,最近幾年都是一年以領域為主,另外一年則是議題為主。過去幾年學校沒強迫誰去參加,但我都會自己就去參加了,其實我是這樣想的,也沒有特別要為了比賽,就是想整理自己的教學。以生物共12章來說,兩年一次,每次我就選一章來寫,12章輪完之後,我想我也可以準備掰了。過去幾年寫過1.細胞 2.維管束 3.演化。議題的創新教案,去年找跨科老師寫過環境教育,另外也自己寫了一個媒體素養。明年如果是議題的話,大概就會寫人權教育。

最近幾年,校長到主任就會開始要求各領域都要派員參加了。其實被指派參加和主動參加是很不同的感覺,心情不同啊。是不是各校都會用指派的呢?我這樣每年看,其實參加的人不只是年輕的老師,也不少是資歷深的老師,我覺得很多都是自願參加的。

像這些這麼多的教案,雖然我曾經在輔導團待過,不過我還真不知道過去那幾年大家的成果去哪了。印象中是會燒成光碟,寄到各校,然後就...沒了。

什麼時候要寫什麼,真的要先想好,不然每年是寒假結束左右交件,如果沒想好,每次就變成只能寫上學期的課程,像我後年大概就會寫分類的教案吧。

要寫這些教案的素材哪來?因為平時都會紀錄上課的東西,所以要拿出來,不算太難。難的是,我很討厭炒冷飯,重新整理自己的資料。

不過每次整理這些資料,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像最近就會覺得「哇,我怎麼改變這麼多」。之前也有人跟我說,我上課很不一樣,很活化,巴啦巴啦。可是後來我發現,我也不可能一下就改變這麼多,這就好像生物的演化一樣。

不會有隻鳥一覺起來就發現自己長翅膀了,改變往往都是累積小的突變,而那些突變又不至於致死,可能有益,可能中性的。當數個小變化不斷累積,就會形成一個大規模的改變。很多人看都只有看到我最後那個大規模的改變,其實我都是慢慢一步一步改。

那麼怎麼改呢?其實也像生物的變異一樣。生物變異來自遺傳重組和突變,教學的改變可能就來自重組,重組自己的課程,重組看到別人的課程。而突變就可能是上課前五分鐘,突發奇想的小改變。

而不管怎麼改,重要的是累積,只有不斷累積這些改變,這些改變才有可能形成更有規模的變化。

看到怡嘉說我當初握拳說要做到探究、科學閱讀、論證,那個當初好像也才不久,兩年前吧。如果沒有跑去加入輔導團半年,我大概就沒辦法從不同的角度去學習怎麼學習吧。不同的環境裡蘊藏著不同的營養,根系的擴大是汲取營養的好方法

再回到看不同發表的教案,偶而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比方說刻意漏寫資料來源。這種情況可能自己覺得還好,可是知情的人就會對這人有不好的評價。

再記,昨天看到朋友貼了一段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Eb0KuopI。然後朋友的朋友說他弟師大剛畢業,但很怕將來就要過那樣一成不變的生活一輩子,所以想先去闖蕩。另外一個朋友的朋友回應我很喜歡「不管教學或是生活並不會完全相同,如果你教到一成不變,其實也正代表麻木生活,影片在提醒把握當下的重要,而非貶低正常工作的普羅大眾!」,我都覺得我每天過得都好不一樣,超級豐富精彩,一天24小時都不夠我用,我想我永遠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麻木生活吧。

最近一直在想「活化教學」和「學生為中心」是什麼。畫一條數線,線的最右端是活化,那最左端會是什麼?

那就應該是僵化吧,但有誰會自認自己是那樣的?要說自己是活化,很多人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甚至也說不出什麼是活化。但是反過來說,你應該知道什麼叫僵化吧,當我們朝著線的右端前進,那就是朝向「不僵化」教學囉,當然也就是貼近活化教學那個方向。

怎麼做呢?很多答案反過來想應該就知道了,先想好什麼叫僵化教學,然後再把它反過來。我不會說這是唯一答案,但我發現這可以先解決一些問題。

再來說「學生為中心」,我想一個簡單的例子,這堂課我規定你老師只能講10分鐘,那你要做什麼?很難想吧,可是你這樣去想,就會靠近「學生中心」一些。

今年新竹的真的越來越不同了,評審也有這樣感覺,不過因為我自己就都是一直在很積極進步的氛圍裡,所以其實沒什麼特別感覺,可能要去外面看了才會知道。

就像是前陣子讓人觀課,學生問我問題,我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回問他許多問題,讓學生自己講出答案,結果有老師很驚訝,沒想到可以這樣教。我聽到他的想法,我反而很驚訝,「啊不然要怎麼教?難道直接講答案喔?」